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守牢舆论阵地刍议

2012-08-15张婷婷

中国地市报人 2012年7期
关键词:金佛山南川日报社

□ 张婷婷

(南川日报社,重庆 南川 408400)

随着互联网的崛起,网络媒体对报纸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面对这些挑战,传统媒体并没有一味与之对抗,而是用积极的态度相互运用、相互依存。大型报业集团如此,作为重庆市地方区县报的南川日报社也有着同样的做法,并很好地把地域优势融入其中,用手机报、微博等新媒体让自己的舆论阵地更加牢固。

一件小事引起的思考:用新媒体弥补报纸发行区域限制

众所周知,区县报纸由于自身财力和体制限制,不能实现大规模的发行,受众范围十分狭窄。以《南川日报》为例:重庆市南川区幅员面积2700余平方公里,下辖34个乡镇、街道,拥有67万人口,但《南川日报》发行量仅为10000份。从乐观的角度来讲,每67人就有1份《南川日报》。但实际上,这些报纸在投递中,要分发各机关单位、乡镇、村社,真正能让普通市民拿到手中的寥寥无几,读者群受到很大的限制,并且通过层层传递到基层时,报纸也失去了一张日报必须具有的时效性。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2008年,南川日报社开始创办《金佛山手机报》,填补报纸发行空白。随着《金佛山手机报》影响力的扩大,2012年,南川区委、区政府为读者买单,让全区10万彩信手机用户免费阅读手机报。同时,《南川日报》开通新浪、腾讯官方微博,第一时间发送本地新闻,听众也迅速增加到近10万人。随着手机报、微博的正常运行,新媒体的影响力也慢慢显现。而让南川日报社一班人真正感受到它的震撼,却是2012年3月发生的一件小事。

2012年3月21日中午,一农家乐老板打电话向南川日报社求助,称中午接待的一旅游团队疏忽大意忘记付账,希望报社能帮助她找回饭钱。按照惯例,报社在接到热线的第一时间派出了记者到现场了解情况。但与此同时,微博和手机报也在第一时间发送了消息,一时间掀起了意料之外的波澜。热心市民、亲朋好友、街坊邻居纷纷为农家乐老板找线索、表安慰。当日晚上7:10,大意的游客赵先生看到《金佛山手机报》才想起自己中午吃饭没给钱,立即向老板打电话致歉,并亲自上门将饭钱送还。此时,距离第一条微博发出仅5小时,距离手机报发送仅1小时。

事件得到如此圆满的解决,实在出人意料,这也是传统媒体无法实现的。按照报纸传播速度,读者最快也要次日上午10点才能知道这条新闻。而以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和地方报纸的覆盖范围,游客赵先生要在短时间内从报纸上知道自己忘记给钱这回事的几率微乎其微。正是手机报和微博的传播优势,让不可能变成了现实。

值得一提的是,该农家乐地处郊区,地域广泛,通讯欠发达,基本处于报纸发送范围之外,而通过手机报的发送,成功地将该区域纳入了媒体传播范围。在这个事件中,农家乐老板身处外地的亲朋也致电问询情况,表明通过微博,成功地将本地资讯传递到了区域外。正是通过对新媒体的运用,《南川日报》很好地弥补了报纸发行量少、发行范围狭窄的不足,实现了本地资讯的快速大范围传递。

一条热线展开的视角:用新媒体填补舆论监督的空白

一直以来,《南川日报》都非常注重民生话题,并开辟了24小时新闻热线和热线处理专栏,效果都不太理想。一是受传播范围限制,二是受报纸版面限制。热线得不到及时处理、上报的问题得不到部门的重视,让报纸的舆论监督作用越来越弱化。尤其在乡镇和农村,因为“山高皇帝远”,许多问题不能引起部门的重视、得不到及时的解决,成为一个个顽疾,更成了舆论监督的盲区。

2012年5月初,南川日报社热线电话接到南川市民反映,南平镇有条街道的水管破裂了两年多,但一直无人整修,白哗哗的水就这样流失了不说,附近道路也发生了严重破损,泥泞难行。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水厂等负责部门,并在当天的手机报进行了刊登。几天后,该市民再次致电报社的民生热线,这次不再是反映问题,而是表达谢意。因为,水管在手机报见报后得到及时的修复,街上的污泥也清除干净,这让街道居民们喜出望外。

随着手机报用户和微博听众的不断增多,南川日报社热线电话响起的声音也越来越频繁,反映的问题也越来越纷杂,涉及的区域也越来越广。许多顽疾、问题也通过舆论监督得到了越来越快的解决。究其原因,正是有10万用户和听众作为后盾,每刊登一条市民反映的问题,下有群众雪亮的眼睛时刻看着,上有区委、区政府领导的重视和关注,来自上下两头的压力,让主管部门不得不在第一时间进行解决。就算不能解决,也要与报社记者沟通,将无法解决的原因在几大媒体平台同时进行公布,给大家一个明明白白的交代。

随着几大媒体的联动发力,《南川日报》的民生热线栏目已经慢慢成为了报纸的品牌,形成天天有、天天问、天天回复的格局。大至创业、买房,小至家庭纠纷,各式各样的棘手问题纷至沓来,市民寄予的信赖越来越重,报社的舆论监督也逐渐形成立体化,成为民声的传递者。

一封来信寄予的厚望:让新媒体成为服务政民的平台

手机报和微博的发展壮大,南川区委、区政府看在眼里,也记在心里。2012年5月18日,南川区区委书记致信南川日报社,称赞《金佛山手机报》自创办以来,为南川党委政府和全区人民架起了一座交流沟通的桥梁。希望进一步发挥《金佛山手机报》服务市民、服务发展的独特作用,使之真正成为旅游南川的导游、开放南川的窗口、投资南川的顾问、创业南川的帮手、宜居南川的展台、幸福南川的影集。

长期的辛苦工作得到肯定,这封来信为全体采编人员打了一剂兴奋剂,但也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如果说之前的《金佛山手机报》的主要作用是传递信息,那么之后的《金佛山手机报》的主要作用就要增加一个服务于政府和民众。如何进一步优化手机报功能,成为导游、窗口、顾问、帮手、展台、影集,这要求必须实现政府和民众互动,了解政之要、民所需。

在这样的情况下,手机报不再是单纯的一个传播媒体,而是成为政府和民众共需的一个工具。在南川区委、区政府眼中,手机报是一个宣传册,解读党的方针政策,介绍发展蓝图和思路,让读者直接了解区情,让市民成为宣传城市的导游和使者。在南川市民手中,手机报是一个问询器,从这里要能知道最新的民生事项、政务服务信息、舆论监督渠道,能知晓交通出行、天气预报等温馨提示,能查询特色小吃、景区景点、旅游商品等。

可以说,经过一步步的探索和完善,作为一个小城市区县报社,南川日报社已经将新媒体的功能尽可能的进行了发挥,通过手机报和微博,市民可以直接参与问政,群众和政府部门实现了更好的沟通。如果说报纸是政府和民众互动的桥梁,那么在新媒体时代,这个桥梁也进化为了一座四通八达的立交桥。新媒体,尤其是手机报,慢慢走向了南川区媒体传播的主流位置,和报纸相互守望、相互促进,逐渐守牢《南川日报》的舆论主导地位。

猜你喜欢

金佛山南川日报社
南川:“特”字上下功夫 “同”字上做文章
潍坊日报社:推进深度融合改革 建设新型主流媒体
走马金佛山
南川走进粤港澳大湾区进行旅游推介
2019年de第一场雪
重庆市南川区:山隐云深不知处
梦幻老君山
寻 宗
重庆·南川美丽金佛山
本刊新聘特邀顾问陕西日报社社长钟顺虎同志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