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重视小学低年级习作教学中词与句的基础训练
2012-08-15浙江陈橄平
浙江 陈橄平
要重视小学低年级习作教学中词与句的基础训练
浙江 陈橄平
低年级的习作教学是对学生遣词、造句等基本能力训练的关键时期,所以遣词造句的训练应深入到作文教学的课堂中去,使学生习作有“法”可依。基于平时的习作教学实践,从词的训练、句子的训练、词句的模仿训练三方面入手,有利于加强小学低年级习作教学中的词句训练。
习作教学 词句训练 模仿训练
小学作文教学要尊重儿童语言与思维发展的规律。儿童的语言以模仿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储存语言信息量的增加,语言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才逐渐的表现出来。近年来,在新“课标”理念的冲击下,追求“新、奇、特”的教学方式,追求作文形式的创新,追求个性化的表达等教学倾向较为明显。试问对于正在发育时期且知识储备不丰富的低年级学生,如何让他们表达出“创新”的内容呢?所以,我认为低年级的作文教学还是要从扎扎实实的词句训练入手,免得以后写作文三言两语就完事了,文章只有干巴巴的几条筋,就像光秃秃的树杆,没有茂盛的树叶,读之无味。具体操作中,可以先从词句的训练入手。
一、词的训练
1.描绘型训练
描绘型训练就是在作文描写中恰当地运用词汇,使文章写得更加生动具体,更具可读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少事物处于活动的状态,如鸟在飞、猫在跳、狗在跑……描写这样的事物,要指导学生善于运用动词。如准确地运用“舔、抹、伸、梳、支撑、站、抓、叫、退、瞪、看、跑、拨弄、挡、跃”等一系列的动词,把动物那种调皮、可爱的活动过程生动、具体地描写了出来。
同样在待人接物中,若能用好动词,也能更好地体现出人物的思想感情。有位同学的外婆从乡下到自己家来探亲,他在作文中这样写道:外婆坐在沙发上,爸爸拿来洗脸水和毛巾给外婆擦脸;妈妈叫外婆喝茶;我也用香蕉招待外婆。针对这段话,我向学生提问:“这段话写得好吗?为什么?”让学生自由讨论,然后有一个同学回答:“这段话写得不具体,不能很好地体现出我们一家人对外婆的热情。”我趁势追加了一句:“对呀,外婆从乡下到自己家里来做客,挺不容易的。那么怎样描写才能更好地体现我们一家人对外婆的热情呢?”通过平时的作文讲评,有一部分同学知道要运用恰当的动词把爸爸、妈妈和我的动作写具体。通过大家的讨论,再把这段话修改如下:
外婆坐在沙发上,爸爸打来了洗脸水,一把热毛巾递到了外婆手里,请她擦脸;妈妈连忙把沏好的绿茶捧到外婆手中;我也不甘落后,把一根香甜的香蕉送到了外婆的嘴里。
通过上述的修改,使这段话写得更加具体了,从而能较好地体现出小作者一家人对外婆的热情接待。
2.填充型训练
填充型训练就是把一句或者是一段描写不具体不生动的话,填补进一些修饰性的词语,以培养学生用词的能力。这种训练可结合扩句的方法,一般是在“谁”“什么”或“干什么”“怎么样”的前面扩充词语。
如一个同学描写他的老师:在我的记忆中,她身材一般、梳着短发,一双眼睛陷入脸上,她身上常穿着一件绿底白点的上衣,脚上穿着一双布鞋,显得朴素而洁净。
为了更形象地描写出这位老师的外貌特征,我设计如下填充,并利用投影出示,让学生讨论修改习作:
在我的记忆中,她( )的身材,梳着( )的短发,一双( )的眼睛( )陷入( )的脸上,她身上常穿着一件绿底白点的上衣,脚上穿着一双( )的布鞋,显得朴素而洁净。
这样修改不仅能引起学生对研究语言的兴趣,而且还能让他们掌握遣司造句的方法。
3.比较型训练
比较型训练是指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和情感表达的需要,通过比较,选择出最能表情达意的词语用到作文中去,以期收到良好的表达效果。
有一位学生在《一件好事》中写道:“军属王大妈笑呵呵地说:‘你们真是一群好孩子!’”为了分析这句话,我先用投影出示,再在“笑呵呵”一词下面划上横线,问学生:“这句话要表达王大妈对你们的感激之情,这个词用得恰当吗?”重在让学生领会准确地用词能更好地表情达意。同学们都认真地讨论起来,想出了更能表达王大妈心情的词语,把“笑呵呵”改成了“眼含泪花”,这样就更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情感了。
二、句子的训练
1.修辞型训练
要使描写生动、形象,还可以指导学生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有一位同学在描写菊花的颜色时这样写道:公园里的菊花有各种各样的颜色,有白的、有黄的、有粉的、有红的、还有绿的……美丽极了。
我在这段话下面划上横线,并批注:“你能把菊花的颜色描绘得更加美丽吗?”我把这段话当作如何运用修辞手法使描写更加生动具体的例子来讨论,引导学生领会用上比喻手法可以把菊花的颜色描绘得更加美丽。可是大多同学并没有看到过这么多颜色的菊花,于是我剪辑了一些录像片断,制成课件,放给学生看。这样,学生通过观察,思维顿时活跃了起来,作文也写得更加生动了:
公园里盛开着五颜六色的菊花:黄的像金,粉的似霞,红的如火,绿的若玉,白的如雪;特别是水红色的菊花,美得难以形容,它从里到外,由白逐渐变成水红色,美丽极了。
通过这样的修改,各种颜色的菊花跃然纸上,让读者感觉更加真切。
还有一位同学在《我喜欢的小动物》中这样写他所喜欢的小鸡:只要我唤一声,它就一下子冲过来,偏着头,眨着眼,急着要吃我手中的食物。在讲评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向学生提问:“既然小作者喜欢这只小鸡,那么这只小鸡肯定有它的可爱之处,然而这句话有没有体现出小鸡的可爱呢?”学生马上回答:“没有”。我趁机引导:“在这句话的基础上用上什么手法可以写出小鸡的可爱?”学生领会到要用拟人的手法修改,并讨论修改如下:
只要我唤一声,它就一下子冲过来,偏着头,眨着眼,好像在问:“小主人,又给我带来什么好吃的?”我把食物放下,它咕咕叫着,不客气地在啄起来,还不时扇动翅膀轰走围上来的众兄妹。
以上两个片段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使描写更加生动逼真,饶有趣味。
2.变换型训练
同样的题材,同样的内容,如果学生不能灵活地遣词造句,极可能出现学生的习作与老师的指导“如出一辙”。这样千篇一律的描写又怎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呢?所以对于同一个内容或同一种情况,可以指导学生用不同的句子表达。例如:描写一位教师在夜里家访结束回家时的情景,有两个同学用不同的句式体现了同一个意思,我用投影出示,让学生体会:
(1)李老师向我们道别,消失在漆黑的夜色中……
(2)李老师微笑着向我们道别,消失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幕中……
学生体会到不同的句子表达的是同一个内容,但体现的是不同的特点。这种训练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引起积极活路的思维,而积极活路的思维又可以带动具体、生动的表达。
3.多维型训练
在大千世界里,有不少事物处于比较稳定、静止的状态,如花草树木等。描写这类事物要注意指导学生从各个角度去详细地描绘、刻画。比如描写校园里的花草树木,树叶可写它的形状、颜色和给人的感觉;花儿可写它的大小、香味、色彩、花期等。从不同的角度对事物作具体、细致的描写,可以使你所描写的事物生机勃勃地出现在读者的面前。
三、词句的模仿训练
1.词语的模仿
如:“又大又圆”用“又( )又( )”说一说,并写一写。然后拓展到“又大又圆的( )”。诸如此类词语的模仿有助于孩子丰富词汇,对孩子们习作很有帮助。
2.句子的模仿
这种模仿是根据范文的某个句式进行模仿。如《清澈的湖水》中“看,那边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这边的山石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半山腰的石兔,石龟,好像正在赛跑呢。”这段话里包含了一个句式:像……像……像……于是我就抓住这个句式进行训练,设计三个层次的造句练习:
①天上的云像……
②天上的云像……像……
③天上的云像……像……像……
这种句式模仿,在低年级习作教学中可以经常练习。孩子们在模仿的同时也在想象和创造。
当然模仿要注意下列问题:首先要明确模仿的前提,那就是熟读背诵范文。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在熟读范文后,下笔时往往会自然地模仿起来。其次要明确模仿不是抄袭。有些语文教师为了让孩子们能考高分,就让孩子们准备一些范文,并背下来,考试时等于是默写范文,从成绩看,孩子们的成绩可能会提高了不少,实际上这样的做法并无意义,孩子们并没有真正的学会习作,反而养成了“抄袭”的习作习惯。
总之,对小学生作文,不加指导,放任自流,固然不好,但指导过细,危害也大。前者放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后者低估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束缚了学生的手脚。但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是一篇优秀作文的基础,每位教师都应该予以高度重视。
[1]皮连生.刘杰主编.现代教学设计.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
[2]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浙江教育厅师范教育处.2005.1.
[3]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9.
[4]方明生.日本生活作文教育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6.
浙江省缙云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