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的干部成长中三个带规律性的事实探析

2012-08-15刘君栩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领导党组织干部

□ 刘君栩

“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1](P84)党的干部成长与党的事业休戚与共、与党的组织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与自身岗位职责要求息息相关。探讨党的干部成长规律必须从党的干部成长的根基入手,把党的干部的成长进步与党的事业、组织需要和人民要求、岗位职责紧密相连,才能真正把握党的干部成长规律的根本性要素。

一、党的干部自身与党的事业发展联系越紧密,个人成长越快

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发展进步的中坚力量,党的事业发展决定干部的成长方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使命和神圣职责,也是党的干部成长的必由之路。

1、党的干部只有把自己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建立在党的事业发展的基础之上,才能确立正确的成长目标

人是有意识的社会存在物。人之为人,必然有生活意义之维,人的意义追求就是追求理想,追求自由全面发展的生活。党的干部正是承载着这样一个带领广大人民实现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社会的历史使命的领导者。从一般意义上说,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不能丢,是思想和行动的“总阀门”,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是党的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根基。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必然战胜资本主义的坚定信念,牢固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等等。这样的结论和要求无疑是正确的,但因缺乏与当代社会变革相结合的具体性,容易陷入空洞的说教。

从文化结构的角度看,如果可以把文化分为实用性文化和理想性文化①直接以意义界限规范人们现实活动的象征性活动,称之为实用性文化,而超越现实,直指一种完满无缺的理由或意义,只是一种理想性的东西,称之为理想性文化。参见王南湜.从领域合一到领域分离[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第248—255页。,那么,对于个人而言,实用性文化是“直接关联着现实生活的规范的东西”,理想性文化则“只是间接地相关于现实生活。”“如果说实用性文化层面的生活意义是与现实生活直接捆绑在一起或直接结合在一起的话,那么理想性文化层面的生活意义由于其超越性只是虚拟地与现实生活连接在一起的。”[2](P248)远大的理想信念属于理想性文化的层面。

在传统社会中,人们的现实生活意义和远大的理想信念都在政治(革命)活动的统摄下合为一体。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先烈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之所以能够威武不屈,就是因为在他们那里,改变黑暗旧社会的现实生活的意义和对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是一致的,所以他们能够真正做到坚贞不渝、矢志不移,鞠躬尽瘁、为党献身,能够做到无论处在怎样的艰难困苦中,都念念不忘党的事业。而在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现代社会中,在经济、政治、文化的社会结构相对分离状态下,人们的文化活动领域也是分化的。在人的精神层面,实用性文化和理想性文化直接合一的状态不再可能。实用性文化紧密地达致于现实生活,而理想性文化则回归其超越性地位。在这种情形下,我们不能否认:当前有相当一部分党员干部存在“信仰危机”,不信马列信上帝,不讲党性讲关系,看不清党和国家的大局,遇到困难和不公就悲观失望。我们也不能否认这样一个客观事实:理想信念在人们现实生活的意义中显得不再那么重要,在人们的头脑中也渐渐模糊起来。在这种情形下,一味地强调或要求把远大的理想信念拉回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并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基础上的社会变革及其发展规律。

在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有一个角色。党的干部从事的是政治活动,从事的是生产公平社会秩序的工作,必须强化自己作为市场经济社会中“政治人”而不是“经济人”的角色意识。党的干部在领导和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自觉地确立为党立身、为民请命的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面对不同于艰苦历史条件下的形形色色的诱惑,面对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各种形式的危险,必须解决一个“当干部为什么”、“手中有权干什么”和“将来身后留什么”的问题。只有强化了这些意识,解决了这些问题,我们才能把理想信念建立在领导职责的基础上,才能胸怀宽广、海纳百川,才能眼光长远、不计较眼前利益的得失,才能真正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理想信念化作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对人民根本利益的坚决维护。

作为共产党人,特别是作为党的事业骨干的党的干部,需要科学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规律,把当下如火如荼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为生活的意义所在。追求事业发展,并在其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是干部成长的根本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事业,需要每一位党的干部带领一方百姓积极投入到开创性的工作中,立足本职岗位,勇于开拓创新,把成长与成事很好地结合起来,把自己所肩负的领导职责当做一项宏伟的事业来开展,并以此确立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奋斗目标,确立自身成长的动力源泉和前进坐标。只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确立起与现代社会发展相符合、与党的干部自身历史使命相一致的成长目标。

2、党的干部只有把读书学习、实践锻炼和能力提升与党的事业紧密联系起来,才能确立正确的成长路径

奋斗目标确立后,就是确定正确的发展路径。“干部成长的过程,就是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过程”,[3](P3)并在不断学习和实践中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不注重学习的干部,是没有发展后劲的干部;不注重实践的干部,是经不起风浪考验的干部”,[3](P3)也是不可能真正成长进步的干部。

回顾我们党90多年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全体党员特别是党的干部的学习和实践锻炼,都是紧紧围绕革命和建设的中心任务来进行的。在革命战争时期,党的主要任务是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需要一大批投身革命、不怕牺牲、善于斗争的革命骨干。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一大批共产党人,在艰难的革命环境中,一边同敌人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一边坚持读书学习,学习和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和研究战争的战略战术,深入到农村街巷,深入到群众中调查研究,在革命洪流中最终成长为卓越的领导人。

在和平建设时期,党的主要任务是在实现自身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这样一个历史方位转变的同时,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巩固和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这就要求党的干部经得起执政的考验,善于领导经济建设、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大批党的干部正是顺应这样的历史任务和要求,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谦虚谨慎,艰苦奋斗,领导全国人民收拾好了国民党留下的烂摊子,进行了工业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改革开放时期,党的主要任务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求党的干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善于解放思想、勇于改革创新。一大批党的领导干部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励精图治,革故鼎新,开创了改革开放事业新局面,同时自身也得到了锻炼和成长。在新世纪新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大批能够继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不懈奋斗的领导干部。大批党的干部把握社会发展规律,顺应时代进步潮流,紧跟历史前进步伐,深入学习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现代经济知识、民主政治理念、法律法规以及社会管理知识,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领导能力,逐渐成长为具有“全面领导力”素质的带头人。

历史和实践证明,作为党的干部,必须把自己置身于党的事业的洪流之中,自觉学习与党的事业紧密相关的理论知识,逼迫自己在实践接受磨炼,不断总结经验、提升能力,才能成为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引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担当者和模范者,才能在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科学发展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成长进步。

3、党的干部只有在党的事业发展中不断强化党性和官德修养,才能根本保证自身的成长进步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面临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市场经济的考验和外部环境的考验,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应对这些这些考验和危险,说到底,要靠我们党自己,靠全体党员自身,特别是靠党的干部高度重视和在创新性的实践中积极应对。邓小平同志早就告诫我们:“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4](P517)所以,在一党执政的条件下,我们要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确保党的长期执政地位,每个党员干部只有从自身做起,时刻加强自身的党性修养,增强党的意识,始终维护党的执政大局,强化道德意识和自律意识。只有如此,党的干部才能与党的事业发展繁荣一同成长进步。

党的干部要不断增强党的意识和党性修养。我们常说党员干部要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指的就是每个党员要自觉地增强党的意识和党员意识,自觉地把自己融入到党的事业中去,自觉地把自己从事的领导工作融入到党的事业的洪流中去,想党之所想,做党之想做,忧党之所忧,真正做到“在党言党、在党为党、在党忧党”,真正做到与党的事业共存亡、共荣辱。而与之相反,党的干部什么时候党的意识淡化,什么时候忘记了自身的党员身份,什么时候忽视了对自身党性的锻炼和主观世界的改造,自己所肩负的领导工作就会陷入散乱,自身的成长进步就会陷入停顿。这已是被很多反面例子所证明了的事实。

党的干部要增强大局意识和战略意识。我们党的事业是领导全国人民建设富强、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干部要从党的事业的全局高度来认识和处理问题,具备很强的战略意识、战略思维,本身就是增强党的意识和观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真实表现。所谓大局意识,就是把党的事业的全局作为我们观察和处理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党的全局利益为最高价值追求,当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发生矛盾时,局部利益要无条件地服从全局利益。党的干部在事关党的事业的全局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不可随波逐流。党的全局利益是根本利益,丢掉全局就是丢掉根本,在事关全局的问题上,一定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这就是原则性、党性;而在事关全局问题上模棱两可、摇摆不定、随波逐流,甚至颠倒是非,就是丧失原则、丧失党性。所以,党的干部的大局意识和战略眼光同样是党的意识和党性修养的内在要求。

党的干部要增强做人意识和自律意识。很多干部都认识到:做官先做人。因为党的干部是社会中的一份子,做人的问题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对党的认识,关系到党的形象,更直接关系到自身成长中“群众认可度”。领导干部学会先做人再做官,加强自律,在社会道德滑坡中守住道德底线,这是党的事业对党的干部的必然要求。做人就要做老实人。习近平同志指出:“老实做人、做老实人,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内在要求,是领导干部‘官德’的外在表现。”[5]那种背离党的要求,不讲党性、不重品行,为了一己私利和个人升迁而捞资本、做虚功、拉关系、搞逢迎的现象,与党的事业的发展是相违背的,也有害于干部的健康成长。做人要做纯洁无私的人。党的干部只有把自己融入党的事业中,才能无我、忘我,才能纯洁无私。现在有的干部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贪污腐败了、腐化堕落了,最终栽下来了,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他把自己混同于普通群众,把现代社会中的政治活动混同于市场经济活动,把手中的权力当作自己攫取个人私利的工具。这种自私之心的无原则扩大化,必然导致成长的畸形发展。做人要按照党的事业的要求加强自我修炼。我们的干部时常面对各种形形色色的诱惑和陷阱,但作为党的干部,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困惑,也不能丧失信心和信念;看到这样那样的好处和诱惑,也不能轻易动心和丧失原则。要时刻从党的事业的高度来看待自身所担负的领导职责,时刻按照党的事业的要求来约束自身的一言一行,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始终与党的事业紧密相连,只有如此,党的干部的成长才能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和持续的前进动力。

总而言之,党的干部无论是确立自己的理想信念、奋斗目标,还是理论学习、实践锻炼,抑或是加强自身做人的修养,都应该把自己放到党的事业中去看待、去要求,按照党的事业的要求来确立自身成长的目标、路径,才能真正有所作为,才能追求事业的成功,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的成长进步。

二、党的干部自身发展与组织要求和人民的利益需求越一致,个人发展越健康

在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从属于一定的社会组织或政治组织。党的干部是党组织的一员,担负着党组织赋予的一定领导职责,要求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并按照党组织的要求追求自身的发展。与此同时,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勤务员,是人民公仆,领导人民走向共同富裕是党的干部的责任和使命,代表人民群众,做符合、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利益的事是成长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我们党确立的培养选拔干部的基本标准“组织认可,群众认可”是科学的、符合干部成长规律的。

1、党的干部是党组织的一员,只有按照党组织的要求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才能得到组织的认可,并在组织的发展壮大中成长进步

党组织对党的干部的最基本要求是,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对于党的干部而言,就是要学习、领会和掌握党的基本理论即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特别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要学习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历史演变及其逻辑,特别是要自觉坚持和执行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就是要学习和研究党的历史,总结和牢记党夺取政权、巩固政权、发展和维护政权的历史经验。并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开创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事实上,从一些从政经验交流的材料看,很多干部都讲到,从客观上讲,自己是党组织教育培养的,一切职务都是“被提拔”的,没有党组织的培养,就没有自己的成长进步。其实,这个话也可以从主观上理解,正是干部自身按照党组织的要求做了,得到党组织的认可了,所以才“被提拔”了。因此,党的干部自身的成长进步能否在职务晋升上得到体现,关键还在于个人要把自己融于党组织之中,注重自身的政治修养,在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上不动摇,“听党的话、办党的事”,在实践锻炼中成长进步。有一位学员说得好:“多年来的从政生涯,让我更加坚定地认识到,自己只不过是大海之中的一滴水,只有融入党的大集体、大家庭中才能充满力量,才能发挥力量;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才能经受住各种风险,战胜一切困难。”所以,党的干部与党的组织是融为一体的共同体,只能在党组织的关心、爱护和培养下成长,并只有按照组织的要求各种艰难险阻,推动党的事业的不断前进,才能得到党组织的认可,才能得到成长进步。

当然,从市场经济发展导致的社会后果看,随着传统社会组织(如血缘共同体、地缘共同体等)的解体或弱化,随着每个人利益诉求的凸显,随着每个人的能力发展的提高和独立性的增强,社会发展出现个人存在的“原子化”趋势。[2](P213)但对于国家政权组织中党的干部,面对这种个人发展的“原子化”趋势,需要清醒地认识这一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按照这一客观规律管理社会和自己,而不是忘记自身的历史使命,去混同于普通的个人而游离于党的组织。个人一旦加入中国共产党,一旦成为党的干部,就选择了不能等同于普通个人的生活方式,而必须不断加强组织观念,注意维护组织形象,不说有损于组织的话,不做有损于组织的事;加强自身的修养,自觉地抵制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这是党的干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自身发展的重大实践课题。

2、党的干部只有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真正得到“群众认可”

唐代宰相魏征曾直谏皇帝李世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很多人曾引用这句话,其用意在于警示那些高高在上、执政不为民的领导干部。事实上,党的干部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不是“船”与“水”的关系,因为船始终是浮在水的表面,而且水与船本身也没有必然联系。党的干部和群众是鱼水关系,是水乳交融在一起的。一方面,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诞生、发展和壮大都离不开人民,党的干部是人民群众的纳税钱来供养的;另一方面,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需要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党组织来维护、保障和发展。在革命战争年代如此,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尤其如此。因为资本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主体,资本越大,越容易在市场经济的博弈浪潮中竞争、生存和发展;反之,资本越小,就越没有竞争力,生存的空间就越小。我们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既要为大资本和小资本的公平竞争和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博弈环境,又要为没有资本的普通群众和弱势群体创造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党的干部要充分认识市场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需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党今天的执政地位是“依靠谁”而得来的,是“为了谁”、“维护谁”的利益而执政的。

事实上,当前干部对于党的干部所面临的“四个危险”中“脱离群众的危险”的认识是充分的。但为何仍然明知危险,却难以抗拒,其深刻的原因仍在于,一方面,资本在市场经济发展中重要地位的凸显掩盖了普通劳动群体的根本利益,另一方面,为了维护和发展资本的增值,而逐渐忽视了群众作为资本增值的源泉的事实。所以,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在国家不断发展壮大的今天,党的干部必须明白一个道理:我们的发展决不是仅仅为了GDP的增长,决不是仅仅为了维护资本及其代表者的利益,我们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共同富裕,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了人民的共同富裕和幸福生活。

因此,党的干部无论分管何种工作,职务多高、权力多大,都是人民的公务员,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做到权为民所用;必须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做到情为民所系;必须把发展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坚持把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为民做事、为民发展、为民执政作为领导干部成长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做到利为民所谋。当我们的每个干部都把自己的政绩观牢牢树立在人民利益基础之上,踏踏实实地工作,凝聚民心,一心一意谋发展,在开拓创新的实践中树立政绩,自身所担负的领导职责才能真正得到群众的信任和认可,才有可能被党组织安排到更重要的岗位上去。

3、党的干部只有走到人民群众中去,才能真正把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得到群众和组织的双重认可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实践的和革命的。但革命的实践不是单个人的抽象活动,而是人民群众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集合体。党的干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教条,而是要在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和发展中的实际结合起来,在实践中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并从人民群众活生生的实践中获得正确的工作方法和指导方针。

学界很多观点认为,领导干部要在实践中摸爬滚打,要到改革和建设的第一线去,到基层和艰苦的地方去,到党和群众需要的地方去,和群众打成一片,同甘苦,共奋斗,这样的干部才能成长起来。我们同意这样的观点。这个观点的实质和根据就在于:我们党的事业是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的,而人民群众是党的事业创新和发展的主力军;党的干部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方法带到群众中去,为群众所掌握,才能真正转化为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力量”。江泽民同志指出:“尊重实践必须尊重群众。干部成长的规律表明,那些投身实践并且和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干部,大都是成长进步比较快的干部。”[4](P708)

在革命战争时期,党员干部紧紧依靠人民,在血与火的奋战中,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凝聚民心、汇聚民力,最终夺取了全国政权,建立了新中国。在和平建设时期,党的干部也是走到革命和建设的第一线,带领人民为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国民经济基础。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干部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改革智慧,在改革中处理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维护了社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实践证明,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面临的工作局面空前复杂,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社会矛盾不断凸显。如果党的干部身居办公大院,不做调查研究,不了解下情,落实中央的方针、政策总是从文件到文件,这既无法有效地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也无法找到有效地化解社会矛盾的途径和办法。这样的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当然既得不到群众的认可,也得不到党组织的认可。党的干部必须改变单纯走上级路线、只对上级负责的错误观念。对上负责没有错,因为干部是党的干部,必须对党的上级组织负责,但党的上级所要求的实质是对下负责、对人民群众负责。而要真正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只能深入到人民群众中。近年来,中央反复强调并规定领导干部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调查研究,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为群众出实招、办实事、解民忧,道理就在这里。

事实上,在新的历史时期,越是深入群众,把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结合得好的干部,就越是健康成长的干部。反之,认为自己只是组织上的人,对群众只做表面文章,做形象工程,最终会“因病”而退出历史舞台。

三、党的干部工作与岗位的职责需求越吻合,个人进步越显著

党的干部所承担的岗位职责,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看待和分析:一是从党的事业的角度来定位。我们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宏伟的“巨大工程”,它包含着若干项“大工程”,每项“大工程”又包含若干项“小工程”,每项“小工程”又分为若干“工种”。为完成好这项“巨大工程”,我们需要许许多多党员干部承担起具体的领导责任。而每项工程中不同层级的责任承担者就是不同层级的党的干部所承担的岗位职责。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党的干部的岗位职责一定是党的事业的其中一(小)部分。二是从党的组织的角度来审视。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支部建在连上。现在,我们党的基层组织的建立更是无处不在。在市场经济社会的每个生产角落,都有党组织的存在和发展。这就是说,党的干部都是党组织的成员,都担负着党组织赋予的一定领导职责。所以,从以上分析看,每个党的干部的岗位职责是双重职责,既有党的事业所赋予的干事业的职责,又有党组织所赋予的领导和模范角色。所以,党的干部履行岗位职责,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完成好所担负的每一项任务。所谓“在其位谋其政”,就是对党员干部职责要求的最简明概括。

干好本职工作是党的干部成长的根本前提。第一,党的干部是领导党的事业前进的一分子,领导工作无好坏,每个党员干部都要热爱本职工作,要以优良的工作作风、良好的精神状态、饱满的工作热情投身到党的工作中去。这就要求党的干部要牢固树立“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事业观,要始终从政治的角度,从党和国家的高度来看待所担负的岗位职责,无论处在哪个岗位、担任何种职务,都要立足本职工作,尽心尽力。第二,要以扎实的业务基本功,较强的工作能力做好本职工作。在现代社会,各行各业飞速发展,知识更新日新月异,这就要求党的干部要勤于学习各种现代知识,刻苦钻研,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对做好本职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提出创造性开展工作的方法。第三,要勇于担当,敢于创新,以奋力拼搏的精神做好本职工作。党的事业不可能一帆风顺,会遇到各种突发事件,会遇到各种急难险阻,会遇到各种风险挑战。党的干部要敢于在困难面前担当,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勇于迎接新挑战,分析和解决不断涌现的新问题、新矛盾,并在迎接挑战中经受锻炼,在处理问题和解决矛盾中不断成长,走向成熟。

在自身岗位职责允许的范围内统筹兼顾事业的各个方面,是党的干部做大事的必然要求。党的干部的职责是根据党的事业的不同方面相对分工的,本身并没有特别严格的界限。当党的干部把自己的工作放到党的事业大局中去看待、去定位,必然会与党的事业的其他方面和环节相联系、相联接。在新的事业的开拓发展中,必然会出现这样那样并不能完全分清楚的职责范围。所以,党的干部要有辩证观、大局观。在我们党领导的革命战争史上,我们看到,当某个战区发生大的战斗时,其他战区的部队要做配合行动或支援。正是党的干部不分你我,相互支援、相互配合、相互联动,才取得最后的胜利。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也是一样。在党的事业的全局中,党的干部履行自身的职责,也决不能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相互推诿,贻误事业发展。在出现问题时,有些党员干部怕担责任,畏首畏尾,甘于平庸,碌碌无为,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干事,使得一些工作在困难和压力面前停滞不前。这样的干部就难以成就大事,难以获得进一步的成长与发展。

当然,不同层级的党的干部因为所负责事业的大小不同,职责不同,岗位职责的要求不同,对自身的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各个层级岗位的领导干部,只有具备相应的素质和能力,才能履行好、完成好自身所担负的岗位职责,才有可能得到切实的成长和进步,才能更进一步地担负起做更大事业的岗位职责。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王南湜.从领域合一到领域分离[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

[3]谈宜彦等.领导干部成长八论[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8.

[4]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

[5]习近平.领导干部要认认真真学习 老老实实做人 干干净净干事[J].中央党校报告选,2008(8).

猜你喜欢

领导党组织干部
清华党组织公开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2016重要领导变更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