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三贴近”措施探讨
2012-08-15朱英敏
□ 朱英敏
(虞城县广播电视局,河南 虞城 476300)
关于新闻报道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已多有文章论及,但究竟怎样才算“贴近”,检验是否“贴近”的标准是什么等一系列处于操作层面上的问题,似乎还语焉不祥。笔者试就此加以探析。
“贴近”的双重含义:“融”与“察”
何谓“贴近”?从字面来看,“贴”为动词,由“贴”这种行为的主体发出,包含着在其愿望支配下的行动。“近”是形容词,和“贴”组合在一起,是形容词作补语,用以说明“贴”的程度或状态。那么“贴”到什么程度才叫“近”?理想的境界,当然是贴紧,即“贴”的主体和客体之间达到无间隔的粘附或融合,套用现在比较流行的时尚说法,是实现“零距离”接触。具体而言,就是新闻记者在采访报道时,必须寻找到原汁原味的事实以及创造事实的采访对象。换句话说,记者采访报道时必须沉下身子,迈开双脚,一竿子插到新闻事实发生的地方,以获取“零次信息”或“第一手材料”。“贴近”的另一层含义是“察”,即体察和洞察。身子到了现场,未必就能真正地了解新闻事物或人物。体察,需要全神贯注地观察和思考,需要体味、鉴别、比较。洞察,则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杂乱无章的事实中探讨趋势和规律。无论体察还是洞察,都要求记者既要全面深入地搜集事实,更要咀嚼、消化事实,以把握事实的深层意义。
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贴近”的鲜明特征,那就是身心并入。其中,身入是基础,即形体必须深入到现场,“融”到新闻源中去;心入是根本,即和事物息息相通。以对事物进行全面、透彻地“察”。没有身入,谈不上心入;身入而心不入,只能是“水中望月”、“雾里看花”。只有身心并入,才能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贴近”,才能真正地、透彻地了解和认识所要采访的事实。
“贴近”的范例与“贴”而不近的种种表现
“贴近”的内涵是“融”和“察”,其鲜明特征是身心并入。如果以上的剖析还算有些道理,可以以此为标准来检验“贴近”与否的话,那么我们就会发现,在我国新闻史上和目前的新闻实践中,真正称得上“贴近”的范例不算少,而貌似“贴近”,实则还很不贴近、贴紧的例证也有许多。
穆青、阎吾等新闻前辈可称得上是身心贴近的典范。《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为了周总理的嘱托》等名篇佳作,至今为人们所传颂。穆青在谈到其采写体会时,曾动情地说:和英雄人物思想感情上的息息相通,水乳交融,有时是掺和着血和泪的。它往往产生一种无论如何都抑止不住的冲动和激情,这是一种巨大的力量,甚至简直是一种魔力。它能使得你如呆如痴,整天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周围的一切好像忽然都不存在了一样。即令做一些事情也都是下意识的,整个脑海里几乎完全被英雄人物占据着。眼前是他的形象,耳边是他的声音,似乎不把他的精神面貌和透过这些精神面貌所宣示的真理,真挚地、如实地、深刻地写出来,就是对自己的工作和人民的事业犯罪,就对不起党、对不起我们伟大的时代。
穆青的这段话,为“贴近”的内涵“融”与“察”作了最好的注脚。“如呆如痴”,说明了“融”的深度,下决心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透过这些精神面貌所宣示的真理”,则体现了“察”的力度。穆青等模范地把“融”和“察”结合起来,身心俱入,所以才铸就了脍炙人口的新闻名篇。
著名军事记者阎吾在谈到1949年我军百万雄师强渡长江的情景时说:在渡长江的时候,我正在炮兵部队,长江北岸人民支援前线的队伍浩浩荡荡,我们也参加到行列里,深深感到这真是人民大翻身、历史大进军,马上就要收拾蒋家王朝了。当时长江被炮火映成一片红,也就产生了那种感情了。过了长江,我和战士们一起进了战壕,拣了一个蜡头,我马上点着,找了一块纸片,放在腿上写起来了。这样的战争现场,事后采访是不行的。
阎吾不是“贴近”战场,“贴近”战士,根本就是“融”入战场,“融”入战士之中。由于“融”得深,他才能深切感到(实际是“洞察”到)解放军强渡长江是“人民大翻身、历史大进军,马上就要收拾蒋家王朝”的重大历史事件。没有“融”,没有“察”,他怎能写出为那一历史时刻定格的《强渡长江的情景》。
现在,我们的工作环境、采访条件与新闻前辈相比,已不知优越多少倍。尽管如此,许多新闻工作者依然弘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光荣传统,在采访报道上作出不懈的努力。典型的事例俯拾即是:历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许多就是这方面的代表。
但也不必讳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受利益驱动的影响,新闻工作者对“贴近”的理解出现了很大的不同,特别是随着交通、通讯条件的极大改善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一些记者认为:在电子技术、网络媒体如此发达的今天,再像过去那样倡导什么深入和“贴近”,根本就是落后于时代,就是“土得掉渣”。正是在这种思想意识的支配下,反感“贴近”或形似“贴近”实则“不近”。有些记者把通讯员的稿件稍加改动即署上自己的大名发表,全然没有现场采访和核实,实在有悖于记者的职业道德。有些人不去深入采访,靠道听途说或网络上传播的小道消息编织新闻。更有些人闭门造车,靠想当然编造新闻,把新闻记者的神圣职责抛在脑后,给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蒙羞。
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促使记者常“贴近”,真“贴近”
“贴近”需要动力,这种动力首先来源于记者自身,即对“贴近”有着高度的认识和强烈愿望,并由认识、愿望演变成自觉的行动。坚持一阵子容易,坚持一辈子难。此记者能坚持,彼记者就未必能坚持。要使“贴近”成为所有记者的共同愿望和行动,不能不考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因素,不能不借助于外力的推动。这个外力,应该由媒体来施力。具体说,就是媒体需要建立和完善一整套激励约束机制,并通过这个机制,促使记者常“贴近”,真“贴近”。参考一些媒体的经验,笔者认为,这个机制至少需要包含下述几个方面:
为“贴近”搭建平台。搭建平台,具体来说,就是开设专栏或专版,让记者“贴近”的稿件有地方发。比如,河南省商丘市电视台在黄金时间强档推出大型新闻节目《黄土地》、《今日关注》,就为全市各县、市台记者快速播发来自第一线的新闻报道提供了“贴近”的平台。《商丘日报》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一线传真”栏目也为基层记者、通讯员快速刊发“三贴近”稿件提供了阵地。
确定具体指标,进行量化考核。可以根据每位记者的岗位、职责、能力等情况,确定其必须采写具有“贴近”性质的稿件数量,逐目考核。半年或一年后,进行总评,质和量都达不到要求者,对其亮“黄牌”或“红牌”,其职称和待遇自行下浮;完成较好者,可上浮。河南省虞城广播电视局新闻部2011年就推出了新闻稿件激励机制,人人头上有指标,收到了明显成效,连续6个月在全市发稿都在前3名。两位记者为采访巾帼建功立业的典型,深入采访挖掘岗叉楼村的姑娘们用小小贝壳赚取大量外汇的秘密,写出了《贝壳帆船独闯商海》的新闻专题报道。报道形象细致地反映了木兰故里的姑娘们用智慧和勤劳灵巧的双手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勇闯新路,赢得成功的非凡风采,引起了较大反响,获得了新闻大奖。
拉大分值差距,奖金分配和评优评先时向“贴近”的稿件倾斜。“贴近”的稿件,采写周期相对较长,记者投入的“成本”较高,因此,在评A稿或一等稿时,可向其倾斜,并加大奖金数额,使记者觉得“贴近”并不吃亏。同时,在评选省市级好新闻或晋级、晋职时,也要看其是否有真“贴近”的力作。如此长期坚持下去,就会形成良性循环,记者也会觉得写浮飘新闻不如埋头干好。
编辑记者相互制约,实行连带责任。编辑作为“把关人”,对记者写的一般化稿件有权拒绝编发。特别是带有广告性质的稿件,若刊发出去,编辑必须负把关不严的连带责任。
除上述几条外,媒体负责人带头“贴近”也很重要。身教重于言传。在以制度管人的基础上,领导同志若能带头“贴近”,每年都抽出时间采写几篇过得硬、叫得响的稿件,就会影响和带动一批记者“贴近”,就能形成“贴近”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