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浅谈读古诗文与写作的巧妙链接

2012-08-15浙江邬明芬

作文教学研究 2012年5期

浙江 邬明芬

经典古诗文,这些经过历史淘洗留下的精华,因其深厚的文化积淀及丰富的意蕴,堪如美酒,醇香而味久。作为一名一线的语文教师,万不可满足于对古诗文的诵读和鉴赏,或是纯粹的文意扩写便滞步不前,而要从其凝炼的语言表达、优美的意境描述中觅得些许写作的素材和技巧,找到两者的结合点,将古诗文和写作巧妙链接,从而为学生的写作打开一扇别样大门。

一、以内容为点 多角度素材迁移

读着一首首诗,一阕阕词,情到深处时你会仿佛穿越了时空来到了彼时的空间,与故事的人物一起经历悲欢离合。此时,以诗文的内容为点,便可作多角度的写作训练。当然诗意扩写是许多教师常用的方法,但细一琢磨,你会发现还有好多其他妙用,下面试举几例:

1.触诗生情诉我情

诗词千万,寄予其中的却都是人之常情,如悠悠离别之情的,寂寞惆怅之意的,徜徉自然里的那份自由惬意的等等,借这些诗词的“常情”去触动学生们心中敏感的记忆触角,就能撩开一层纱,打开一扇作文素材之门。如《小儿垂钓》里藏着一个憨态可掬、天真可爱的垂钓儿童。瞧他头发蓬乱,手持鱼竿,躲藏在河边草丛之中,行人问路,急着摇手,如此可爱。这样的场景你是否似曾相识?就让这样的画面激活学生的记忆,寻找到自己的影子,以及曾经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与此相似的场景。然后怀着一颗同样天真的情怀将自己化为诗中的可爱小儿,去描绘诗中的彼时彼景与彼情,或者去讲述记忆中相似的属于自己的彼时彼景与彼情。读诗的过程就变成了一次记忆体验的过程,变成了一次搜索记忆库的过程。于是有的学生想起了暑假里至乡下奶奶家偷偷捕蝉的情景,有的津津有味地写起了瞒着父母去小河边钓鱼的画面,有的虽然是写诗中小儿,却投入了自己的情感,有声有色,跟着小儿一起急,一起喜,甚是有趣。看篇篇文章,生动活泼,灵动十分,一首《小儿垂钓》俨然成了记忆的触发器,轻轻一按,一发不可收拾。再如《送元二使安西》,“柳色”蕴含的“留情”,举杯,再举杯,叙不完,饮不尽一片故人深情。读着读着,每个人都被带入了那个雨后的清晨,带到了那家绿柳掩映的客舍。于是悄然地,触动了内心最柔软的那根心弦。再让他们写一写记忆中自己与他人的离别画面,思绪如潮,情感迸发,因为触动的是真实的心绪,笔下流淌的自是动人的文字。

2.串联意象化我情

细读流传的很多古诗文,往往只给我们一个个意象,而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则做淡化处理,留许多的空白任读者涂抹想象。比如王维的《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短短几行诗句,轻轻一个问句,却是一缕长长悠悠的思乡愁。然诗中的“君”是谁呢?梦里反复萦绕的“故乡”又在何处?“应知”的又该是哪些温暖而难忘的“故乡事”?那枝“寒梅”又收藏着哪些难以忘怀的故事?那人、那物、那事又是如何彼此交错一起演绎的呢?这些隐含的背景,这些被淡化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不妨通过我们的想象将其进行浓墨重彩。于是那“君”,那“故乡事”、那“寒梅”在每个学生主体经验和情感的推动下开始鲜活起来,站立起来,开始如电影镜头般串联起来演绎自己想象中的情节。虽然,学生笔下的那“君”有多种模样,那“故乡事”有千般样子,那“寒梅”的故事各有不同,但“情”还是那个情,那份悠悠的思乡愁还是那般浓重真挚。学生抓住了“君”、“故乡事”、“寒梅”几个关键词,充分想象,多方辐射,各自演绎,他们哪是在讲彼“君”、彼“故乡”、彼“寒梅”,分明是学生心目中的吾“君”、吾“故乡”、吾“寒梅”了。因为学生已经认知了这些或隐或显的抒情主体的形象,进而把握了情感流动的脉搏,才可以如此入情入境地“化彼为吾”,去讲述笔下这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3.化为诗人来述情

对话描写往往是学生写作的难点,很多学生常常是流水记录,或者单调地将“你说”“我说”进行到底。其实在古诗文中有很多精彩的口语交际藏于其间,我们可以巧妙地摄取文中的交际情境,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揣摩人物可能进行的对话,给予学生一次练作的机会。如《清平乐 村居》里的“醉里吴音相媚好”最动人,一个“醉”一个“媚”便道出“平淡是真,祥和是福”的生活真谛。“翁”“媪”的这次“醉话”该是一次幸福的对话吧!不妨做一回幸福人,当一回“翁”,做一次“媪”,一起探寻幸福之源,一起体验一次恬静而幸福的生活。当然,在写作之前,教师要针对多样的对话形式,以及如何将神态、动作的适时加入做必要的提示。一个学生的笔下呈现了这样的对话:

老翁抿了一口小酒说:“时间过得真快,又是荷花开放的季节了。”“呵呵,瞧我们,白发又添了许多啦。”老妇将老翁的空盅轻轻倒满。老翁叹了口气:“老伴,这些年跟着我你可受苦了,我……”“瞎说!”老妇忙打断老翁的话,“日子虽然清苦,但是我们拥有最宝贵的东西,你瞧——”老妇走到窗前,指着窗外又说:“我们有个勤快的大儿子,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又将目光转到二儿子处:“还有一个心灵手巧的二儿子,编出的鸡笼附近无人可敌……”老翁放下手中的酒盅,脸上的皱纹荡漾开了,接上说:“还有一个非常可爱的小儿子呢。”溪边,小儿子正趴在地上翘着小腿剥莲蓬,那憨态可掬的模样惹得老妇“扑哧”一笑:“是啊。老头子啊,有的时候,幸福很简单,一间小小茅屋,一群可爱能干的孩子,还有你相伴相随,足矣!”

由于有了原文内容的基础,学生解决了苦苦寻找素材的麻烦,再加上老师的对话描写指导,大多学生能一挥而就。这样的练习,不仅是对人物心贴心的一次理解,也让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力得到一次不错的训练。长此锻炼,学生的对话描写一定能上一个台阶。

二、以技巧为点 多角度语言训练

古典诗文之所以经得起的岁月的反复洗涤,如今仍被世人奉为文学上的经典,其巧妙的写作技巧不可忽略。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拥有一双慧眼,认真摸索古诗词的写作运用规律和技巧,以对学生进行多角度的语言训练。据本人平时品读发现,在诗词之中星星点点到处都有写作技法的存在,这里只举几例:

1.融情于景描写法

如冯延巳的“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这样经典的借景抒情的典型可谓不多见。一个“皱”字,写平静水面的突变,不仅生动形象,而且寓意遥深;一个“皱”字以写人的姿态模仿春水被风吹起的姿态,实则是表现作者的心被这风给吹乱了。道是写景,实是写情。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寥寥几个词语便勾画出了一幅晚秋景图,虽诗中并未直白叙述词人的缕缕愁思,然处处景物均是愁的化身,思乡的愁绪、旅途的孤寂跃然纸上。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种通过景物抒发情感的方法在古代诗词中随处可见。在品读这样的诗句之后,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写几段绝妙的心理描写,借景来抒发自己的百种情感,将情思和景物气氛和谐地交融在一起。这样的表达方式犹如遮羞的姑娘,隐约、婉转,让人猜测,具有回味之感。

瞧我班学生在考试成功后这样描写:

走在放学的路上,我的脚步声如音乐一般动听,富有节奏感。瞧鸟儿飞过头顶,小小的翅膀尖撩开了我心头那层薄纱,快乐汩汩流淌;微风徐来,河面荡起了脸上的笑纹,明媚芬芳;而那随风拂动的小树,微微颤动着,是忍不住才笑开了花了吗?

在小作者的笔下,头上的鸟儿,荡着涟漪的河面、随风拂动的小树均成了快乐的化身。因为小作者在这些景物身上注入了丰富的情感,它们便一个个站立起来,替小作者说起心里话了。你仔细观察,文中的那“撩”、那“荡”,虽不经典,但是不是也有冯延巳那个“皱”字的一点味道呢?

2.搜索最佳观察点

韩愈的《早春》一直给我深刻的印象,觉得其“草色遥看近却无”一句最为绝妙。诗人抓住了小草的颜色可遥看、近却无的特点,轻描淡写却恰到好处地道出了早春特有的景色,同时也不禁让我们为诗人非凡的观察能力拍案叫绝。“草色遥看近却无”是由于我们视点的不同造成的观察事物整体性和个别性的差异。春雨后的小草点点萌发,嫩嫩的,浅浅的,短短的,由远看,小草连成一片,走近看则因为草儿短小稀疏的缘故显得隐约不明显。诗人巧妙地移动观察角度,使得遥看与近看出现了不同的效果,小小的草儿也因此注入了跃动的灵气。这也给我们一个启发,观察需细致全面,从中发现最佳观察点。从不同角度不同距离观察,不同季节不同气候观察,还要把它放到所处的背景里,以及与其他的事物联系起来观察。如此大而化之的观察后,才能众里寻它,发现最佳观察点,另辟蹊径写出属于自己的特色,写出“人无我有”的文章,避免与人雷同。如同样是写校园里的桂花,有的同学就摒弃了桂花本身的美和香这个老生常谈的角度,而是讲述了一个同学如花、童年如花的故事,文字中掺和了更多由心而发的情感,更为生动。

3.反跌表现法

追求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曲径通幽、跌宕起伏、张弛扬抑这也是古代诗人惯有的表达方法。有时正话反说,有时褒中寓贬,有时捧高跌重,有时欲扬先抑。此等艺术手法造成腾挪跌宕之势、抑扬顿挫之美,往往会产生出人意料的特殊审美效果,我们称为反跌表现法。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前两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景色赏心悦目,清新之感扑面而来。于是送别友人也就心情畅快,友人的情绪也显得精神饱满。可是,一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骤然急下,景虽好,无奈友人将要离己而去,一股惆怅之情油然而生,再看眼前景,竟全是愁了。全诗先扬后抑,景衬伤感。而高适的《别董大》则完全相反,前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先给大家一幅黄沙漫天,落日残辉,风雪漫卷,雁阵惊寒的沉郁的画面,后一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则立刻把前面淡淡的伤离情绪一笔荡开,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让人天高地阔,伤感全无。如此先抑后扬,景衬豪情,可谓独树碑石。如果教师善于将古诗的这种反跌表现法巧妙应用到平时的写作中来,则可使文章波澜起伏、高潮迭起。如一个学生在写《星星的故事》一文中讲述班级的女同学刮起了一股折星星热,下课折,空课折,背着老师折,有的同学甚至因此忘记了老师布置的任务,受到了男同学的嘲笑和老师的批评。可在结尾处赫然出现一个温馨的画面:圣诞节那天,老师的办公桌上出现了一瓶满满地星星,亮亮的,闪闪的,眨巴着眼睛。望着激动的老师,几个女同学相视一笑,低下了头。谜底到最后终于揭晓,让人长吁一口气。如此反跌的设计把简单的情节叙述得摇曳生姿,使文章顿生波澜。

藏匿于古诗文中的写作技巧还有很多,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情感的方法,并列、层递、回环的结构构思法等等,都可以让我们的作文增色。这些方法主要针对于作文的细微之处。我们可以一文一法,形成系列,进行有序训练。

三、妙化诗句,为表达增光添彩

在写作中适时地用上一些诗句来彰显文章底蕴,这是我们常用的方法。事实上,妙化诗句更能使文章出彩。“妙化诗句”指根据自己的写作需要,巧妙地对诗句进行个性化的改造,将那些精辟的诗句化为己用。这是对已有知识的一种迁移,它避免了对古诗文的生搬硬套,加强了学生思维的敏感度。当然,这种化用既需要写作者有不菲的古诗词积累,也需要写作者有高超的驾驭语言的能力,使得诗句在文中浑然天成,不落痕迹。如一位学生这样写道:“褪去了华丽的外衣,去除了外在的雕饰,我依然可以是一朵婷立的白荷,在没有掌声的日子里,写自己的风景,唱自己的歌。”小作者将李白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巧妙化用,将一颗带着些许年少的轻狂,带着一丝隐隐的不甘的心描绘得淋漓尽致。又如一位多愁善感的学生在考试失利后面对满地的落花,如此描述:“无边落花萧萧下,不尽愁丝滚滚来。一地的落红,一地的惆怅。回家?可是脚却忘记了它的方向。”小作者化用了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将满心的愁绪写得绵延又悠长,让读者眼前一亮之余,仿若文章的底蕴霎时也深厚了许多。当然,要做到巧妙地化用古诗文,必须要学生广泛地阅读,大量地积累,如此才能熟练、自然地进行化用,才能给文章中添加一些灵气,增加一些厚重。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这一股“读诗文,巧写作”之风也必将吹开学生们的写作迷惑,在心头荡起层层波澜,激起灵感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