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级电视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任务

2012-08-15文丨陈继生

中国传媒科技 2012年20期
关键词:榆树市榆树农民

文丨陈继生

(榆树市广播电影电视局,吉林榆树 130400)

电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该扮演何种角色,发挥何种作用,如何保证其角色功能的更好实现,作为最基层的新闻媒体——县级电视台,应该责无旁贷地结合电视的发展实际,结合地方发展情况,科学地解决好电视在本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使电视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1 立足“三农”,提供舆论支撑

县级电视台起步较晚,发展缓慢,由于受人才、资金、设备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与省、市大台有着不可比的劣势,但由于它直接面对当地的群众和广大农民,可以集中精力对自办的新闻、专题栏目进行定位包装,打造群众喜爱节目,这是它的优势。为此,充分发挥县级电视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鼓励、引导和服务功能,不仅符合党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需要,也有利于县级电视台的自身发展。

各级政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都出台了许多有利于农村、农业、农民的政策和措施,这些措施鼓舞人心,可操作性强。电视要及时、准确地向老百姓传递这些政策和措施,起到凝聚民心,形成合力的效果。榆树素有“天下粮仓”的美誉,人口130万,农村人口100多万,如何发挥电视的媒介作用,更好地为三农服务,是县级电视台义不容辞的责任,榆树电视台找准定位,瞄准方向,结合台党委提出的“三进、三同、三为”方针(即“进基层、进村屯、进农户”,“同吃、同住、同劳动”,“为农村发展、为农业丰收、为农民致富”服务)。我们要求采编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亲身体验农村生活的全过程,更好地反映老百姓身边的人,身边的事,为农村的两个文明建设提供身边典型事例,使栏目内容更贴近实际,增强了节目的可信度和亲和力,满足了群众的文化需求。

2 栏目带动,助推农村经济繁荣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体现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全面要求。电视在宣传中要结合本市特点,为经济建设推波助澜,在新闻、专题、专栏采编中突显经济亮点,通过宣传,一方面为政府及各部门反馈信息,一方面引导农民确立发展才能硬道理,发展才是出路,发展才能富裕的思想意识,从而积极地融入到农村建设中去。榆树市迄今连续八年荣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标兵殊荣。我们请专家做客电视台解读有关政策,让农民朋友知道,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推进,市场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目前土地分散经营方式已经与现时生产力不相适应,严重制约现代农业的发展。而推进土地托管,促进规模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措施,对加快工业化起间接助推作用,同时也是解放农村劳动力的重要途径。同时电视台还大力宣传榆树市政府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保护性耕作、玉米宽窄行种植等八项科技增产措施。通过电视台专题栏目的正确引导和宣传,让农民朋友从节目中真切的感受到了党的温暖,让他们知道管理好土地,让粮食增产、增收,争取粮食生产全国九连冠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3 创新服务,促进农民素质提升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媒体是科技传播,信息服务的主阵地,农民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3.1 新闻资讯的信息量和实效性

不同的农户对相同的信息有不同的反映,他们会根据自己的需求从众多的信息中来选择自己需求的信息加以分析与研究,从而决定自身的投入趋向,因为在市场经济面前,他们只有依靠畅通的信息,找到自身致富的路子,研究经营策略。所以,县级电视媒体就不能盲目地、不负责任地介绍一些不切合当地实际的致富信息,而是要多方参考,全面求证,介绍符合当地资源生产环境特点,适应地方发展的种植、养殖及生产加工项目。

3.2 是农村栏目的指导性和可视性

我们榆树电视台与农业气象部门合作,在春耕生产当中,向农民介绍当年的气候趋向,适合当年气候特点的农作物品种,如何利用和应对当年的气候条件,引导农民做好当年农业生产的思想和物质准备,将新闻报导和农民的经济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科学分析、正确指导取得农民的信任与拥护。我们还开辟专栏邀请榆树市唐继秋等农业专家适时到农村指导备耕生产、选土施肥、消除病虫害等农民朋友需要解决的问题,做到了跟踪采访,及时播报,取得了让农民高产、增收的实效,得到了农民兄弟的好评,社会各界的认可。同时我们还不断增加新闻实效性,压缩会议消息,多报道民生新闻和社会新闻,增加新闻的信息量。在《榆树新闻》节目基础之上增加一档《早间播报》,满足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朋友的需要。

3.3 典型事迹宣传的教育性

用百姓身边的人和事来教育和引导身边的百姓,更具有说服力和可信性,使老百姓学有榜样,想有方向,干有目标,做有收获。

3.4 文化娱乐节目的影响性

农村文化生活比较枯燥,农民素质的提高不仅仅是思想的、科技的教育引导,文化生活对他们也尤为重要。农民盼望媒体能带给他们更多的文化娱乐节目,满足群众的精神生活需要,这也是电视作用于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更是县级电视台义不容辞的责任。

[1]田红艳.浅谈农业类电视节目在“三农”建设中的作用[J].北方传媒研究,2007(4).

[2]徐若清.论如何提高广播民生新闻的品质[J].新闻天地,2011(5):56-57.

猜你喜欢

榆树市榆树农民
榆树皮妙用可治畜病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勘探老工人胡老六
老榆树下的等待
玉米价格下跌对榆树市农民的影响及对策建议
榆林市社区体育多元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富了更要把家乡的孩子挂在心上”——记榆树市环城乡“五老”关爱团副团长赵洪林
榆树市玉米新品种筛选试验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