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构建合肥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思考
2012-08-15戴忠远
戴忠远
(合肥市交通局,安徽 合肥 23002 2)
交通运输是国家的基础产业,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对社会生产、现代化建设以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现代社会,社会分工日益深化,商品交流的范围和强度不断加大,劳动力流动日益增强,交通运输作为人和物实现位移的基本方式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国家《“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指出,“十二五”时期是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完善的关键时期,是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时期,也是深化交通运输体制改革的攻坚时期。
合肥地处中国中部,在区位上承东启西、接连中原、贯通南北,是我国东西走廊和南北大通道的交汇点,是全国重要的区域性交通枢纽,具有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合肥也是国家规划的42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节点城市)之一。“十一五”以来,随着合肥经济总量连年持续快速增长,市域客、货运量急剧增加,对交通运输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加快构建合肥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满足全市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安全、舒适、便捷、绿色出行的需求。
一、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内涵
(一)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定义。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指将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等部门进行综合调整和统筹,统一规划各种不同的运输方式,防止不同运输方式间过度垄断或竞争,避免交通运输设施重复建设和不合理利用,实现各种运输方式的最优整合和利用。
(二)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意义。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在推进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践已经证明,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客观要求,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充分发挥交通运输综合功能的有效途径。“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全面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加快交通资源整合,实现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由分散发展向一体化发展转变,全力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时期。
二、合肥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现状评价
(一)合肥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现状
1.公路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十一五”以来,合肥内联外通的公路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公路总里程达15425.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总里程达447.7公里。全长106公里的绕城高速全线贯通,“一环六射”的格局基本形成,合肥至其他15个省辖市实现了三小时内到达,全国公路运输枢纽地位日益显现。出城口道路改建开创了公路建设与市政道路无缝衔接的全新机制,新建出城口道路全部按双向8—12车道的市政道路标准建设,构建了主城区与副中心“一刻钟交通圈”。同时,全面推进以 “村村通水泥路”工程为主的农村公路建设,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4619公里,行政村水泥(沥青)路通达率100%。
2.区域性铁路枢纽初步建成。近年来,合肥的铁路建设与发展突飞猛进,铁路建设和运输实现质的飞跃,区域性铁路枢纽初步形成。合宁、合武、合蚌高速铁路相继开通运营,合肥到上海从原来10个小时缩短为3个小时,到武汉从12小时缩短为2个多小时,到北京由原来12小时缩短为4小时,合肥迈入了高铁时代。改建合肥火车站,候车区面积从6000多平方米扩大到近万平方米,建成了大跨度的无柱雨棚。合肥火车站的旅客流量从2006年的840万人次增至2011年的1791.74万人次。迁建合肥南货场(老火车站场),建设合肥北货场,铁路运输通道分割城市的问题将得到解决。开工建设合肥铁路枢纽南环线和客运铁路南站、合福客运专线、商合杭客运专线。
3.水运交通实现通江达海。“十一五”以来,合肥水路运输货运量、港口吞吐量快速增长。水运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0亿元。2012年港口吞吐量实现4500万吨,集装箱运输完成7万标箱。新增5个千吨级泊位,码头泊位数119个,船舶净载重量85万吨。2011年全市航道通航里程达562.5公里,高等级航道 (Ⅳ级以上)158.1公里,占通航里程28.1%。合肥港综合码头(一期)和熔安动力专用码头投入运营,合肥港综合码头二期工程已开工建设;东华码头和皖港码头先后开工建设。完成了派河新港至派河河口12.7公里Ⅲ级航道(水深达到Ⅱ级标准)建设;建设完成裕溪、巢湖复线船闸,改造合裕线航道,实现合肥真正意义上的通江达海。
4.建成4E级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合肥航空发展实现了新飞跃,完成4E级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建设,即将投入运营。目前合肥骆岗机场通航城市达到43座,共有17家航空公司执飞50条航线,国际和地区航线5条,直飞港澳台地区和韩国、新加坡等国家,2011年全年完成旅客吞吐量439.88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84万吨、运输起降41874架次。
5.城乡客运一体化快速发展。积极推动城乡公交一体化,截至目前,公交通乡镇率达50%,市区共有公交车辆3962标台,运营线路144条,线路总长2240千米,运营站点2960个,年客运量达到6.5亿人次。在三大开发区、滨湖新区开通支线公交线路,目前已拥有17条线路、188台运力,日均客运量突破10万人次。快速公交(BRT)建设从无到有,已开通BRT线路8条,拥有58辆新型BRT车辆,快速公交已成为合肥市主城区至滨湖新区、开发区公共交通的骨干交通运输工具。轨道交通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已开工建设轨道交通1号线,轨道交通2号线即将开工建设。出租汽车行业实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98.5%的出租车实现公司化运营,全市出租营运车辆达到8395辆,日均运送旅客65万人次,实载率保持在70%以上。
(二)合肥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合肥已开始构建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多种运输方式并存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但相对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仍然存在发展不足、发展不均衡等问题,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建设面临诸多挑战。
1.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公路通车里程、道路标准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需求;客货站场建设欠账较多,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客货运的发展;公交线网密度过低,城市万人拥有公交车标台数偏低;公路网络化程度较低,农村公路建设总体标准和质量不高;除合肥火车站改造后条件较好外,合肥火车西站等铁路站点基础设施落后,配套设施不完善;水运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航道等级较低,通而不畅。
2.路网布局不尽合理。公路与市政道路之间的沟通衔接不够紧密,城乡一体化路网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公共交通线路重复系数高,公交线路功能层次不清,公交车辆的运行效率不高,资源利用不合理;城际铁路快速通道尚未建立,制约了合肥与周边城市,如安庆、淮南、巢湖、六安、芜湖、蚌埠等的紧密联系;城区现有的废弃铁路线已严重制约周边居民生活出行和环境改善;水运港口布局不尽合理,集疏运能力不足,港口建设与产业发展还没有形成良性互动局面,缺乏连成片、规模化的临港产业,影响了港口效益的发挥;现有航空运输能力与航空运输市场需求的矛盾进一步凸显,市场规模偏小,市场竞争不充分,在引进运力、开辟航线等方面存在明显制约。
3.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一是运输方式发展不平衡。公路、铁路运输发展较为迅速,航空、水运发展明显不足。二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中心城区交通基础设施较为完备,县域交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道路通达程度和建设质量仍有较大差距。三是运输类别发展不平衡。客运发展较快,货运发展较慢,货运企业经营规模普遍偏小,货运站数量偏少、规模偏小、等级偏低。四是建设与管理不平衡。“重建设,轻管理”、“重干线,轻支线”的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扭转。
4.信息化水平亟待提高。各种运输方式存在各自为阵的现象,站场、路网、市场三者未能有机结合,尚未建成一个统一的、专业的、规范的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交通运输部门只能掌握行业的静态信息,难以满足人流、物流的信息需求。交通行业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部分交通信息还是手工处理,难以整合。部门之间缺乏协调,信息资源难以共享,“信息孤岛”现象依然存在。
5.组织体系不够健全,专业技术人才缺乏。交通运输行业自身组织体系不够健全,行业管理部门设置不够规范,组织结构有待优化。现有人才队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特别是高素质、高层次、复合型的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型人才欠缺。
6.应急保障体系仍需完善。全市还没有专门的道路运输应急法律法规,政府部门、运输企业和民众在应急保障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够明确,组织乏力;道路运输应急预案有待进一步完善;现有应急保障体系更侧重于事件发生后的应急抢险,事前保障和预防亟待加强。
三、对策和建议
如何加快构建合肥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根据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应重视完善六大体系,落实六项保障。
(一)坚持统筹协调,加快完善六大体系。
1.完善更舒适、更便捷的公路客运体系。根据合肥市现状路网分布,结合对城市功能定位、发展轴向、重要产业布局、旅游发展规划等要素的分析,并充分考虑合肥市对合肥经济圈内部其他城镇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有计划实施国省干线改建、县乡公路升级改造和农村公路提级联网延伸工程,形成城乡一体的公路网。基本建成城乡一体化客运网络,实现村-乡镇-主城区三级运输网络无缝对接,建制村通班车率达99%以上,农村客运公交化率达76%以上。建设4个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客运站。高级、中级、普通客车的比例调整为5:4:1,旅游客车全部为高级车辆,基本消除假日客运站滞留旅客现象。
2.完善更优质、更快捷的铁路运输体系。合肥铁路客运枢纽形成“两主一辅”布局,即以合肥火车站、合肥高铁南站为主要客运站,以合肥西站为辅助客运站。连接7条全国重要干线,合肥与国内中心城市时空距离大幅度缩短,实现1小时以内到南京,2小时到上海、武汉、杭州,3小时到北京、福州,5小时到广州、成都。以合肥为中心,半小时通达合肥经济圈所有城市,1小时内通达全省15个省辖市,城际铁路正式纳入长三角城际铁路网,合肥全国区域性铁路枢纽城市地位凸显。积极开展合肥废弃铁路线利用形式的研究与论证工作,尽量改造为现代有轨电车系统。
3.完善更发达、更通畅的水路运输体系。以合裕航道为主轴,形成“五河一湖”(即店埠河、南淝河、派河、杭埠河、兆西河和巢湖)航道网。积极开展江淮运河(引江济淮)前期工作,争取实施“引江济巢”工程。加大港口投资力度,优化整合港口泊位,提高吞吐能力。建设合肥港综合码头二期、派河中派作业区、店埠河循环经济园作业区、巢城港区、庐江港区、丰乐河丰乐、仓拐作业区,以及临湖旅游集散中心等。
4.完善更安全、更通达的航空运输体系。启用4E级新桥国际机场,以构建通达全国主要城市、服务全省的航空运输网络为重点,主辅并举、全面发展,使之成为在国内同行业中具有较强成长性、品牌特色、中转能力和竞争力的综合型机场。推动航空货运和航空产业发展,推进新桥空港物流园和新桥国际产业园建设。重点发展以新桥国际机场为中心的航空制造基地和航空维修基地,合理规划航空产业物流园区,积极搭建航空货运综合服务平台,实现多种运输方式并存联运。
5.完善更集约、更规范的货运物流体系。全力实施“0551工程”,实现“货运无缝接驳”的零距离衔接,建成5个物流园区、5个物流中心、1批物流配送站。建成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培育一批具有品牌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大型物流企业,物流社会化、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第三方物流比重有所增加;货运能力与运输效率进一步提高,营运货车实载率提高到60%以上,初步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备、功能完善、便捷高效、安全有序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6.完善更高效、更迅捷的城市公交体系。加快公交都市建设步伐,新建一批换乘枢纽和停保场,公交车进场停放能力提高到100%;车辆等级进一步提高,新投入的高级以上(含超Ⅱ级、超Ⅰ级)运营车辆比例达到80%;公交车数量进一步增加,万人拥有量达到15标台以上;中心城区公交线网密度达到3公里/平方公里,线路总长度达到4000公里,实现主干线、次干线、支线三个层次功能结构;公交专用道总长度达到200公里;建成智能公交系统,市区公交车准点率达到85%;公交出行吸引力进一步增强,公交日均客运量达到300万人次,公共交通客运量占机动化出行比重40%以上。大力推进轨道交通建设,1号线建成投入使用,陆续开工建设2、3号线等,加强城市轨道交通与城际铁路的对接。市区出租车坚持“总量控制、适度从紧”的原则,总体规模控制在合理水平;出租车信息化水平和从业人员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力争分担日运输量80万人次。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指导,着力落实六项保障。
1.加强规划引导。随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深入推进和行政区划调整的顺利完成,以及合肥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加速,要立足新的形势对现有各类规划进行修编,使之与区域性特大城市发展目标和 “1331”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相适应。在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应坚持站在战略的和全局的高度,致力于加速融入长三角;坚持合肥经济圈交通一体化,致力于加强经济圈内部联接;坚持满足市民出行需要,致力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坚持交通建设适度超前,致力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前瞻性和现实需求的统一。同时,应注意规划的衔接协调和分类指导,实现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一体化。
2.加大投入力度。努力拓宽资金来源,多渠道筹措资金。在加大市本级预算投入力度的同时,紧紧抓住交通运输行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中央、省级财政预算资金支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以独资、控股、参股等多种方式参与交通基础设施、交通运输服务和交通运输新兴业务领域,充分发挥民间资本在现代交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理顺管理机制。健全部门协调机制,建立常态化沟通渠道,加强交通与城乡建设、规划、国土资源、环保、水利等工作的衔接,统筹做好各种交通方式、城乡交通和区域交通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完善运输管理体制,整合运输管理资源,明确管理层级和职责,确保运管机构履行职能统一、高效。转变运输管理职能,积极推进政、事、企分开,发挥市场中介组织作用,强化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安全和应急管理职能。
4.完善法制保障。加快重点领域立法进程,修订《合肥市公共汽车客运管理条例》,尽快出台《合肥市城乡客运管理条例》,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加快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研究制定《合肥市物流管理条例》,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出台促进多式联运、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出台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不断提高行业集约化经营程度;修订道路运输标准,进一步规范现代物流、综合运输、多式联运、甩挂运输、道路运输辅助业的装备、组织和服务。
5.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加强综合性、公共性信息平台建设,建立信息采集、交换、共享机制,提高交通运输信息化水平,适应现代化运营、服务和管理需求。组建市客运联网售票中心,建成全市统一的客票电子商务平台;加强与周边省、地区的业务协同合作,积极推动区域客运联网售票,拓展联网售票服务范围;加强与海关、国检等电子口岸相关部门业务合作,推进港口物流公共信息“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继续完善交通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整合建设覆盖多领域、全体系的综合应用平台和服务系统;加强节能减排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建立智能化车辆节能排放指标监测体系。
6.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完善人才机制,培养和引进高层次和紧缺专门人才;鼓励全市交通运输系统职工在职学习,全方位、多渠道推进人才资源整体开发;建立一整套交通运输行业人才选拔、任用、考核、激励、监督的制度体系。强化从业资格管理,进一步完善道路运输从业人员资格考试、注册管理、继续教育制度,提高从业人员职业素质。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鼓励引导运输企业自行研究或与科研机构、高校院所开展科技合作,引进、应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提高企业科技管理水平;倡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强化企业在产品研发中的主导作用,实现产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