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和”文化
2012-08-15崔娟
崔 娟
(盐城师范学院,江苏 盐城 224051)
文化建设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以其固有的文化传统为基础而进行的文化传承、变革与创新。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互联网触及世界每一角落、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背景下,在大学生中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教育的实效性非常必要。
1988年在法国巴黎举行的诺贝尔奖颁奖大会上,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阿尔文博士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2002年李瑞环在英国演讲时说:“早在三千多年前,中国的甲骨文和金文中就有了‘和’字。西周时期,周太史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观点。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更是经常运用‘和’的概念来阐发他们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理念:管子提出‘畜之以道,则民和’;老子提出‘知和曰常,知常曰明’;孔子的《论语》提出‘礼之用,和为贵’;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荀子提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中庸》提出‘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和’不是盲从附和,不是不分是非,不是无原则的苟同。而是‘和而不同’。‘和’的思想,强调世界万事万物都是由不同方面、不同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体中,不同方面、不同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异相合、相反相成……”2008年北京举办的奥运会开幕式出现了孔子3000弟子诵读《论语》的场面,“和”用活字印刷术的形式展现在亿万观众面前。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1.专业教师缺乏全员育人理念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复杂,面临着现实大环境的巨大挑战。不少专业教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是辅导员的职责,很少和学生在情感、思想等各方面交流和沟通。
2.辅导员队伍水平不高
尽管目前高校注重辅导员队伍的建设,高校辅导员也正在向专职化发展,但这一目标的实现还需要一个过程。由于缺少针对性,从事辅导员工作的硕士研究生、本科生虽有相关的学生工作经验,却缺少心理学、管理学方面的知识,缺少深层德育理论及相关素养的修习。再加上超负荷的事务性工作,使他们实在无暇顾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3.教育方法与时代发展不和谐
思想政治教育按其理论设计来看,应该是最贴近时代、最贴近学生的一种教育活动。因为如果跟不上时代,不了解学生,便不可能达到教育目的。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灌输,就是老师说学生听。作为教育者,注重的是将要灌输的内容说完,较少考虑受教育者的具体情况和接受能力。长此以往,就形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种固定的模式:老师台上苦口婆心地讲,学生台下各忙自己的事,老师所宣讲的内容学生只当耳旁风。这样,不但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不明显,而且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可有可无!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增强方法的有效性
冯友兰先生说:“……中国的文化讲的是‘人学’,注重的是人。”2006年4月21日,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演讲时说:“中国强调的以人为本……既有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代的、发展的进步精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管在思想上还是在工作中,都必须把“以学生为本”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教育不是工业行为,不是流水线上生产出尺寸、规格标准一致的产品,而是一种农业行为,根据不同的土壤性质,培育品种不同的农业产品。
1.建立一支以专职辅导员为主,全体教职员工参与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仅仅是单靠辅导员可以进行的,应当发挥学校各部门和各方面优势,动员学校的教学、管理、服务等所有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围绕“育人”这个中心,全方位、多渠道通力协作,齐抓共管,从而形成一种教育的合力,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1)学术影响来自于相关研究领域的突出表现及重要地位,它比任何语言更具说服力。因此特别要强调以专业教师教书育人为核心,把教书育人融合到教学、科研、论文指导等每个环节中。创造条件鼓励德才兼备的博士、教授加入到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提高辅导员队伍的学术性。(2)对辅导员进行专业化培养。辅导员要想适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实际,必须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必须定期接受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培训与教育。比如,脱产学习,即学校创造条件,分期、分批选送辅导员参加学习和培训,进而提高他们的学历层次和工作能力;在岗培训,即通过岗前培训、在岗轮训等形式,学习业务知识,增强业务能力。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应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高。
2.真正做到为每一位学生服务
中国传统文化不但主张“和”,而且提倡“和而不同”,强调统一之中的差异,和谐之中的多样。我们的服务对象是所有的学生,学生存在禀赋差异,就不能用单一的模式束缚。目前我们衡量学生好坏的惟一标准还是学习成绩。党员发展、学生干部选拔等主要考察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具有鲜明个性的人。他们各有其特殊的精神世界和思想感情,有着不同的气质、性格、兴趣和爱好。即使是同一个班级的学生,由于各有其特殊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思想面貌也各有其特点。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劳动也就不能像制造一般物质产品的劳动那样可以按照完全统一的规格和程序来进行。教育者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学生,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因人制宜,通过教育去发展他们的个性,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比如,作为一名工科专业的学生,动手能力非常重要,部分男生理论知识成绩不是很好,但实践能力很强,积极参加国家、省各级竞赛,取得不俗的成绩;作为一名师范生,能走上讲台上课,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一些学生平时的活动能力、社交能力较强,热心社会工作,但学习成绩有所欠缺,这些学生在我们的眼中都应该是好学生,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展现了他们各自擅长的方面。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因势利导,指导好他们的学习生涯的规划,这样才能获得好的教育效果,才能真正做到关心爱护学生,才能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我们评价学生的标准应该多样化,应该多给每位学生肯定,设立形式多样的奖励制度,让每位学生在大学学习阶段打好他们人生金字塔的地基,为他们今后走出校门实现自己的目标做好充分的准备。
总之,让古代的“和”文化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放射出耀眼的光芒,焕发出新的活力,不断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1]姚淦铭.孔子的智慧生活[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2]金明馆.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