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文化与工人阶级*
2012-08-15扈海鹂
扈海鹂
(江苏省行政学院 社会学部,南京 210009)
一、消费文化形成的阶级基础
一位社会学家指出:“如果不能正确理解与分析社会的时尚机制——一种自我变动的社会过程——就无法理解消费社会和现代社会中消费的意义。”时尚机制逐渐支配人的消费行为的过程,就是消费文化逐渐形成的过程。百货商店的出现与广告被大规模运用于商品销售,是时尚机制形成的关键,也是消费文化形成的物质载体。百货商店与已经存在了几千年的各类小型商店的差别并不在于其商品种类齐全,而在于其本身是时尚展示的场所,是有限阶级打发闲暇时间的去处,也是有购买能力也有充足时间的俊男靓女进行社交活动的公告领域。而广告则通过人物形象确定什么可以称之为时尚。如果明确了消费文化形成的物质基础是百货商店和广告,需要回答的问题是,消费文化形成的阶级基础是什么?即百货商店是针对哪一个社会阶级而建立的具有多种社会功能的购物场所,广告设计展现的是哪一个阶级代表人物的形象?对消费文化形成史的研究说明,消费文化的形成绝非以一切阶级为基础,而是以中产阶级为基础。
无论在西欧还是在美国,随着国家工业化,在国家机构和企业都形成了一个数量不断上升的专业化的阶级,即后来被称为白领工作者的中产阶级,同时,小资产阶级的数量也不断上升。这两个阶级构成后来的研究者称之为新中产阶级的社会群体,是一个有着足够的购买力、足够的闲暇时间,也具有追求时尚的消费意愿的社会群体。虽然,在这个阶级形成以前,时尚这个概念已经出现很长时间了,追求时尚在16世纪已经成为英国宫廷的消费行为,其后又扩散到新兴的资产阶级。所谓时尚意味着新奇,追求时尚即追求新奇。如果追求时尚一直仅仅是宫廷和资产阶级的消费行为,消费文化就难以出现,也无法形成。消费文化形成的社会前提,是将时尚从宫廷扩散到整个社会,使之成为一种广泛的社会行为。在新中产阶级兴起之前,将时尚扩散到社会缺乏必要的阶级基础,而一旦新中产阶级形成,时尚扩大为一种社会价值,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就具有了坚实的阶级基础。因为新中产阶级不但具有足够的购买力,还具有模仿上层统治阶级生活方式的强烈的需要和意愿,尽管这种模仿仍然存在程度上的差别。对于这个新中产阶级来说,他们所需要的是一个能够体现其购买力、实现其追求时尚意愿的新的商业场所,这个场所并非仅仅是一个商品销售点,它还需要具备更多的社会功能,而百货商店就是这样一个场所。
一位学者经过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百货商店是专门针对中产阶级消费者而建立起来的。”中产阶级是一个在经济上处于上升阶段的阶级,他们正在花费更多的金钱购买各种各样的商品以展现自己的成功。这个阶级有更多的钱可以花费,而且他们还要在更多的物品上花钱,所以,他们具有成本意识。而百货商店则以较低的价格为中产阶级提供过去仅为上层阶级提供的商品。所以,“百货商店实际上是一个中产阶级的世界:一个中产阶级文化得以展示的世界,一个与中产阶级的服饰、中产阶级的需要和中产阶级的雄心相一致的世界。”中产阶级生活方式的各个方面都可以在百货商店得到充分的展示。百货商店向所有人展示了他们应该如何穿戴打扮,如何装饰自己的家,应该如何度过自己的闲暇时间,它为中产阶级社会确定了理想和生活的目标。“百货商店向人们描绘的是,如果已经获得成功,或者即将获得成功,哪怕仅仅是希望获得成功的人士,应该如何生活。”
如果说百货商店是专门针对中产阶级而建立的一个具有复杂功能的商业场所,那么广告这个对消费文化的形成与传播都起了巨大作用的制度,则完全是以中产阶级为中心的。无论是一百多年前消费文化形成时期,还是今天,所有与消费品有关的广告,其针对的对象与广告中的人物形象都是中产阶级。广告这一表面看来绝无阶级含义的商业形式,实际上暗含着阶级间的区隔。因为广告中的中产阶级不是展示某种已有的生活方式,而是暗示,要成为中产阶级,就必须具有某种消费结构。这就意味着,广告既是中产阶级认同的提供者,又是中产阶级认同的创造者。广告将消费的观念从满足需要转变为实现梦想,恰如百货商店将消费从注重实用转变为追求时尚一样。这样的转变既是资本为中产阶级量身定做的,又是以中产阶级的形象展现于世的,同时,也是中产阶级的多数成员孜孜追求的。而且,正是通过广告,不同城市之间、大中小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中产阶级形成了大体相同的关于生活的想象,因此,通过广告,“中产阶级享有了共同的文化。”这个文化与工人阶级在争取自身权利过程中形成的阶级文化显然有着巨大的差别,工人阶级如果具有某种共同的文化,那么这种文化只能产生于生产过程和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的斗争过程。而中产阶级的这种共同文化却是在消费过程中产生、形成的,所以,如果说工人阶级是由生产界定的,那么,中产阶级几乎完全是由消费确定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消费文化是以中产阶级为社会基础的文化或者说消费文化就是中产阶级文化。
二、消费文化对工人阶级的影响与工人阶级的消费难题
消费文化虽然以中产阶级为社会基础,但它一经产生,就必然对社会其他阶级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因为消费文化与宗教等文化不同,它并不强调某种信仰,也不提倡某种未来的设想,它将对现实生活的想象置于中心位置,以各种方式激发人的各种与物质生活相关的需要和欲望,提出标准不断提高的新的生活方式,所以它更容易被不同阶级包括直接创造消费文化物质条件的工人阶级成员所接受。这恰如一位历史学家所描绘的:“所有阶级的成员都走出家门,去百货商店购物,去饭馆就餐,去剧院观看演出,最终去电影院看电影。城市消费文化的兴起,为各个阶级的女性们开辟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公共领域,不但贵妇们流连于夸张奢侈的享受,即便是寻常百姓家的女性也常常喜欢驻足于百货商店的橱窗前,而且经常希望去购买橱窗展示的商品。时尚正在成为大众市场的特征。”当然,时尚对于其追求者,绝不仅仅具有物质意义,它同时也是成功、财富、社会地位、生活品味与个人身价的标志。凡勃伦则特别指出:“城市里的技工和工人阶级的接触面比较广,受到外诱的机会比较多。”因此,工人阶级的成员更容易受到消费文化的影响。
然而,消费文化对工人阶级成员的影响与对中产阶级的影响存在巨大差别。美国作家德莱塞在小说《嘉莉妹妹》中的一段描述,充分说明了工人阶级遭遇消费文化所面对的难题与困境。青年女工嘉莉“照一般女性的目光,用衣着把人分为两类,穿西装礼服的,是有身价,有美德,有名望的人,穿工作装短衫的是有恶习劣质的人,不值一顾。”嘉莉时常流连忘返于各种购物场所,对每一件华丽的服装都会驻足良久,希望能够穿上这样的服装出现在公开场合,但她没有能力得到希望得到的服装,在芝加哥这个消费奢侈的大都市,她仅仅是一个已经被消费文化深刻影响但却不具备享受消费文化所需要的购买力的“可怜虫”。
德莱塞以文学方式揭示了消费文化的一个内在矛盾,即消费文化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处于这个矛盾中心的,就是为消费社会得以形成创造了物质条件的工人阶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动力是资本对利润的追求,其长期趋势是资本持续不断的积累。由于竞争的激烈,为了获得利润,就必须降低生产成本,在生产装备、原材料价格基本相同,技术工艺大体相似的情况下,获得利润的主要来源就是尽量控制生产的人工成本,即将个人的工资尽可能地降低到仅仅能够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水平。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仅在工业化初期,甚至在工业化已经完成的时期,工人阶级的收入水平都维持在一个相比于中产阶级要低得多的水平,但消费文化却要求必须具备足够的购买力,才能成为名符其实的消费者,所以,当消费文化使得中产阶级兴奋激动之时,工人阶级中的一部分成员则只能面对充斥于百货商店的那些具有难以抵抗的诱惑力的商品,在望而兴叹之余,产生出深深的焦虑。他们也希望像中产阶级那样消费,但他们的收入仅能养家糊口,在有的情况下,甚至养家糊口都感到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成员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其生活方式依然部分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这就是工人阶级在消费文化兴起后不得不在相当长时期内面对的难题。
美国历史学家司各特.德克士在《工作的美国人:工人阶级》一书中所描绘的工人阶级在美国消费文化出现的进步时期和消费文化完全形成的“喧嚣的二十年代”的世纪生活状况,充分揭示了消费文化中存在的不平等,在不平等的消费文化中,工人阶级由于受到收入限制,并不能享受那些由他们生产出来的各种各样的消费品。
按照德克士的研究,在1898年,工人帕特森一家五口的年总收入为284美元,其中用于衣食住的开支为213美元,其他基本生活开支60美元,全年结余11美元。1898年正是消费文化在美国初显之时,一个五口人的工人家庭在基本生活需要满足之外,只有11美元可以用于其他消费,人均2美元多一点。很显然,已经出现的消费文化对于帕特森一家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他们的收入无法保证他们家庭的任何人去追求时尚。而且,帕特森一家消费的蔬菜基本依靠自己开的一小块菜地来提供。到了1925年,消费文化在美国已经成熟,在这一年,工人乌尔比格家庭的生活水平较之30年前的帕特森一家已经有了巨大改善,但这个工人家庭的所有孩子的服装仍然由母亲自己缝制,这个家庭已经买了二三件电器,不过都是小家电。收音机当时在中产阶级家庭已经是寻常物品,但乌尔比格家庭正在存钱准备购买一台收音机。所以,德克士特别指出,对于工人家庭,买收音机是家庭的一件大事,是需要讨论几个月时间才能决定的大事。
这说明,即使到了1925年,工人家庭的成员,仍然没有足够的购买力来追求时尚,尽管他们的家庭里已经有了几件耐用消费品。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情况在当时的美国工人阶级中,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一位专事美国工人阶级研究的学者就指出:“即使在相对繁荣的1929年,多数工人家庭也仍然不能享有‘美国的生活标准’”。而在1925年,美国中产阶级追求的时尚消费品已经不是收音机,而是摆满时尚家具至少四个卧室的住房和轿车。
如果不能够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消费文化中的不平等问题,不但消费文化,即使资本主义经济也将无法持续,而且工人阶级不会消极被动地对待新的不平等,工人运动重心的转变及其导致的制度变革,为消费文化的进一步扩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三、工人运动重心的转向与工人成为消费者
消费文化的兴起与形成,使得工人阶级成员面临消费困境,但其最终却导致了工人运动重心转向对工人阶级成员消费权利的关注,其不断发展的结果,是工人阶级的消费问题政治化,工人运动的目标至少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英国和美国就是如何保证工人阶级的消费水平和购买消费品的能力。
美国工人首先提出了民主公民权的概念和消费在政治中的作用问题,他们认为,通过自己的购买力体现的工人阶级的消费将有助于工人阶级社区内部的团结。受到美国工人阶级的启发,已经形成了消费合作社运动的英国工人阶级也将消费问题作为自己运动的目标之一,其结果是,在19世纪末,工人阶级的女性消费者出现了广泛的政治化倾向,其消费意识不断增强,“而这仅仅是更为广泛的消费政治化的一部分。”而“消费主义”这个今天更多被消极看待的概念,在英国工人运动中出现时,表达的却是工人阶级要求体面生活标准而不仅是最低工资标准的理想。“仅有面包和黄油是不够的”,成为几乎所有工人的呼声。工人们通过对自己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的作用的认识,使更多工人积极参与到政治组织和政治活动,特别是工人阶级中的贫困者,也清楚地阐述了贫困者的消费政治学。
美国工人运动虽然从来就不具有欧洲工人运动所有的政治特性,但这只能说明,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阶级之间的冲突具有本土特点。在美国阶级之间的冲突集中在经济蛋糕如何切这个问题,“工人的目标明确而单纯:‘现在就要更多,更多,更多!’工会的目标就是通过集体谈判,使劳动力价格最大化。”
工人运动的压力与资本主义经济面临的有效总需求不足导致的市场无法进一步扩大,终于使得一些政治领导人和经济学家认识到,大幅度提高工人的劳动所得,也许会更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在美国历史上,也终于产生了一个鼓吹高工资学说的总统——胡佛。胡佛认为,高工资是实现高水平消费的主要手段,高水平消费将带来经济繁荣。经济学家也认识到,消费者对于挽救工业资本主义是极为重要的,但如果人数最为庞大的工人阶级如果因为缺乏购买力不能成为消费者,要挽救工业资本主义也是不可能的。基于这些认识,使得工人具有更大购买力的措施被列入政府的议事日程。
虽然政府和经济学家对提供工人收入有了新的认识,但资本家处于利润的考虑,仍然没有考虑如何大幅提高工人工资。随着科学管理和大规模生产的流水线被引入企业,工业生产过程变成了重复简单工作流程的单调乏味、使人头脑麻木的工作,一天9小时的工作足以使人精神混乱。工人以跳槽来进行抵抗。面对工人的抵抗,福特提出,将工人每天的收入从2-3美元提高到5美元,同时,将工作时间降低到8小时。这些措施有效地降低了工人跳槽的比例,“福特公司的招聘办公室门前排起了长长的求职者的队伍。”虽然后来的历史学家的研究证明,福特公司的工人要得到每天5美元的收入并不容易,但福特对工人每天收入5美元的宣传,迫使更多的企业无法在道义层面坚持低工资的制度。工人大幅提高工资收入的又一个障碍也可以说是最主要的障碍,也终于在认识上被突破。
当政府、经济学家和企业家的认识都已经发生了转变,似乎大幅提高工人工资的目标就可以立即实现,然而,情况绝非想象的那么简单。大幅度提高工人工资,将工人阶级转变为消费者的过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1950年代才基本实现。如果美国和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能够在1920年代大幅度提高工人工资,将工人中的绝大多数转变为消费者,1929年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大萧条也许就不会发生了,或者其灾难的程度不会如此之大。因为1929年的大萧条,仍然是在许多工人没有足够的消费能力的同时,发生了严重的生产过剩,才出现了大批工人无法消费,而大量产品因为无法售出而不得不毁掉的荒唐现象。
大萧条后,从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到战后欧洲的重建,一系列有利于工人收入不断提高的制度 (比如谈判工资制)和社会福利制度逐步建立起来。现代工人阶级自形成以来,第一次真正拥有了进行充分消费的购买力,他们也终于可以像中产阶级那样实现买房买车的消费梦想。对于工人阶级的这种变化,学者称之为工人阶级的中产化。但对于工人阶级这一变化的背后动力,学者们关注得并不多,其实,这一动力就是工人运动重心向消费的转向。
工人运动的重心转向工人阶级的消费权利问题,在赢得工人阶级的消费能力的同时,也为资本主义起死回生创造了新的市场空间,因而,也可以说,工人运动重心的转向虽然以争取工人阶级的消费权利为出发点,但转向后的工人运动却在改善工人收入状况,将工人转变为消费者的同时挽救了资本主义。而且,工人运动的重心转向还将消费文化从中产阶级文化转变为全社会的文化,消费文化终于在将工人阶级转变为消费者后成为欧美国家的主流文化,并在全球化的今天扩张到全世界。
[1]Gronow,Jukka,The Sociology of Taste,Routledge,1997,pp11.
[2]Douglas J.Goodman and Mirelle Cohen,Consumer culture,Sage,2003,pp15,17,19,20.
[3]Jackson Lears,Rebirth of a Nation,Happer Collins,2009,pp67.
[4]凡勃伦.有闲阶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5]德莱塞.嘉莉妹妹[Z].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6]Scott Derks,Working American:Working Class,Grey House Publishing,2000,pp60,200,xvi.
[7]Irving Bernstein,The Lean Yea,Houghton Mlffin,1969,pp64,91,250.
[8]Matthew Hilton,Consumerism in Twentieth - Century Britai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pp30.
[9]Richard H.Robbins,Global Problems and the Culture of Capitalism,Allyn & Bacon A Pearson Education Company,2002,pp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