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新闻传播的负效应与应对措施

2012-08-15文丨赵泽宇

中国传媒科技 2012年20期
关键词:网络新闻

文丨赵泽宇

(海南师范大学,海口 570311)

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在我国的应用和普及,使新闻事业也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Internet普及所带来的新闻多样化、信息化趋势更以惊人的速度上升。网络新闻的出现大大便利了新闻的传播,增加了人们对新闻的及时了解。在网络新闻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虚假信息,严重影响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有效判断。制作大量虚假新闻、为了利益恶意炒作、传播内容低俗的信息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干扰了人们的判断力,这些负面新闻都不利于网络新闻事业的长久健康发展。

1 网络新闻传播的含义与特征

1.1 网络新闻的含义

网络新闻是指各大网站对近期发生或即将发生的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平台。网络新闻凭借其自身的优越性和其他传统媒介无法比拟的时效性会在第一时间公布社会热点和人们关注的焦点话题。各网站网络工作人员经过周密的策划,利用互联网无比庞大的关系平台起到了报道最新动态的作用,从新排列组合各种新闻资源,揭示新闻的台前幕后。网络新闻完成了对传统新闻全新的突破,为人们带来了全新的视觉、听觉感官。新闻与网络的结合大大缩减了现代社会的大量信息,为人们节省了大量时间。网络新闻的诞生也提供了更多的职业,使我国的网络新闻从业人员数量有所增加。网络新闻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高容量与交互性的新闻传播。提高了人们认知世界的能力,使人们可以积极参与其中,并体现自身价值。由于网络新闻的海量性,增加了人们的知识宽度,他们不是在单方面的接受,而是在一个平等的平台上对话。网络新闻会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有更深层次的发展,完全颠覆传统媒体。

1.2 网络新闻的特征

1.2.1 及时性

及时性是网络新闻的核心内容,对新闻事件的报道越快越好,在第一时间将发生的新闻向社会公布。无论什么时候我们打开网页,都会有大量新的新闻内容产生。网络新闻的出现打破了过去新闻传播的固定模式,可以及时实现人们与网络的交互。网络新闻内容丰富、形态多样,信息承载的海量性,如今我们已进入一个信息膨胀的时代,更需要网络新闻的存在,不同媒体不断地兼容,百姓与媒体之间的互动发生了巨大变化,时效性是网络新闻的生命之源,时间就是生命,时效更是如此。新闻是刚刚发生的事,人们知道的及时性很重要。虽然网络媒体提供了及时性的要求,但是这也存在着其它危机:首先,过于强调,就失去了新闻的特点。其次,网络新闻的内容也在不断地更新,有些新闻转瞬即逝,事后核实有难度。由于更新速度过于频繁,使大量的人无法辨别真伪。网络新闻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使网络新闻产生了大量负面新闻,不利于网络新闻的持续发展。

1.2.2 多元化

随着全球化的急剧演变,每个国家、每个单独的个体都不能独善其身。互联网的产生为人与人的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网络新闻也具有多元化的特性,新闻事件的发生随时随刻,涉及到各个方面,娱乐、体育、教育、政治等许多方面。网络新闻的多元化可以满足各个阶层、各个受众的要求。网络新闻在短时间内汇聚到大量关注人群,这些又可以推动网络新闻的发展,因为人们对某一新闻会产生集体的反应,产生世界一体化的数据连接。

1.2.3 互动性

要使网络新闻实现长久持续发展,必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使大量的专业或非专业的人员表达自己的意见。实现人机交换,一个人可以通过网络与无数人进行交流,使人们真正参与其中,又可以实现人们自身的价值,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不必再像以前那样单纯的单方面的默默接受,而不可以发表见解,可以为你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与多方面人员进行对话。上网的人员除了在新闻中浏览网页之外,还可以进行互动地沟通,随时发表自己的个人观点和主观看法,从而推动了网络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在网络新闻的传播中,把单方面的传播发展为双向甚至是多向的对话,真正产生互动的效果,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发表自己对某一新闻事件的见解。

2 网络新闻传播的负效应

2.1 恶意炒作新闻

如曾经流行的芙蓉姐姐、时下流行的干露露时间等。新闻的真实性不能得到保证,新闻传播者无从考证,使得网络新闻的取舍尤为不易。前段时间日本地震引发核泄漏网络上盛传的核污染会蔓延到海洋,从而造成“盐荒”的消息风传,导致人民恐慌,大量抢购盐,中国部分沿海地区的盐价疯长,这个现象揭露了虚假新闻取舍不当造成的危害。恶意新闻的大量炒作对社会热点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使人们失去了应有的判断力,最终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团结。

2.2 网络虚假新闻

每年新闻媒体在年底都会评出当年的虚假新闻,尤其近几年,网络虚假新闻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如去年8月,国内网络媒体转载了一条新闻——《女大学生村官闹市被狂殴10余分钟致死》,报道成都一美丽的女大学生村官,在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日子里,被一男子狂殴10余分钟致死。该消息一经报道,立即调动了网民激愤的情绪,并指责成都市民冷漠、无情,一个简单的刑事案件因网络介入被迅速放大,进而上升到对一座城市的声讨。该案告破虽然还原了“殴打不足一分钟,且有多人制止嫌犯”的事实,但客观上已经造成了该城市形象的损害。

相反,去年11月份多数网站转发央视《经济半小时》原题为“甲流”疫苗安全吗?”报道的时候,将题目改为“央视:甲流疫苗其实很安全不要传谣信谣”或者“央视:甲流疫苗其实很安全”,起到了很好的社会舆论引导效果。

3 应对网络新闻传播负效应的措施

我们应该以立法的形式对网络内容进行管理的情况及有关内容进行专门法律规定,通过法律对不负责任的网站进行有效限约束,使其对自己的言行负法律责任,真正起到传播新闻的作用。成立专门机构培养专门从业人员,提高网络从业人员的自身素质,能以推动社会进步为自己的出发点,不能为了利益而歪曲事实真相,蛊惑人心,扰乱社会秩序。还要提高受众的辨别能力,使自己有能力识别网络新闻的真伪,对待社会热点事件有自己的判断,不盲目从众。如时下的抵制日货行动,不能因为别人的做法而去盲从,要学会理性爱国,时刻记得自己的责任,不传播虚假新闻,不干涉他人生活。网络传播已向人类提出了道德挑战,人们在享受网络传播的自由时,应当同时完成道德上从自由到自律的跳跃。人的道德因素是网络和网络传播健康发展的重要和必要条件。自律、诚信、善业三原则是网络传播重要的道德规范。要实现网络新闻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是政府立法、网络从业人员提高自身职业素质、广大人民识别新闻真假等三方面的结合,缺一不可。网络新闻的发展壮大仍有艰辛的路程需走,尤其是现在世界急剧的变化,给网络新闻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应对网络新闻的负效应,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每个人的不懈努力。

4 结束语

网络新闻必须如实地反映外部事物,这是真实的基本要求。健全网络新闻监管体制,完善网络新闻管理法规,颁布可实施性的法律法规;加强新闻把关,增强新闻采集、编辑、制作的能力;提高网络新闻的社会公信力,社会公信力是新闻媒体的生命底线,只有得到广大人民认可的新闻才具有其存在价值。

[1]李艳.网络新闻管理体系构建研究[J].网络财富,2009(12).

[2]陈飞.网络新闻造假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J].信息网络安全,2008.

[3]韩婧.对网络新闻传播低俗化的思考[J].新闻传播,2009(7).

猜你喜欢

网络新闻
新媒体时代提升网络新闻传播影响力研究
加强网络新闻的监督与管理
网络新闻语篇中的主位与主位推进模式特征研究
网络新闻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及影响
新时期如何做好网络新闻的编辑工作
“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新闻编辑能力提升途径的思考
浅析网络新闻传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网络新闻传播舆论的引导与管理
网络新闻传播效果评估的作用及方法
现代媒体网络新闻的道德失范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