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支架理论与阅读教学

2012-08-15夏峥嵘

中学语文 2012年28期
关键词:乡愁建模建构

夏峥嵘

如果把学习比作攀爬,它的一端是起点——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储备,另一端是终点——新授的教学目标;那么,在攀爬的过程中一定需要教师提供恰当且适于攀爬的阶梯。这,便是我所理解的支架教学理论。其实,教学就是提供各种教学支架,支架搭建得好,学生便能顺利达到最近发展区;支架搭建得不当,学生便要迂回曲折,在原有的高度徘徊,不能顺利到达预期的目标。

用支架理论指导我们的语文教学,会使教学的思路得到拓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提供教学支架。

一、提供范例——建模

要实施支架教学,我们首先要提供恰当的范例,作为支架搭建的思维模型。使用范例的目的是借助示范性材料使学生从个别到一般,掌握带规律性的知识,并发展其能力。范例在语文的阅读教学、写作教学、说话训练当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叶圣陶曾经说过“教材不过是个例子”,我们在具体使用“例子”的时候一定要有典范意识,要考虑语文教学的价值,因为范例教学是建模,所构建的模型必须正确、规范、标准。

我以阅读教学为例说说语文教学中的范例教学。语文教材中的阅读教学多按文体编排,每个单元都安排有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精读课文往往两篇,其中必有一篇是典型的。如以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诗歌单元为例,这个单元里编排的诗歌有 《我爱这土地》《乡愁》《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纸船》,这四首诗歌的主题各不相同,分别是爱国、思乡、青春、童趣,均情趣高雅、健康积极,都能作为范例进行教学。但从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看,《我爱这土地》采用了象征手法,意象丰富,可用来学习象征手法和理解意象的概念;《乡愁》构思精巧,音韵和谐,意象独特、意境隽永,可用来了解诗歌意象和音韵以及结构;《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纸船》是散文诗,语言与诗有所不同,可用来指导学生初步感知异域诗歌,了解散文诗的形式特点。作为诗歌单元来说,无疑以《我爱这土地》和《乡愁》作为范例更为合适;实际上,绝大多数老师是把《乡愁》作为诗歌教学的范例来讲授的,讲授现代诗的形式、意象、意境、情感、音韵、结构等,让学生对现代诗有一个初步的感知。

在阅读教学选取范例的时候,必须注意以下两个原则:一是关注体裁特点,如果是说明文,就该选择具有典型的说明文结构、说明顺序,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具有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性为首要)的文章;如果是议论文,就该选择论点鲜明、论据较多、论证方法多样的文章;如果是小说,就该选择人物形象突出、情节相对集中、主题深刻的篇章。关注体裁特点,是范例文章的首选要求。其次是关注题材特点,选择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体现时代特色、体现主流精神的题材作为范例。

一般说来,教材在编排时是把精读课文作为范例,而把略读课文作为拓展和补充,对多数课文而言,精读课文能够集中体现语文教学价值。但是我们也可以有自己的选择,有语文教师自己的思考,比如语文版九年级上第四单元,很多的老师就选用略读课文《给儿子的一封信》作为范例,这封信是父亲写给儿子的,情真意切,语重心长,语句精练而富含哲理,比起《给巴特勒的信》更能体现书信的特色。

我们提倡建模,是想让学生对每种体裁的文体特色有一个初步的感知,建立初步的思维架构。也许有人担心选择范例会僵化学生的思维,其实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范例只是例子,在范例之后会有略读课文以开拓学生思维。建模的做法是符合思维规律的,也是十分必要的,学生认识事物时,首先要有对事物的初步感知,形成普遍性的概念,然后才是特例。前一段时间批评高考和中考作文出现“文体四不像”的现象,这与我们的体裁的范例教学的缺失是有很密切的关系的,要规避这类缺陷,必须重视范例,重视建模。

二、补充资料——建台

补充资料其实是搭建平台,铺下基石。语文教学中提供材料的方式可谓多样,内容可谓多种,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用来建台的材料。

1.相似的材料

相似的材料在日常的教学中常被采用,有的老师用相似的材料导入,有的老师在课堂中用相似的材料拓展,时机不同,但都能够对学生的认识起到奠基和巩固作用。语文课堂上的比较阅读多是引入相似材料。

选择相似的材料的角度有很多,如作者相同而体裁不同、体裁相同而题材不同、题材相同而写法不同、写法相同而语言风格不同……不一而足。在教学语文版七年级上册余光中的《乡愁》时,有老师以播放余光中《乡愁四韵》的歌曲导入,屏显诗歌;而有的老师在拓展时让学生朗读席慕容的《乡愁》。前者是作者、体裁、主题相同而写法不同,后者是体裁、主题相同而作者、写法、风格不同。再如教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苏霍姆林斯基的《给女儿的信》时,有的老师补充了苏霍姆林斯基写给女儿的另一封信,让学生阅读;而有的老师则选用了《傅雷家书》中的片段。

要说明的是,对相似的材料我们还可以进行裁剪,选择其最为重要的部分。比如在讲授《乡愁》一诗时,笔者用以下诗句导入:“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关外的长风吹着海外的白发,飘飘,像路边千里的白杨。”“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白发盖着黑土,在最美最母亲的国土。”这些诗句虽不完整,但能体现余诗的风格与特色。

2.相关的材料

相关材料是指补充所学核心内容的有关联的资料,以助于学生理解以及运用。仍然以阅读教学为例,我们常常会在教授新课之前给学生介绍写作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相关资讯,其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够顺畅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和内涵。比如学习 《致蒋经国先生信》中,除了半文半白的字词需要疏通外,需要提供给学生的材料有:廖承志与蒋经国两家的交往历史;国共合作的简要经历;蒋经国家庭的成员简介……只有让学生了解这些相关的资料,学生才能对文章从字句到主题有较为深刻的理解。

学生学习年代较为久远的作品,提供相关材料显得尤为重要。再以《乡愁》为例,诗歌的第一节和第三节都说到了母亲,在品析第三节的时候,笔者补充了以下资料:“余光中在《招魂的短笛》里,对母亲的慈魂说,‘春天来时,我将踏湿冷的清明路/葬你于故乡的一个小坟/葬你于江南,江南的一个小镇……’作者送母亲的骨灰匣回她的故乡去入土安葬,这一孝思,二十多年了,都尚未实现。”补充这些资料,既能加深学生对失去母亲的悲哀的理解,又能进一步感知余诗的美丽。

相关资料有很多,大到文体知识,如学习议论文的时候介绍论点、论据、论证等知识,学习说明文的时候介绍说明方法、顺序等知识;小到词语的理解,比如“怀旧空吟闻笛赋”中的“闻笛赋”典故的解说,等等都可以归入此类。

3.相对的材料

所谓相对的材料包括观点相左、意境或风格相反、内容或主旨等对立的材料。这种材料的使用在语文教学中算是比较少的,但如果使用恰当的话,教学效果又是特别显著的,因为从心理学上讲,对立的事物最容易引起注意力,易形成最为深刻的印象。

比如语文版七年级上册小说单元《勇气》一文,有人认为美国伞兵是个“怕死鬼”:因为他在法国妇女失去丈夫、孩子失去父亲后,居然第二次还来到这个家庭;遇到敌兵时只知道逃,不愿意抵抗……这显然与作者的情感态度相对立。在课堂上,笔者把这个材料分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围绕着“作者认为美国伞兵是怎样的人?你认为美国伞兵是怎样的人?”这两个问题讨论,要求学生从文字当中寻找证据,学生竟然自发地形成了十分激烈的辩论。笔者随机介绍了中西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产生的不同的生命观、价值观,并委婉的指出中国的英雄电影当中群众被逼问快遭受危险时,英雄往往挺身而出的情节被模式化,这样的情节处理方式并不值得赞赏。这堂课上,学生充分参与、思维十分活跃而深入,这得归功于这个相对材料的引入。

补充相对材料其实是一种语文教学中的逆向思维训练,不仅对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大有裨益,也有利于学生对事物形成全面正确的认识。

比如语文版初中语文教材共收录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和《江城子·密州出猎》两首苏轼词,在学习之后,笔者补充了苏轼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旨在告诉学生苏词以豪放为主,但也有婉约缠绵风格的词作。

在语体色彩上也可以寻找相对的材料进行补充,比如初中语文版教材《鲁迅自传》后的附文《老舍自传》就很好,两者一文一白(语体)、一庄一谐(文风)、一长一短(句式),是很好的比较阅读材料,这个材料的恰当使用对学生形成文学的鉴赏能力、对自传这种体裁形成全面正确的认识是很有帮助的。

无论补充哪种材料,首先要考虑材料有没有语文教学的价值,还要对使用的材料进行精挑细选,合理裁剪。在材料呈现时,其时机也可以根据课堂情形随机安排,比如时代背景的介绍可以在新课学习之前,也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灵活穿插。

三、分解问题——建构

如果说前面的建模是告诉学生姿势和技巧,建台是让学生站到脚手架的台阶上,那么真正的攀爬开始还需要教师提供脚手架结构。建构阶段就是让学生实地操作阶段。可以这样说,教师的作用就是提供恰当的适于攀爬的脚手架,一个教师教学艺术的高下也就是搭建的脚手架的艺术的高下,一堂课的高效与低效关键就在于脚手架结构的精巧与拙劣。建构的主要方法就是分解问题,在起点与终点之间用问题把学生的思维串联起来。

请看以下笔者的教学实录:

师:“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是什么意思?

生:“隐居生活的乐趣。”(书本中有注解)

师:隐居生活的快乐是怎样的快乐呢?

(生茫然)

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生:悠然的心情。

师:可以猜猜作者过的是怎样的生活?

(生沉默)

师:有过这样的感受吗,偶尔抬眼一望,远处的景色映入眼帘?那时你的心情如何?

生:有过。周六的时候去外婆家,到菜园采摘青菜,就看到了远处的夕阳,那时觉得特别美,心情特别轻松。

师:“轻松”这个词用得好。如果你们明天要考试,老师明天要上公开课,这种时候,南山即使再美,也不会闯入我们的眼帘。由此,我们可以得知,作者过的是一种怎样的生活?

生:应该是悠闲的。

师:除了悠闲、轻松的心情外,隐居生活还有别的乐趣吗?从“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中分析。

(生沉默)

师:景物美不美啊?同学们一定觉得几只鸟飞回树林,这样的景色也不见得就怎样的美丽,但在作者的眼里却不同寻常。从哪个字可以看出?

生:“佳”。

师:对啊,同学们可以想象一下,绚丽的夕阳之下,飞鸟震动双翅,三五成群,翩翩入林,这样的景物其实也是美丽的。更重要的是飞鸟入林是回归巢穴,我们的作者寻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这样的景色在他的眼里就更美了。也就是说“隐居生活的乐趣”除了悠闲的生活带来的轻松的心情外,还有什么?

生:美丽的景物所带来的高兴。

师:对啊,美是会给人精神愉悦的,“真意”是指隐居生活的乐趣,包括恬适悠闲的生活带来的轻松的心情和美丽的景色带来的精神的愉悦。

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解诗歌的主旨关键词 “真意”,笔者设计了一个总问题:隐居生活的乐趣是怎样的乐趣?又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作为脚手架:(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一种怎样的心情?(2)猜猜作者过的是怎样的生活?(3)除了悠闲、轻松的心情外,隐居生活还有别的乐趣吗?从“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中分析。(4)景物美不美?从哪个字可以看出?(5)美丽的景物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前三个问题旨在让学生理解“恬适悠闲生活带来的轻松”,后两个问题旨在让学生理解“美丽景物所带来的精神愉悦”。其中学生在攀爬到第二个阶梯的时候出现了一些障碍,我又设计了一个问题作为台阶:“你有过偶尔抬眼一望,远处的景色映入眼帘的感受吗?那时你的心情如何?”

通过设计分解问题,形成自下而上的合适梯度,疏密有致、难易适中,让学生顺利的攀爬到一定的高度,这就是建构。恰当的建构,能够让师生的思维在课堂上灵动起来,充分展现语文的魅力。

在实际的教学中,建模、建台、建构往往是整合在一堂课里的。如《乡愁》的诗歌教学,笔者安排了一个写话的环节,让学生仿照“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等句子写一个比喻句:“乡愁是……”。因为教学对象是初一学生,早晚与父母朝夕相处,对乡愁没有更深刻的体验,为了让学生仿写成功,笔者利用了以下支架。

(1)建台。先让学生阅读这三首诗,感受诗歌的意象。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除夜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2)建模。

提取意象,组建两个句子,以提供两个范例:“乡愁是床前的一轮明月,乡愁是地上的一朵清霜。”

(3)建构。

提问:这两个句子选取了诗歌中的什么词语?(意象要准确。)句子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要得当。)大致的结构是怎样的?(乡愁是……的一……)

在老师提供一系列的支架后,学生写出了“乡愁是秋天的一阵凉风”“乡愁是凌晨的一片落叶”“乡愁是旅馆的一盏寒灯”“乡愁是鬓角的一丝银发”等优美而凝练的句子。课堂获得成功,有老师说这个环节是整堂课最大的亮点,其成功无疑得益于合理的教学支架。提供合理而恰当的教学支架,能深厚学生文化积淀,拓展学生思维领域,提升课堂教学艺术。

当然,并非所有的课堂必须拥有所有的环节,三者之间既没有绝对的先后顺序,也无所谓主次之分,不同的学情、不同的学习内容都会影响教学支架的选择。同样,语文教师的个性也会影响教学直接的建构,比如有的老师敏锐而富有经验,善于精选案例,长于建模;有的教师博学多才,本身就是一本厚厚的百科全书,对于丰盈课堂的资料顺手拈来,长于建台;有的教师思维缜密,善于观察,富有教学机智,长于建构。如何搭建这个支架,全在于教师“胸中元自有丘壑,盏里何妨对圣贤”了。但不管怎样,只要语文教师树立了支架概念,有了搭建各种支架的意识,我想,我们的语文教学一定能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猜你喜欢

乡愁建模建构
永远的乡愁
乡愁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联想等效,拓展建模——以“带电小球在等效场中做圆周运动”为例
九月的乡愁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基于PSS/E的风电场建模与动态分析
不对称半桥变换器的建模与仿真
建构游戏玩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