教学生用生活经验解读文本
——听董旭午老师执教《老王》
2012-08-15魏本亚
魏本亚
【背景】2011年4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培训班在江苏师范大学举办,我邀请董旭午老师执教《老王》;2011年11月,旭午又在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活动中再次执教《老王》。两次教《老王》,我都在现场听课评课。旭午教学生用生活经验解读文本,效果极佳。
【课例回放】:
董: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老王》。同学们都读过课文了。这堂课,我们就解决两个问题:(出示课件,展示教读目标)第一个,我们一起来认识下老王这个人,了解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另一个,是理解课文的最后一段中的一句话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有何深意。作者说,“我的心里为什么老这么纠结呢?那么不安呢?是因为我接受了老王的香油和鸡蛋吗?是因为他拿来表示感谢我却用钱来侮辱他?”都不是,那是什么呢?她说:“我渐渐明白了,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请同学们想这么一个问题,就是作者杨绛为什么说自己是幸运的?
生:就是说,尽管在文革期间作者杨绛生活得很不舒服,但是她认为,相对于老王来说,自己仍是一个幸运的人,而老王却是一个不幸的人。
生:精神上,我认为,老王一直是下层劳动人民,没什么文化素质,也就是文化素质这方面不如作者。
生:“……有两个侄子不争气……”
董:那他自身怎样呢?
生:两只眼睛,一只瞎了,还有一只是夜盲症,在夜晚看不见。从他的外观来看,佝偻着身子,不管从哪个方面他都不如杨绛。
董:你们的回答很充分,就是说,老王的身体状况、身世家庭、文化素养、生活条件等都不如杨绛。是吧?(板书)
生:是。
董:那么,还有没有其它角度可以对比呢?
生:还没找到。
董:好。(走到另一组)那么,其它角度你们还有没有补充的?(示意一位同学)
生:我想,这个问题,其实还可以结合一下当时的社会背景,因为当时是一个非常混乱的时期,是在“文革”时期,有很多知识分子都像杨绛一样,受到迫害。杨绛和她丈夫是学术权威,也受到了迫害,很惨的。
董:不过,好像还有个人很关爱作者一家,给她继续生活下去的力量。你知道吗?
生:还有老王。
董:对,就是老王。那么,老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生:老王,他应该是一个最底层的劳动者。
生:从当时来说,作者这样说有她的原因。她是想说她自己有亲人,有知识和文化,而老王却要一直要为自己的生活奔波,劳碌。所以说老王的精神世界是乏味的。从中也可以看出,他的生活也很艰难。
生:嗯,是。不过从这些方面来看,老王的精神世界确实很贫乏。
董:从“有一天”一直读到“那是他送给我们的”。想想老王关爱作者究竟到了什么程度?
(生齐读课文)
生:我觉得当时老王身体不好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他自己应该有这样的感觉,他很快就离开人世了。老王死前有一种诀别的感觉。
生:老王给杨绛一家送冰,冰比别人送的大一倍,价钱却和别人的一样。还有,老王用三轮车拉着钱钟书,他怕危险,特意用木条在车上安了个框框。
董:是啊,老王是实心实意、一个心眼儿地关心作者一家啊。杨绛一家得到了老王这颗金子般的心,真是幸运啊!可是,杨绛一家从老王那里得到的仅仅是关爱吗?还有没有什么别的东西呢?
生:老王是有意在等着要钱。
董:谁来说说多少年后作者写这篇文章,她为什么要用“也许”俩字呢?这俩字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同学们讨论。给一分钟时间。
生:我觉得作者可能在反思:老王当时其实并不是怕作者托人捎钱麻烦,他很可能是在尊重杨绛。
董:对呀。就是尊重。同学们都想想,老王把杨绛一家当成亲人了,站在那里显然不是等着拿钱的,是在尊重作者,那么,他尊重她啥呢?
生:我觉得他可能是尊重作者的想法和做法。
董:对,说白了,就是给作者的面子。课文前面也有类似的情节?请同学们再看50页中间,“我一定要给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我笑笑说有钱。”好,你把“你还有钱吗”这句话用老王的语气读一遍,看能不能读出那个味道。
生:“你还有钱吗?”
董:嗯,好,坐下!那么还有认为自己比她读的还好的,请举手。我们班哪些同学读的好,请给我推荐一下。(示意一位学生)
生:“你还有钱吗?”
董:你还是没有很好地读出那个味道。请坐。这里有几个重音要注意,就是说,老王处于一种猜测而又是关心的状态,他会把哪些字读的重一些呢?大家想想,再找一个同学。
生:“你还有钱吗?”
董:好,坐下。“你”和“有”字要重些,尤其“有”字,还得拖长一些。(自己示范)“你还有钱吗?”哑着嗓子。他为什么不大声说出来,要悄悄地呢?
生:给作者面子。(齐)
董:对,这个面子可给大了,一直给到棺材里去了。本来,老王就已经预感到自己快要离开人世了,把家里仅有的一点好东西送给了作者,作者却依然在做同样的事——给钱。老王心里会怎样?(示意一位同学)
生:伤心,不是滋味。
董:老王临终前把自己家最好的东西都送给作者一家了,可作者是怎么表现的呢?你来说说。
生:没让老王进屋坐坐。老王走时也没送他。
董:为什么会这样呢?
生:作者说自己当时很害怕,都吓晕了。
董:多么虚伪!多么冷漠!老王又是怎么走下楼的?(示意一位同学)
生:走不了道,直着脚走下楼的。
董:人家给她送东西,她都不送送人家,真是太冷漠了!老王第二天去世了,作者多少天后才知道的?
生:十多天。(齐)
董:是自己亲自去打听的吗?
生:不是。听别人说的。(齐)
董:多么不幸啊,我们的老王!作者竟这样不关心他,不尊重他!同学们再看看其它段落,找找作者一家关心老王的事。快点找,可以互相帮助。给两分钟。
生:“我常坐老王的车”,和老王交流,照顾他的生意;送老王大瓶的鱼肝油,帮他治夜盲症;去医院,给老王的钱。
生:还有,课文的第八节,当她看到老王的时候,说”哎呀,老王,你好些了吗?”这句话也是表示对他的关心。
董:好,坐下!相比老王对作者一家的关爱,两者到底谁重谁轻?
生:老王。(齐)
董:反思自己当年的冷漠甚至麻木,杨绛后来深感愧怍。课文中也多次表达了委婉而深沉地表达了她的愧怍、感恩和赞美之情。请同学们看这句话——“‘你还有钱吗?’我笑着说有钱。”写到这里,如果是我们同学,一般更都会停下来不写了。请看,作者接着又写什么?
生:他拿着钱,却还不大放心。(齐)
董:老王他不放心什么呢?谁来说说?(示意学生回答)
生:他觉得作者一家由于受迫害,生活也很困难,不想拿她的钱。
董:他可能是觉得作者家真的没什么钱了,也可能觉得不应该拿她的钱了。心里犹豫,是这样吗?(示意一位同学)
生:是这样。老王可能在想,如果拿钱的话,就会影响杨绛家的生活。
董:杨绛只一句动作描写,“拿了钱却不大放心”,也可以说是细节描写。同学们,这句话仅仅在写老王于心不忍,或者说很犹豫吗?除了这些,还可能表达什么?(示意一位同学)
生:表达作者的情感。
董:什么情感?
生:对老王的赞美。
董:对。这话虽是在描写,实际上也是在抒情,抒发对老王的赞美之情。这种感情,作者不直接写。有什么好处呢?
生:含蓄,深沉。(齐)
董:对,请同学们把目光再往上移,看“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儿,他大概压根儿就没想到这一点。”这句。作者为什么说自己是好欺负的主顾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生:钱钟书和杨绛他们是属于被批斗的对象。
董:被批斗的对象!被剃阴阳头,红卫兵小将谁都可以欺负她是吧。老王却没有,这句话是这个意思吧?还有没有别的意思?
生:好像没有了。
董:好,你已经讲得很好了。请坐下。他们当时是被迫害的对象。大家都读课文的背景材料的。杨绛所在的那个研究所最后都是哪些人掌权啊?
生:原来打扫卫生的。(齐)
董:现在,那些人都成了他们的领导,是吧?杨绛他们都去打扫厕所,都成了好欺负的,是吧?这层意思,作者就通过这样的词来表达出来。可是,老王却没有这样待作者一家啊。老王是那么善良,那么纯朴,那么真诚,这是他的天性。杨绛没有直接说,这样的人性多么崇高,多么伟大!而是通过这样语句委婉而深沉地表达出来的。这句话中还有一个关键的词,请说说,是哪一个?(示意一位同学)
生:是“压根”吗?
董:对。就是这个词。表现老王从来就没有想过欺负杨绛一家人的事儿。可见,老王多么纯正,多么厚道啊。同学们,这就叫融真情于描写和记叙之中,这是一种很高妙的抒情方法。课文里还有一些类似的抒情,请同学们自己找找。
(生在课文里寻找)
董:你找到了吗?(走到一位同学跟前)
生:“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
董:你能说说理由吗?
生:作者说老王送来的香油好鸡蛋大。这“好”字和“大”字里面就蕴含着感激之情。
董:你说的很好!同学们,如果把“好”和“大”去掉,就成了“我谢了他的香油,谢了他的鸡蛋。”这可就没有抒情的味道了。老王家的鸡蛋又不都是双黄蛋,老王家的香油怎么就那么香,这分明是在借鸡蛋和香油抒情,抒发对老王的赞美和感恩之情。请同学们再找找。(生继续找)
董:你找到了吗?(又走到一位同学跟前)
生:“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董:你也说说理由。
生:我说不好。反正我觉得这样的描写里面有作者的恐惧和心疼。
董:对,老王病成这样子,谁见了都会害怕的,也会心疼的。不过,老王都病成了这样子,还要到作者杨绛家送自己仅剩的鸡蛋和香油,作者却只知道给钱,连屋都没让他进,临走也没有送送他。多少年后,作者终于认识到了这些。请同学们想想,这描写里面该蕴含着作者什么样的情感?你来说说。(示意一位同学)
生:惭愧,赞美,感恩。
董:这就对喽。读散文时,同学们一定要留心这样的语句啊,写作文时也学着点儿,别总是那么直白地嚎叫。(生笑)今天我们就探讨到这儿吧。下面呢,请同学们完成两道思考题:
(1)老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这句话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
董:同学们基本上答好了。我看了一些同学的答案,答得都不错。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个问题不难回答。这里,我提醒大家一下,首先可用三个字该是,老王该是一个——
生:劳动者。
董:他在社会上是处于什么地位呢?
生:底层。(齐)
董:好。再加个表示他社会地位的定语——社会底层的。那么老王的性格和品格又是怎样的呢?(示意一位同学)
生:善良,淳朴。
董:还有没有?(示意一位同学)
生:高尚,理解人,尊重人。
董:好了,再加几个概括性格和品格的定语,我们就可以这样概括“老王”这个人了。(展示课件)——老王是一个真纯善良、人格高尚、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者。
(生订正课堂作业)
董:第二个问题呢?选个代表来说一下。
生:用丑来衬托出老王的心灵美。
董:以丑衬美。你的说法很有创意嘛。老王都病成啥样了,还来给我送鸡蛋和香油,还惦记我。老王太好了!你说的是这个意思吗?
生:是。
董:老王走了,但老王留下了人性的光辉,不应该走。好在作者终于感悟到了,他们的心灵终于摆脱了长期积压的冷漠和阴霾。今天,作为作者的后人,我们学习这篇文章,我们也都像作者那样,希望人间永远充满真诚,充满淳朴,充满真爱!都希望这冷漠远离人世间!那就让我们用爱心来拥抱爱心,相互的尊重,相互关爱,相互勉励,相互加油!让我们的社会多些真诚,多些淳朴,多些真心的关爱!这,就是我们今天学这篇文章的重要价值!既然如此,那就让这真诚、淳朴和真心的关爱在我们的身上延续下去吧!下课!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听后感言】:
旭午老师的这两节课听后,我有一种强烈的感受,那就是这两节课都强力彰显了生活化语文的品质,十分鲜明地表现为以下两点:
一、“生活化语文”是旭午生命的坚守
20多年来,旭午老师一直从事“生活化语文”教学实验研究,坚守着自己的“生活化语文”,课堂教学渐至佳境。他一直认为,中小学生学语文的本务就是教学生会认字、会读书、会思辨、会说话、会写作文,远没有那么复杂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自觉融入教学生立魂做人的因素,因为语文课自身就有这个因素,而且语文学习和训练本身就是一种品格历练。从这两节课的观察来看,旭午坚守住了“三个必须”:
一者,必须预设明确、适度而又集中的教读目标。本节课的教读目标有二:一是了解老王的为人,二是深刻理解“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的含意。这样的教读目标,明确、具体、适度而又集中,便于教师导和学生学。教学实践证明,旭午老师预设的目标正好抓住了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难点和关键,适度、集中而又高效。当下的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动辄 “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样预设教学目标往往导致课堂目标课程化,失于“假大空”,甚至搞成了格式化的“万能目标”。
二者,必须紧扣核心目标展开教学。深刻理解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的含意,是这节课的核心目标。课堂上,旭午老师引导学生紧扣住这个核心目标,深入课文语境,走进作者和主人公老王的心灵,用心体察、感受、思辨和探究,进而心力集中,高效高质地达成了目标。当下,有的语文教师动辄组织学生探究什么“人文精神”“写作手法”“艺术特色”之类,把课堂搞得满满登登,但却常常是拥挤、浮泛、花哨和低效的。这都是课文研读不深入,核心目标不明确造成的,也我们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力戒的。
三者,必须自觉做到“教文”与“立人”有机相融。旭午老师认为,“语言”之与“精神”,“工具”之与“人文”,天生就融为一体,就是一枚硬币的两面,真“教文”的一定是真“立人”的。课堂上,旭午老师一方面引导学生深入老王给作者楼下人家送冰、用平板三轮运送作者的丈夫、给作者杨绛一家送鸡蛋和香油等情节,进而走进老王(同时还有作者)的内心世界,深切感受他的朴实、厚道与善良——像对待亲人一样真心实意、巴心巴肝地关爱作者一家人。另一方面,他又引导学生深入作者从来没有到老王的住处看过、总是用钱打发老王的善良和诚意、老王病得不成样子作者竟不让进屋坐坐(也不送送)、老王死后十多天都不知道情况等情节,进而走进作者(同时还有老王)的内心世界。在这细读、深读和“走进”的过程中,学生自然会为老王的真诚、朴实、善良和不幸所深深打动,也自然会对作者的真心愧疚与忏悔感到震撼;在被打动、受震撼之后,旭午引导学生再反过来深度品味课文语言,领悟到作者在语言运用上的良苦用心。就这样,旭午老师就自然而然地实现了“教文”和“立人”的有机相融。
二、生活经验是教学生解读文本的基础
解读文本需要三个基本要件:直接的生活经验、间接的生活经验、解读文本习惯与技巧。旭午老师善于运用这三个要件。
首先,直接引导学生运用生活经验解读文本。文本是彼时彼地作者对生活的认知,学生作为读者解读文本就需要运用生活经验作为“工具”。旭午在课内与学生研讨了五个主要问题:老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杨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老王对杨绛怎样?杨绛对老王怎样?杨绛愧怍什么?关于前两个问题,学生具有生活基础,看一个人可以从他的家庭、身体条件、生活条件、社会关系、精神状态来考察。旭午老师抛出这些问题,学生因为具有直接的生活经验,问题就很快地解决了。
其次,启发学生运用间接经验解读文本。做法有二:一是引导学生运用间接经验分析文本进行思考作出判断。老王对杨绛怎样?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很复杂,学生没有“文革”的生活体验,对文革的“阶级斗争”缺乏认识,教师必须搭建“教学支架”,为学生解读提供必要的帮助。旭午老师介绍了杨绛的境遇,介绍了老王的境遇。学者变成了“黑五类”,无产者变成了革命领导。无产者关心“黑五类”这就存在很大的风险。学生借助老师的引领就可以正确地解读文本。二是建立文本与学生生活经验之间的联系,使之能够深刻解读文本。《老王》这篇课文一个难点就是理解“这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旭午围绕五个问题,重点与学生研究了“你还有钱吗?”的读法,得出的结论是老王关心杨绛一家;研究老王送冰细节,得出的结论是老王把杨绛一家当做亲人;研究送鸡蛋香油,得出的结论是老王用最珍贵的礼物向亲人诀别。这种研究都充分地关联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在研究杨绛对待老王的情节上,旭午着重让学生去品读、思考,重点研究“等”“捏”一系列传神的动词,学生在品味词语的过程中联系了生活的经验。杨绛关心老王,只把他当做熟人,多年之后杨绛才体会到老王金子般的心,“愧怍”是她自我反思,是她的自我解剖。
再次,教给学生阅读的技巧、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旭午老师的教学善于在细微处下功夫,比如,“你还有钱吗?”这是一句简单的话,但是不同的读法却折射出不同的理解。旭午引领学生关注逻辑重音,把握了逻辑重音也就掌握了品味语句的技巧。旭午课堂教学中不断地说读读书、想一想、讨论一下、写下你的想法,这些读写思议正是阅读的习惯。旭午在不经意间就把这些落到了实处。
用生活经验解读文本符合解读学基本规律。叶圣陶先生指出:“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目的要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不待教师教,自己能阅读……因此,一边教,一边要逐渐为‘不需要教’打基础。打基础的办法,也就是不要让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讲,而是想方设法引导他们在听讲的时候自觉地动脑筋。”旭午老师的课堂教学重在教方法、重在习惯培养,循着这个路子走下去,学生自能阅读的目标也就指日可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