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典型报道中人物“和蔼可亲”
2012-08-15苏建辉
□ 苏建辉 陈 兵
(承德日报社,河北 承德 067000)
2011年3月31日,《承德晚报》在头版头条刊出长篇通讯《为一个永远的约定》,报道了河北农业大学园艺系果树93(01)班优秀毕业生群体连续15年默默资助和关爱病逝同学父母的感人事迹。随后该报道被《光明日报》在头版头条予以转发,中央和河北省委有关领导相继作出批示。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网、人民网等150多家媒体先后报道、转载,得到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和老百姓的普遍赞扬。一时间,这个动人的故事传遍大江南北,被人们称为“春天里最温暖人心的故事”。
《承德晚报》在报道中做到了准确把握住新闻人物的情感、现场感和历史感,赋予了新闻人物高度的“人性化”和“典型化”,让受众深切感到榜样的可亲可学,报道深入人心。
连续报道,让典型人物保持“正在进行时”
2011年的农历正月初六,正在承德温泉物流有限公司打工的李维贺,收到了河北农业大学学生们寄给他的第15张汇款单。15年前,李维贺二儿子李宝元病逝了,为了一个不是约定的约定,李宝元的同学、河北农业大学园艺系果树93(01)班的同学决定,承担起做子女的责任,这责任一担就是15年。
这个故事被承德温泉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文全发现了,李文全找到一位曾在当地媒体工作过的朋友,请这位朋友帮助联系到《承德晚报》。
收到记者报上的选题,《承德晚报》紧急召开采编会议,安排采访人员。编辑部认为,与李维贺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一群同学,不是一两年,也不是三五年,而是连续15年资助大学同学的父母,实在罕见。这个题材彰显出一种朴素高尚的人性之美,值得大力讴歌。这次典型报道,应该和事件同步进行,确保时效性。
《承德晚报》记者了解到李维贺老人有到保定看望“儿女”的愿望,但并未确定什么时候去。
此时,清明节离此还有一段时间,去保定圆梦是最好的新闻由头。基于这些情况,《承德晚报》派出记者专程和李维贺赶到保定,对双方当事人进行深入细致的采访。
第一篇报道《为一个永远的约定》发表后,承德市委、市政府领导非常重视,除了大力宣传农大学生的优秀品质外,还提出要深入挖掘李维贺的事迹。因为,他代表了承德人民朴素、高尚的品质;时任承德市委宣传部部长的韩福才在专题座谈会上建议,新闻部门后续报道要抓住李维贺“还债”的朴素品质做文章。
《承德晚报》随即展开了连续报道,让典型人物的影响力得以扩大。
精心确立主题,让典型人物的精神更为突出
记者采访之前,《承德晚报》编辑部经过反复考虑,确立了从连续15年承担子女义务并资助同学父母这个小角度入手,用讲故事的形式,将平时看起来枯燥的政治理论填充进有血有肉的内容,使“社会和谐”这个大主题更加人性化,用生动鲜活的故事弘扬主旋律。
围绕主题,《承德晚报》围绕两个新闻点深入挖掘。第一个新闻点是河北农业大学园艺系果树93(01)班同学的高尚品质。李维贺的儿子已死去15年,他的同学们为了一个不是约定的约定,庄严承诺勇于担当,体现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年人积极践行的传统美德;也表现出当代青年人在大变革情境下,履行承诺的价值,实践人生追求的精神风貌。这条线是新闻采访的主线。
第二个新闻点是李维贺欠债还钱的诚信品质。李维贺夫妇之所以能坚强地活下去,并以偿还7万元欠款为人生的奋斗目标,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得到了这些“儿女们”爱心的激励和诚信的感染。在当今,诚信因稀缺而弥足珍贵。如果社会能以诚信道德作为秩序基础,那么人与人之间将充满温情,社会和谐就不是一句空话。这条线是新闻采访的次主线。从地域性这个角度来说,李维贺的事迹更贴近承德。
围绕主题,《承德晚报》以讲故事的形式谋篇布局,按照事件的发生、发展、高潮、结束设定结构,注重细节描写,做到了以情感人。
新闻写作注重“三感”,让典型人物在平实中升华
为了让河北农业大学园艺系果树93(01)班优秀毕业生群体的形象更为丰满,更为真实,实现“人性化”和“典型化”。这组报道在写作中非常注重把握和表现好情感、现场感和历史感。
一是情感。这组报道写出了浓浓的父子情、同学情和乡情。父子情就不必说了。同学情是通过15个腊月的汇款单和一封封朴素无华的信件来体现的。这不仅仅给老人以物质上的帮助,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支撑,使失去儿子的两位老人能够有勇气继续生活下去。文章中还写出乡情的淳朴。李维贺老人向乡亲四邻借了不少钱还债,乡亲们不仅没有催着他还钱,而且在李维贺还钱时还少要甚至不要。这种互帮互助、友爱和谐的行为,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二是现场感。这组报道突出了身临其境的现场感。无论是李维贺与等在路边的河北农业大学同学的见面,还是李维贺在儿子病床前的悉心照顾、儿子离世后的凄惶和母亲的试图自杀等等情景的描写,都让人感慨万千。人世间最动人的时刻也就是思念、重逢、在别人困难时伸出援助的手,最揪心,也是最能体现深情厚谊的,无非是生离死别,以及在这特殊时刻表现出来的情怀。作者用细致、饱含深情的笔触,把读者带到了一个个特殊的场景,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受到那种撕心裂肺的丧子之痛和普通人血液里流淌着的大爱无疆。
三是历史感。这组报道体现了厚重的历史感。这里所写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两代人长达15年的持续往来,是一个日久见人心的真情故事。15张汇款单,56封信,互助、友爱、诚信、坚强,从中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的道德源泉,这也是这个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也注定会有灿烂未来的道德基因。
2011年4月1日,《光明日报》全文转载《承德晚报》长篇通讯《只为一个永远的约定》,并配发评论员署名文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诠释》。还连续多日拿出重要版面刊登此题材的后续报道及各地读者的观后感,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李长春、刘云山、刘延东等中央领导相继作出重要批示。事实证明,这组典型报道非常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