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媒体时代下 电视传媒的突围之路

2012-08-15文丨陶伟峰

中国传媒科技 2012年2期
关键词:网民信息

文丨陶伟峰

(湖州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浙江湖州 313000)

“云媒体”时代的到来,必将对传统媒体产生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面对挑战,作为传统主流媒体的电视传媒如何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冲出层层包围,屹立于“媒体云”的高端呢?

1 “云媒体”是大众传播的必然趋势

21世纪,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社会大众获取信息的渠道正日益个性化、多样化。毋庸置疑,网络媒体目前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后来者居上,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主流媒体平分秋色,而成为公众,尤其是青少年获取各种信息的主要渠道。“云媒体”就是在这样一种现实条件下产生了。

1.1 “云媒体”是公众获取信息的需要 当今世界,纷繁复杂,信息的产生和传播无时无刻不在发生。而以往,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除了人与人之间的双向传播外,报纸、广播和电视是人们最主要的信息来源,而且以被动接收为主。

然而,随着电脑的普及,互联网的诞生,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得更加宽阔、更加便捷,于是对信息的需求也因此变得贪得无厌起来,尤其是现代生活的“高效、快捷”,使得更多的人想在更短时间内,用更舒适的方式来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云媒体”无疑就是为这样的需求量身定做的。

1.2 “云媒体”是公众传播信息的需要 人们获取信息的目的因人而异,各有不同。如果我们把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与传播学理论结合起来考虑,其实获取信息的仅仅是人最基本的需求,在为我所用的同时,我们还要在社会交往中,互相传递已获取的信息,从而在这种传递过程中获得他人的认可和尊重,最终在某种程度上实现自我的价值。

正是有了这样的心理驱动,人们迫切需要有这样的一个举手投足间就能传递信息的平台和通道,互联网的出现,尤其是当下各种微博的出现,为人们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地相互交流、传递信息提供了可能,而这种信息的交流与传递就是一种信息传播,具备了媒体的大部分属性。从微观的角度讲,我们每一个人在信息传播中起到了媒体的作用,这么多人加在一起,就是一朵“媒体云”。因此,“云媒体”正是为了满足公众信息传播的需求而逐步出现的。

1.3 “云媒体”是媒体自身发展的需要 传媒业也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它的每一次升级、蜕变,都是伴随着某项技术的革新和科技的进步。比如,印刷术的发明,使报纸从手抄到印刷,发行量无限扩张;无线电技术的发明,诞生了广播,使信息的传播不再受空间的限制;图像转变成电子信号技术的发明,使电视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从此信息的传播更加真实、可信;而电脑和互联网技术的发明,网络媒体应运而生,使信息即时双向,甚至多向互动传播成为了可能。

我们如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媒体业群雄逐鹿,竞争硝烟四起。各大媒体谁都不肯服输,谁都想做老大,在这样一种境况下,大家使出浑身解数,甚至互相口诛笔伐,且不说会不会两败俱伤,运营成本定然会成倍上升。而这种种乱象,正是媒体业自身变革中必然会出现的阵痛,当阵痛过后,当我们睁大眼睛仰望天空,一朵巨大的“媒体云”已经覆盖了上空,每一个媒体人只不过是其中的一颗小水滴。这时,你会发现过多的强调自我,已显得那么的无谓和无趣。

2 “云媒体”时代,电视传媒如何突围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较2010年底增加2770万人,增幅为6.1%。此外,微博作为新兴的自媒体平台,受到网民的强烈推崇,用户数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报告显示,2011年上半年,我国微博用户数量从6311万快速增长到1.95亿,半年增幅高达208.9%,在网民中的使用率从13.8%提升到40.2%。需要指出的是,在微博用户暴涨过程中,手机微博的表现可圈可点,手机网民使用微博的比例从2010年末的15.5%上升至34%,依然构成拉动中国总体网民规模攀升的主要动力。而国际电信联盟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球网民数量已达20.8亿,手机用户数量已达52.8亿。

看过这组数据,我们再来试想,4.85亿人,甚至是20亿人组成的“媒体云”该有多大。当然,这朵“云”还在升腾,还在凝聚,当电闪雷鸣时,它释放的能量一定惊人,甚至是致命的。但如果我们把这种能量收集起来,为我所用,就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2.1 借力“云媒体” 正如前所述,“云媒体”的能量是无限的,如果我们一厢情愿地想去驾驭它、控制它,就极有可能遭到致命的电弧反击。因此,借力“云媒体”是传统媒体的明智选择,而电视传媒,在这方面更具优势。

2.1.1 拿来主义 由于“云媒体”包涵了报纸、广播、电视,以及网络媒体的所有信息资源,所以说,这种资源是源源不断,取之不尽的,如果我们科学合理地对它进行开发、利用,就能实现运行成本的最小化,和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发生在2001年的美国纽约9•11事件被称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为恐怖的事件,那惨极人寰的场面至今让人后怕。就是在这起事件中,纽约市民在家中和街上用DV拍摄的数段飞机撞击双子塔,最终导致两幢大楼轰然倒塌的视频画面,被世界各地的媒体无休止地重复播放,让全世界人民在看到恐怖袭击的真实场面的同时,也认清了恐怖主义的危害。2005年,伦敦发生地铁连环爆炸案,世界各大媒体在第一时间播放了地铁内监控视屏和乘客用手机拍摄到的爆炸发生时的真实画面,虽然画质有些模糊,但其真实,极具视觉冲击力。当然,在这纷繁复杂的信息资源库中,不乏有虚假的信息(假新闻),但只要我们有一双辨别真伪的慧眼,拿来主义又何尝不可呢。

2.1.2 整合资源 应该说,“云媒体”是人类的公共媒体,因此,它具有聚众、快捷的特点。电视传媒该如何抓住“云媒体”的这两大特点,通过整合现有的资源,来实现自身的突围,无疑是一个值得深思和探究的问题。其实,对“云媒体”资源的整合利用,不少电视台已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而且屡试不爽。如直播报道中的3G手机视频连线,电视网络同步直播,网民实时参与发表看法和评论等。

湖州电视台在2011年的两会报道中,运用当下流行的微博元素,借助大方小方这两个在湖州有着一定知名度的品牌主持人,推出了《大方小方微博互动站》,该栏目通过政协委员大方利用手机微博,实时介绍两会的进程,同时与网友进行实时互动,并把网友们的呼声在两会讨论时传递到两会上;而会场外的小方根据微博上网友们的留言和讨论的热点,穿梭于会场内外,为网友们寻找问题的答案。短短几天时间,《大方小方微博互动站》的粉丝达到了近千人,发布有关两会的微博100多条。该栏目也成为了整个两会报道的一大亮点。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对“云媒体”信息资源的整合更是如此。现代社会根本就不缺少信息,关键是我们有没有这样的意识,把它们充分利用起来,如果你有,而且已经行动,那么你离成功已经不远。

2.2 融入“云媒体” “一根筷子很容易折断,但一把筷子就很难折断”。这个道理我们大家都懂,其实,传统媒体的生存与发展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无论是报纸、广播,还是电视,如果仅靠一己之力,要满足大众越来越贪婪的“胃口”,似乎都有些力不从心了。尤其是网络媒体举着民意的旗帜,向传统主流媒体争夺话语权时,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受到了挑战,主流地位开始动摇。而随着时代的进步,民主进程的加快,这种挑战会愈演愈烈。像钓鱼执法、躲猫猫等一起起事件,正是在网络舆论的推动下使其真相大白。一夜之间,网络舆论似乎成了救世主,成了正义的代名词。网络舆论的确很厉害,因为它有千千万万的网络民意在撑腰。

面对日益强势的网络舆论,传统主流媒体是否意味着即将没落呢?恰恰相反,在“云媒体”时代,拥有强大技术资源和信息处理能力的传统主流媒体应该有更大作为,只要肯放下身段,不再摆出唯我独尊的架势和教训人的口吻,承认自己也不过是“媒体云”中的一小朵。那么,这一小朵就会比一个个水分子发挥更大的作用。比如,新华网、人民网等,通过其主业——报纸与网站的共生,网络了大量民意,开辟出了一片新的天地,也使主流媒体更具权威性和话语权。

而电视媒体则可以发挥兼具声、频、报、网的优势,打造以网络和手机电视为主要接收终端的ITV公共资讯频道,使传统电视与现代IT业有机融合,主动融入“云媒体”,从而在新一轮竞争中抢占制高点。

有人说:如果你给我一个支点,就能撬动月球。“云媒体”正高高在上,对于电视等传统媒体来说,它就是这个支点。

猜你喜欢

网民信息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订阅信息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网民心理与风险沟通
现代化网民要有“仁心”“学心”“公心”
展会信息
有感“网民节”
2.9亿
首届网民节遭遇“尴尬”
信息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