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三个“度”,抓好周报的新闻策划——以《唐山广播电视报》为例分析

2012-08-15文丨赵志强杨晋昭

中国传媒科技 2012年20期
关键词:评剧唐山策划

文丨赵志强 杨晋昭 高 彦

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化的今天,谁能出新、出奇,谁就能抓住受众的眼球,成为最后的赢家。作为地方媒体,利用好“近水楼台”的地方优势,做出令读者、同行“拍案”的新闻策划,则是当下媒体人应该更多考虑的重点。《唐山广播电视报》近年来不断推陈出新地推动新闻策划的实施,把握好三个“度”,使新闻策划成为唐山广播电视报的重要内力。

1 把握好力度做好新闻策划

在新闻界,对于新闻策划的概念,向来存在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广义的理解是:新闻媒体动作的策划,是对新闻传媒生存发展的战略规划,包括对媒体的受众定位、经营方针、产品(通讯社新闻、报纸、杂志、广播电视节目等)设计、制作与营销、广告经营、员工构成、内部管理、资产资金、技术设备以及传媒的其他各类经营活动和社会活动等等,进行运筹和规划。狭义的理解是,新闻策划是编采人员对新闻业务活动进行有创意的谋划和设计,目的是更好地配置和运用新闻资源,办出特色,取得最佳的社会效益。本文主要从狭义概念进行分析。

作为一份百姓喜爱的生活服务类周报,《唐山广播电视报》一直以来把视角更多地投向民生新闻。对于民生新闻的策划,则更应该将把握好策划的力度来体现报纸的亲和力和穿透力。《唐山广播电视报》实施的三级策划制度就很好地体现了对新闻策划力度的把控。一级策划为报社社长总编策划,报社高层领导对于党和政府政策热点把握最为前沿,能够敏锐地捕捉到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热点。结合我报的特点,能够很好地找好党和政府以及我报的最佳结合点。二级策划为主任策划,可以更好地把控好各个版面的定位。三级策划为编辑记者策划,这一级策划更能深入到读者身边,贴切地掌握读者关注的热点问题。

对于一些重大的新闻策划选题,报社提出举全社之力抓策划的思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喜庆日子里,《唐山广播电视报》历史性地打破120块版的常规设置,出版了300块版的特别策划。整期报纸每篇文章都围绕“国旗”这一话题展开。既有《走进深山见证国旗下的坚守》这样的活动策划,关爱深山里革命老区小学的孩子,也有长期热衷于拍摄国旗的著名摄影师的专访,还有与国旗有着特殊故事的人物访谈。除了内容上的策划外,还打破用明星做封面的常规设置,每个版面设置为统一风格的编排形式。这一精心制作的新闻策划,既有力地推动了国庆60周年的重大宣传,也受到了读者的广泛赞誉,当期报纸发行量大大超出平时的发行量。

2 选取好角度做好新闻策划

新闻角度,按《新闻学大辞典》的解释,就是“记者在采访和新闻写作中认识和表现新闻事实的着眼点和侧重点”。知名记者艾丰把选取新闻角度比喻为“探矿”,指出“新闻价值在事实内的蕴藏是不均匀的,有各种不同的‘矿藏’,选择好的角度,就是为了便于记者更迅速、更顺利地开采这些价值。新闻策划可分为单题策划、专题策划、活动策划等。对于这些不同层次的新闻策划,选取好角度,是做好新闻策划的根本所在。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化的今天,独家新闻是各家媒体都在争取的新闻资源,而对于一些关注度较高的新闻事件,媒体同行都在摩拳擦掌地迎接着新闻大战。

要想在新闻大战中赢得胜利,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是新闻策划成功的关键。作为评剧的发源地,在评剧诞生100周年之际,唐山本地各家媒体都在此方面提前谋划。作为周报性质的《唐山广播电视报》,如何在媒体竞争中扬长避短,规避重大活动报道时效性差的劣势,成为策划过程中关注度最高的话题。寻根溯源、梨园风采、评剧小苗等一系列有深度、有历史积淀的文章刊发后,引发评剧界和当地媒体的广泛赞誉,不仅为读者奉上了一份丰富的精神文化大餐,也为评剧艺术的发展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唐山广播电视报》以新颖的角度推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专题策划《从嘉兴南湖到唐山南湖》。嘉兴南湖是党的一大召开的地方,在党的历史上具有特别的意义,唐山南湖是在唐山市委和唐山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打造的一个化腐朽为神奇的公园,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这次专题不仅记录历史、展现当下,还让嘉兴南湖、井冈山、延安、西柏坡这些革命圣地都和唐山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让革命精神和唐山精神穿越了时空,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3 挖掘出深度做好新闻策划

读者最希望看到什么样的新闻?众多媒体人给出了同样的答案,离自己最近的新闻。这样一个“近”字,既包含着区域上的概念,也包含着心理上的概念。作为地方性广播电视报,挖掘出距离读者距离上和心理上最近的新闻,无疑成为媒体同仁共同努力的方向。而地方性报刊则首先具备了“距离”上这样一个“地利”的优势。在这样的优势下,《唐山广播电视报》策划了深度系列报道《文化唐山》则生动诠释了地方性周报做深度策划的成功经验。

《文化唐山》系列报道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工业文化系列、旅游文化系列等多个子系列。在以煤炭和钢铁著称的一个传统的工业城市,如何实现城市的华丽转身,实现城市向非能源型城市的转型,这一系列的报道,有力地给出了答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报道策划中,《唐山广播电视报》把唐山地域色彩浓厚的“冀东三支花“(评剧、皮影、乐亭大鼓)作为重点内容,通过对非遗传人的采访,系统展示了地域文化的特点,达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在对唐山境内古长城的策划中,突出历史性、可读性的特点,记者先后走访了唐山境内存有古长城的县市区,从长城修筑、战事寻踪、遗迹保护等方面,全面透彻深入地讲述了长城的历史、现在和未来。为了向读者深入介绍关于长城的知识,记者先后走访了多位文物管理专家、长期研究长城的学者、当地的党史研究人员、以及保护长城二十多年的当地老农。记者还在专家学者的陪同下,冒着酷暑徒步走长城,掌握了很多一手鲜活的新闻素材。文章在讲述历史的同时,很好地起到了保护长城宣传的媒体社会责任。

每天,都发生着浩如烟海的新闻事件,然而受众能够接受到并记住和传播的新闻却是极其有限的。作为周报,要想让受众关注你的新闻,就一定不得不重视新闻策划,并竭尽所能地抓好力度、选好角度、挖掘深度,出力作新闻,出精品策划。

猜你喜欢

评剧唐山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浅谈评剧的乐队及伴奏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唐山分行
评剧《新亭泪》重编之思考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唐山分行
唐山香酥饹馇圈
评剧《花为媒》的经典化历程
王大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