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统筹推进“三化”深度融合研究
2012-08-15喻浩荣
喻浩荣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江西 南昌 330003)
欠发达地区统筹推进“三化”深度融合研究
喻浩荣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江西 南昌 330003)
关注欠发达地区“三化”深度融合进程中的破解点、制高点与切入点,建立“三化同步”的“先行区”,引领构建以城镇化为载体、以工业化为带动、以农业现代化为支撑的“三化同步”发展格局,既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又是推进现代化建设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
欠发达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深度融合
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一个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提高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实现“三化同步”深度融合,既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又是推进现代化建设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把“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1]作为今后发展的重要政策导向。直面与正视欠发达地区“三化同步”差距,破解其发展的“短板”与“软肋”问题[2],有利于解开制约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门禁、解除城镇化系列病症、解决好农民进城、产业聚集、耕地集中等事关战略大局问题。本文旨在为欠发达地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探寻突破路径——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深度融合,互动发展。
一、欠发达地区统筹推进“三化”深度融合的破解点
工业化、城镇化犹如飞机的两翼,农业现代化则犹如飞机的尾翼,尾翼不稳,航向必偏。欠发达地区是区域经济统筹发展的“短板”、“软肋”,决定着区域经济的整体水平,需要高度重视和调整影响制约欠发达地区科学发展的因素,唯有铲除这些痼疾,才能为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创造条件。
(一)欠发达地区的“短板”问题
支柱性的产业动能不足,产业结构趋同且层次低。一方面,虽然一些欠发达地区实施了支柱产业发展战略,但长期以来受重复建设的影响,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缺乏个性,产品、产业结构趋同,支柱产业发展缓慢,规模效益和产业化经营效益不强,对经济拉动力较弱,资源优势仍难以转化为竞争优势和经济优势;另一方面,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缓慢,主导产业仍以农业为主,第三产业尤其是新兴产业发展滞后,非国有经济发展缓慢,主要从事初级产品的生产与开发,加工业发展滞后,产品加工深度和加工层次低。
基础设施滞后竞争力弱,受生产要素制约明显。欠发达地区的交通、电力、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基础设施整体滞后于发达地区,并且差距还在继续拉大,导致竞争能力较弱。同时,由于经营机制、人才机制、融资机制等尚须完善,对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吸引力明显不够,使招商引资难度较大,陷入了经济落后的恶性循环之中。
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匮乏,内生性的经济活力不足。欠发达地区创业的水平低,受多数行业产能过剩和市场需求不足的影响,民间投资意愿不强,民间融资的市场建设严重滞后;同时,企业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淘汰落后产能等解决深层次矛盾的力度还不够,应对危机、攻坚克难的动力和活力还不足,内生性增长的机制尚未形成,发展后劲严重不足。
(二)欠发达地区的“软肋”问题
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给力,相得益彰,是一个互动的整体。从国际经验看,一些国家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注重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现代化建设的几个轮子协调前进,从而顺利迈进了现代化国家行列,但也有一些国家没有处理好“三化”关系,农业发展支撑不了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萎缩、农村凋敝、农民贫困,导致经济发展停滞、社会动荡不安,现代化进程遭受挫折。当前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中最严重的问题是农业基础薄弱。这些问题是“三化”不同步不协调的集中反映,既是影响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一大隐忧,也是欠发达地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着力解决的“软肋”问题。
农业生产要素持续流失。受二元结构体制的作用、市场机制的推动、经济利益的驱使,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欠发达地区对农业保护不力,对农村支持不够,耕地、资金、人才等资源要素加速从农村向城市流动,从粮食、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导致城乡失衡加剧、城乡差距扩大。
农产品供给的压力不断增大。随着人口总量增长、城镇人口比重上升、收入水平提高和工业用途拓展,农产品需求呈刚性增长态势。欠发达地区农业基础薄弱,农产品总量平衡的脆弱性凸显,品种和区域结构失衡的矛盾加剧。一方面耕地减少、水资源匮乏等资源约束趋紧,保障农产品供给的压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农业生产成本快速上升,农资、农机、用工、土地等费用呈快速上涨态势,相当程度上吞噬了农民的务农效益,迫切要求加强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农业逐步进入高成本、高补贴和高价格的时代,对保供给、稳市场带来了严峻挑战。
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尽管近几年农民收入较快增长,但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拉大的局面没有根本扭转。目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已超过3.33:1。欠发达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更大,加剧了收入分配领域的矛盾,也制约了农民的消费能力。农村潜在的巨大市场难以启动,扩大内需缺乏基础支撑,影响了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后劲。
农村劳动力素质下降凸显。欠发达地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农村人口结构加剧变化、社会结构深刻变动,一些地方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的现象日趋明显,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的问题逐渐突出,农村劳动力总量过剩与结构性短缺并存特征显现。外出务工农民中愿意回到农村的越来越少,乡村就业人员中完全务农的越来越少,务农劳动力中安心种粮的越来越少,农村干事缺人才、干活缺人手的现象增多。这些问题凸显了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必须适应农业农村发展的阶段性变化,按照“三化同步”的要求,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在新的起点上开辟农业农村发展新局面。
二、欠发达地区统筹推进“三化”深度融合的制高点
工业化创造供给,城镇化创造需求,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显然,城乡二元体制是导致“三化”不够同步的体制原因,是阻碍“三化”同步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障碍。科学把握现代化发展规律,尤其是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广泛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是欠发达地区统筹推进“三化”深度融合的制高点。
(一)着力推进工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为“三化”深度融合提供城乡统筹动力。
坚持将工业化作为“三化”深度融合的“火车头”,带动城乡一体化。工业化是对社会经济结构的彻底改造,是“三化”融合发展的核心,是“化”农业社会为工业社会、“化”农民为市民、“化”传统农业为现代农业的强劲动力。
加快向经济结构全面优化转变。以科学规划引领产业集中布局,高起点编制完善城乡一体的空间布局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各类专业规划,引领城乡各类优质资源要素快速集聚。欠发达地区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现实基础差别较大,经济形态具有明显的多层次性。许多产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产业之间的发展很不平衡;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总量的扩张,劳动力、资源和环境的约束越来越大,这就迫切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大力气促进经济结构、一二三次产业结构、区域发展结构全面优化;要彻底改变主要通过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实现经济增长的产出方式,确保可持续发展,优化供给管理方式、改善生态环境、加强社会建设,着力推进内生增长型经济发展模式及早形成。一是要转变单一依靠二产推动产出增长的方式为三次产业协调带动供给增加;二是要通过增加科技贡献、管理贡献、提高劳动力资源素质、延长产业链条等方式集约利用资源,降低单位产出的物质消耗和环境排放,提高经济效益;三是要加快收入分配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经济结构、国土开发空间结构的调整,为化解过去积累的矛盾、实现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创造条件;四是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建设,努力创造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环境优势。
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做到时间上同步演进,空间上产城一体,布局上功能分区,产业上三产融合。其一,要加强规划统筹,普遍推行“多规衔接”,尤其要在已有交通规划的基础上制定产业规划和城镇规划,用科学规划引领“两化”互动发展,为三化同步提供动力机制。其二,要加强产城统筹,重点围绕产业园区、产业聚集、产业新城三个层次,推进产城互动发展,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要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划分的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尤其在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切忌不讲条件地盲目发展工业和扩大城市规模,建设好生态屏障。
创新社会管理与加强布局统筹。加快户籍制度及相关制度改革,加强就业促进,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建立与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相匹配的社会管理体系。在“两化”进程中统筹做好农业现代化工作,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县域内三次产业发展,依托中心城镇辐射新村,建设“新农村综合体”,大力提高城乡统筹和建设水平。
(二)着眼促进城镇发展方式转变,为“三化”深度融合提供城乡统筹载体。
城镇化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速器,坚持将城镇化作为“三化”深度融合的“发动机”,推动城乡一体化。城镇化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带动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加快提升城镇能级水平。欠发达地区要把握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重视城镇发展动力,更加重视城镇质量,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载体。吸纳各类资源要素加速向城镇集聚,大力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发展,提速发展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和现代新兴服务产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特色旅游业和现代商贸业,基本形成经济支撑有力、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健全、人居环境优美、发展协调有序的现代城镇体系。
构建科学的城镇体系。欠发达地区要全面加强城市规划工作,强化规划的战略性、前瞻性和导向性作用。第一,要高水平科学规划和建设城市新区,统筹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第二,要全面加强小城镇体系规划。小城镇是扩大内需的总抓手、启动消费的推进器、统筹城乡的联结点、吸纳就业的蓄水池,以科学规划引领小城镇建设,高起点完善小城镇总规、控制性详规、专业规划以及重点区域规划设计,并与城乡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小城镇体系的定位要与欠发达地区发展定位相一致,小城镇体系的结构要与欠发达地区人口城镇化进程相适应,小城镇体系的布局要与欠发达地区生产力布局相匹配,小城镇体系的形成要与以欠发达地区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的发展趋势相吻合。
提升城镇品位与综合承载力。要加快发展大中城市特别是区域性中心城市,大力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要突出城镇发展特色,在城镇规划建设中融入更多的地方元素,传承历史文脉,塑造城镇个性,形成城镇的文化特色、产业特色和环境特色,提升城镇品位,提升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实力;要完善城市功能和基础设施,科学确定城市功能分区,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繁荣发展城市经济,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大力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三)着重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为“三化”深度融合提供城乡统筹基础。
坚持将农业现代化作为“三化”深度融合的“助推器”,推进城乡一体化。农业现代化滞后,既是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的直接表现,又是影响和制约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的主要因素。农业现代化为工业化拓展了广阔空间,推动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
推动现代要素投入改造农业。其一,促进农村人口更多更稳地转移落户城镇,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和城乡人口布局优化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其二,以建设现代农业综合载体、经营主体、产业体系为重点,进一步增强现代农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其三,强化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和生态化的发展导向,加快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服务体系和激励机制,不断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统筹难题。以增进农民利益、保障农民权益为核心,深化研究、审慎决策,大胆试验、稳步推广,积极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大力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继续深化公共服务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把增加“三农”投入作为推动“三农”加快发展和推进“三化同步”发展的保障,健全资源要素向“三农”倾斜配置机制和“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按照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要求,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增加财政对“三农”的投入。
三、欠发达地区统筹推进“三化”深度融合的切入点
当前欠发达地区“三化”不够同步的问题还在凸显,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影响和制约依然存在,突出表现在农业现代化滞后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局面尚未扭转,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状况尚未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尚未打破,工业化本身也任重而道远。在这种情况下,应牢牢把握“三化同步”发展的规律和城乡融合发展的趋势,可以通过改革实验,推动建立“三化同步”的“先行区”,引领构建以城镇化为载体、以工业化为带动、以农业现代化为支撑的“三化同步”发展格局,从而形成城市与农村相互促进、农业与工业联动、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局面。为此,要聚焦找准“三化”同步发展的切入点。
(一)把科学规划作为推进“三化”深度融合重要前提。
规划工作决定欠发达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层次和水平。在实践中,要坚持以科学规划引领“三化”深度融合,站在区域经济统筹发展的高度,对照城乡规划全覆盖的目标,最大限度地整合城乡空间资源,优化城乡空间形态;要牢固确立开放式规划的理念,凡涉及总体发展规划、重点区域规划和重大基础设施规划的编制,自觉将其置身于欠发达地区内考量,全面描绘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宏伟蓝图;要对发展定位有待明确的“白色地段”,暂停做详规和深度设计,为未来可持续发展留足空间;要坚持“开门做规划”,在编制过程中认真倾听群众心声,尊重群众意愿,并向群众公示,既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规划的科学合理,又充分激发了欠发达地区百姓支持参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把改革创新作为推进“三化”深度融合强大动力。
欠发达地区要创新推进“三化”深度融合的党建工作机制,工作推进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加强新时期基层组织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大力实施“良田工程”,充分用足城乡土地挂钩周转政策,加快引导农民进城进镇进区居住,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为“三化”深度融合腾出发展空间;开展“能人投入”、“企业联村”等活动,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城乡建设,有效缓解建设资金不足的矛盾;把农村合作组织建设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在搬迁过程中,建立完善推进机制,切实消除人民群众的后顾之忧,形成全社会支持搬迁的良好氛围。
(三)把发展惠民作为推进“三化”深度融合的目标追求。
欠发达地区加快推进“三化”深度融合,必须始终把保护群众切身利益放在突出位置,一切工作都要着眼于民生改善,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实施农民培训转移工程,加快就业创业增收步伐,实现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宽裕;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建设,加大“合格小区”、“示范小区”创建力度,增强城镇承载力和吸引力,不断提升农民居住生活质量;开展生态立市,创建诸如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园林城市、旅游城市、历史文化名城等,不断提升城乡环境管理水平;建立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慈善基金、爱心基金与爱心超市,加大对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大幅提升欠发达地区广大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四)把科学统筹作为推进“三化”深度融合的根本方法。
欠发达地区推进“三化”深度融合是一项系统工程,在组织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城乡一盘棋。针对城乡分割、条块分离的工作状况,实行条块结合的组织分工方式,建立地方政府片长负责制、区镇挂钩联系制和重点工作、重点项目分工负责制,彻底改变过去城乡“两张皮”的管理格局。对新农村建设进行整建制推进,召开新农村建设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现场推进会,抽调干部参与新农村建设、拆迁、招商、信访等,组织机关干部到村任职,形成城市与农村相互对接、良性互动、城乡一体的组织推进体系。
(五)把构建“先行区”作为推进“三化”深度融合的抓手。
推动欠发达地区建立“三化同步”的“先行区”,既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又有长期的实践基础,是积极探索我国实现“三化同步”成功之路的迫切需要。在加快推进“三化同步”上勇于创新,深化农村产权、土地、户籍、金融、行政管理等制度改革,要加强“五个统筹”:统筹区域空间布局,加快实现城乡规划布局一体化;统筹夯实发展基础,加快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统筹改善生态环境,加快实现城乡生态建设一体化;统筹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统筹社会事务管理,加快实现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探索一条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径,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强化组织领导、部门协作、资金整合、督查考核,力争确保改革实验初见成效,创造经验全面推广。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Z].人民日报,2011-03-17.
[2] 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R].人民日报,2010-10-18.
F28
A
1672-4445(2012)02-0045-04
2012-01-03
喻浩荣(1962-),女,江西南昌人,中共南昌市委党校教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学研究。
[责任编辑:钟 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