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意的艺术语言对语文教师的启示

2012-08-15郭明元

中学语文 2012年28期
关键词:宝玉情感语言

郭明元

艺术语言是在特定的情境中,为了表达主体情感而对常规的普通语言有所超越和违背,并经过专门的艺术处理而形成的具有审美意义、审美价值的语言形式。艺术语言是一种超越性的语言形态,它超越了现实需求,蕴含了主体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深层审美信息,具有超常的背离性、动人的吁情性、深邃的隐指性、逼真的虚拟性、特定的情境性等诗意特性。长期以来,语文教师对艺术语言的特性缺乏认识,加之受传统语言观的影响,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理性肢解、冷落架空、情思淡漠等。文学是用艺术语言构筑的艺术世界,面对新教材大量选入的文学作品,语文教师应如何让语文教学更富有灵性与活力呢?

一、加强艺术素养的涵育,提高语言教学能力

“艺术语言只是符号而已,欣赏主体只有发挥自己主体的功能,通过辞面,读破辞义,参与情感,调动联想和想象,使之转为生气淋漓的艺术境界,才能进行理解和欣赏。”但是,近一二十年来,由于过于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再加上应试的影响,广大师生过于追求语文知识和分数的提高,导致艺术素养长期不被重视,教师的艺术素养不高也就在所难免。教师缺乏审美情趣,缺乏应有的文学理论知识,不具备文学鉴赏的基本能力,艺术语言教学自然没有流光溢彩。作为语文教师,应加强自身艺术素养的涵育,以提高教学艺术语言的能力。

1.艺术推想力

艺术语言的辞面和辞内不吻合,“它的含义需要接受者发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透过辞面体味出话语深层的审美情趣、意味和含义。”艺术语言教学,其本质是审美的,理应以感性为主,以促进想象的灵活性和丰富性的提高为己任,而不能听任理性的分析取代感性的推想、领悟。因此,语文教师应具有一定的艺术推想力。所谓艺术推想力是指体味作品的语言内涵,将单纯的语言符号转换成为艺术审美符号,由之进行再造想象,以准确把握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并对它有所补充、有所丰富、有所发展的能力。文学用艺术语言构筑了一个活泼的生命整体,文学作品的教学当然是以艺术语言的阅读和感受为起点的。不过,语言符号的读解过程,同时也是艺术形象的重建过程。作家创作是把那些蕴涵着自己情感体验、人生感悟的人、事、景、物——借助语言符号加以物化,生产出文学作品。我们教学文学作品则是通过对语言的阅读,最终在自己的头脑中把语言符号“还原”为艺术形象。而艺术形象的 “还原”,是依靠艺术推想完成的。如:

探春紫娟正哭着叫人端水来给黛玉擦洗,……刚擦着,猛听黛玉直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说到“好”字,便浑身冷汗,不作声了。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八回)

“宝玉!宝玉!你好……”包含了非常丰富复杂的内涵,令人揪心的惆怅。“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潇湘馆内黛玉被病痛和爱情折磨得奄奄一息之时,正好是宝玉娶宝钗之良辰。万籁沉寂,远远传来一阵音乐之声,隐隐约约,仔细聆听,却唯有竹梢风动,月影移墙……,联系这样凄凉冷淡的环境气氛,再来推想黛玉的临终之言,便会感到“你好”一词留下充满血泪的未尽之意:

“宝玉!宝玉!你好无良心!你辜负了我一片痴情!”

“宝玉!宝玉!你好糊涂!你怎这么容易被人愚弄和欺骗,你难道真的把宝姐姐当作林妹妹!”

“宝玉!宝玉!你好冤枉啊!我知道你的心,你是受他们的挟制才成亲的!”

总之,此时的黛玉,既有对宝玉的爱,更有对宝玉的怨和恨;既有对自己过去痴情的悔恨,更有对宝钗在爱情上的胜利所产生的嫉恨和隐痛。当然,也有对贾府旧势力的抗议和控诉。这里的无言之中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和深厚的情愫。这需要我们经过推想和回味,才能理解深透。

语文教师如果缺乏艺术推想力,很难把课上出韵味,上出精彩。那种絮絮叨叨地提问,匠气十足地诠释,是无法唤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无法唤起他们对文学的激情,无法使语文教学活动成为一种艺术享受的活动,一种再创造的活动。

2.情感体验力

情感体验力是主体对审美意象传达情感情绪的体验、感受、品味的能力。艺术语言是一个主观化了的客体,是一种负载着情感信息的语言。“艺术语言的产生是为了适应人们情感活动的需要而创造的一种言语形式。”情感因素,是艺术语言生命中流动的汁液,是其具有艺术感染力的重要因素。对艺术语言的接受,必须融入接受主体的情感,并且接受主体的情感还必须与艺术语言的情感相对应,否则,二者很难产生共鸣,也就无法获得美的享受。对语文教师而言,教学是其生命的最基本构成,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应该是教师体验艺术语言的情感及自身生命活力焕发生命价值的过程,是教师以自己的感情去悟情、融情、唤情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要全身心沉浸于艺术语言中,走进艺术境界,体验作者蕴涵在作品中的情感,让课堂教学洋溢着醉人的温馨与芬芳。教学《琵琶行》一诗,体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一句的情感时,应该设身处地,站在白居易的角度去分析一下白居易与琵琶女在感情上的相通之处,找出“同是天涯沦落人”中的“同”的具体表现。这才能体会到诗人发出这种感叹的真情实感:同是京城出。昔日一个是京倡,一个是京官,如今都由繁华的京城来到荒僻的江州,同落异乡,天涯人对天涯人。同叹命运苦。琵琶女“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后来“秋风春月等闲度”。再看诗人年少才富,名动京城,而今却落得个“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的孤单苦闷。一个年老色衰被抛弃,一个刚肠直气被贬谪,两人遭遇相同,可谓苦情人对苦情人。同感处境悲。一个流落江边,“去来江口守空船”;一个谪居浔阳,“终岁不闻丝竹声”。景物凄凉,心情愁郁,断肠人对断肠人。同流辛酸泪。琵琶女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诗人听得一曲“凄凄不似向前声”,自云“江州司马青衫湿”。双泪滚滚,流泪人看流泪人。通过寻“同”不仅感受到了诗人心中的悲愁与幽愤,而且透过忧愤看到了诗人“仁民爱物”的传统美德。

情感在文学教学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师应重视培养自己的情感体验力,不断积累审美情感体验,用真情去感受文学作品中作家的情感并唤起学生真实情感体验,使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课堂变成陶冶情操、激荡心灵的广阔天地。

二、用艺术的语言让课堂成为艺术殿堂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学杰作《礼记·学记》中写道:“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藏,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明确指出了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及要求。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使知识不变成僵死的、静止的学问,就要把语言变成一个最重要的创造工具。”也同样体现了语言在课堂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教学就是语言的教学,它包括文本语言的教学和教师口头语言的教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求具有很强的情感性、审美性和艺术性,它不是“循规蹈矩”,不是教师的“平铺直叙”,不是学生的“意料之中”,它要使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成为一种“情、景、理、美”的和谐统一,这种教学语言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艺术语言,它是语文教学中一抹亮丽的色彩,一个灵动的音符。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创造性地运用富有穿透力、感染力的艺术语言让语文教学充溢着浓郁的语文味,让语文教学闪现出动人的光环。

1.用艺术的语言表现审美对象

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更重要的是一门语言艺术。单位时间内教学效果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运用了艺术语言。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语言,固然离不开教师所教作品中艺术语言的影响,但也离不开教师语言文学性、艺术性的熏陶。作品的语言富有艺术性,而教师的语言也富有艺术性,学生所受影响则是“正数”相加;作品的语言富有艺术性,而教师的教学语言却苍白乏味,学生所受的影响则会因其“负数”而递减。为使学生获得艺术享受,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语文教师要充分运用生动、优美、含蓄的艺术语言去再现审美对象,用这样的语言来启发学生体味美的意境、美的情感,往往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使学生意荡神驰、兴味盎然、思维敏捷。

讲授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最后一节时,可用充满激情的声调和富有情韵的艺术语言,以一系列排比句的优美形式,来讲解表达全诗感情高潮的诗句“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海燕为什么要发出响彻云霄的呼喊呢?

海燕,这个征服腐恶的先驱,它目睹邪恶势力的猖獗残暴,因而怒火中烧,义愤填膺。于是大声疾呼: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海燕,这个暴风雨的精灵,它急盼去经受革命风暴的洗礼,渴望去享受战斗生活的欢乐。于是大声疾呼: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海燕,这个革命者的化身,它坚信只有奋起抗争,搏击风暴,才能挣脱枷锁,打碎镣铐,赢得解放,获得自由。于是大声疾呼: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海燕,这个预言家的象征,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雨过天晴,定会出现新社会的曙光。于是大声疾呼: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

一句句情感激烈、气势磅礴的解释语,不仅使学生能更好地明晰高尔基这一诗句的深邃内涵,受到革命豪情的鼓舞,而且洋溢情感的艺术化的解释语本身,也给学生语言美的享受,意境美的陶冶,从而达到情和美的和谐统一。

2.用艺术的语言创设审美情境

艺术语言是一种浸满情感、形象传神、韵律和谐、优美动听的语言,它能够让学生获得艺术的欣赏、审美的享受。我们知道,教学的目的在于师生“合拍”,产生“教”与“学”的频率共振,共同向优化方面发展,实现化“教”为“学”的价值转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使用艺术化的语言去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创设生动活泼、和谐优美、自然有趣的教学境界,用充满思情的语言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苗,从而产生美感效应,使学生在美的艺术氛围中获得知识,感悟人生,领悟神妙,涌动激情。教学《为了忘却的记念》时,为了能使学生深入理解鲁迅写作此文的心情,可以这样导入:

漫漫长夜忽地一声惊雷,五烈士英魂从天降,震惊了鲁迅,气煞文中豪杰,欲哭无泪,欲喊无声。泪往心中流,声在喉中塞,哀在心间涌。用秃千支笔,写不尽怀念之情,泼尽万瓶墨,倾不尽悲痛之情。夜正长,路也正长,烈士的鲜血染红了新中国的黎明,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纪念这些死难烈士吧!

将沉痛怀念之情融于艺术语言之中,让涌动着生命激情的艺术语言,唤起学生的生命激情,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的情感积极交融产生强烈的情感反应,为课堂教学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

艺术语言是对教学语言艺术化的高品位要求,是优化课堂教学的独辟之径。我们每个语文教师都应该剔除种种陈词、套话、公式语,追求语言灵动的、诗意的光辉,使教学语言如出水之芙蓉,清新雅致,亭亭玉立。

猜你喜欢

宝玉情感语言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宝玉不喜欢的男生
语言是刀
论宝玉之泪
宝玉受笞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宝玉问路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