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闻阅评工作的助推作用
2012-08-15□顾雪
□ 顾 雪
(伊犁晚报社,新疆 伊宁 835000)
新闻阅评就是对新闻报道中好的地方充分肯定,总结经验,以供借鉴,同时及时指出新闻报道中的差错,以汲取教训,提高办报质量。
作为一种特殊的媒介批评,新闻阅评比广义上的媒介批评更具有建设性,对新闻工作起着重要的助推作用。搞好新闻阅评,对地方报纸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主旋律,提升引导水平,提高报纸综合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新闻阅评日益凸显的作用使得各地新闻主管部门和各媒体纷纷建立健全新闻阅评制度,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以提升新闻宣传舆论引导能力。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宣传部适时成立的新闻阅评小组、新疆日报社成立的新闻阅评部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所在的《伊犁晚报》专门抽调业务人员于2009年11月成立阅评部,并聘请资深老报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新闻单位老专家具体指导,(上午集中点评当天报纸,量化考核记者、编辑工作任务,下午根据阅评部集体成员的阅评意见,由专人撰写当天报纸的阅评小结,点评有亮点的记者稿件、出彩的编辑版面并就当天报纸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公布在阅报栏内,供采编人员学习参考。阅评部成员每周还撰写阅评周结上报报社编委会,以促编委会正确对待阅评意见,强化内部管理,改进工作方法,提升办报质量。阅评部成员还就该报每月好稿件、年度好新闻、参评稿件集体定评并上报)。两年多来,随着《伊犁晚报》新闻阅评工作的细致深入和完善,新闻阅评工作助推作用凸显,2011年获奖作品80余篇,创报社成立19年来的最好水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取得双丰收。现就新闻阅评工作对新闻的助推作用和加强措施谈一些不成熟的意见,与同行探讨。
新闻阅评的准确定位有助于突出报纸特色。新闻作品作为一种为时代执言的面向社会与大众的精神文化产品,必须追求正确的导向与新闻价值的统一。新闻阅评对媒体的舆论导向起着重要的督导作用,正是在“说长道短”中确保新闻宣传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党和政府的喉舌作用。
新闻阅评除考察媒体宣传内容与党中央在政治上、政策上及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上是否一致,配合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有没有主动性、创造性,某一段时间的集中宣传或战役性报道有没有讲究政策的连续性,特别还要对舆论导向中出现的问题加大力度集中评、反复评。从而在把握好新闻宣传规律下,增强了采编人员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以积极心态营造昂扬向上的舆论氛围。
新闻阅评,不同媒体有不同的定位。《伊犁晚报》是一份隶属于《伊犁日报》下的生活类服务类报纸,“聚焦热点、关注民生、引导生活、服务百姓”是其显著的办报特色。因为常有舆论监督、突发事件、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稿件见诸报端,阅评员阅评时会特别注意考察批评稿、问题稿的指向和社会反应,着重考察报道是否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刊发时机是否适宜?稿件的处理和把握是否得当?针对民生和生活服务类稿件,通过集中阅评,及时把顺应社会发展要求、反映群众呼声、贴近市民生活的稿件点评出来,明确告知采编人员报道时应该坚持的价值导向、消费导向、生活导向、审美导向等,增强其创新新闻的形式和方法,着重突出平民视角、解读民生动态、服务群众需求、提供文化消费,增强报纸的针对性、时效性、指导性、服务性和可读性,使其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体现晚报特色,从而在新闻竞争时间中表现出独特的优势,促进社会和谐,助推经济发展,更好地服务于老百姓,博得当地受众喜爱。
新闻阅评严谨、全面的评审有助于提高办报质量。社会媒体大量增加和信息来源多元化,使办报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谁的报纸办得好、视角新颖、内容受用,社会公信力、亲和力、影响力和引导力明显,读者就愿意掏钱买谁的报纸。新闻阅评通过对报纸宣传质量、社会效果、版面设置、栏目开展、形式技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判,从而肯定成绩,指出问题,提出建议,理性提升全体采编人员的新闻运作水平,对提高办报质量有明显推动作用。如《伊犁晚报》2011年稿件——《两位大学志愿者在察布查尔县喜结连理》(6月14日)、《骑着马儿守护精伊霍铁路》(9月 2日)、《冬不拉、“山羊舞”和流淌在山间的旋律》(9月26日)、《伊犁农民“走出去”与“学起来”》(11月17日)、《一位耄耋老人36年的修桥路》(12月6日)分别表现志愿者扎根新疆、牧民精心守护铁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农民积极学科技致富、维吾尔族老人无私修桥的主题。阅评部指出:“这些稿件都是本地先进工作经验、突出人物和事迹的重要报道,采访视角独特、主题鲜明、总结性强”。并就文风和写作技巧加以细致地点评,从感性到理性的提炼和归纳对采写这类报道提供了借鉴,肯定采编人员“走基层、改文风、转作用”的宣传成果。2012年稿件——《伊犁话剧:沉寂中的涅 》(4月14日)、《春天,送你一首诗》(4月 18日)、《城市、老人和纳格拉鼓乐》(4月20日),阅评部指出“都是有文化内涵、思想深度的好稿,为推动群众文化活动常态化助力,体现了报纸的高雅风格和文化定位,彰显了‘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理念”,以此积极引导采编人员切实做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两大历史任务的宣传者、实践者和守护者。
高质量的报纸和高素质的办报队伍密不可分。新闻阅评工作从新闻策划、版面编排思想、版式设计、文体运用、主题确立、角度切入、标题制作、导语写作、背景材料运用、遣词造句等方面进行深入浅出、精彩生动的点评,是面对面地对记者、编辑进行有益的新闻业务指导,从而使其获得启示,出现创新苗头,力促出精品。2011年11月8日,《伊犁晚报》用近5个版刊发了伊犁河谷“11·1”地震的相关情况,阅评时指出:“报道内容全面、及时和有看点,3—7版‘抗震救灾众志成城·暖流’、‘抗震救灾 众志成城·大爱’、‘抗震救灾众志成城·欢笑’等报眉设计新颖、醒目、主题突出,强烈地吸引了受众眼球。”地震灾情的宣传报道被充分肯定后,启发了记者的采访视角,11月12日,周末部记者赶赴灾区一线,用三天时间掌握了大量第一手素材,了解到许多新闻背后的故事,在周末版报纸又用三个整版的篇幅重磅推出重头稿件——《伊犁“11·1”地震灾区纪实》,综合性强的稿件让读者看到了灾后群众仍生活的幸福、安康。持续的灾区报道做到了新闻的连续性,加强了报道力度。
新闻阅评对报纸细节如字序颠倒、语法和标点符号错误、格式文风等进行细节上的审视和点评有效地避免了报纸差错的发生或重复发生。《伊犁晚报》2012年2月20日至25日的阅评小结中,曾指出2月20日A8版《计生生育家庭获奖励金》和2月17日A6版《社区发放计生奖励金149名居民受惠》采写的是同一新闻事件,区别的是社区不同;《刘翔刷新60米个人最佳 新赛季“首跑”完胜罗伯斯》标题的主、副题字号没有区分,标题过长。这些点评也给刚毕业进报社工作的采编人员提了个醒,为其快速成长奠定了基础。
畅通的公开渠道有助于提高编采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伊犁晚报》在新闻阅评中一直坚持“公开、公平、公正、阳光、透明”的原则,对记者的稿件和编辑的版面坚持以质评分,阅评部还专门制作了编辑、记者工作登记表,将每日的写稿、编版打分情况及时登记在表并公布在单位网站文件交换共享夹下,以便大家及时查阅,做到心中有数。在这个文件夹下,还设有学习和交换意见的子目录,编辑、记者可以就阅评小结的点评发表意见、就新闻报道的问题和不足建言献策,进行良好互动,及时改进工作中的不足。起始,记者、编辑看到自己的差错被公开或者“评头论足”,感觉很不舒服,渐渐地,他们明白营造这种公开交流的氛围是为了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大家的建议和评论是善意的,能帮助自己更快地进步。现在,记者、编辑一上班,便及时查阅当天报纸的阅评情况和同事的建言献策,并进行分析和采纳,运用到具体工作当中。
从《伊犁晚报》的实践看,推进新闻阅评工作,应着手以下工作:
提高新闻阅评专业化水平。新闻业务方面的新闻阅评,一定要有专业化的阅评队伍,这样才能做到点评准确,指导有威信、有效果。《伊犁晚报》阅评部成立以来,由于有新闻岗位退下来的媒体负责人、资深老报人具体带领和指导,既能及时指出问题,又能认真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新闻界老前辈将年轻记者、编辑“扶上马、送一程”的措施,增加了采编人员的“把关”意识和精心办报理念,并在工作实践中加强锻炼,从而脱颖而出,达到了提高办报质量的目的。
新闻阅评工作还应与时俱进。2012
年2月,《伊犁晚报》利用该报社邻近大学有丰富人才优势,以及熟悉老办报人退休的情况,特从基层一线聘请了该报社原总编辑、伊犁师范学院两名教授、伊犁州文联负责人以及从事史志工作的热心读者参与到阅评工作中,并将当月阅评情况写成文字资料,以供报社编委集纳并参考。倘若阅评部的阅评是“常规检查”,那基层审读员对报纸的公开阅评则是“专家会诊”。基层审读员和采编人员每月的座谈也使编辑、记者感觉到有具体知识和可行经验可学,改变了过去学习中讲者念资料、听者打瞌睡的现象。
提高新闻阅评的服务水平。由于新闻阅评部门的“阅评”是评定工作、考核奖罚的重要依据,在多数人看来,它掌握着编辑、记者的“粮票大权”,属于单位的“权威”部门,但要使新闻阅评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阅评部门树立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举足轻重。《伊犁晚报》新闻阅评工作在及时做好各项工作的总结和公布时,一直坚持观大局、看细节,以鼓励为主,充分肯定各位采编人员在宣传报道背后的艰辛和敬业精神,这凝聚了人心,提高了工作积极性。阅评员虽多由报社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老编辑、老记者担任,但在阅评工作中,从不摆老资格,而是博众家之长,虚心学习,真诚地和采编人员交流意见、建议,部门强自然威信就高,协调起各部门间的关系就很顺畅。
总之,新闻阅评就好比是护林员、啄木鸟。它培育幼林,削剪枯枝,啄出害虫,托起一片新绿,繁荣新闻事业的丛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