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博问政”与执政党群众路线的新发展

2012-08-15孙忠良衣永红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问政执政党民意

□ 孙忠良 衣永红

2011年7月1日,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1]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就是密切联系群众,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传家宝”。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党的群众路线也在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特别是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演进,公民参政议政的门槛大幅降低,微博的出现更是打开了官民沟通的新路径,党的群众路线也在微博上以生动的局面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根据易观智库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的微博注册用户只有800万,而预估2011年和2012年中国微博的注册用户将分别达到1.45亿和2.4亿,增长速度创下中国互联网应用发展之最。[2]根据复旦大学舆情与传播研究实验室发布的《中国政务微博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3月底,我国共有实名认证的政务机构微博1708个,中共官员微博720个。微博的出现不但为民众表达政治意愿提供了新的载体和途径,而且极大地提升了公民参政议政的热情。可以说,“微博问政”已成常态,微博时代已经悄然来临。“微博问政”联系着两个重要的参与主体,一个是党和政府,一个是人民群众。对于党和政府而言,要更好地倾听民意、体察民情和汇集民智。对于人民群众而言,要更好地问责监督,建言献策和参政议政。因此,如何将群众路线这一“传家宝”运用于虚拟世界、适应于微博时代,已是执政党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微博问政”丰富了执政党群众路线的新发展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列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的创造性运用,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对于一个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而言,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永远是最强大的执政能力,而脱离群众则是最大的危险。随着时代的变化,特别是“微博问政”的出现,使得执政党的群众路线获得了新的发展。

1、“微博问政”丰富了群众路线的科学内涵

群众路线的科学含义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执政党只有及时研究了解群众工作出现的新特点和新情况,积极探索群众工作的新举措和新方法,才能积极引导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伴随着微博辐射范围和影响力的扩大,微博已经逐渐成为执政党联系群众、了解民意和汇集民智的重要渠道和方式。首先,微博为执政党了解民意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开通微博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倾听民生、汇集民意,真正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以人为本,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做到“一切为了群众”。其次,接近2亿的微博使用人群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民意库”,并日益成为社会民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微博参政议政、建言建策,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得到了充分体现,执政党要做到“一切依靠群众”,就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微博问政”中的主体作用,有效激发和调动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和创造精神。再次,执政党要想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就必须善于利用新兴媒体同人民群众进行交流,向人民群众学习,将人民群众在微博中提出的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或建议集中起来,然后制定出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的具体政策,解决人民群众所关心的实际问题,把党的政策变成群众的行动,更好地把微博作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渠道。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共官员开通微博,其中包括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等党政要员。

2、“微博问政”拓展了群众路线的运作路径

党的群众路线要求每一个共产党员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新的历史时期,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群众路线,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必须真诚地倾听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与建议,必须真实地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期待,必须真心地关怀广大人民群众的疾苦与困难。群众路线传统的运作路径,主要表现为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到群众中去,了解民情,排解民忧。但由于传统行政体制存在着封闭性、不透明等缺陷,使得体制内的信息流动并不十分顺畅,进而导致某些群众无法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广大党员干部也较难获得全面和真实的信息,从而影响到群众工作的有效开展。微博的出现极大地创新了群众路线的运作机制,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微博可以自由地表达真实的意见,对于基层所发生的某些突发事件,也可以通过微博第一时间进行传播。执政党通过微博,不但可以倾听来自于不同领域、不同群体比较真实的意见,也可以有效地汲取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更好地解决各种问题,从而切实地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

3、“微博问政”强化了群众路线的核心价值

邓小平曾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极其艰巨复杂的任务摆在我们的面前。很多旧问题需要继续解决,新问题更是层出不穷,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地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3](P342)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群众路线的核心价值,党群关系的好坏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正如毛泽东所说,“党群关系好比雨水关系,如果党群关系搞不好,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制度建成了,也不可能巩固。”[4](P547)只有密切联系群众,党才能始终保持执政地位。而如果脱离群众,党则可能陷入万劫不复的危险。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面对着新的执政环境,党群关系也在经历着严峻的考验。虽然我们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密切党群关系做出了大量的工作,但不可否认,在某些层面,党群关系的疏离表现得十分危险,甚至比较紧张。微博作为执政党与民众交流的一种新形式,如果执政党充分利用,将有助于拉近党和群众之间的距离,使执政党能够更多地了解民情,更好地开展群众工作。通过微博,执政党可以平等地与民交流,热情地为民服务,自觉地与民接触,有助于改变某些党员干部“高居庙堂”的形象,也有助于培养和树立执政党亲民、为民、爱民的优良作风。执政党通过微博了解社情民意,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愿望、关心群众疾苦,不仅可以更好地为群众服务,而且可以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强化群众路线的核心价值。

二、“微博问政”与执政党群众路线面临的新问题

十月革命胜利之初,列宁就曾指出,对于共产党来说,“最严重最可怕的危险之一,就是脱离群众。”[5](P626)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的大会上,强调指出“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1]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面对着新的执政环境,党的群众路线也面临着新的问题。特别是“微博问政”的出现,虽然使得党的群众路线获得了新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给党的群众路线提出了更为严峻的考验与挑战。

1、某些党员干部的执政理念和工作方式有所滞后

充分发挥和利用网络的积极作用,是新时期党员干部必须正视的一个重要课题。但由于负面效应的存在,使得某些党员干部对于微博这种新型的网络媒体存在着抵触和畏惧的心理,这势必会影响到群众路线网络化的有效贯彻和落实。广大党员干部能否适应形势和时代的发展、能否学会运用网民能够接受的语言和方式进行沟通与互动,决定着执政党的执政基础能否稳固,也决定着新形势下党群、干群关系的密切程度。“微博问政”的出现和盛行,极大地改变了原有的政治生态,党和政府的执政模式、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也必将随之发生深刻地变化。广大党员干部若是固步自封,因循守旧,势必会疏远与人民群众的距离。某些党员干部对微博等新型网络媒体充满畏惧,无法正确对待网民的声音,甚至采取围堵的方法,结果错过了解决问题的时机,导致事态进一步恶化。最近一段时期,一系列公共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之所以通过微博在社会上引起巨大的反响,其深层原因就是某些党员干部不关心、不了解、不重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诉求,没有真正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广大党员干部只有摒弃滞后的理念,与时俱进,通过网络及微博,及时了解网络民意的动向,才能避免党和政府的工作处于被动状态。

2、情绪化和偏激化的话语表达掩盖了事情的真相

人们在网络上能更容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但是有关表达的底线,我们却缺乏一定的标准。俄罗斯学者库金和尤舒克在其著作《反对互联网黑色公关》中称,互联网舆论平台是一把双刃剑,个人通过网络有了更广阔的信息渠道,但信息也间接绑架了每一个网络个体。[6]由于微博具有自由的表达平台、信息的发布比较简短,所以导致民众的情绪表达更为直接。这种情绪表达常常带有强烈的非理性色彩,特别是有关执政党或公权力的话题,过激的言辞不绝于耳,甚至还会滋生和散布许多的“网络谣言”,这将对党群关系的和谐发展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比如近日一则广东警察打死街头小贩并对其有孕在身的妻子动粗的消息在微博上扩散,结果引发“围观”,后来证明不过是谣言。还有微博称,浙江省文化厅为“反三俗”确定37首违禁歌曲,事实上浙江省文化厅从未发过这样的有关文件。在微博的世界里,公民虽然获得话语的表达自由,但“沉默的大多数”可能导致真实民意被忽略,言辞犀利、偏激的“少数民意”可能被放大,特别是利用微博平台进行商业化、专业化地转发和评论,有可能形成虚假的民意,这些声音无法代表大多数人的意见,致使个人的偏激行为扩散为非理性的社会情绪,进而影响扭曲事件的真相。

3、稍有不慎可能进一步加剧党群关系的紧张态势

当今的中国,正处于急剧发展的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不断产生与激化,诸如贫富分化和官员腐败等问题,使党群关系面临着严峻挑战。作为一种以个人为单位的自媒体,微博在中国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和冲击力。微博是一柄锋利的双刃剑,它一方面扩展了舆论的空间,有效地让公众更加充分地了解诸多事实,并极大地促进了舆论监督的发展。但另一方面,由于微博的门槛很低,身份匿名,使得微博上诸多信息的真实性常常饱受诟病。真实的声音通过微博的传播,可以产生极大的影响力,而虚假的谣言通过微博的助推,也可以产生极大的破坏力。微博由于其短小精悍,往往需要强化论点而缺乏论证,因此情绪化的语言似乎更能打动人,客观理性的意见往往受到忽视或蔑视。由于微博带有强烈的草根性、平民化的色彩,虽然为民意的表达提供了新的手段,但在某些层面也滋生了民粹主义的倾向,在微博上攻击执政党和政府似乎就成为了吸引人气和发泄不满的不二法门。原本就面临挑战的党群关系,由于微博上虚假信息和极端言论的推波助澜,稍有不慎可能会进一步加剧紧张态势。

三、“微博问政”与贯彻执政党群众路线的新要求

微博的出现,使得现实世界与虚拟网络有了更加亲密的接触,广大公民通过“微博问政”,极大地拓展了政治参与的空间。党员干部通过“微博问政”,则有利于更好地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的新发展。但是“微博问政”毕竟还是一个比较新鲜的事物,如何更好地实现“微博问政”,贯彻执政党群众路线的新要求,还需要更多的理性思考。

1、创新党员干部群众工作的理念和方式

2008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网“强国论坛”与网友对话时指出:“通过互联网来了解民情、汇聚民智,也是一个重要的渠道。”《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要求各级党员干部:“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型传媒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加快建立法律规范、行政监督、行业自律、技术保障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加强互联网宣传队伍建设,形成网上正面舆论的强势。”微博是党和政府了解舆情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成为党政机关了解民情、听取民意、集中民智的新形式。党和政府通过微博等现代新媒体手段,可以实现政令通达与民意反馈的良好互动。通过微博这个互动交流网络平台,党和政府可以更好地解决百姓关系的问题、改变干部的官僚作风,不仅有助于转变传统的工作方式和执政思维,同时也有助于适应新时期群众路线的发展新要求。

网络的互动性和开放性可以充当党或政府与民众交流的补充渠道。作为公众表达意见的一个重要平台,微博有助于党和政府倾听民情民意,真正做到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因此,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创新群众工作的理念和方式,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必须加强网络技能的培训,提高网络沟通的能力,并通过微博,及时地解答民众的质疑和困惑,准确地收集网络信息和汇总民意。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对微博有清醒的认识和理性的态度,对民众所反映的各种问题保持高度关注,对引起舆论抨击和反响的事件和人物认真调查核实。微博的出现,改变了党员干部通常给人的严肃、刻板印象,很多党员干部在微博上开始展现出充满个性的一面。比如广东惠州市委书记黄业斌在开通微博后曾公开承诺:“网友的问题,不要过滤,原汁原味地抛给我,哪怕是骂我也行!”[7]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蔡奇更是成为了内地首个微博听众超百万的部级官员。这些无疑有助于拉近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党和政府不仅可以倾听到更加全面、真实的声音,而且可以进一步增强民众的向心力,提升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2、确保“微博问政”群众路线的制度化

利用“微博问政”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将其制度化、常态化和规范化无疑是最好的方式。加强制度化建设,既要制定相应的原则、程序和要求,将“微博问政”纳入正常有序的运转轨道,防止问而不应或有始无终,也要从法治的高度,明确党员干部必须履行的责任和承担的义务。在“微博问政”中,人民群众与党员干部是最重要的两个主体。其中广大党员干部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为他们掌握着重要的信息和公权力,如果有效地利用微博这一工具,无疑将有助缓解社会矛盾,减轻社会压力,促进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的良性发展。如果党员干部采取轻视和敷衍的态度,“微博问政”产生的效果肯定会不如人意,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的热情也会受到挫伤。因此,广大党员干部必须高度重视,真正做到制度化和常态化。比如应建立微博的在线交流机制、信息收集机制、信息处理机制和信息反馈机制等,将虚拟与现实以制度化的措施有效衔接,督促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解决广大民众通过微博反映的相关问题,真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杜绝“微博问政”的形同虚设或有名无实。[8]南京市近日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微博建设的意见》就是一个很好的“微博问政”制度化尝试,值得肯定和推广。同时,人民群众通过“微博问政”扩大政治参与的空间,也必须有制度上的保证,只有通过制度明确公民微博问责的内容、形式和途径,“微博问政”才有可能落到实处。

3、有机结合现实与虚拟的“群众路线”

借助微博这一新的网络媒体技术,党员干部可以有效拓展听取民情民意的途径和渠道,更好地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的新要求。广大民众也可以借助微博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扩大政治参与的热情。但微博毕竟只是一种辅助性的工具,“技术对推进民主的作用是有限的,如何创造一个现实的而非虚拟的民主环境,这是比技术更重要的方面”。在一个政治冷漠或民意表达不畅的社会,再先进的技术,对民主进步而言都是徒劳的。而且由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得相当一部分民众对于“微博问政”仍十分陌生。根据2010年1月15日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3.84亿,但农村网民只有10681万,仅占整体网民的 27.8%。[9]该报告指出,“部分农村地区网络使用的基础条件还很匮乏,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地区,网络使用的意识相对较落后,网络使用的增长条件和空间还很不足。目前农村非网民中,有38.8%的人是由于不懂得电脑/网络而不上网,19.7%的人是由于没有电脑等上网设备,3.5%的人是由于当地没有网络接入条件。由于缺乏相应硬件和知识而不使用网络的相应比例均高于城镇非网民群体。”[9]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占中国社会相当大比例的民众利用微博参与和了解政治生活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所以,必须将“微博问政”与传统手段有机地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手段和工具再先进,只能作为主体的补充。“微博问政”本只是一种辅助方式,如果过分依赖,反倒可能助长某些党员干部的惰性,而不去深入基层,解决群众所关心的各种问题。

4、避免出现“虚热”和“做秀”的倾向

每每在召开重要会议的时候,“微博问政”就会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追捧。但是在会议结束以后,“微博问政”却常常遭遇人走茶凉的窘境。不少地方政府机关和党员干部在热潮熏陶下纷纷开通了微博,但有些党员干部的微博却关闭了评论功能,自说自话,沦为“空壳”微博和“僵尸”微博。“互动是网络的本质特征”,[10](P27)微博开通之后,如果既不公开政务信息,也不回复网民意见,缺乏有效互动和反馈,这样的微博不过是花架子而已。如果官员开设微博仅仅是一种“做秀”,那么“微博问政”迟早也会如同一阵风吹过,最后归于平淡。当网民开始向微博投射失望的目光,这对于群众路线的贯彻实施非但不是一种提升,反倒是另一种挫伤。

对于“微博问政”热潮,很多人抱怀疑态度,总觉得其中充满炒作和谣言,充斥着媒体对新鲜事物的追捧和某些学者的夸夸其谈。所以,如何避免“微博问政”落入“虚热”和“做秀”的俗套,防止群众路线网络化流于形式和表面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一方面,党员干部要高度重视微博的影响力,时刻关注舆情发展新的走向,充分发挥微博在促进党群关系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党员干部也要对“微博问政”的局限性保持清醒认识,建立科学的舆情评判机制,建立一种与民众沟通的规范机制。

[1]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7-2(2).

[2]微博十字路后 围观改变中国?[N].时代周报,2010-12-20(7).

[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5]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网络公关搅乱虚拟世界[N].环球时报,2011-01-17(7).

[7]惠州市委书记黄业斌开微博[N].南方都市报,2010-03-23(12).

[8]邹鲁清.“网络问政”与党的执政方式创新[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5).

[9]陈正良,周蓉.论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在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作用及其完善[J].中州学刊,2011(1).

[10]孟威.网络互动——意义诠释与规则探讨[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问政执政党民意
建议究竟代表多少民意
网络反腐:执政党反腐倡廉建设的新课题分析
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党”意识
柬执政党赢得议会全部席位
网络问政节目应为公众所期盼
『广场问政』应『去戏剧化』
人大代表电视问政
汇聚民情 畅达民意
电视问政:问出政府职能新变化——武汉台“电视问政”的理念与实践
从反对派到执政党——青年民主主义者联盟—匈牙利公民联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