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问一句”做新闻
2012-08-15孔秀英
□ 孔秀英
(永川区新闻社,重庆 永川 402160)
采访采访,最重要的就是“访”。访,从言,方声,其基本字义之一为“向人询问,调查”。在新闻工作中,访问作为一种重要的采访活动方式,因“少问一句”而使新闻失实的案例并不鲜见。地方党报的新闻记者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不仅要会“问”、善“问”,还要多“问”,采访才能更深入,最大可能地避免新闻失实,写出合乎“三贴近”的好新闻,媒体也才更具有公信力。
“少问一句”不仅容易使新闻失实,记者和媒体惹上官司,还极有可能犯政治错误
在工作实践中,因“少问一句”而使新闻失实的直接后果:轻者,当事人找上门扯皮;重者,一张传票寄达,把你推向被告席。
作为地方党报,承担着传递党政声音、服务人民群众的重要职责,既有大量的采写时政新闻的重任,也有舆论监督性报道。在时政新闻中,如果记者粗心大意,自以为对这个新闻事实了解了,浮在表面,凭经验采访,按惯例写稿,少问了一句,没想到来参会的领导才调整了职务,或者出现的生面孔是要点的领导,就极易出现把领导职务写错或者漏掉了领导名字的失误。如本报就曾出现了报社“任命”公安局长、副区长排在了政协副主席后的政治错误,如果参会记者多问一句,跟会议组织方核实清楚,就完全可以避免。
在监督性报道中,如果“少问一句”,就极有可能授人以柄,即使报道宏观真实,在与批评对象的交涉中陷于被动境地。如某报有一篇曝光几个子女不孝敬老人的报道,其不孝敬老人的新闻事实都真实,但记者因为少问一句,把其中一个子女的名字写成同音字了。结果这几个子女不依不饶,除跑到报社大闹外,还以“新闻失实”为由把报社告上法庭。
表扬性报道中,也可能因为“少问一句”而造成失误甚而造成虚假新闻。如笔者就曾在写一个先进性人物的表扬稿时,少问了一句,把对方的名字写错了,虽然后来向对方道歉后对方没要求登报更正,但报道效果等同为零,还损害了报社声誉。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表扬稿中,采访对象也可能出于一些私利而刻意隐瞒真相,如果记者少问一句,听信片面之词,不去印证核实真假,这不仅可能导致记者成为某些别有用心的人谋取利益的工具,而且会使得新闻报道脱离真实的状态。如另一大报也曾在2007年报道了郑州新密籍男子李某为见到求学成功的弟弟而徒步从安徽亳州赶到郑州落难被救助一事,稿件见报后反响良好,不少市民还被李某的兄弟情谊所感动,拨打报社热线要求捐款解决其家庭困难问题。但是,也有市民看到报道后指证说,根据照片显示,李某是一个骗吃骗喝的职业流浪汉,一直待在郑州,根本就没有从亳州徒步数百里的事实!整个报道就是一篇假新闻!据采访记者反思,虽然指证人的说法也不一定完全可信,但采访过程中确实大部分是李某在说,缺乏强有力的佐证,使新闻真实性打了折扣。
“多问一句”是采访作风的深入,是求实精神的体现,更是对新闻职业的敬畏
采访中除了认识新闻事实本身,更主要的是要认识关于事件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而且还要能提示事件的意义和影响,预测事件的发展趋势等。这就需要采访作风的深入。采访作风的深入是做好报道的前提。采访作风的深入与否,与“多问一句”和“少问一句”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所谓“深入”,笔者理解有两层意思,一是从广度上说,应该扎实而厚重,一是从深度上讲,应该细致而入微。无论广度还是深度,都需要我们“多问一句”。“多问一句”,才能将新闻事实挖得深,挖到新闻本质,从而最大程度地避免新闻失实。
求实,就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记者作为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人民的代言人,求实应是记者最基本的工作作风。毛泽东曾在谈到新闻采访时说:“记者到下面去,不能人家说什么,你就反映什么,要有冷静的头脑,要作比较。……记者的头脑要冷静,要独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在采访中不是人家说什么你就记录什么报道什么,而是要在与采访对象的交谈中不停思考,时时处处“多问一句”,这才能做到“求实”。
“多问一句”,是对新闻职业抱有敬畏之心的表现。在《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中,“维护新闻的真实性”是六大道德准则之一。周恩来在谈到新闻事业时也曾强调,新闻第一是准确,第二是准确,第三还是准确。媒体的公信力,就在于新闻真实。对每一次采访、每一篇报道,都以“敬畏之心”对待,坚持“多问一句”,力求报道真实,是对党的事业负责,对读者负责,对新闻生命力负责。
要做到“多问一句”,就要做到勤奋、细心、深思
勤奋工作是记者的优良传统。新华社有位老记者曾带着行李,骑自行车到安徽省13个县采访,行程达一千五百多里。老记者保持下来的这种工作作风,是我们理应继承过来的财富。普利策也说过一句名言:“懒人是当不了记者的”。要做到“多问一句”,就要做到勤奋,腿勤、脑勤、手勤、嘴勤等等,缺一不可。因为要做到“多问一句”,就有可能到与采访对象有关联的人或地方去甚至下到基层,就有可能多走很多路,多打很多个电话,求证新闻事实。
细心是做到“多问一句”的基本条件。在采访时一定要“细”,比如采访对象的名字叫“陈川”,就要追问他什么“陈”,耳朵“陈”还是禾口“程”还是翘脚“成”?如果他识字也会写,还可请他本人亲自将名字写在采访本上。采访社会新闻时,除采访当事人外,还应采访和当事人有关联的人,多问一句:“你知不知道这个事?这个事是怎样的?”采访时政新闻时,一定要跟会议组织方核实出席活动的领导名字职务以及排序,在会议上挖的新闻还应在会后向有关当事人“多问一句”,作补充采访。
“多问一句”不是不着边际、漫无目的乱问,而是在采访过程中根据采访内容不断思考、不断调整采访思路的发问。穆青在《新闻记者和调查研究》一文中,曾对采访作了这样明确的阐述:“从原则上来说,采访应该是调查研究,但是,又不能在采访和调查之间简单地划上等号。我们的采访,应该是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样的采访,才可以叫做调查研究。”没有在思考基础上的乱问,不仅浪费时间(因为采访过程时间一般不会太长,尤其是一些突发事件,更应该抢时间),而且没有效果。这就要求记者平时就要练好基本功,打好提前仗,在采访中才能综合运用,应对自如,采访到需要的新闻素材,写出符合“三贴近”原则的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