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新闻报道的现状分析

2012-08-15文丨何

中国传媒科技 2012年4期
关键词:新闻报道公众环境

文丨何 斌

(四川文理学院,四川达州 635000)

所谓环境新闻,是指“为了避免环境风险,在制定决策过程中,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一种有目的、为公众而写的,以充分准确的材料为依托、反映环境问题的媒体信息。”[1]作为新闻报道的一个独立分支,环境新闻除了具有新闻报道的共性如真实性、时效性、准确性、简明性之外,还有区别于其他新闻类型的典型特征,包括专业性、公益性、风险性、揭露性、国际性、监督性等等。

自20世纪70年代的“世界地球日”运动爆发后,环境保护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各国相继建立环境组织,环境保护运动蓬勃发展。在此背景下,中国环境新闻开始萌芽。时至今日,中国环境新闻已经走过了40多个年头,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单调到多样,并发展为独立的报道领域。无论是报刊、电视、广播还是新兴网络媒体,无论是全国还是地方性媒体、综合性还是专业性媒体,环境新闻都占有一席之地,并越来越受到各家媒体的重视。

1 当前环境报道受到重视的原因

1.1 中国环境问题日益严峻

目前中国脆弱的生态系统正在承受着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和最大的经济发展压力,环境问题尤为突出,这是媒体重视环境报道的现实原因。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令我国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据世界观察研究所(WWI)发布的《世界状况报告》称,中国面临着一些世界上最严峻的环境挑战。2007年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里,中国占16个;中国温室气体(GHG)排放量在过去十年中迅速增长,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之一;空气污染严重,每年死于呼吸道感染的人数多达40万[2]。据报道,中国群众的环境投诉和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以年均30%的速度上升。拉斯韦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机构与功能》一书中提出媒体具有环境监视功能,认为反映正在变化的自然和社会并及时发出警告是新闻媒体的天职。所以,面对中国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媒体必须高度重视与及时反应。

1.2 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高

媒体已经进入“受众时代”,公众的注意力是媒体新闻报道的方向标。21世纪伊始,美国发行量最大的新闻杂志《时代》周刊询问读者:“你在新世纪最关心什么?”得到的答案是环境问题位居榜首。随后,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对亚洲包括中国、印度、日本、韩国在内的27000名观众进行电话采访,受众关注上升最快的是“环境问题”[3]。《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2007)》调查显示,在9个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中,环境污染问题排名第二,关注比例达到了46.1%。调查显示,环境污染已经对公众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60.7%的公众对食品安全最不放心、39.7%的公众担忧“装修涂料安全”、 25.8%的公众对于本地区的空气质量表示“不满意”和“不太满意”,41.8%的公众对服装材料污染表示极大关注[4]。可见,公众的高度关注是媒体越来越重视环境报道的动力来源。

1.3 国家的政策支持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党中央和国务院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和环境报道。一方面,国家对环境问题的重视为环境报道提供了政策保障,为环境新闻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宽阔的空间。1983年我国政府把环境保护列为一项基本国策,十六大又把环境保护纳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这就促使媒体在环保宣传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另一方面,中国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建立,执法力度也在进一步加大,这对人们关注环境报道也起到一定程度的催化作用。

2 环境新闻报道取得的成绩

2.1 环境新闻报道业务日益成熟

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中国环境新闻在业务上日益成熟。报道领域日益拓展,内容日趋丰富,已经突破工业污染、“三废”治理、内陆污染、城市污染、东部发达地区污染的局限,开始关注城市噪音、近海污染、乡村污染、西部欠发达地区污染,并逐步扩大到整个生态系统,由原来的“小环境”走向大环境。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近几年开始向环境经济、环境科技、绿色教育、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环境哲学、环境文学等领域拓展。在报道风格上,也开始由充满战斗性的片面揭露警示报道走向客观真实的报道,开始由传统的号召命令性报道走向生动细腻的人性化报道。同时,环境新闻不再等同于单纯的批评报道,开始将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有机结合。

2.2 监督环境问题,促进了实际环境问题的解决

一些严重的环境问题由于媒体的揭露报道,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以促使问题的解决,起到了强大的监督作用,并有效地促使一些问题的解决。在中国环境新闻史上,“中华环保世纪行”是最有影响力的环境报道活动。从1993年开始到2002年,近10年来,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共有4万(人次)记者参加中华环保世纪行宣传报道,发表各类文章15万篇(条),促使政府及有关部门解决2万个环境问题。例如,海口市椰树集团是著名的国家重点企业,经济效益显著,但是由于大量排放废水,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环境新闻报道对它进行了曝光,人大调查组给予了严厉批评,促使这家企业进行污染治理。

2.3 通过对环境信息的传播,提高了公众的环保意识

新闻媒体一方面通过对环境问题的揭露使公众了解到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和紧迫性,一方面通过对环保知识的宣传使公众学习到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离不开媒体的启蒙和引导。《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2007)》统计数据显示,77.48%的受访者通过电视了解环保知识;仅次于电视的环保知识传播媒介是报纸杂志,占45.78%;而通过互联网络和广播了解环保知识的受访者比例分别都超过了30%(具体分别为35.69%、34.15%)[5],可见,大众传媒是公众获取环境信息、增长环保知识的主要途径。同时,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还表现在公众对公共环境问题的积极参与。如在厦门PX事件、广东番禹垃圾焚烧事件、北京六里屯垃圾焚烧事件中,公众积极参与,为保护家园奔走呼号、据理力争,采用理智的方式,通过合法的途径维护了自己“生活在蓝天下”合法权益。

2.4 为国家重大环保举措提供依据,推动了国家环境报道的法制化进程

媒体通过对环境问题深入调查、及时报道,将环保各个层面的意见迅速地反映,通过舆论压力推动政府环保法律法规、政策的制定与有效实施。所以说,媒体是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呼唤者、推动者,在促进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完善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1999年的“爱我黄河”大型采访活动,共编发145期简报,就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报道和反映。全国人大环资委根据记者们了解的第一手情况,向中央提交了有关黄河治理一些重大问题的建议,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对此作了批示,要求严格加强黄河流域的统一管理。近20年来国家制定的环保法律有38个,国务院发布的环保规范性文件有44个、行政法规有23个,环保部门发布的规范性文件有105个,环保部门的规章有61个[6],目前我国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建立。另外,在媒体的推动下,为保障公众的知情权,政府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如为了保障公众对监督权,从2001年7月25日开始,国家环保总局向社会公布了统一的环保举报热线电话“12369”。

2.5 培养了一批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专业环境记者

中国环境报道的发展催生了一代有责任心的环境记者,这些环境记者在环保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环境新闻报道需要记者有一定的环境科学知识,有强烈的环保意识,严谨认真的报道态度以及排除障碍、克服苦难的精神。随着环境新闻的发展成熟,一批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专业环境记者慢慢地成长起来,并担负起传播绿色理念的重任。比如,原人民日报记者徐刚、中国青年报记者张可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汪永晨等人就自觉运用媒体的力量,揭露环境问题的严峻,唤醒公众的环保意识,并试图影响政府的决策。2008年,54岁的汪永晨获得美国《时代》杂志“世界环境英雄”的殊荣。

2.6 环境新闻的综合发展促进了环保NGO的成长

最近几年,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空前提高,中国环保非政府组织正在迅速地增加。除了全国性环保NGO,也成立了很多地方性环保NGO,例如海淀小动物救助协会、绿色北京、重庆森林环保志愿者协会、云南黑颈鹤保护志愿者协会等。中国的环保NGO和媒体有着天然的、密不可分的关系,环保NGO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环境新闻记者的不懈努力。比如,1996年成立的“绿色家园志愿者”民间环保组织就是由著名环境记者汪永晨创办的,是国内首家记者型环保NGO组织。据调查,在中国不少环保NGO的负责人本身就是媒体人士,例如“绿岛”的负责人是中国青年报的著名环境记者张可佳。

3 当前环境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

3.1 消息来源单一

环境报道领域具有地方性特点,地方媒体在结合当地实际探寻环境问题根源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对公众而言,地方媒体与之有天然的接近性,能够真正做到“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公众关切的问题。但观察目前的环境报道,地方媒体的环境意识淡薄,在环境新闻报道中严重缺位。这就使得当前中国的环境报道过度依赖国家级党报和行业报,在信源方面过度依赖体制内信息源。

3.2 新闻体裁局限

在新闻体裁运用上,以消息居多,停留于“一事一报”,观点性和解释性报道不多,缺乏内部组合及与公众的互动。而环境新闻的特点就是调查性、揭露性和公众性,这不但要求环境报道应合理采用多种报道方式,深入挖掘环境问题的根源,全面阐释环境问题的解决之道,还要求环境报道应充分动员公众,促进公众参与和公众监督,从“告知者的角色”转化为“驱动者的角色”。

3.3 报道视角狭小

环境新闻是公共新闻,需要公众的参与,而当前的环境新闻报道侧重于会议、领导活动、成果经验分享、环境治理制度建设以及气候、气象、灾难等等行政性、宣传性和通报性较强的内容,对环保产业、环保科技、公共参与等开放性、参与性比较强的内容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公共利益被边缘化。

3.4 重要环境议题报道欠佳

重要环境议题如为新闻报道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如何把握环境议题的报道成为衡量媒体成熟度的重要标准。比如,随着中国环保事业的发展,公众对“3·12”植树节、“4·22”地球日、“5·22”保护生物多样性日、“6·5”世界环境日等重大环保节日已经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如若能够利用这样的机会,展开普及性、开放性的新闻报道,构建一个公共平台,很容易唤起公众的参与意识,形成良性的互动。而当前我国媒体疏于对这样程式化、仪式化议题的把握欠佳。

3.5 缺乏科学探讨和理性反思

中国媒体习惯于以传统的正面宣传模式对环境问题进行报道,宣传色彩浓重,将灾难报道变成政绩宣传,豪言壮语般的宏大叙事取代对问题根源的调查质疑,最终呈现出的“积极抗旱的奋斗史”,一方面是灾情越来越重、损失越来越大,一方面是政府越来越重视、意志越来越坚决,严重缺失对环境灾难应有的科学探讨和深刻反思。

中国环境新闻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样,在很多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和成绩。但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客观现实对环境新闻报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归根结底,环境问题是一个公共问题,环保事业是一项公共事业,需要政府、媒体、环境NGO以及公众的参与。调动各方力量积极参与,构建公共空间,是媒体解决我国环境新闻面临的困境的关键,也是环境新闻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2007)》调查显示,公众的环保意识总体得分为42.1分,环保行为得分为36.6分,两项指数均为不及格。可见,中国公众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必要性、责任感和紧迫感均有显著提升,但仍然处在“被动接受环保阶段”,主动了解环保知识、参与环保活动行为显得不足。因此,建构环境新闻的公共性成为中国环境新闻报道应该努力的方向。环境新闻报道的当务之急是要加大环保意识传播力度和广度,进行多样化、多层次的信息传播,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培养其环保行为。

[1]王积龙. 抗争与绿化、环境新闻在西方的起源、理论与实践.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1).

[2]王莉. 我国环境新闻报道的公众参与及调整——环境风险的视角. 新闻知识,2011(1).

[3]此份数据来自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环境新闻教授. Detjen先生“What Is the Environmental Journalism?”,2002年2—7月,Detjen先生在南开大学新闻系从事半年的环境新闻教学工作;此间受邀在北京的全国记协上做了这个报告.

[4]李有军. 环保民生指数出炉66.9%公众认同环境问题严重.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1).

[5]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编. 2007年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绿皮书: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网.

http://www.tt65.net/zhuanti/2007minshengzhishu/mydoc004.htm.

[6]伊武军.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海洋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新闻报道公众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她时代”新闻报道中的“时代精神”呈现
论新闻报道中的流行语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