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民上楼”对农村社会转型的影响研究——基于Y市访谈资料的分析

2012-08-15陈旭峰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上楼社会转型村民

□ 陈旭峰

中国农村社会转型,是由一个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小农生产方式占主导,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农村传统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向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和现代农村社会的转型过程。[1]可以说,农村的社会转型是农业、农村和农民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的过程。当前,江苏、山东、浙江等地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农民上楼”运动。“农民上楼”是在我国城市化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为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协调发展而提出的。“农民上楼”运动最初来自上海的“三集中”实践,所谓“三集中”是指农村人口居住向城镇的集中、农村工业企业向乡镇工业园区的集中和农业耕地向农场或农业大户的集中。“三集中”模式首先在1985年由上海市土地局、农委等政府部门提出,是关于上海市郊区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和建立现代农业的指导模式。这一模式在上海市实施十多年来,取得了巨大成功,随后在苏南、温州及其他地区推广开来,被实践证明是内生型农村城镇化的成功经验。[2]“农民上楼”涉及农民的整体搬迁和空间位移,将对农村社会转型产生重大影响。这不仅会导致农业生产模式、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发生变化,还会引起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和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变化。笔者认为,农村的社会转型状况可以从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三个方面体现出来。本文通过对在山东省Y市获得的访谈资料的分析,从实证层面研究“农民上楼”对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的影响,以期对中国农村社会转型道路的选择有所帮助。

一、“农民上楼”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

所谓农业现代化就是要实现中国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这里的传统农业是指建立在主要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农业生产方式;现代农业是指建立在现代农业技术基础上、以企业经营为主的农业生产方式。[3]通过对访谈资料的分析,笔者发现,“农民上楼”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民上楼”给农民的农业生产带来了诸多不便,使得很多农民不再从事农业生产。这种不便不仅体现在劳作上的不便,还体现在给农业生产习惯带来的不便,如生产工具、粮食的存放等。这些不便降低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意愿。

大家住进社区后,很多人种地就很远了,我们村还好一些,离地比较近,搬进社区后种地也不是很远。对于那些不种地外出打工的人来说也是一样,他们对住社区是比较欢迎的。但是对于那些离社区比较远的村来说就不一样了,这13个村离这最远的村有七八里路,他们住进社区后离地就远了,种地很不方便。农村跟城市不一样,农村有地,种地的工具、机械都得有地方放,收割的粮食也要有地方放。我们村建的楼房都不高,所以地下室面积还大一些,像有些村的楼房建的高一些,地下室面积就小,家里的一些杂物就更加没有地方放了。(摘自S村居民A)

第二,“农民上楼”降低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一方面,工农业剪刀差使得农产品价格较低,从事农业生产只能解决基本的生存问题。另一方面,随着农业生产成本的不断提高,农民从农业上获得的收益越来越少,使得农业生产越来越不适合个人种植。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使得很多农民进城打工,打工收入与务农收入的比较进一步降低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种地了,出去打个工一天也能挣一百多,两个人都出去打工一天就能挣二百多,比种地强多了。种地现在农药、化肥也很贵,一袋复合肥就要一百八九,每亩地的收割成本也要两百多,种地成本很高,要是人工不搭钱还能有几百块钱的赚头,要是算上自己的人工费那种地就是亏的。种地还担着风险,碰上刮风下雨都会带来一些影响,所以很多人都把自己的地租给别人种。只有一些年纪大的没有办法,其他事也干不了,只能通过种地维持生活。(摘自S村居民A)

第三,“农民上楼”加速了农民的土地流转,推进了农业现代化步伐。实践表明,加快土地使用权流转,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是改造传统农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现代农业与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与现代农业对接的有效途径,是深化农村改革的方向选择。[4]在很多农民看来,离自家的土地远是“农民上楼”带来的一个问题,但恰恰是这个问题使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走了出来,很多农民选择了将自家的土地流转出去。

当然,对于农民来说,他们把土地流转出去是经过理性选择的。随着农业生产成本的不断提高,农民从农业上获得的收益越来越少,使得农业生产越来越不适合个人种植。同时,比较而言,农民外出打工的收入是相当可观的,所以,很多农民在经过理性选择后,决定把家里的土地流转出去。

现在农业生产资料一直在涨价,打工一天能挣一百多,有这样的工资再去种地肯定是不合适的。农民的粮食棒子和小麦平均每斤也不到一块钱,光工资支出就占了粮食收入的四分之一,再加上种子、固定资产的消耗,所以现在越来越不利于个人种地了。种植向产业化发展,既能减少投资,又能增加农民的收益。(摘自C村主任Z)

第四,农业的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使农业朝着现代化方向迈进。“农民上楼”引发的土地大规模流转使得农业的生产越来越规模化、机械化,形成了一些像农业合作社这样的农业生产组织,从而使得农业生产越来越具有规模效益。

农村现在生产方式、经营方式跟以前不一样了。以前农村都是完全靠人力去地里劳动,现在就不一样了,机械化程度较高。(摘自X村书记W)

现在农业上都是机械化了,割、种都是机械化。农民一年下来也忙不上几天,就是浇水、施肥、打药。浇水的水管都是大队里给安好的,自己不用管。(摘自G村居民S)

二、“农民上楼”对农村城镇化的影响

城镇化既体现在人口、非农产业、地域景观向城镇集聚等物质形态的城镇化,又体现为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社会结构等由农村向城镇文明升级的精神形态的城镇化。[2]所以,农村的城镇化发展可以分为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两个层面的城镇化。因此,笔者认为,“农民上楼”对农村城镇化的影响可以通过对农村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两个层面城镇化的影响体现出来。

(一)物质形态层面的城镇化

“农民上楼”使得农村物质形态层面的城镇化发生明显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民上楼”降低了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成本,使得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大为改善。长期以来,由于农村分布较为分散,村庄规模较小,不具有人口的集聚效应,从而使得农村的基础设施配置与城市之间有着非常大的差距。“农民上楼”改变了村庄和人口分散的状况,使人口的分布形成了集聚效应,降低了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成本。

整个S社区占地是770亩,原先我们十三个村占地2500亩只多不少。基础设施投资到770亩土地上和投资到2500亩土地上,差别是很大的,因此建社区可以节约投资成本。(摘自S村书记Z)

社区已经通上煤气了,接下去还要通上热力。原先我们这十三个村,分布很分散,要想让政府把煤气、热力通过去是不现实的。(摘自S村书记Z)

第二,减少了农村重复投资建房,住房建设整齐划一,但是老村的居住环境日益恶劣。“农民上楼”之前,由于农民住房建设标准较低,加上农民之间相互攀比心理较为明显,使得农村重复投资住房现象严重。对于农民家庭来说,绝大部分积蓄都用到住房建设上,既增加了个人负担,又造成了农村住房低水平重复建设,这无疑是一种资金浪费。“农民上楼”之后,社区住房建设标准较高,住房建设整齐划一,使用周期较长,这减少了农村重复投资建房现象的发生。但同时,老村的居住环境是一个大问题,很多农民搬走以后,老村的居住人口越来越少,对于那些还住在老村,没能力“上楼”的农民怎么办?他们的居住环境变得日益恶劣,这是很多村民所担忧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和城市一样,乡村城市化的同时也造就了很多“贫民窟”,对于新建的农村社区来说,原先的老村就是一个个的“贫民窟”。

我的二姐夫今年五十八岁,一辈子盖了五次房,他只要有点钱就投资建房了,他就是一次性投资盖楼。以前老百姓住在旧村的时候,相互攀比,今天你盖这样,明天我盖那样。攀比就造成重复投资,老百姓有点钱就投资在盖房上了,他就没办法发展其他的了。自从搞社区建设以来,老百姓就不需要重复投资在盖房上了。(摘自S村书记Z)

原先的老村没有规划好,显得乱七八糟。现在老村里还住着七八十户,有的是像我这种情况年纪大了买不起房的,有的是因为有残疾没有劳动能力,有的是年轻时没娶上媳妇家境不好的,还有一部分是在社区买房了但是还没有搬进去。等以后大家都搬走了你不搬也得搬啊,那时还住在老村就很不方便了,到时水电都是个问题。(摘自S村居民A)

第三,增加了村庄集体在土地上的收入。对于村庄来说,其集体收入主要依靠于土地、林地等自然资源,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使得这些资源更好地得以利用。特别是城市化进程对土地的需求使乡村的土地变得更加“值钱”。村庄在集体收入提高之后也就能够出台更多的惠民举措了。

S村让出去的这些地,镇里每年给补偿1500元每亩,以前是1200元每亩,从今年开始调整为1500元。据上面的人说,等以后其他村的人都搬过来以后,这些村的地要重新调整,到时从其他村返还一些地给S村,这样以后镇里就不需要给S村补偿钱了。(摘自S村居民A)

(二)精神形态层面的城镇化

“农民上楼”使得农村精神形态层面的城镇化发生了明显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民上楼”使得农村精神文化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好的配备。在“农民上楼”之前,对于很多村庄来说,根本没有什么精神文化基础设施,这直接影响了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农民上楼”之后,这一现状得到了较大改变。这种改变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精神文化基础设施配备较为齐全,二是精神文化基础设施配备的标准较高。

在农村社区的规划中,要求每个社区都要有一处小学、一处幼儿园、2-3处健身房,还要有卫生服务中心、健身中心、商场。另外,每个社区还要建面积在2300平方米以上的服务中心大楼,里面有面向居民的服务窗口、培训学校、电子室、阅览室、棋牌室,还有办公设施。培训学校有人口理论学校、党员教育学校等等。(摘自X镇副镇长L)

第二,村庄的精神面貌得到很大改变,但也存在很多不文明行为。精神形态层面的城镇化最重要的体现就是村庄的精神面貌,“农民上楼”使得村庄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多变化,村庄的文化更加文明化。但同时,很多不文明行为依然存在。

我们社区离城市不近也不远,环境比较好,污染不会像城市那样严重,这就使得我们这里的生活质量以后会比城市高。(摘自C村主任Z)

社区建设带来的是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居民素质的提高,这么好的环境老百姓就不会乱倒垃圾了,比如说你原先乱吐痰,如果你去北京天安门,就不会乱吐痰,所以说环境造就人、环境改变人。(摘自X镇副镇长L)

原先我们社区卫生环境可不好了,到处都是垃圾,楼道里也很脏,后来有人来检查,才专门安排了人打扫卫生,现在有专门的清洁工、清洁车,这样才好多了。原先村民在社区里乱种菜,在绿化带里什么都种,原先村民在门口乱放东西,东西堆的跟山一样,现在这些都好多了。(摘自S社区居民Y)

第三,“农民上楼”使得农村社区的精神文化活动更加丰富,但很多方面还没有建立长效机制。在农村社区也开展了一些与城里相同的精神文化活动,但很多活动还只是流于形式。笔者认为这一方面与农民自身经济条件较差,其需求更多的还是停留在物质层面有关,这使得农民对参与精神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还与对精神文化生活重要性的宣传力度不够有关,使得农民没有认识到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性。

建了社区之后,我们村也有腰鼓队了,这在原先那是不可想象的。(摘自S村书记Z)

腰鼓队、门球队都是从去年开始办的,村民在农闲的时候活动就会比较丰富,这离不开上面政府的支持,都有专项的资金下拨。(摘自S村居民A)

之前举办过一些文化活动,但是光有头,没有过程和结尾。我觉得村领导班子得有专门一个人负责村里的精神文化生活才行,然后通过少数人带动多数人发展起来。(摘自S社区居民Y)

三、“农民上楼”对农民市民化的影响

农民市民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的农民市民化是从与国家、政府相关联的技术层面上推进农民获得与城市居民相同的合法身份和社会权利,如受教育权、选举权、居留权、劳动与社会保障权;而广义上的农民市民化更注重从社会、文化层面上转变农民的身份、地位、价值观、社会权利和生产生活方式,体现出城乡统筹发展、城乡一体化的内在要求。[5]对于农民的市民化水平,笔者将借鉴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的资本理论,从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三个方面来衡量。

(一)经济资本层面的市民化

“农民上楼”使得农民的经济资本发生明显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民的农业收入减少。从农业的角度来说,“农民上楼”给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带来了诸多不便,这些不便使得很多农民不再从事农业生产,从而直接影响了农民的农业收入。

住楼以后这些东西往哪放?你比如说粮食,本来可以先放在家里等价钱好了再卖出去。棒子刚收的时候九毛多,咱就可以等到一块多的时候再卖。小麦、棒子搁着都有“利息”,没地方放的话你就只能卖了。粮食刚收下了的时候比较湿,家里是平房,我们就把粮食放到屋顶去晒,晒完以后也要地方放。住到社区后地下室里要放电瓶车、摩托车什么的,就没地方放粮食了,所以说这样对农村来说也好也不好。(摘自G村居民W)

第二,很多农民因为“农民上楼”而负债。在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家庭的积蓄不足以支付在社区买房的费用,买房之后都产生了一些债务负担。

老百姓种地一年才多少钱?没有什么特殊的收入来源,就指望干个小工,种个六七亩地,你说除了花、除了吃和用还能剩下多少钱?在社区买房钱肯定是不够的,当时借了一部分钱。(摘自G村居民S)

第三,农民的生活成本明显提高了。对于很多农民来说,原先在农村居住的时候,可以说生活成本是很低的。但是搬到社区居住之后,随着生活设施的改善,农民的生活成本也明显提高了,生活成本的提高使得有些农民的生活质量有所下降。

有些农民因为买楼欠账比较多,他搬进社区后舍不得用煤气,就用柴火来做饭,在地下室吃饭,吃完饭再上楼去,这样的情况很多。(摘自S村居民Y)

第四,农民的非农收入明显增加。笔者认为,非农收入的明显增加一方面可以归因于很多农民住进社区之后脱离了农业生产,摆脱了农业的束缚,从而使得他们可以专心从事非农产业;另一方面可以归因于农民因为债务和生活成本提高的压力而加大了挣钱的力度。

像现在我们还种地,很多小孩已经基本上不种地了,他们把地给人家种,自己外出打工去了。(摘自G村居民W)

老百姓搞养殖的很少,搞种植的也很少,就是因为这边的经济发展比较好,他有地方打工去。你比如说干个小工,如泥水匠,一天能挣一百五六,老百姓就不想把精力投在农业上了。(摘自S村书记Z)

第五,农民的居住条件大大改善,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农民上楼”使得农民的居住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同时笔者通过访谈也发现:有些农民特别是老年人对城镇式的住房仍然有一些不适应的地方,比如说隔代一起居住、住房拥挤、上下楼不方便等等。

新楼设计的比较合理,通风采光都比较好。原来老百姓家里地板砖占少数,基本上都是水泥地、砖铺地,现在住楼上了,即使是穷一点、经济状况差一点的人家最起码也都是地板砖了。(摘自K村居民M)

一家三代人都住在三室一厅的房子里很不方便。现在村里一般的家里都有六七间房子,住到社区后三间房子不太够用。像我家人少还好一点,但农村家庭人一般都比较多。对于年轻人来说,都觉得住社区好,对于上了岁数的人来说,还是觉得不方便。到地里干活不方便,上下楼也不方便。(摘自G村居民S)

(二)社会资本层面的市民化

“农民上楼”使得农民的社会资本发生明显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民的邻里社会资本发生了明显变化,原有村庄的关系格局被打乱了。对于农民家庭来说,邻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初级社会群体。亲密的邻里关系是传统农村社会的重要表现形式,在传统农村社会,邻里与家庭一直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农民上楼”打破了传统农村社会固有的邻里关系,并使传统的农村邻里关系慢慢朝着现代社会“陌生化”、“隔离化”的邻里关系转变。

到社区后就要重新搭邻居了。这个怎么说呢?要是都是一个村的搭邻居倒也无所谓,虽然原先不是隔壁,但也都熟悉。社区里住着好多村里的人,很多人都不认识,就不能像以前一样大家拉拉家常了。搬到社区后就不那么方便了,大家都不熟悉。(摘自G村居民S)

村民之间的交往少了。原先在老村的时候附近住的都是一个生产队的,村里的红白事也是由各个生产队自己负责,那时村民之间交往比较多。但现在哪怕对门住的也不一定是一个生产队的,虽然大家住进社区了,但现在村里的红白事也还是各个生产队自己负责,所以即使是住对门相互之间交往也比较少。现在还处于过渡期,等以后将来都住楼以后,估计会以楼为单位来负责红白事,城里都是以楼为单位的。(摘自S村居民A)

第二,农民的婚嫁资本明显改善。对于很多现代社会的女性来说,“有房有车”是择偶的重要条件,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现在很多女性更是提出了“有好房有好车”的条件。对于农村社会来说也是一样,女性择偶条件的“物质化”倾向也越来越明显。“农民上楼”明显改善了农民的外在物质条件,这对于提升农民的婚嫁资本是很有帮助的。

我们村里以前那些因为个人情况比较差找不上媳妇的,买楼了之后这些人都找上媳妇了,而且都还找的不错。村里原先有个青年,没买楼之前去女方家相亲,人家女孩不愿意,后来那个青年在社区买楼后,女方主动托的媒人来说愿意了,女方就是因为男的在社区里有个房才愿意的。(摘自S社区居民Y)

第三,“农民上楼”减少了村民之间的矛盾。“农民上楼”之前,村民之间经常会因为一些小事而起摩擦。“农民上楼”之后,一方面,由于村民自身素质的提升,村民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少;另一方面,村民之间的接触比往常更少了,这也减少了村民之间产生矛盾的可能性。

原先在旧村里,由于道路不好,排水不通畅,阴天下雨的时候,整天要去处理老百姓之间的矛盾。现在就不用处理这些事情了,老百姓住在一楼、二楼、三楼,都是地下排水了,这样就不会因为排水出现矛盾了。(摘自S村书记Z)

第四,“农民上楼”使得农民家庭的居住格局发生变化。“农民上楼”之前,村民居住的房子还是比较宽敞、富足的,但是“农民上楼”以后居住格局出现了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以前住的是平房,而现在住的是楼房,这带来了一些问题;另一方面,房屋的分配也带来一定的问题。这两方面表现出来的问题在下面的访谈资料中有很好的反映。

像我这样上了岁数的倒不盼着住楼,因为住楼上下楼不方便,你看现在住着平房上下楼多方便啊,所以有些年级大的搬进社区后他就住在地下室,这样他就不需要上下楼了。(摘自S村居民A)

(三)文化资本层面的市民化

“农民上楼”使得农民的文化资本发生明显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村民素质得到明显提升,但也还是存在一些不文明行为。“农民上楼”使得村民的素质有了明显提升,这种提升不仅体现在环境对农民的直接影响上,还体现在通过更加优良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对下一代的影响上。随着时间的推移,村民的整体素质将得到更大的提升,在素质上越来越向市民靠近。但同时,也依然存在一些不文明行为。

从大的发展方向来说,农村社区建设是一个很好的趋势,可以改变农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物质水平提高了,精神生活丰富了,教育投入增加了,才能使人的素质一代比一代高。(摘自K村书记L)

你比如说社区里弄点花木什么的,孩子经常去破坏,把一些牌子、玻璃也砸了。绿化带里用来撑花的杆子没过多久就被村民偷走了,你看这是什么素质?现在孩子在社区里搞一些破坏,家长都不去管,这反映出家长的素质还是不行。要想达到人人都有责任爱护这个社区这样的素质还需要一段时间。(摘自S社区居民Y)

第二,村民的自我认同越来越向市民靠近。自我认同是在社会分类基础上通过主体性建构的结果,即在社会分类或话语框架中完成自我主体身份建构,实现自我的社会认同。认同在社会学、社会心理学领域是一个重要的议题,把认同置放到现代性语境中来思考是现代社会学者比较感兴趣的事实。[6]“农民上楼”缩小了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差别,也使得农民对自我的认同越来越向市民靠近。

住进社区后,我觉得自己越来越像城里人了,觉得农村和城里没什么区别了。(摘自S社区居民Y)

第三,村民的价值观念、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向市民靠近。村民原先住在农村时,信息来源比较闭塞,使得村民的观念较为落后。“农民上楼”之后,村民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具有现代市民意识,村民的生活中也越来越具备现代生活元素。同时,与之前相比,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得到了明显改善,越来越丰富多彩。

没有建社区以前,作为我们村来讲,有1500人,算是比较大的村,可以说私家车一辆也没有。住上楼以后,现在买车的越来越多了。(摘自K村书记L)

原先在村里的时候晚上没有路灯,黑乎乎的,大家就不愿意出来,现在晚上社区里到处灯火辉煌的,广场上也有健身器材,出来玩玩多好,这对提升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绝对是有好处的。(摘自S社区居民Y)

四、总结与讨论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分析“农民上楼”对中国农村社会转型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笔者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从“农民上楼”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来看,“农民上楼”给农民的农业生产带来了诸多不便,降低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使得很多农民不愿再从事农业生产;“农民上楼”加速了农民的土地流转,推进了农业现代化步伐;农业的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使农业朝着现代化方向迈进。

第二,从“农民上楼”对农村城镇化的影响来看,在物质形态层面,“农民上楼”降低了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成本,使得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大为改善;减少了农村重复投资建房,住房建设整齐划一,但是老村的居住环境日益恶劣;“农民上楼”增加了村庄集体在土地上的收入。在精神形态层面,“农民上楼”使得农村精神文化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好的配备;村庄的精神面貌得到很大改变,但也存在很多不文明行为;农村社区的精神文化活动更加丰富,但很多方面还没有建立长效机制。

第三,从“农民上楼”对农民市民化的影响来看,在经济资本层面,农民的农业收入减少;非农收入明显增加;很多农民因为“农民上楼”而负债;农民的生活成本明显提高了;居住条件大大改善,但仍然存在比如说隔代一起居住、住房拥挤、上下楼不方便等问题。在社会资本层面,农民的邻里社会资本发生了明显变化,原先村庄的关系格局被打破;农民的婚嫁资本明显改善;“农民上楼”减少了村民之间的矛盾;农民家庭的居住格局发生变化。在文化资本层面,村民素质得到明显提升,但也还是存在一些不文明行为;村民的自我认同、价值观念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向市民靠近。

通过对以上结论的分析,笔者发现,“农民上楼”对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存在明显的影响。虽然在农村转型的过程中“农民上楼”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但是从整体上来说,“农民上楼”是有利于农村顺利实现社会转型的。社会转型实际上是传统因素与现代因素此消彼长的进化过程,对于社会转型起步较晚、社会转型的最初动力来源于其社会外部的迟发外生型国家来说,社会转型的过程往往表现为现代因素由外到内、由表及里和由名到实的生成和发展过程。[7]农村社会转型与城市社会转型比较而言,属于迟发外生型,这就决定了农村的社会转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农民上楼”对农村社会转型的影响就是一个由外到内、由表及里、由名到实的生成和发展过程。为了使“农民上楼”能够更好地推进中国农村的社会转型,需要对“农民上楼”中不利于顺利实现农村社会转型的因素进行调整,而这种调整需要“农民上楼”的行动主体——政府、村组织和村民的共同努力。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笔者给出如下几点建议:

第一,从政府的角度来说,政府是“农民上楼”主要的外在推动力,没有政府的推动很难完成“农民上楼”的整个过程。政府应该对“农民上楼”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综合考虑村庄的历史人文因素和地域特色,做到因村制宜、因地制宜,充分尊重村民的个人意愿;加大对“农民上楼”的政策扶持力度,积极拓宽筹集资金的渠道,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减轻村民的经济负担;“农民上楼”不仅涉及到村庄的整体搬迁问题,还涉及到村庄搬迁之后农村社会转型的过程,农村的社会转型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因此政府要把“农民上楼”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来做,不能过快、过急。

第二,从村组织的角度来说,村组织是“农民上楼”的主要执行者,没有村组织的贯彻执行“农民上楼”也很难实现。村组织要宣传好、落实好政府的政策,充分调动村民“上楼”的积极性,让村民自觉自愿地参加到“上楼”过程中来;在“农民上楼”的过程中,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是不可或缺的,村组织不仅要重视农村社区的物质文明建设,还要重视农村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以更好地推进农村的社会转型。

第三,从村民的角度来说,村民是“农民上楼”主要的内在推动力。“农民上楼”要想真正最终完成,也就是通过“农民上楼”顺利实现农村的社会转型,必须将政府的外在推动力转化为村民的内在推动力,如果不实现这种转化,“农民上楼”将很难最终成功。农民应该以长远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农民上楼”,认识到“农民上楼”对实现农村社会转型的机遇性与挑战性,以更好地把握机遇、迎接挑战;通过不断学习提高个人素质,以更好地适应新环境,实现个人内在素质与外在环境的匹配。

[1]王冰.中国农村社会转型模式、特征和趋势分析[J].经济学家,2007(4).

[2]梁德阔.内生型农村城镇化的运行机制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

[3]周祝平.中国农村人口空心化及其挑战[J].人口研究,2008(2).

[4]吴浙,李静.土地流转对发展现代农业的作用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5).

[5]吴业苗.居村农民市民化:何以可能?——基于城乡一体化进路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社会科学,2010(7).

[6]潘泽泉.自我认同与底层社会建构:迈向经验解释的中国农民工[J].社会科学.2010(5).

[7]刘祖云.社会转型:一种特定的社会发展过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6).

猜你喜欢

上楼社会转型村民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上尽重城更上楼
社会转型时期破解党面临的“四大危险”的路径研究
《双城记》
战后台湾如何从农业社会转型工业社会
会上楼的牛仔裤
错·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