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劳动属性与编辑职业责任探析*
2012-08-15高小萍
高小萍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学报编辑部,北京 100048)
一、编辑劳动的属性
(一)编辑劳动是具有创造性的复杂劳动
编辑劳动是指编辑主体作用于编辑客体的行为,其中编辑主体指得是具体从事编辑工作的人,而编辑客体则是指编辑劳动的对象,也就是文稿。编辑工作的过程,就是编辑劳动与劳动对象,即编辑主体与编辑客体相结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编辑通过选题、组稿、审稿、加工、编排等诸多流程,把自己的编辑意向、学术知识和编辑技能与作者原稿中的主观意图统一起来,生产出达到出版或发表水平的作品,从而为读者提供精神食粮,使读者得以从中吸取文化养分。显然,已经出版发行的作品中凝聚着或者说物化着编辑的劳动。由此可见,编辑劳动既参与了精神产品的创造,又参与了精神产品的传播,在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中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
创造性是编辑劳动的一个显著特征。编辑劳动所作用于的对象就是形形色色的文稿,它们是作者在对各种类型的信息进行搜集、选择、分析、研究和创新的基础上形成的著作物,而文稿的作者也大都是具有一定专长的学者或文人,他们在思想观念、学识水平、思维方式以及个性等方面各具特点,这些特点不可避免地会在文稿中体现出来,而编辑的劳动,就是对这些纷繁复杂、形式多样的的劳动对象即文稿进行鉴别、选择、修改和加工,而每一个环节中都蕴含着编辑的创造性劳动。
第二,编辑在审稿环节中的创造性劳动。编辑在审稿过程中,对于一篇文稿能否最终出版或发表是握有“生杀”大权的,从这一角度来看,编辑审稿犹如伯乐相马。伯乐是要从良莠不齐的马群中发现千里马,而编辑则是要在众多质量高低不同的文稿中选择出优秀作品。因此,编辑应独具慧眼,能够准确地判断一篇文稿所研究分析的问题是否具有创新性、所运用的资料和信息是否详实、结构是否严谨、文笔是否顺畅以及对现实工作是否有指导意义等,总之,要对文稿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以从中发现高水平的文稿。显然,审稿是编辑站在更高层次上对文稿的认定,而这种认定能力则是编辑的学术素养、思维方式、知识积累、智能结构以及主体意识的综合反映。以上可见,编辑在审稿过程中对文稿的选择与判断,实际上是一个价值决策过程,这无疑是一种复杂的创造性劳动。
第三,编辑在加工环节中的创造性劳动。编辑在审稿环节中进行创造性劳动的目的是要选出具有较高质量的文稿,但即使是一篇好的文稿,通常也需要编辑的加工。因此,可以说加工是在审稿基础上对文稿进行的一种修订活动,是审稿环节的延伸。在加工环节中,编辑的劳动虽然没有产生新的作品,而是以他人劳动成果为载体所进行的一种追加性劳动,但一篇文稿要能够达到出版或发表的水平,最终能够进入传播领域,编辑在诸如结构的安排、观点的推敲、文字的润色以及语法和词句的运用及搭配等方面付出劳动往往是不可或缺的。同时,编辑还要根据实际需要对文稿进行版面设计和处理,使原稿能够达到印刷要求的标准,以在出版或发表后更方便读者的阅读和收藏。总之,编辑在加工环节中所付出的劳动,可以使作者研究、阐述的问题条理更清晰、内容更深刻、逻辑结构更严谨、文字更通畅、版面设计更赏心悦目,从而全面提升文稿质量,把最优秀的精神食粮奉献给社会。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把人类劳动划分为两种类型,即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简单劳动是指那些事先不需要经过专门的学习和训练,每一个具有劳动能力的人都能从事的劳动;复杂劳动则是指那些事先需要经过专门的学习和训练才能从事的劳动。在编辑工作的各个环节中,编辑都付出了相应的创造性劳动,而每一种创造性劳动,都是编辑曾经经过了较长时间的专门学习和训练并掌握了大量相关的学科知识和编辑技能才得以实现的,而且这种学习和训练还将继续进行下去。显然,编辑劳动是具有创造性的复杂劳动,这是编辑劳动毋庸置疑的属性。
(二)正确认识编辑劳动属性的必要性
社会上有人持有这样一种观点:编辑工作无非就是用剪刀、浆糊加红墨水对文稿进行剪剪贴贴、修修补补,从事的是一种简单劳动。因此,对他们而言,编辑工作有学无术,编辑则是“述而不著”的杂家,充其量是“处理稿件的人”,只要有一定的学识能力都能胜任。实际上,这是对编辑工作的严重误解,也极大贬低了编辑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所具有的社会价值。而从客观上来看,这种观点的产生,与编辑劳动创造性所具有的特点不无关系。
如前所述,编辑在选题、审稿、加工等环节中无一例外地都付出了创造性劳动,但与文稿作者不同,编辑劳动的创造性具有隐匿性的特点。文稿作者是通过运用一定的方法和相关资料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把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用文字形式表述出来,最终形成文稿,因此文稿作者的创造性劳动是显而易见的。而对于编辑来说,虽然在策划新的选题时,要与文稿作者进行沟通、说明意图,要求作者在作品中体现其选题的策划构想;在审稿和加工环节中,也需要运用自己的综合能力进行判断,以发现优秀文稿,进而根据实际需要对文稿进行加工,以使文稿锦上添花,从而达到出版或发表的水平,以上诸环节中无不蕴含着编辑的创造性劳动。但由于作品在出版或发表时,其署名是作者,而编辑的创造性劳动已经融合在作者的出版物中,所以编辑的劳动成果很难在直观上体现出来。可以说,作者著书立说的创造性劳动是为了阐述自己的观点,而编辑在选题、审稿以及加工等环节中的创造性劳动则是为了传播他人的观点,是围绕作者的劳动成果而展开,换言之,是为他人做嫁衣。正是由于编辑劳动隐藏在作者劳动身后,具有隐匿性的特点,从而使编辑的创造性劳动常常被忽略和误解,难以得到公正的评价,以致影响到对编辑职业的正确理解和定位。由此可见,正确认识编辑劳动的属性是很有必要的,它可以使编辑工作者科学地把握编辑劳动的特点,深刻感受到自己所承担的传播精神文明的重大社会责任和自身的社会价值,不妄自菲薄,把出版物质量的优劣直接与自己是否付出了创造性劳动联系起来,从而在编辑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恪尽职守,严格把关,切实履行好编辑职责,并始终保持创新意识,自觉站在学术前沿,与时俱进,不断把最新、最优秀的作品呈现给广大读者。同时,正确认识编辑劳动的属性,对转变人们对编辑工作的片面理解,确立编辑工作的职业定位和价值定位,使编辑人员付出的创造性劳动得到社会应有的尊重,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编辑职业责任的内涵
(一)编辑工作的特点
编辑工作是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以组织、选择、加工为特征,并依据一定的编辑工作方针为出版准备文稿的社会文化活动。根据编辑工作的定义,编辑工作主要有以下特点:
1.中介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特别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一带一路”倡议不断发展以来,中国志愿服务逐步开启国际化。“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在现代社会,作者与编辑之间是有明确分工的,因为作者完成的文稿通常无法自行出版或者发表,而是要得到编辑的认可并进行相应修改后才能公开出版或发表,进而到达读者手中。因此,编辑工作在文化创作与信息传播过程中处于作者与读者之间,是联系作者与读者的桥梁和纽带,而从事编辑工作的编辑人员,就有了书刊出版中介人的身份。显然,离开了编辑的这一中介作用,作者的作品很难与广大读者见面,而作者在创作中付出的劳动就得不到社会的承认而成为无效劳动,广大读者自然也就失去了汲取精神养分的渠道。
2.创造性
经过编辑工作者加工后的文稿已经不等同于作者的原稿,其中也蕴含了编辑的创造性劳动。虽然编辑劳动的创造性具有隐匿性的特点,不像作者写作活动的创造性那么一目了然,但由于通过编辑的劳动,作品出现了从无到有的编辑成分,从而使编辑劳动具有了独特的创造性。
3.参与性
处于文化创作与信息传播中介地位的编辑工作者,是通过对作者创作的文稿进行修缮,然后将最终成果推向社会。虽然通过编辑的创造性劳动,可以使文稿更趋完善,使文稿质量得以提升,有时甚至可以使原稿具有新的内容和风格,成为一部具有崭新面貌的作品。但同时也应看到,水平再高的编辑,所能做到的也只限于发现、收集、选择和加工文稿,而不能替代作者的创作,因为编辑人员毕竟不是文稿的原创者,编辑劳动的对象是他人的作品,其中蕴含的是作者采用一定方法和运用相应资料阐述的自己的观点,作者对作品享有著作权。由此决定了编辑对作者的观点不能任意修改,否则便属于侵权行为。编辑如认为文稿的观点不妥,有修改的必要,应向作者提出,与其商榷,取得共识后再进行加工,编辑是不能越俎代庖的。当然编辑也可以从事写作,但如果某文稿是由编辑独立创作的,这位编辑的身份也就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即由编辑转变为作者,而其文稿则成为其他编辑的劳动对象。因此,编辑人员通过编辑工作必然要介入到作者的创作活动中,但应明确指出的是,这种介入仅仅是参与而不是替代。
4.导向性
书刊是传播精神文明的载体,具有鲜明的导向性。特别是社会科学类刊物,已经成为渗透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强大的舆论工具,它通过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传播学术理论观点,直接反映和引导着社会话题。因此,对编辑人员来说,全面正确地把握舆论导向是一项实践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同时也有较大的难度。由此也使编辑人员成为书刊出版工作中最重要的把关人,肩负着传承文化和建设文化、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重大社会责任。
(二)编辑工作的环节
书刊编辑环节是指编辑工作所要经历的不同阶段。编辑环节既是编辑职责得以集中体现的过程,也是编辑职责得以具体履行的平台。
编辑工作主要包括以下环节:
1.选题,即编辑人员针对本单位书刊文稿未来编辑出版所提出的规划设想。就期刊而言,由于出版的时间性较强,看起来选题似乎不像图书选题那么必要,一些期刊也难以制定选题计划。但期刊出版时间性较强的特点并不能成为期刊可以不制定选题计划的真正理由,期刊出版工作同样需要计划,而不是仅凭感觉或者感情。当然,期刊毕竟不同于图书,所以应尽可能按照期刊的出版规律来制定选题计划。一般来说,期刊的选题计划不宜过细,要多抓热点 (在当前一个时期内为社会某领域所共同集中关注的现象和话题)、难点 (工作和生活中需要解决的困惑性较大的问题)、重点 (办刊不能平均用力而要分主次)来制定选题计划。期刊选题计划要强化预见性并有必要的弹性。
2.组稿,即编辑人员组织收集有关稿件以供编辑出版之用。组稿可分为几种类型:一是约稿。约稿是主动性的组稿行为,即编辑事先向作者提出用稿要求,作者则应邀写稿,约稿的稿件质量与交稿时间通常都较有保证。约稿是书刊出版单位稿件的主要来源;二是自然来稿,又称为自投稿,即作者自行将稿件投寄给书刊出版单位。自然来稿质量参差不齐,采用的比例较小,但其中也有高质量的作品,所以编辑不应忽视自然来稿;三是推荐稿,即不是由书刊出版单位主动约请作者撰写、而是由别人推荐而来的稿件。对于质量不高的推荐稿,编辑应坚持质量标准,不能为照顾推荐者的情面而降低用稿标准;四是任务稿,即由书刊出版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或宣传部门交来的文稿,多为会议文件、文集、政策法令汇编等,任务稿是书刊出版单位稳定可靠的稿源。五是征稿,即由编辑在自己的期刊或其他媒体上刊登启事,向社会公开征求自己所需要的稿件。
3.审稿。审稿是编辑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因为它决定着文稿的取舍,集中体现了书刊编辑的把关权利与社会责任,可见审稿无小事,它是一种保证和承诺,也是一位编辑能否胜任本职工作的重要衡量标准。在审稿环节中,编辑要严把政治关、学术关等重要关口以选出优秀文稿。审稿通常包括初审 (一般由具有编辑职称或具备一定条件的助理编辑人员担任,多数情况下,初审者即成为该文稿出版的责任编辑)、复审 (通常由具有正、副编审职称的的人员担任,以期从更高的角度来审核初审的意见是否可行,并处理初审不能解决的一些问题)、终审 (由具有正、副编审职称的社长、总编辑或由社长、总编辑指定的具有正、副编审职称的其他人员担任)。
4.文稿加工,即编辑人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规与职业道德规定的范围内,按照出版要求、传媒规范与读者需要对作者的原稿进行修改与整理。显然,只有通过审稿关的文稿才能进入加工环节,因为审稿的目的主要限于决定文稿的取舍,所以编辑在审稿环节中也是从大处着眼,并不需要每处都细致审核。因此,经过审稿通过的文稿,虽重要之处可能没有大碍,却又难免存在小的不足,而编辑在文稿加工环节所要从事的工作,就是改正局部或细节处存在的小瑕疵。通过对文稿进行全面而彻底的加工,可以使文稿在各方面都更臻完美,从而达到出版或发表的要求。
(三)编辑与作者和读者的关系
编辑处于文化创作和信息传播的中介地位,即一头连着作者,另一头则连着读者。因此,在编辑工作中,编辑与作者和读者必然都会发生密切联系,处理好与作者和读者的关系也是编辑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责
1.编辑与作者的关系
编辑首先要与作者发生关系,因为作者是直接为编辑工作提供文稿的人,没有作者,就没有可供编辑劳动作用的对象,编辑工作也就成了无米之炊,再高明的编辑也会无立足之地。而反言之,作者同样离不开编辑。因为在现代社会,得不到编辑的认可,作者的文稿就难以面世,作者的劳动也就不为社会所承认。此外,如没有编辑的创造性劳动,作者的文稿难免会有瑕疵,从而不能以最佳面貌与读者见面。可见,编辑与作者之间相互依存,谁也离不开谁。
从编辑的角度来看,在工作中要善于换位思考问题,设身处地地多为作者着想。如社科期刊编辑,面对的大都是作者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经过潜心钻研而完成的学术论文,其中凝聚了作者艰苦、细致的创造性劳动和聪明才智,对此编辑应给与足够的重视和尊重。要认真对待作者文稿,与作者多沟通,虚心听取作者的意见和建议。修改文稿应事先征得作者同意,并尽力帮助作者解决写作中的实际困难。编辑还应加强法制观念,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来维护作者的合法权益。要注意保护作品的完整性,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作者。对于不同的学术观点,只要作者能够言之成理,自圆其说,编辑就应予以认可。同时要注意保护作者的署名权,特别是由多人合作完成的文稿,作者如何署名,作者姓名如何排列,应由作者决定,编辑不能任意变更。
2.编辑与读者的关系
编辑对作者的文稿进行创造性劳动而形成的成果—出版物要有其受众群体,这个受众群体就是读者。从一般意义来看,读者就是指的具有一定阅读需要、阅读能力和相应购买能力的社会群体。
书刊编辑出版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读者阅读,没有读者的出版物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如同物质生产一样,没有厂商生产产品,也就没有消费者的消费。但反过来说,没有消费,产品即使生产出来也没有接受者,再好的产品也成了废品,再生产也就无法继续。物质产品如此,作为精神产品的书刊也是如此。作者、编辑可视为书刊的生产者,而书刊的消费者就是读者。没有读者的需要,就不会有书刊的阅读者,失去了书刊阅读者,就失去了书刊的受众群体,书刊的再生产也难以为继。因此,满足读者需要是编辑工作的根本目的和最大动力。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书刊既是精神产品,同时也是商品。因此,同其他商品一样,只有通过市场交换,书刊出版者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才能得以实现。另外,书刊虽然具有宣传思想、传播知识和愉悦精神等社会功能,但在书刊未被读者购买和阅读之前,其社会功能都还只具有可能性而不具备现实性。接受美学认为,一部作品的意义在于:读者领会到的意义+读者赋予作品的新意义,所以读者并不是书刊的消极接受者。显然,无论是实现书刊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还是实现书刊的社会功能,前提都是书刊能够符合读者的需要,使读者愿意购买和阅读。再者,读者是书刊质量最权威的评价者。对书刊的评价可以来自不同方面,作者对自己的文稿一般都有较高评价,希望能被书刊采用,但作者的目的能否达到,还要取决于编辑的评价,决定权在编辑。当文稿被采用并编辑出版后,所要面对的就是评论家和读者的评价,而读者则是书刊最权威的评价者,因为书刊出版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有读者购买和阅读,而只有受到广大读者好评的书刊才能称之为佳作。综上所述,只有真正适合读者需要的文稿才有编辑和出版的价值,这就要求编辑应注意根据读者的需要来适时地调整编辑方针和计划,处理好与读者的关系,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要。
三、加强职业素质修养,切实履行编辑职责
编辑是书刊出版活动的重要把关人,赋有向社会提供优秀精神产品的神圣职责。编辑的职业素质如何,直接决定了书刊的质量。因此,必须加强自身的职业素质修养,才能切实履行好编辑职责,成为一名合格的编辑。就社科期刊编辑而言,应主要具备以下职业素质:
(一)过硬的政治素养
社科期刊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舆论阵地,其所刊登学术性论文的作者,大都是来自哲学、政治、经济、历史、法学等社会科学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和高校教师,因而决定了社科期刊来稿中经常会涉及国家、政党、民族、宗教等方面的政治问题。所以,作为社科期刊编辑,在审稿时必须首先严把政治关,避免刊物出现政治性错误,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这是社科期刊编辑应尽的首要职责。为此,社科期刊编辑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法治社会的逐步健全,编辑要加强法制观念,熟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出版管理条例》、 《出版物市场管理条例》、《著作权法》等一系列有关的法律、法规,做到知法懂法,善于运用法律法规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二)扎实的业务能力
社科期刊编辑业务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着期刊质量的高低,最终将会影响到社科期刊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我国著名编辑家戴文葆先生说过:编辑既是杂家,又是专家,只有这样才有“驾驭力”。所谓杂,就是要求编辑博览群书,知识渊博,除了编辑学理论外,也要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具体到社科期刊编辑而言,凡是有关社科期刊选稿范围内各类文稿所涉及的知识都应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够在审稿时明辨是非、分清优劣,选出高水平文稿,而把那些没有新意、东拼西凑的平庸之作拒之门外。所谓专,就是要成为精通某一领域的行家里手。社科期刊是刊登学术论文的主要渠道,论文的学术性是社科期刊的生命和立刊之本。社科期刊编辑应具备一定深度的专业理论知识,熟悉所编辑学科的特点和规律以及发展现状与趋势,成为学者型编辑,这样才能具备一定的学术鉴别力和学术领域的发言权,从而提高社科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学术地位。书刊是语言文字的载体,因此,具有过硬的语言文字能力也是社科期刊编辑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之一。此外,为了不断提高业务能力,编辑也应掌握新编辑工具的运用。如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电脑和网络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也给编辑工作带来了巨大变化,现在编辑进行组稿、加工、发稿、文档管理等工作都可在网上进行。在这一现代化的新工作环境下,编辑如不能熟练掌握电脑操作技术,就无法很好地胜任编辑工作。因此,要求编辑能够及时适应编辑工具的变化,学会运用电脑从事编辑业务,以提高编辑工作的水平和效率。
(三)良好的职业道德
社科期刊编辑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为期刊质量负责是社科期刊编辑起码的责任和职业道德。因此,在编辑工作中要严格遵守审稿纪律,坚持以稿论质,不唯亲、不唯上、不唯名、只唯实,为保证期刊质量把关守隘。同时,编辑要讲社会良知,自觉抵制学术上的不正之风,努力净化学术风气,把社会效益放在经济效益之上,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佳作。
由于编辑的创造性劳动是融合在作者的出版物中,作者署名中不会出现编辑的名字,因此编辑是“为他人作嫁衣裳”。这就要求编辑要有奉献精神,不为名利所诱惑,在工作中力求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不计较个人得失,努力做到“敬业奉献、诚实公正、清正廉洁、团结协作、严守法纪”,自觉维护社科理论工作的崇高社会声誉和社科期刊工作者良好的社会形象,无怨无悔地为传播精神文明做贡献。
(四)严谨的工作作风
在日常的编辑工作中,编辑要养成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严谨的工作作风。在阅稿时,不能一目十行,敷衍了事,而应大至学术水平、思想观点、文章结构,小至词语表达、标点符号等都要认真推敲、字斟句酌,精益求精,这样才能不让文稿中的瑕疵成为漏网之鱼,从而达到优化、完善文稿的目的。编辑还要懂得尊重和爱护作者,要以热情和诚恳的工作态度对待作者,对作者原稿中的内容不随意删改。另外,对新作者也不能颐指气使,盛气凌人,而是应该满腔热情地给予扶持,帮助他们尽快成长。
(五)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
要实现社会科学在新世纪的繁荣和发展,关键在创新、出路在创新,希望也在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读者的需要在不断发生变化,编辑也应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知识。一名有创新意识的社科期刊编辑,才会有创新意图和创新欲望,才能以新视野、新方法和新观念去策划选题、编辑稿件。从某种意义上说,创新是编辑基本素养的永恒主题,是编辑的最高品质和真正生命。编辑应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从知识和技能两方面不断充实自己,尽可能使自己具有创新眼光,善于学习,博采众长,这是编辑保持创新精神的源泉。编辑要具有创新意识,就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开拓进取,防止和克服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思维方式和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的思想作风。只有始终以“具有开拓创新意识”来严格要求自己,才能成为一名不落伍、不保守,紧跟时代前进步伐的社科期刊编辑,从而使社科期刊保持鲜活的生命力。
[1]欧阳明.书刊编辑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2]赵健杰,马俊哲.学报编辑学研究[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研究院出版社,2004.
[3]郑瑛.学报编辑的创造性劳动 [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4]张丽枫.论新形势下期刊编辑的基本素质 [J].河南社会科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