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代化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012-08-15华雷
华 雷
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代化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华 雷
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据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通过大众化得以深化;马克思主义是否需要大众化是辨别真假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标志;马克思主义能否实现大众化直接关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生命。用中国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据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需要通过不断时代化保持生机和活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向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提出迫切要求;当代世界潮流和趋势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构成极大压力。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代化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式是:转变理论思维,改进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方式方法,用马克思主义武装、感染、凝聚群众;紧跟时代步伐,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当代化建设;坚持现代化方向,着眼中国现代化建设目标,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能够科学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经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的推进,已经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现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仍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还不到位,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尚未很好地转化为人民群众的思想和行为;另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有所欠缺,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尚存落后成分和不文明因素,没有完全适应时代要求。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解决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即全面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时代化建设。
一、为什么必须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以中华民族的语言、大众生活的逻辑、简单通俗的形式表达出来,使人民大众理解掌握并付诸实践。大众化是从空间角度要求马克思主义不仅要为先进人物所掌握,还要普及到人民群众之中,装进人民群众的头脑,融入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通过大众化得以深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是通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空间扩展来实现的,这个扩展具体表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特色化、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化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大众化。从当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展情况看,理论特色化的工作经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演进,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已经基本完成。制度国家化的任务在中国共产党获取执政地位并将马克思主义上升为国家意志后,经过六十多年的巩固完善也已基本完成。而思想大众化的任务虽然伴随理论特色化和制度国家化的整个过程并取得很大成效,但还远远谈不上完成。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是一些理论或政治工作者的研究对象。一些人或忙于学科建设,或为体系概念争论不休,或集中于历史考证,对现实实践中的问题研究不多,群众关注的热点往往成为研究的盲点。另一方面,虽然马克思主义被载入了宪法,成为全社会的指导思想和核心价值理念,但马克思主义仍带有口号式的痕迹。它过多地停留在国家政治生活层面,官场上马克思主义话语十足,讲话中、文章里必有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词句,但在群众的日常生活中马克思主义话语明显式微。再者,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我们正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对此进行了大规模、长时间的宣传教育。但广大群众对它的认可程度还不很到位,人们的思想行为远未统一到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上来。因此,在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建设中应该更加重视思想大众化的工作。
(二)马克思主义是否需要大众化是辨别真假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标志
马克思主义是否需要大众化?这个问题在理论上存在着不同意见,实践上也出现了不同做法。一些人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性否定大众性,认为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显著属性,马克思主义只属于无产阶级,不存在大众的或全民的马克思主义;一些人则用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否定大众性,根本否认群众的马克思主义觉悟和能力,认为群众中不能自发地产生马克思主义思想,群众只有不断地被灌输、被教育,才能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在这种理论观念下,中国历史上曾出现马克思主义过分阶级化的严重偏差,认为谁的阶级出身好谁的马克思主义觉悟高,出身不好的要不断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改造。直至形成以阶级斗争为纲,导致在马克思主义已经占统治地位、社会主义国家内敌对阶级作为整体已经不存的情况下还大搞阶级斗争。中国历史和现实中还存在马克思主义精英化的倾向,认为谁读的马克思主义书本多谁的马克思主义真理多,谁的官衔大谁的马克思主义水平高,领袖言论就是真理,只有最高领袖才可以发展创造马克思主义。上述思想倾向源自对经典作家言论的片面、僵化理解,在实践中更是把马克思主义引入歧途。
马克思主义是强调阶级性,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性是建立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大众性才是其本质属性。第一,马克思主义虽然强调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但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社会阶级状况时,始终是从民族、国家乃至全人类大多数角度来概括人民群众内涵的。他们将敌人视为少数,始终站在人民群众一边,鲜明地反对少数人对多数人的压迫、剥削和奴役。第二,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把无产阶级的解放当做最终目的,他们一再强调“首先解放工人阶级,然后解放全人类;整个社会解放了,工人阶级才能彻底解放”[1](P312)。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学说,更是关于全人类解放的学说。第三,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作为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只是阶级社会中的特有现象。在非阶级的社会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共产主义社会就是全体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要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社会。死抱住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性不放,非但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宗旨和目的,更不符合发展变化了的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实际情况。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确讲过,工人运动中不能自发产生马克思主义,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的话语。但这种认识只是基于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社会特别是俄国工人队伍知识觉悟状况的分析。在工人阶级日益知识化的当代世界,特别是经过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教育培养达半个多世纪之久的当代社会主义中国,经典作家对工人群众的这种认识显然属于不合时宜的“个别论断”,而且这种论断是否真正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也值得商榷。第一,马克思主义从来是把人民群众看作历史活动主体的,人类的历史是由愚昧走向文明、由落后走向先进的发展进化过程,如果作为历史活动主体的人民群众在实践中不能产生马克思主义,那么所谓先进人物的马克思主义创造从何而来?第二,马克思主义从来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如果把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马克思主义排除在人民群众创造之外,显然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这个基本观点。第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表明,马克思主义就是在人民群众的实践中产生的,是随着人民群众实践的深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正如毛泽东充分肯定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下中国农民的马克思主义觉悟和作为一样,邓小平也充分肯定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创造。正是人民群众的马克思主义创造,才使我们的事业不断摆脱困境,不断获得新的生机。
(三)马克思主义能否实现大众化直接关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生命
马克思主义者创立自己学说的目的不是为了构建一个纯粹的理论体系,而是为了教育群众、发动群众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我们讲马克思主义具有实践性、革命性的特点,都是由其群众性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是最具实践特征的理论。它讲的实践不是抽象的实践,而是人民群众的实践。就自身的理论来看,马克思主义产生并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实践、受人民群众的实践检验、在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发展,离开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建立在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掌握基础上的自觉实践,马克思主义就失去了物质力量、没有了生机和活力。
马克思主义也是最具革命特征的理论。它以改造世界为目的,把追求无产阶级乃至全人类的解放当作最终目标。这一革命历程并不是什么英雄人物创造历史的过程,而是人民群众自我解放的过程。因此,马克思主义政党能否全心全意依靠群众,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群众的力量、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并始终把人民群众凝聚在自己的身边,成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事业成功的关键。
马克思主义还是最具群众性的理论。它强调为人民群众服务,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如果马克思主义理论不被群众所理解、我们的政策不为群众所接受、我们的号召不为群众所响应,那么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就会失去群众性。
经典作家早就认识到,理论一旦掌握群众,就拥有了无穷的力量。马克思主义实践更加证明,什么时候我们拥有了群众,什么时候我们的事业就兴旺发达;什么时候我们失去了群众,我们的事业就辉煌不再。关于这一点,苏联留给我们的教训是极其深刻的。我们可以通过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唤醒群众,可以用宪法和法律将马克思主义上升到国家意志层面,但不可以轻易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地位就巩固了、不可动摇了,一旦忽视马克思主义的普及工作,导致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离心离德,表面上强大的国家意志可能顷刻瓦解。苏联失败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最关键的一条是所谓的马克思主义被人民群众抛弃了。同样,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也不要轻易满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化、政策法律化、意志国家化,更要注重将马克思主义化作中国人民群众的思想信仰、融入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使人民群众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主体、发展创新主体。
二、为什么必须用中国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把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时代特点和发展趋势相结合,使之更好地顺应时代变化、符合时代要求、回答时代课题、反映时代精神、把握时代脉搏、引领时代潮流。时代化是从过程角度要求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必须不断发展创新,并在立足中国的同时面向世界和未来。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需要通过不断时代化保持生机和活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时空并行的过程。空间上,马克思主义从西方步入东方,形成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时间上,马克思主义从20世纪到21世纪,伴随着时代的变化,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不断变换着形式,这就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源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所以能够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一个半世纪前就已经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众多国家遭受严重挫折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在中国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把握世界主题、顺应时代潮流,使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与时代同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正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根据时代的变化加快理论创新频率,才取得了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使马克思主义获得了勃勃生机。时代发展永无止境,实践创造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我们只有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辉[2]。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向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提出迫切要求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不仅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换新形式,重要的是保持自身的先进性、人民性、普世性。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特别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即马克思主义要同中华民族文化相结合,但一定要同民族先进文化相结合;它特别强调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即马克思主义应该与人民大众结合,成为服务于人民大众的理论工具,在其理论指导下,应该建立一个人民大众拥有最高地位、最高权力和广泛自由的现代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它特别重视马克思主义的普世性,即马克思主义要站在世界文明进程的高度同中国国情相结合,因为马克思主义首先是世界的,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所以才能同中国结合,成为中国的。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成功一定要以中国经验具有世界性作为回报。从当前来看,已经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尚有很多缺欠,存在着抓住马克思主义经典的东西不放,继续用过往的语录检验现实的实践;过于重视历史,甚至拿出国学来替代马克思主义;专注于传统的弘扬,乃至“文革”的遗毒有死灰复燃之迹;抱守“精英治国”观念,导致一些领导为所欲为,强奸民意;沉溺于我们开放不足免于这场世界金融危机的庆幸,不去深思不扩大开放可能带来的更严重的危机……。任由这种状况发展下去,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可能走到邪路上去:可能导致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封建礼教结合,失去先进性;可能导致马克思主义与专制主义结合,失去民主性;可能导致马克思主义庸俗化,失去科学性;可能引发民族主义情绪,使中国的发展成为世界不安定的因素;可能使“马克思主义”为中国所独有,脱离世界现代化轨道。因此,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建设问题上下工夫。
(三)当代世界潮流和趋势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构成极大压力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时代主题虽基本稳定,但时代热点不断转换。曾经为国家主权、民族利益兵戎相见,甚至不惜牺牲整个世界的欧洲转眼间和睦得成为“一家”;几千年来一直以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为目标的人类已经面临着“增长的极限”;刚刚为冷战结束而变得轻松的世界突然遇到恐怖主义上升的压力;正在为“社会主义成为二十世纪的遗产”而狂欢的资本主义世界刚刚进入21世纪就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机;一直以引领新经济潮流和进行制度创新而自豪的美国体验到了新经济的泡沫、尝到了过度创新的苦果;还沉溺于如何“赶超”冥想的中国猛然间发现自己已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全球化的当代,“蝴蝶效应”显现得更加充分,时代变革具有加速性和不确定性。中国更是如此,将世界其他先进国家在二三百年时间里完成的现代化进程浓缩到几十年的时间里,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的中国现代化建设只有充分掌握时代主题、把握时代热点、洞察时代变化、透析时代趋势,才能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三、如何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代化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转变理论思维,改进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方式方法,用马克思主义武装、感染、凝聚群众
一要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拉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群众的距离。以指导群众为目的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是通俗化的理论,即要用通俗的语言、简单的道理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让群众听得懂、读得懂、理解得了;必须是简单化的理论,即将马克思主义的鸿篇巨制化简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立场鲜明、观点明确、方法实用;必须是生活化的理论,即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同群众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研究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解决群众的思想疑惑。
二要实现言教与身教的统一,着力发挥马克思主义宣教者的身教功能。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者不仅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者,更应该是马克思主义行为的践行者。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他们代表着马克思主义的形象,群众更多地是从他们的作为中感受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回顾战争年代,我们的战士、群众很大部分是文盲,基本不懂马克思主义的ABC,但他们却相信马克思主义、向往马克思主义,关键原因在于他们看到了共产党员、马克思主义的先进分子身先士卒、大公无私、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做事;看当代现实,经过60多年以国家强制力进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普及工作,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已经有了一定掌握,但群众的马克思主义情感却不像以往那么浓厚、信仰不那么坚定,最为关键的原因是一些马克思主义宣教者的行为不再能够打动群众、影响群众、凝聚群众。他们嘴上马克思主义、行为上个人主义,对人共产主义、对己利己主义,因而不可能带动群众马克思主义觉悟和信仰的提高。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角度讲,抓好马克思主义宣教者讲马列、信马列、行马列工作,远比一般意义上的宣传教育群众工作更为重要,理应先行一步。
三要实施惠民政策,保证发展成果为民共享。党的地位的变化带来了人民群众考评党的内容的变化。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你的理论、理想对人民群众来说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人民群众日益重视从你的政策、措施中体验你的主义,以是否给他们带来实质性的利益为考量标准。喊一万句为人民服务的口号,不如出台一项让人民群众受益的政策,做一件解决群众困难的事情。当今情况下,执政的共产党切忌轻易抱怨一些群众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应该认真反思,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在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社会财富快速增加的同时,我们到底让普通群众得到了多少实惠?早在改革开放初,邓小平就提出了共同富裕的改革目标,特别强调一段时期内提倡少数人、少数地区先富起来的目的是带动共同富裕,如果产生了贫富分化我们的改革就失败了,我们的社会主义性质就变了。分配政策是如此,其他各项政策都是如此。如果我们的政策受益者只是少数人,我们的社会主义就不存在了,群众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也就失去了。当今,我们正处在改革发展的攻坚时期,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只有使我们的政策始终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站稳改革的社会主义立场,才能增强群众的信念,加深群众的马克思主义情感。
四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有效发挥人民群众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主体作用。长期以来,尽管我们一直十分重视对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工作,但这种教育的特点是站在教化者的角度,以马克思主义的拥有者自居,凌驾于群众之上。或者以马克思主义的权威性强迫群众接受,或者以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否定群众的实践,甚至以经典作家的言论判别群众的行为。群众则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的被动接受者,需要不断地被提高、被改造,不断地反省自己思想行为与马克思主义的差距。这种教育的结果是,群众中产生很强的马克思主义压抑感,且经过这样的日复一日地灌输、周而复始地教化,群众的逆反心理不断加大,原本很好的教育方法、有效的教育形式也难以收到预想的效果。因此,我们要彻底改变群众中不能自发产生只能被动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观念,把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看做是群众自己的事业,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群众的眼光是亮的,要相信群众的马克思主义觉悟水平、是非能力和辨别能力,善于从群众的实践中发掘马克思主义的因素,按照群众的意志验证马克思主义的客观性,在群众的创造中升华马克思主义;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要依靠群众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倡导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大胆实践、勇于创造。这样来自群众实践、受群众实践检验、在群众实践中发展创新的马克思主义,自然就成为被群众认同的马克思主义。
(二)紧跟时代步伐,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当代化建设
一要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进行科学归纳,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练化、简单化,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符合时代节拍。与传统时代不同,当今时代最显著特点是高速度、快节奏,再像以往那样让人们坐下来读经典大本子显然是不合时宜的,这里不仅是经典著作难懂的问题,即使人们能够读懂,除极少数专业学者外,绝大多数群众也没时间读。所以,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精炼化、简单化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当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
二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实质充分掌握,发觉由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思想包容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人本化、道德人性化等构成的当代价值理念原本是马克思主义的应有内涵。伴随全球化的加速,共同价值理念对于实现世界各民族的联结显得越来越重要。现如今,民主、法制、人本、人道、多元、和谐等价值理念几乎为世界所有文明国度认同,成为维系现存世界秩序的共同精神依托,我们决不可以像过去一样将其排斥在马克思主义之外。我们要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精髓、实质,大胆抛弃属于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殊论断,认真纠正曾经存在的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读,彻底批判出于实用需要强加给马克思主义的种种谬论,更要全面吸收反映当代世界文明最高成果的价值理念。
三要全面反思20世纪马克思主义实践,彻底实现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从传统到当代的转变。20世纪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纪,在这里,有东方十月革命影响下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激进革命和建设,也有西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民主社会主义和风细雨的保守改良和变革。但是,人们普遍把以苏联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社会主义实践看做是马克思主义的,而没有把社会民主党人的某些实践认同为马克思主义的。这一点既对马克思主义不公,也对马克思主义不利。不公表现在原本是马克思主义正宗的社会民主党或工人党的社会主义被统统排斥在马克思主义之外,而原本是马克思主义偏支的共产党的社会主义却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主流;不利显示为以苏联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已经走进了历史的垃圾堆,可以说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所以反马克思主义者可以公然叫嚣“马克思主义是二十世纪的遗产”,而对推动西方国家乃至当代世界文明发挥重要作用,并且长期以来同样举着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民主社会主义的作为却视而不见。所以,我们必须对20世纪马克思主义实践作出深刻反思。一方面,不可低估苏东社会主义(特别是我国“文革”式的极“左”的社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负面影响。由于他们的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失去了本来面目,被他们神秘、误读、扭曲、实用化的“马克思主义”成为许多人心目中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由此失去了影响力、号召力。另一方面,不可忽视西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社会民主党理论和实践的借鉴价值。从历史考证,我们不能不承认西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社会民主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某种承继关系;从理论支撑分析,他们的理论也很难说是马克思主义的另类;从实践角度考察,只有他们才有条件在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设想的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环境中进行社会主义的尝试。二战以后,社会民主党成为国际政治中的重要力量甚至是主导力量,那时以来西方国家乃至世界的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政治进步、文化繁荣、观念文明都与他们的作为有直接关系。所以,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要具有世界眼光、掌握时代观念,关键要通过反思,跨越原有的马克思主义界线,大胆吸收借鉴发达国家特别是民主社会主义的经验。
(三)坚持现代化方向,着眼中国现代化建设目标,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不仅包括与时代同步、实现当代化,还包括着眼未来发展、实现现代化。即从世界现代化进程的角度、站在当代世界文明及未来发展趋势的高度,发展创新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使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成为时代主题的创造者、时代精神的倡导者、时代潮流的引领者,永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
一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真谛充分发掘,掌握其内在的现代化品质。诞生于一个半世纪之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所以至今仍被我们奉为指导思想,关键是其理论具有先进性。这个先进性不只是一时的,即马克思恩格斯那个时代的,而是其具有内在的先进性理论品质。这个品质就是其所具有的现代性。如果说人类现代化进程是从资本主义开启的话,那么对这个过程必然性和深刻性的认识却首先来自马克思。是马克思发现了资本主义的现代性(他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促进人类发展贡献基础上的),是马克思率先看到了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等现代化表征(它们是人类现代化的共性),是马克思率先探明了现代化的内在动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是马克思率先找到了实现现代化的社会力量(人民群众),是马克思率先预测了现代化的目的(人的自由和解放),是马克思率先指明了推进现代化变革的制度方向(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正因为如此,对现代化的理性追求也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
二要对中国历史文化进行现代性改造,防止复古思潮泛滥。在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史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基础,也是维系民族团结统一的纽带。但是,从总体上看,这个文化主流同封建专制相连、同落后的生产相关、同封闭的环境相融,与现代化潮流相悖。实践证明,这样的传统文化生成不了科学、民主等现代理念,必须进行现代性改造。我们需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同样要防止以古非今的复古主义思潮泛滥。
三要对中国优良传统进行理性分析,阻止极“左”思潮抬头。在九十多年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我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功。我们把成功的做法进行理性升华,称之为优良传统,予以保持和发扬,这些优良传统是我们党安身之基、立命之本,主流不容否定。但是,也要看到,传统往往是时代的产物,带有时代的局限性。比如,我们有些传统是革命时代的产物,而不符合建设时代的要求;有些是与计划经济一致,而不符合市场经济原则;有些甚至与“左”的错误相连,带有极端色彩。如不对这些传统进行理性分析,有选择地承接,有些传统的发扬光大就是老路的回归,离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开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正道。
四要对中国现实“特色”进行客观评价,剔除其落后成分和不文明因素。三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轮廓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现实中国特点的一般描述,而是对符合社会主义原则、代表现代化方向总特征的集中概括。然而,当前存在着离开这个原则的倾向:一些人把追求“特色”当做目标,不愿接受现代化建设的普遍经验;一些人以“特色”为荣,认为“特色”的就是正确的、必然的,不管观念是否先进、方法是否理性。因此,必须澄清中国特色和中国现实的区别,最大限度地剔除中国现实社会中的落后成分和不文明因素,最大限度地增加先进因素和文明成分。
五要以新视角审视当代世界发展进程,扩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性。现代化过程也是普遍化过程。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不仅内生于中国国情,而且也外缘于特殊的国际环境,是当代世界文明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总结国际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我国闭关锁国的教训时,就指出当代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们把改革开放作为基本国策,改革思维使我们发现了中国现实问题,开放观念使我们广泛借鉴世界各国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如今我国已经加入世界经济政治一体化行列,对世界经济政治发展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中国的经验不仅成为落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成功模式被一些国家仿效,而且已经影响到发达国家,成为他们摆脱金融危机的重要依靠。但这些还不够,还需要进一步向世界展示中国文明进步新形象,让世界了解、认同社会主义的中国;同时要认真回答世界性挑战,说明社会主义的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稳定、进步的力量。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2]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25.
A8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8-410X(2012)04-0011-07
2012-04-15
华 雷(1963-),男,黑龙江哈尔滨人,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政治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哈尔滨 150080
*本文为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现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批准号10BK0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何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