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对传统教育的影响

2012-08-15李向荣

中小学电教 2012年3期
关键词:技术手段信息化传统

☆ 李向荣

(四川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四川成都 610101)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每个时代对人才的需求也必然不同,继一、二次工业革命之后,各国普遍认识到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必然是指导未来教育方向的指南针,但是,要将这些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应用到教育中就必须依靠现代教育技术这个引擎的拉动。

第三次科技革命后,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深,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特征的现代教育技术引发了教育领域里的一场大革命,所谓现代教育技术就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理论与技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而中国的教育自古以来受儒家的孔孟思想的影响。如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使我们的传统教育跟上时代的步伐就是摆在中国所有教育人面前的一道难题。

一、对传统教学过程的影响

1.现代教育技术打破了传统教学过程中面对面的教学模式

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打破传统的时空界限,教师从传统的课堂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去研究教学;也让学生有了更多的学习的渠道,他们的学习不再单单局限于教师传统的课堂教学,可以通过教学软件、远程教育等方式获取学习资源,可以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学习不同的内容。在倡导个性突出的今天,现代教育技术更有利于开发学生的个性学习,彻底解决传统教育“一刀切”的弊病。

2.通过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传统教育中遇到一些抽象的问题靠教师的讲解学生不容易理解,而应用一些教学软件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原来需要学生在脑海里抽象出来的东西就可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他们理解,通过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帮助他们解决了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通过兴趣的培养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现代教育技术能更好地解决教育公平问题

目前,中国最流行的话语就是社会公平,而教育公平又是社会公平里面最为敏感的话题。如何解决好教育公平问题事关国计民生,更关乎社会稳定。众所周知,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因此,自我国出现网络之后远程教育也就应运而生,通过远程教育可以让边远山区的孩子们也能听上名师的课,解决了我国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师资力量匮乏的局面;通过远程教育可以让边远山区的孩子们接收到更多学习资源;通过远程教育可以使更多大龄学习者能如愿以偿,只要你想学就可以随时在网络上找到你要学的资源。事实证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能较好地解决教育公平问题,但新的问题是中西部的部分农村地区的硬件设施未能达到远程教育的标准,因此,需要国家加强在这方面的投入。

4.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是对传统教育过程的补充和发展

大力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并不是简单地对传统教育手段的摒弃,它只是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应用新的思想、新的技术以达到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教学效果、教学效益最优化的目的。从最古老的“口耳相传”到如今的板书、课本、实验和计算机等技术手段的更新都是在原有教学手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能如此受学生和教师的欢迎,不仅在于其本身技术的先进性,更在于其对传统教育的传承与发展。由此可见,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不是对传统教育的否定,而是对传统教育的继承、发展和提高。

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对教育管理的影响

影响教育管理的因素很多,我们着重讨论从应用信息技术后对教育管理的影响。现代技术手段对教育管理的影响重点表现在外显层面。

1.管理者的信息化应用水平

信息化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教育服务,而管理者作为信息化教育的发起者和实施者之一,相对普通教师和学生而言需要更高的信息素养。不仅要求他们具有最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教育技能,更需要他们发挥传统管理者统筹协调的能力,在政府能保证硬件配备的条件下,利用好现有的条件和资源,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让信息化教育管理能在学校里实施,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

2.更加充分地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信息化教育条件下教师、学生和管理者的信息交流可以突破原有的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把原来一些不敢在领导面前提的意见建议通过网络和其他信息化手段提出来,突破了原来的层层领导观念,学校的管理不再单纯是管理者的事情,教师、学生甚至学生的家长都可以积极地参与进来,为管理层提出一些好的建议。如一所学校的很多学生对学校的某项政策不满意,既可以向校领导反映,也可以直接向相关主管的行政部门反映,如此一来突出了被管理者参与政策的制定,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提高了教育管理的效率。

三、基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下的教学评价与传统教学评价的对比

为什么说基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下的教学活动是先进的,因为,它能实现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教学效果、教学效益最优化,能促进教育现代化,而上述的结论得由教育评价得出,因此,基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下的教学评价明显有别于传统教学评价。

1.信息化资源建设

相比传统教学资源来源单一的窘境,基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手段下的教学资源来源广泛、内容丰富,既能帮助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也能极大丰富师生的课余生活。因此,基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下的教学评价要侧重评价学校信息化资源的建设,包括学校有无自建网络资源库、自建网络资源库包含学科的完整性及使用率的高低、对校外资源的利用程度等。通过对学校教学资源的评价可以反映出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同时,评价的结果也能反过来为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2.教学过程中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应用状况

随着近些年来国家对教育投入的逐年加大,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教育硬件设施建设有了明显的改善,随着投入的加大在部分地区也存在着严重的教育资源浪费现象,很多先进的教学设备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很多教师不会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工具,分析原因有部分是教师年龄结构偏大,也有部分是相关领导不重视和部分教师主观不努力造成的,因此,在评估的过程中要充分反映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与现代教育技术实际应用的比率问题,政府在后期的投入过程中应考虑对于一些投入高应用少的学校减少投入,对于应用比较好的学校多增加预算,支持和鼓励这部分学校的信息化建设。通过对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评价既能督促应用不力的学校尽快改正,也提升了应用好的学校的积极性,同时也保证了有限教育资金的充分利用。

3.参与者自我评价

教学的主要参与者是教师和学生,传统教育注重“他评”,比如:教务处定期考核教师的教案、组织考试测评学生的学习情况等,但是传统评价体系无法测试二者的信息素养及个性化发展状况,因此,需要参与者“自评”。短期内教师可以为自己定一个近期的发展目标,比如:对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网上获取资源的能力及专业能力的提升等;学生也可以为自己定一个短期的发展目标,学习优秀的学生可以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学习高一年级的课程,学习吃力的学生可以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过后再进行自我评价,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通过参与者自评既满足了师生的个性化需求,也符合学校传统测评要求,有助于提升学校的教学成绩。

国家的强大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自古以来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传统的教育手段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教育要发展就要靠不断的创新,技术是引领教育创新的引擎,让我们牢牢把握现代教育技术这个时代赋予教育的强大动力,不断推进教育改革,最终实现人才强国的目标。

[1]南国农.信息化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努尔古丽.朱玛别克,古丽努尔.依沙克.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3]汪基德.在体育教育中实施自评和互评的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

[4]吴景松.中小学校长信息素养指标体系建构概说[J].校长参考,2007.

[5]王亚明,郭惠玲,李子扬.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6]张伟伟.应用信息技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J].科技创新导报,2011.

猜你喜欢

技术手段信息化传统
生态理念引领下的茶叶种植技术研究
月“睹”教育信息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图书编辑出版中技术手段升级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试析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的现代化
创造性技术启示中的技术动因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