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若干问题
2012-08-15赵振华
□ 赵振华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再次明确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面临的最为紧迫的任务。这是我们党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进入第二轮的关键节点上作出的制度安排,全面反映了经济转型与体制改革的新指向,高屋建瓴,意义深远。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衍变过程
虽然在改革开放之前我们就提出了要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但在当时的体制和技术水平条件下,是难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着力于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党的十二大报告提出我国国民经济在“许多方面的经济效益还很差,……其原因除了某些不可比的客观因素以外,主要是过去左倾错误所导致的企业盲目发展,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管理体制和分配制度有缺陷,经营管理混乱和生产技术落后”。并提出“六五”期间要“把全部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要从粗放经营为主逐步转上集约经营为主的轨道”。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中提出,“实现‘九五’和二零一零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第一次把两个转变同时提了出来,而且指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靠经济体制改革”。
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党校发表了重要讲话,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深化改革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面转变”。
由此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经历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变到集约型,再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由单纯指企业经营方式,到经济增长方式,再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的演变过程,这一理念的内涵已经突破了经济领域而不断扩大至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领域。
二、如何认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多年“转而未变”
一个时期以来,有一种观点认为,我国很多年前就提出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自2007年之后又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似乎是转而未变。对此我们需要客观地冷静地思考。一方面,要看到经过多年努力,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取得一定成果,大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自2007年以来,转变发展方式的理念已经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并逐步转变为自觉行动。广大人民群众已经认识到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不可持续,必须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特别是近年在世界范围内发生的极端天气,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认识到这是长期环境被破坏的结果,要保护环境,保护自己的家园,就需要转变生活方式,绝大多数城乡居民开始倡导并践行节约、环保和循环经济。国家和地方政府已经把单位GDP能耗的降低状况作为一项考核指标等,环境评估已经成为项目开工的必备条件。
二是开始形成有利于环保和节约资源的体制和机制,如阶梯电价、阶梯水价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商场和超市不准提供免费的塑料袋;节能建筑的新标准已经颁布并在实践中贯彻执行;不少企业更加注重资源的循环利用,不仅减少了排放,不对环境带来任何负面影响,同时也为企业增加了经济效益等;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小水泥、小火电、小化肥等能耗高的项目被强制关闭,代之以能耗低、效率高的大型特大型企业。
三是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技术不断被应用。随着科学技术进步,更多地利用可再生资源和能源,水电、太阳能发电、风电在我国能源供给中的比重逐步加大,一些节电、节能产品被广泛应用,如用LED灯具代替白炽灯;感应式水龙头的应用节约了大量水;中水的利用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企业内部科学技术进步既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又节约了资源和能源。从总体效果来看,我国的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在不断提高、单位GDP能耗不断降低,环境在逐步改善,特别是一些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环境总体越来越好。
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甚至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我们不可能在未来某年某月某日对外宣布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已经完成,以后就不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了,因为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会不断地暴露,在不同时期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也是不同的,经济结构的调整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技术进步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同时,在现阶段,我国确实存在阻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因素或障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究竟难在哪?大体归纳一下,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是以GDP论英雄的考核方式没有从根本上转变过来,必然引导各个地方把主要精力放在经济增长上面,而不是放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面。虽然一再强调不把GDP作为考核地方发展的主要指标,但是在实际经济运作过程中,绝大多数地方依然是唯GDP是举。其实,背后隐藏的是地方财政收入,因为没有经济增长就不可能有财政收入,在现有的财政体制下,没有财政收入,地方的日子就难过。既然如此,各个地方自然热衷于引进项目,甚至有的项目在发达地区被淘汰之后,被落后地区当做香饽饽引进。特别是在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发生矛盾时,往往着力于前者而忽视后者,以至于社会矛盾以比经济增长更快的速度积累,形成了社会矛盾突发、多发。
二是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尚未真正形成。科学发展首先是发展,但发展方式要科学。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真正实现科学发展,需要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和机制。进一步说,就是要形成哪个地区实现科学发展,哪个地区注重保护环境,哪个地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哪个地区不吃亏;哪个行业科学发展,哪个行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哪个行业保护环境,哪个行业不吃亏;哪个家庭节约资源和能源,哪个家庭不吃亏,哪个人保护环境,哪个人生活方式科学,哪个人受到社会的爱戴和尊崇。目前这些体制和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
三是技术进步还不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体是企业,要节能降耗,要实现内涵式扩大再生产,要提高产品质量等都仰赖于技术进步,而技术进步又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既需要大量的人才,又需要大量资金,还需要坚实的研发能力以及遵循研发和技术进步的规律。有的技术可以跨越式发展或进步,有的技术需要一代代地逐步深入。技术研发和应用所需要的条件不是所有企业都具备的,每一个企业都希望研制和运用新技术,因为新技术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或者如马克思所言,可以为企业带来超额剩余价值。但为什么落后的技术无法淘汰,产业结构升级缓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缺乏新技术。再加之我国科研体制中存在不少阻碍技术进步和技术应用的障碍,技术进步无法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自然给人的感觉是一方面我们不断强调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另一方面,似乎成效不大。
三、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是对传统经济增长理念的革命,是对传统生产方式的革命,是对传统生活方式的革命,这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一)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1.优化产业结构。产业结构优化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核心。要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实现三大产业之间及其内部关系协调和升级。一是要继续加强第一产业,巩固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提升第二产业,增强第二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让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更大作用。三大产业的产值和劳动力比例由目前的二、三、一结构调整为三、二、一结构。虽然第一和第二产业的产值和劳动力比例会下降,并未意味着这两大产业不重要,相反是由于这两大产业的发展对第三产业产生巨大需求的必然结果。二是要继续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和服务业现代化道路。三大产业都需要进一步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在国际市场上形成有影响力的品牌,增加产品或服务的附加值。三是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战略新型产业。战略新型产业关乎国家未来,民族命运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四是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等各种生产要素结构组合。五是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也要充分发挥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诱导作用。
2.优化城乡结构。城乡结构调整的目标和核心就是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是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途径和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城镇化是各个国家发展的普遍规律。目前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一般都在80%左右,有的高达90%。要继续推进城镇化,一是要把城镇化提高到一个新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只有更高的城镇化水平,才能带动我国国民经济更快发展,让更多农民享受城市文明,才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二是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实施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战略。城市发展有其内在规律,大城市有大城市优势,小城市有小城市优势,要发挥各自优势,走出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之路。要充分发挥大城市可以带动第三产业发展、节约土地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等优势,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小城市适合于农民转移,基础设施投资相对较少,便于管理等优势。三是制定适合于城市发展的综合政策体系,清除城市发展体制障碍,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四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使农村和城市相协调。农村现代化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因为没有农村全面发展,城市发展就会受到限制;没有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城市居民收入增加也会受到影响;没有农民素质全面提高,城市发展所需要的大量高素质劳动力就难以满足;没有稳定繁荣的农村,也就没有稳定繁荣的城市。
3.优化区域结构
优化区域经济结构,克服盲目和重复建设,形成全国各地区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的区域经济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由于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严重不平衡,政策资源要向欠发达地区倾斜,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在优化区域经济结构上,要注意处理好东部、中部和西部关系。
从区域经济政策来看,建国之后经历了向西部倾斜、东部优先发展和东中西部协调发展三个阶段。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并不意味着东中西部以同样的速度,同步发展,而是要让每一个地区都能够从自身实际出发,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共同发展。同时各个区域之间要有合理功能定位。经济特区作为改革开放前沿地带,要在体制创新和扩大开放方面做出新的探索,进行新的试验。东部地区已经具备了较为雄厚的经济实力,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需要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利用自身扩大开放的优势,发展外向型经济,在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方面走在前列。中部地区传统产业所占比重较大,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重点是加强粮食主产区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建设,加强能源、原材料基地和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西部地区产业基础薄弱,重点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发展科技教育,根据自身优势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东北地区重点是深化体制改革,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搞好重要行业、企业的重组改造,推动装备制造业、原材料加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4.优化需求结构。需求结构包括消费、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在三大需求中,要千方百计扩大消费需求,形成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在消费需求中,重点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要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中低收入者收入,让城乡居民有能力消费;改善消费预期,让城乡居民敢于消费。在投资需求中,重点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从投资主体来看,把以政府投资为主转变为政府和社会共同投资;从投资区域来看,把以城市投资为主转变为城乡共同投资,把东部地区投资为主转变为东中西部共同投资;从投资产业来看,更多投向农业和战略新兴产业;从投资领域来看,更多转向民生领域。在出口需求中,重点是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打造出口产品品牌,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通过优化需求结构,实现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
(二)遵循经济规律
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同样必须遵循经济规律。我国目前正处于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更需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第一,遵循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包括供求规律、竞争规律以及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等。比如,既然存在供求规律,价格必然会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发生波动,价格的波动不是对价值规律的违背,恰恰是价值规律的实现形式,这是稍有经济学常识的人都懂的道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不管供求关系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实施价格的冻结政策,结果价格既不反映供求关系,也不反映价值,处于严重扭曲状态。由于价格是资源配置的指挥棒,价格的扭曲必然导致资源配置效率的低下,形成了粗放式的经济增长。再比如,搞市场经济就要允许竞争,鼓励竞争,消除垄断,竞争的结果就是从外部迫使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集约化经营。而目前我国的垄断问题比较严重,主要表现为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无论是行业垄断还是地区封锁,实质都是用行政办法保护行业或地区利益,结果是保护了落后,导致资源的误配置,降低了经济效率。只有遵循经济规律,打破行业垄断以及地区封锁,鼓励竞争,才能淘汰落后,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提高竞争能力,将粗放式增长转变为集约式增长。
第二,遵循经济周期规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宏观经济的运行来说,必然会存在高涨、衰退、萧条、复苏四个不可分割的阶段。长期以来,我们不承认经济周期,特别是经济危机,把它与社会制度联系起来,试图消灭经济周期,期望国民经济始终能够保持不快不慢的理想状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政府加强了宏观调控,经济周期的波幅、波长发生了变化,由以前经济总量的变动转变为经济增长率的变动等,但经济周期自身没有改变,国民经济也不可能直线式上升。既然经济周期是规律,就难以改变。从发达国家国民经济运行轨迹可以看出,往往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利用市场机制淘汰落后产业,迫使企业进行技术、管理和市场创新,随后进入下一轮的繁荣,最终呈现出螺旋式上升。每经历一次经济危机,就带来一次繁荣和技术进步。我国建国之后一直到现在,虽然国民经济也在不断波动,但由于每遇到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政府盲目地保护企业,其结果是保护了落后,我们的技术水平在原地踏步。可见,经济危机是国民经济肌体内部的自我调整,我们要充分利用经济周期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第三,利用经济手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既要运用行政的力量,更要注重经济手段。防止市场经济中出现的负外部性也好,限制某些领域的不规模经济也好,还是引导企业技术创新也好,经济手段往往比行政手段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转变经济增长动力
从需求角度来看,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主要是消费、投资和出口需求,也称之为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从近年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来看,呈现出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旺盛,消费需求不足的倾向。因此需要扩大消费需求。
我国的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2000年以来,我国的最终消费率呈现逐年下滑的势头,而且与世界平均水平比较,低了30多个百分点,不仅低于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而且也低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水平。而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是拉动经济发展的最稳定因素,因此,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需要转换经济发展的动力,由长期以来以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转变为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
我国消费需求不足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收入的原因,一是供给原因。从收入来看,收入决定消费。过大的收入差距形成了消费断层。改革开放后,在我国城乡居民收入都有所提高的情况下,出现了收入差距的过分扩大,形成了高收入者、中等收入者和低收入者三个不同的收入群体,由此也形成了三个消费断层,即高收入者有消费能力而没有消费愿望,中等收入者有一定的消费能力但由于缺乏良好预期而不敢消费,低收入者有消费愿望但无力消费。要扩大不同收入群体的消费,需要引导高收入者投资,以带动中低收入者扩大就业和收入增加,并引导其科学健康地消费;对于中等收入者而言,要改善预期,让他们敢于消费;对于低收入者而言,主要是提高他们的收入,让他们有能力消费。
从供给来看,生产决定消费。我国供给呈现总量过剩和结构短缺并存的双重特点,制约了消费需求的扩大。从总量来看,市场经济条件下总会表现出总量相对过剩的特点,之所以是相对过剩,一方面是相对于城乡居民的购买力而言的,另一方面是相对于没有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和服务,即普通商品和服务过剩但城乡居民需要的商品和服务又满足不了需求而言的。要扩大消费需求,从供给角度来看,一是要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创造消费信心;二是改善供给结构,提供更多具有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通过改善供给创造新的需求。三是寻找新的发展点。如大力发展文化、休闲、旅游产业;创造条件继续推进家用电器进入城乡居民家庭等。
(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技术进步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新技术运用,一是可以改造传统产业,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资源,降低能耗。二是可以提升我国的产业层次,逐步将我国从低水平的产业层次引领到高水平的产业层次。在产业层次的提升中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三是可以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重大缺陷就是国民经济缺乏循环性,结果不仅消耗了资源和能源而且污染了环境。而有了新技术以后,就可以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循环发展,将更多的生产和消费环节的废弃物和污染物转化为新的资源和能源,真正实现变废为宝。四是可以发现和利用新的资源和能源,如新的瓦斯利用技术,将废弃的或者是有害的气体转化为能源;太阳能技术的研制和利用可以代替传统的能源等。
要研制和运用新技术,一是需要有技术,技术来自哪里,显然来自人才,因此需要培养大批人才,特别是需要造就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二是需要研制新技术的平台,这一平台就是企业。长期以来,我国大量科研人才集中于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结果有大量科研成果不能及时地得到转化,新技术的研制和运用出现了两张皮的现象。要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将创新要素集聚到企业,让更多的研究人才集中到以企业为中心的创新体系中。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项目除了基础性项目以外,更多地要集中到为企业服务,企业出题目,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做文章,实现科研成果的直接转化。三是需要有新技术的支持体系,这一支持体系就是国家创新体系,包括科技管理体制、转化体制、法制体制、政策体系、激励体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