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毛泽东的农民革命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2012-08-15杨启金
杨启金
(西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715)
略论毛泽东的农民革命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杨启金
(西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715)
要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就必须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势力。中共早期领导人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中没有认识到农民的重要地位,没能团结无产阶级的最忠实可靠的同盟军。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国情出发,高度重视农民问题和工农联盟,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党继续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开辟了广阔前景。新时期重温毛泽东的农民革命思想,我们可以获得许多宝贵启示。
毛泽东;农民革命思想;当代启示
在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准确把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始终高度重视农民问题,把广大农民作为无产阶级最忠实可靠的同盟军,领导广大农民同帝国主义势力和封建主义势力作坚决斗争,并坚持不懈地为广大农民谋切身利益,从而建立起了党同广大农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党也应该高度重视农民问题,切实解决广大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进一步密切党同广大农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中共早期领导人对农民革命的认识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以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然而,当中国共产党人深入到实际斗争中去的时候,他们很快就发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无论是工人阶级还是其他劳动人民的解放,首先面对的最大障碍是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军阀统治势力,中国人民的迫切需求并不是立刻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而是首先进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封建军阀统治的斗争。否则,就不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也就谈不上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但数次反帝反封建军阀的工人起义失败的惨痛教训表明,中国革命面对的敌人是异常强大和凶恶的,仅靠工人阶级一阶级的力量是不能完成中国革命任务的,中国革命要取得胜利必须建立广泛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统一战线,特别是要有广大农民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但是,当时中国共产党内却先后出现了以陈独秀、王明等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和“左”倾机会主义错误,这两种机会主义都严重脱离了中国的现实国情,没有看到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忽视了工农联盟,没能正确把握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没有找到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正确革命道路,结果都给中国革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二、毛泽东的农民革命思想及实践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现实国情出发,高度重视农民问题和工农联盟,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带领广大人民群众经过长期浴血奋战,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1、农民是无产阶级最广大和最忠实的同盟军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就是因为没能团结广大的农民朋友,以攻击真正凶恶的敌人。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历来重视农民问题,他从1925年起就以主要精力领导农民运动,并注重研究中国农民问题。1925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指出:“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切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但我们要时常提防他们,不要让他们扰乱了我们的阵线。”[1](P9)明确指出了中国革命的敌人和朋友,解决了“分清敌友”这个革命的首要问题。1926年他又在《中国农民》第一期上发文,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将农村居民分为大地主、小地主、自耕农、半自耕农、贫农、雇农等八个阶层,并就各个阶层对革命的态度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进一步指明了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其中的贫农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而中农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这样就解决了中国革命中的最主要的“同盟军”问题。
2、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里,农民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他们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剥削,具有强烈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因此,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没有广大农民的积极拥护和参与是不可能的,而要使广大农民积极支持革命和参加革命,就必须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农民问题。1926年9月,毛泽东发表《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一文,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所谓国民革命运动,其大部分即是农民运动,若无从乡村中奋起打倒宗法封建的地主阶级之特权,则军阀与帝国主义势力总不会根本倒塌。”[2](P37-39)这就抓住了中国革命的实质,即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革命。同年11月,中共中央设立农民运动委员会,毛泽东任书记,主持制定了《目前农运计划》,规定全国农民运动除广东外,应以湖南、湖北、江西、河南为重点,从而带动了全国农民运动的迅猛发展。1927年3月,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文中热烈赞颂了农村正在发生的大革命。他称赞“农民的举动,完全是对的,他们的举动好得很!一切革命同志须知: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一切革命同志都要拥护这个变动,否则他就站到反革命立场上去了。”[1](P16)毛泽东认为,农村革命是农民阶级推翻地主阶级权力的革命,是农民的民主势力推翻封建势力的革命。因此,他极力主张“打倒土豪劣绅,一切权力归农会”,“必须建立农民的绝对权力”[1](P14-17)充分肯定了“推翻地主武装,建立农民武装”的重要意义。毛泽东还精辟地分析了农民的各阶层,指出贫农是农村中最革命的力量。他进一步强调“没有贫农,便没有革命。若否认他们,便是否认革命。若打击他们,便是打击革命。”[1](P21)《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全面总结了湖南农民革命斗争的丰富经验,有力回击了当时党内外对于农民革命斗争的种种责难,鼓舞和推动了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进而促进了中国革命的不断发展。
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3](P633)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业大国,这是最基本的国情。所以,中国共产党要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立足这个基本国情,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否则,就会犯各种右和“左”的错误,给革命造成损失。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不断总结革命斗争经验,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1928年10月、11月,毛泽东分别发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篇文章,阐述了红色政权存在发展的原因和条件,以及“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紧密结合。”[4](P69)此基础上,1930年1月,毛泽东又发表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著名通信,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1](P98)进一步提出了以乡村工作为中心的思想,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理论。之后,毛泽东在1936年12月写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和1938年11月写的《战争和战略问题》中对这一理论又作了进一步的阐述;1939年10月写的《<共产党人>发刊词》和11月写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等著作中对这一理论又有新的发展。这一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武装夺取政权的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正确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推动了中国革命不断向前发展。
三、毛泽东农民革命思想的当代启示
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历来重视农民革命和农民问题,其农民革命思想是丰富的、深邃的;在毛泽东农民革命思想的正确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群众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为党继续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开辟了广阔前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重温毛泽东的农民革命思想,我们可以获得许多宝贵的启示。
第一、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真理,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马克思主义只有与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才能不断开辟自身的发展道路,才能永葆生命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早期革命斗争屡受挫折,就是因为没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斗争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没有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和方法,而是盲目套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具体观点和个别论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斗争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高度重视农民问题和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我们也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持之以恒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凝聚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不断完善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时、深入地回答实践提出的新课题和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充分发挥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发展的巨大作用。
第二、必须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坚持实事求是。认清国情、立足国情,是一个国家解决所有问题的基本前提。中共早期领导人在带领人民同敌人作斗争的过程中,没有准确理解和把握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民占全国人口80%以上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农业大国的基本国情,因而没有看到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没有重视农民革命和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也没能找到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革命道路,而是盲目模仿俄国十月革命的以进攻大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结果都遭遇了重大挫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紧紧立足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高度重视农民革命和工农联盟,成功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新道路,最终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我们也必须认清基本国情,紧紧立足基本国情,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时,“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的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5]因此,我们要紧紧立足基本国情,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增强发展的协调性,走共同富裕道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宏观调控体系;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总之,只有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夯实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第三、必须始终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广大农民群众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和平建设年代都为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都始终高度重视农民问题,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同帝国主义势力和封建主义势力作坚决斗争,并坚持不懈地解决广大农民群众最迫切的土地问题,建立起了党同广大农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党也必须高度重视农民问题,始终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6]因此,要大力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良性互动、协调发展;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不断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真正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群众的各项权益,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1] 毛泽东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 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 毛泽东选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 杨凤城.中国共产党历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5]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7-02.
[6]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25.
A841
A
1672-4445(2012)02-0008-04
2011-11-17
杨启金(1986-),四川泸州人,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责任编辑:张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