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捕捉精彩瞬间 激发言语动力——例谈小学高段『体验式习作』的指导策略

2012-08-15浙江钟沁微

作文教学研究 2012年6期
关键词:水轮机习作作文

浙江 钟沁微

捕捉精彩瞬间 激发言语动力
——例谈小学高段『体验式习作』的指导策略

浙江 钟沁微

通过利用偶然事件和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让学生进行即时即景式的自主体验;通过问题追问、画面追忆等方式进行镜头回放,唤醒学生已有的体验;借助活动创设、参观指导、信息加工等方式精心设计,丰富学生的体验,这是“体验式习作”教学的三个基本策略。

小学高段 体验式习作 有效指导

潘新和教授说:语文能力皆在言语表现,言语表现的重心在于写作。写作是语文能力的最高体现和终极指向。写作教学首要的是言语生命和精神创造力养护。

语文教学从能力层面看,没有什么比写作更为重要的了。然而,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

一、教学现状

办公室,教师在交流。

“只要一提起作文,不少学生就愁眉苦脸:‘唉,又要写作文了!’”

“课堂上不善于说的,豆腐干一块;说得头头是道的,流水账一篇。”

“要不就胡编乱造,生搬硬套,要不‘剪刀+糨糊’”

“批改学生的试卷作文,让人啼笑皆非,作文雷同率高:内容雷同、手法雷同、思维雷同……”

“讲得要命,可是写出的文章千篇一律,一点新意也没有。”

这就是当前作文教学的现状:学生难写,教师难指导。

其实以上这些情况无论在哪个学段哪个年级,学生所占的数量都比较多。作文教学常常耗在时间加汗水的拼搏中,收效甚微,可谓“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二、现状分析

小学生因年龄特点,对生活缺乏感知和认识,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缺乏思考,忽略了生活中可利用的资源,恰恰是这个缘由截断了作文的活水源头。学生经历的事,观察笼统、欠精确,转眼就会遗忘。这也使得学生即使有精彩的生活,也无法精彩表现。

教师在习作指导时,生活和训练总是处于一个“隔离”的状态。指导过于整齐划一,对精彩情节的细节化体现缺少有效指导手段。而后,教师精批细改的环节,针对学生的典型问题进行集体讲评修改等,缺乏个性化的指导,其实是漠视学生的个性差异与发展,漠视学生的言语生命动力。

潘新和教授也说:过去写作教学的最大失败,就是剥夺了学生的自主话语权,窒息了他们的言语生命的冲动和激情,从而使他们视写作为畏途;写作教学所做的,就是要让学生对写作失望,对自己绝望。从他们开始学习习作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要驱使他们背弃写作。

面对在作文面前身心疲惫的学生,我们不得不思考:写作时,如何为学生注入点“兴奋剂”,一改死气沉沉的现状呢?总结了教学中的一些经验教训,我尝试了下列途径来激发学生言语生命动力,让他们“我手写我心”,乐于表达。

三、指导策略

(一)即时即景,自主体验

语文教师尤其要关注生活中的真实情景,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利用偶然事件和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让学生细细观察后在细微处着墨,在联想中着色。长此即兴的练笔,学生必将受益匪浅。

1.巧用偶然事件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突发的偶然事件:课上突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学生的回答张冠李戴,引来一阵哄堂大笑;老师念错音、写错字……你可别小看这样的“意外”,这些事情往往会给学生的情绪带来很大的波动:兴奋、激动、失望、痛苦等。它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带给学生真切的感受和体验。教师如果能抓住这些稍纵即逝的时机,让他们细细观察,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案例】

因学校所在区域改造,我们暂时搬入一所职业技术学校内。我们的教学楼正对着学校的大操场,职校运动会开幕式。因学校规模小,学生们还是第一次“近距离”看大规模的运动会开幕式,一下课,便挤到窗前观看,个个看得兴味盎然,纷纷感叹要是我们学校也如此开运动会就好了。抓住这个契机,我让学生写了《看职校运动会开幕式》。

学生习作片断《观看职校运动会开幕式》:

过了一会儿,一支身着蓝色运动服的队伍走到主席台前,随着嘹亮的口号声响起,同学们放飞了手中的气球。气球冉冉飞上了蓝天,我想他们大概是想让自己的理想和气球一样放飞蓝天,去追逐那空中自由翱翔的雄鹰,去实现心中白云般的梦想吧。接着有的同学打开礼花,那些礼花犹如仙女散的花瓣飘下凡间,五彩缤纷,美丽极了,那不正是他们五彩缤纷的理想吗?振奋人心地时刻到了,拿着彩旗的学生一个接一个地绕着操场激情四射地奔跑,彩旗迎风招展,你似乎还能听见它猎猎作响,让你的心也忍不住跟着飞扬起来。

及时把学生生活中的这些情景作为习作材料,他们怎能不津津乐道叙述这有着真切体验的感受呢?

2.及时关注热点

儿童对身边事物应该说是敏感的、好奇的,从众心理比较明显。平时,小学生爱凑在一块玩。一个阶段都有一个时新的游戏或时新的热点话题,在“私下”里谈论、流行。教师要给予特别关注,与他们打成一片,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揣摩他们思想动态,及时引导,让学生拥有智慧的双眼和双耳,改变那种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尽管学生都有观察笼统、欠精确的弱点,然而一旦有充满吸引力的、感兴趣的类似生活场景的观察材料,他们会全神贯注地参与场景观察“搜索”目标。最终在观察的基础上,对感知材料进行加工、整理成文。

【案例】

前一段时间,学生中流行玩“悠悠球”,有不少学生玩得挺溜,玩出了花样、玩出了精彩。我们就来一次“悠悠球高手大PK”,并请同学们说一说高手怎样玩球。说得笼统,再请悠悠球高手展示一下。看不清楚的话,还可以再展示一次。

学生习作片断:

说他是悠悠球高手可一点也不假,只见他用手一甩,悠悠球急速飞了出去,他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再次用线一抽,球立刻就像被鞭赶的绵羊乖乖地回到了线上。悠悠球在他手里似乎被施了魔法,跟随着他的节奏来回翻转。我目不转睛地盯着,生怕漏了一个细节,突然他把悠悠球向天上一抛,球竟脱离了球线,像一条银龙径直飞向天花板!正在同学们惊叹不已时,只见他不慌不忙,将球线往正在旋转的球猛地一“抽”,悠悠球又稳稳地回到了线上,漂亮地完成了“天外银龙”。

这些细节描写就像电影里的慢镜头一样,把细微的动作放慢、定格,孩子的观察会更精细。关注细节,才能使习作有画面质感。抓住细节,才会有言说激情。

(二)镜头回放,唤醒体验

学生下笔难、构思难,独立成文难,提起作文就头疼,总觉得没什么可写。其实,精彩纷呈的大千世界处处蕴藏待掘的写作源泉。然而,小学生因年龄特点,对生活缺乏感知和认识,忽略了生活中可利用的资源,恰恰是这个缘由截断了作文的活水源头。教师可通过不同的方式让精彩镜头回放,引导孩子细心留神地观察感知生活。

1.问题追问

学生主要的活动场地在学校,学校会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教师要慧眼识“材”,引导孩子们把所熟悉的、感兴趣的精彩瞬间“搬进”课堂.抓住学生活动的兴奋点、对细节进行抽丝剥茧式的追问,使之成为习作的“再创”材料.为他们作文注下“兴奋剂”,在最佳的写作状态下体验实实在在的感受。

【案例】

学校组织了一次全校性的拔草劳动,回到教室,一个个小脸红扑扑的,鼻尖、额头上冒着晶亮的汗珠,在座位上前后左右、叽里呱啦地交谈着。我一看,这次活动不就是一次很好的作文题材吗?于是笑着说:“同学们,今天对拔草活动有什么感受啊?”几个机灵的孩子马上反问:“我们是不是又要写作文了?”为了不增加孩子们的负担,就笑笑说:“不提作文!”“哦——”学生一片欢呼,马上七嘴八舌地说开了:“累死了!”“热死了!”我深表同情:“今天真是辛苦你们了。可是——”我故意停了停,看学生被吊起了好奇心,我装作很不理解:“我有一个问题想不明白,同学们刚才提到拔草劳动又热又累又脏,可你们刚才进教室时,怎么一个个都兴高采烈的?”

一石激起千层浪,“老师我来说,刚才拔草时,我和冯XX同学比赛,可有意思了!”

“老师,我觉得刚才拔草虽然累了一点,热了一点,但看到校园通过我们的劳动,变得更整洁了,心里特别高兴、自豪。”

“这么多人一起拔草,我还是第一次,觉得好玩。”

“邵XX同学摔了个四脚朝天呢!”哈哈哈,同学们发出了善意的笑声。

“这是怎么回事,你能说得具体些吗?”

…………

我不断地提问,问题越提越细,把人物的动作神态通过语言的描述再现出来。

听着孩子们争先恐后的发言,我笑了:“是啊,在这辛苦的劳动中,我们发现了劳动的乐趣,劳动的价值,这是我们最大的收获。同学们,让我们拿起笔,把带给我们乐趣、带给我们收获的拔草活动记录下来吧!”

同学稍作思考,提笔就写,没听到一个孩子的怨言。

这次习作通过问题追问方式,让同学们用慢镜头的方式把拔草的动作具体地呈现了出来,在体验快乐的同时体会到表达的乐趣。

学生习作片断一《拔草》:

星期四,天气特别好。做好操,同学们都到各自班级的“地盘”进行除草大行动。校园一下子沸腾起来,同学们都热火朝天地干起来,一个个精神充足,把野草当仇敌似的用尽了吃奶的力气。你看邵晟伟同学,他跟一棵齐胸高的“长毛草”卯上了。只见他弯着腰,双手握着草的中下部,一拽,没动;再拽,还是没动;憋足气,用力拽,拽得满脸通红,草还是一动也不动。邵晟伟直起身子,双手叉腰,长长地呼了一口气,站好马步,又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弯腰继续与“长毛草”作战,他眉头皱着,使劲地向上拔。“彭——”邵晟伟一个趔趄后一屁股摔倒在地上,手里拿着半截“长毛草”,同学们见了,都哈哈大笑起来。

2.画面追忆

学生的记忆,甚至封藏在心底的故事,会以不同的形式记录着。一张照片、一段录像、一件小物品,一幅图画,都会让记忆浮上脑海,假如我们合理利用这些资源,便可唤醒孩子们曾经的体验,激起他们言说的欲望。

【案例】《童年趣事》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小时候一些有趣的生活或运动照片或引起童年回忆的物品。我从网上搜索了许多图片,课堂上播放五彩缤纷的儿童生活图片,并配上歌曲《童年》。指名学生交流看了图片后的感受,从视觉上和听觉上刺激了学生的感官。然后请学生拿出事先准备的照片或引起童年回忆的物品,围绕照片或物品,想想前前后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激发了习作的欲望。

学生习作《我的“小水轮机”转起来了》:

我的小水轮机是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用两张废碟片和四张塑料片,一段圆柱体钢管做成的。我找到了一处水势较急的地方(较浅),我把“小水轮机”安放在上面,看看水能否冲动“小水轮机”,可是“小水轮机”也被冲了下来,怎么摆也摆不住,怎么办呢?开始,“小水轮机”只能拿在手里转,因为我的“小水轮机”中间的轴太长放不下,大家想了一个办法,把出水口处的范围扩大,再找来几块略大的石头,把“小水轮机”稳固地放在中间,为了能让水只往“小水轮机”里流,我们就用小石块、沙子筑成一条大坝,把流到别处的水堵起来,看着水位渐渐地升高,出水口里的水哗哗哗地流了下来了,“小水轮机”也飞快地转起来了。

罗丹曾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学生的作文也不缺少素材,缺少的是一双善于发现素材的眼睛。教师要及时唤醒学生的体验,避免写作时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现象,极大地激发了他们习作的兴趣。

(三)精心设计,丰富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在着力强调学生习作兴趣时,还提供了调动学生习作兴趣的方向——突出主体体验。写作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活动。教师可精心设计一些活动,作为习作训练指导的抓手。设计的活动要为观察、说话、习作服务,要符合学生心理需求、难度适宜,操作简便。

1.活动创设

玩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快乐方法,将游戏、活动、实验等“玩”引入作文课,能够寓教于乐,丰富学生体验,充实他们的素材库。上课时,要根据训练要求,在重点观察、表达的地方及时中断“玩”,重点画面要定格处理,及时进行观察议论,学生语言被激活后,及时安排时间让学生写。

学生思维以形象为主,如果游戏结束之后才让学生表达,眼前没有具体感性的活动场面,重新提取记忆,会增加表达的难度。“定格画面”符合学生学习心理。此时写可以有效避免玩时高高兴兴、写时还是流水账、糊涂账。

2.参观指导

从当前学生习作现状看,学生缺少生活体验,学校与家、家与学校两点一线。他们似乎看不到今天的太阳与昨天有什么不同。作为教师,有必要让清新的空气吹进我们的教学,我们可抽出时间,让学生在这司空见惯的地方,用自己的眼睛去搜寻未曾发现的现象。学生有了感受与体验,才会提起习作兴趣,打开话匣子。

3.信息加工

信息可以上网查询,可以收看有关的电视节目,可以翻阅课外读物,也可以向家长咨询。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这些资料在学生的心中形成了一个大容量的信息库,当他们准备写作的时候,完全从自己的情感、喜好出发,从丰富的资源中有机提取、优化组合、精心加工,而后进行再创造,写出自己满意的文章来。

信息加工,让学生学会把别人的语言通过理解变成自己的语言。降低了习作难度,学生也乐于表达。

通过实践,学生们写作文的怨声载道少了,更多的人乐于表达,也善于捕捉习作素材了。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生活是丰富的,也是习作素材的大仓库,就看你有没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个善于思考的大脑。看来,我们应帮助学生及时发现、体验身边熟悉的写话题材,让他们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写他们喜欢写的文章,千万不可错过这可遇不可求的良机,让学生从写作中感受到个性张扬与言语创造的乐趣。

[1]语文:表现与存在.潘新和.福建人民出版社

[2]帮学生走出怕写作文的困境.引自“成长博客远修平台在线研讨”.

[3]习作教学问答录.小学语文教学.2011.3.

浙江省桐庐县桐君小学)

猜你喜欢

水轮机习作作文
水轮机过流面非金属材料的修复及防护
基于MATLAB和PSD-BPA的水轮机及调速系统参数辨识研究
水电站水轮机制造新工艺的探析
水轮机虚拟仿真动画制作的研究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