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强市 共享生态文明
2012-08-15王梅
王 梅
(仪征市环保局,扬州仪征 211400)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生态文明第一次写入党代会报告,意义深远。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站在了新的战略起点上。2011年9月,江苏省委、省政府向社会公布了《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的行动计划》,明确要求实施“六大行动”,力争“六个突破”,确保江苏生态文明建设继续走在全国前列。仪征市为苏中县级市,市域面积857平方公里,总人口56.5万人,辖3个园区、9个镇,2010年达到了全面小康的社会水平。近年来,该市以建成全国生态示范区为起点,相继开展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生态市建设等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工作通过了国家技术考核;创建国家生态市的工作通过了省级技术评估;全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环境综合质量进一步提升;各项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明显增强。当前该市紧紧围绕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工程行动计划,大力推进生态市建设。笔者通过对该市生态市建设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效、获得的经验和面临的困难进行认真分析,并结合该市实际,科学地提出了相关思路及对策,将为该市生态文明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1.生态市建设工作措施和创建成效
1.1 污水处理工程城镇全覆盖
建成区和所有乡镇范围的污水都实现集中处理,乡镇的污水处理厂都安装污染源在线监控设施,并与市环保局监控平台联网,全部由有资质的第三方运行管理,其余临近城区的5个镇本着就近原则,建设污水管网,将污水接入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今年,又加大污水管网配套建设,共新建乡镇污水管网45公里,泵站8座,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8%。
1.2 农村水环境整治和庄台整治全覆盖
针对农村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了水体污染整治、庄台乱堆乱放整治和群众生活陋习整治的“三大战役”。专门安排资金2亿元,对市、镇、村河道进行全面清淤清杂,对所有库、塘、坝进行清淤整治。目前,全市顺利完成了河塘清淤清杂工作,完成河道清淤628条,清淤村庄河塘9000多口,做到无一条河道遗漏,无一个塘口漏网,彻底改变了农村水环境质量、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在全省乃至全国是一个创新,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评价。
1.3 垃圾收集及农村保洁全覆盖
投入1170多万元,每个镇建设一座垃圾转运站,累计建设垃圾池(箱)6682个,平均每个村达48个,农村生活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安全处置。市政府每年安排3000万元,用于农村垃圾清运、河塘管护、村庄保洁、道路养护“四位一体”农村长效管护工作。目前,各镇、办事处都组建了“四位一体”长效管护队伍,现有保洁人员1654人,长效管护机制基本建成。
1.4 医疗废弃物安全处置全覆盖
按照环保、卫生相关法律、法规,结合“非典”、H1N1病毒防控,要求所有医疗机构对医疗废物进行集中安全处置并全程跟踪监管。2011年5月起,全市132个村级医疗服务点的医疗废物每周送至各镇卫生院收集、贮存,再送至地级市统一处置。至此,全市所有市级医院、镇和村医疗单位医疗废弃物均得到安全处置。
1.5 惠民问题解决实现全覆盖
组织实施了一系列惠民实事工程,解决了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多渠道筹集资金2.5亿元,回购了全市103家小水厂,全面完成区域供水主干管网和二、三级子管网建设,区域供水工程全面竣工通水,在苏中、苏北率先实现区域供水全覆盖。在实施区域供水的同时,加强水源地保护,在取水口建设了水质自动监测站,加强取水口水质的24小时监督、监测。同时,做好环境信访处理,设立环保“12369”投诉电话,24小时派人值守,及时受理,并与公安110联动,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1.6 做好环境执法无缝监管全覆盖
经常开展例行检查和专项检查,不断加大监察频次,加大监测密度。建设了远程自动监控系统,对所有重点化工企业、重点排放大户和污水处理厂、热电厂均实行远程自动监控,目前共在15家企业22个排放点安装了在线监控装置,并与地、市级环保局监控中心联网。对远程监控系统实行第三方管理、市场化运行。加强污染事故风险防范和应急演练,定期对全市重点企业,特别化工、仓储等企业进行全面排查,督促有关企业对存在的环保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对存在环境安全隐患的限时进行整改。
1.7 实现污染物总量减排落实全覆盖
切实执行《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调整的通知》规定,严格项目审批关,对高耗能、高污染的项目,坚决予以否决。积极推行集中供热,推广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淘汰城区燃煤小锅炉77台(套)。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进程,淘汰耗能设备及落后工艺1200多台(套),关停了多家效益低、污染大的企业。实施了污水处理厂建设、企业中水回用和脱硫等20多项重点减排工程。“十一五”该市主要污染物COD和SO2的净削减量分别2266吨和8732吨,在2005年的基础上分别削减21.4%和43.2%,COD、SO2都超额完成了“十一五”减排任务。
1.8 生态细胞工程和创建宣传全覆盖
强化环保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的“四进”工作,全市9个镇全部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建成省级、市级生态村123个,省、市级绿色学校64所,省级、市级绿色社区16个,环境教育基地4个。组织创作了生态创建小品、说唱节目,开展了“送戏下乡”的生态宣传活动;在电视台开辟了“乡镇书记访谈录”专栏;各大卖场、各大超市电子显示屏均利用滚动字幕进行宣传;各园区、乡镇、办事处均设立了生态市宣传标牌,悬挂了生态宣传横幅。设立生态市建设宣传标牌24块,悬挂横幅330多条,张贴标语2200多张。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广大群众参与创建的主动意识不断提升。
2.生态市建设的主要经验
我市作为国家生态示范区,在生态市建设中积极引入生态经济理念,引导人们走人与自然和谐之路,走生态文明之路,初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建设模式。
2.1 转变思路、创新理念,坚持生态战略不动摇
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在新的起点上实现该市的绿色崛起。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发展思路都很好地体现了生态特色,将高品质的生态环境作为稀缺要素和重要生产力,有力地引导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市政府每年都下发《关于推进生态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制订年度《生态市建设行动计划)》。实践证明,我市提出和实施生态建设的发展战略的方向是正确的、定位是科学的。
2.2 既抓保护、又促发展,确立符合生态建设要求的发展新格局
因地制宜发展生态经济。实行退城入园战略,原则上不在园区、工业集中区的新项目不予批准,对城区有污染的企业全部实行搬迁或关停。加强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各大园区均实行雨污分流,废水经预处理后接入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化处理,实现收集、处理、排放“三统一”。积极扶持节能环保、新能源、循环经济等绿色、低碳产业发展,2011年全市拥有10亿人民币或1亿美元以上工业重大项目10个,居各县市之首。着眼于打造长三角地区绿色农产品基地,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围绕“一湾、一湖、一山”,已初步建成三个10万亩产业园。着眼于打造独具魅力的长三角地区生态文化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
2.3 创新制度、强化保障,建立、健全生态建设体制、机制
创新举措,相继建立了有效促进生态建设的约束保障机制、考核评价机制和领导管理体制。一是建立了约束保障机制。实施招商企业准入论证机制,全市市域面积被划定为禁止准入区、限制准入区、重点准入区、优化准入区,以此建立滨江板块、北部板块和生态板块的产业发展格局,推动区域科学发展。二是建立了考核评价机制。制定《生态建设指标体系及考核办法》,市领导与各镇签订《生态市建设目标责任书》。三是建立领导管理体制。落实严格的责任制,实行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建立部门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认真开展目标责任考核,为推动生态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3.生态市建设面临的困难及下一步思路对策
3.1 面临的困难
尽管我市在生态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要充分认识到生态建设中遇到的困难:一是跨越式发展的压力在增大。经济总量偏小和整体素质薄弱的制约并存,统筹发展与保护的难度较大。二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难度较大。生产力布局、人口布局还不能完全适应生态功能区定位,亟须进一步优化等。
3.2 思路及对策
对于我市以加快发展为最大任务、以生态优势为最大优势的地区来说,面临着既要补第一次现代化的“课”,又要赶第二次现代化的“趟”的双重任务;同时也有着经济社会发展“苏中率先,全省领先”的双重任务。我市提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观念,实现集聚发展、借力发展、错位发展、创新发展,不断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努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区域的跨越式发展。
3.2.1 深化“三大改革创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一是深化生态功能区调整的改革创新,解决好“在哪里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增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做好生态保护、恢复、优化、建设“四篇文章”,围绕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同步提升,加强生态乡镇、生态村建设,完善干部绩效分类考核标准。二是深化农民集中区建设的改革创新,解决好“人往哪里去”的问题,增强经济发展的可协调性。全力推进以整村搬迁为最大特点、以“三个彻底”(彻底摆脱贫困、彻底恢复生态、彻底消除零散居住)为根本要求的农民集中居住。三是深化集体经济发展的改革创新,解决好“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大力推行农村“四有一责”的建设,因地制宜,创造新的农村经济增长点,切实解决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来源问题,并以此为契机,打造富民增收平台,在发展集体经济的同时,带动群众致富。
3.2.2 推进“三大产业培育”,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是加快发展生态农业。大力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加快土地流转市场化,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进一步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大户的扶持力度。二是做强生态工业。以园区建设为平台优化工业布局,加快建设并形成以“两园一区”为依托,9个镇工业集中区为骨干的新型工业布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三是抓好生态旅游业。围绕建成长三角地区领先的生态旅游区目标,完善已建成旅游景点功能,放大芍药园品牌效应,还原“真州八景”等景点。与此同时,突出抓好“三大产业”发展的区域性品牌建设,进一步打响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旅游特色品牌和工业块状经济产业品牌。
3.2.3 谋求“三大重点突破”,做好生态文明建设
一是以项目推进为推动,努力实现基础设施网络化的重点突破。加快建设“大交通”、“大电力”、“大水利”、“大森林”、“大城网”为重要载体,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优化投资结构。二是以新型城市化、新农村建设联动发展为动力,努力实现城乡统筹一体化的重点突破。重点加快滨江新城建设,以上海大众整车项目为依托,加快汽车名城建设步伐。推动全市9个中心镇的培育,以实施农民增收新目标为重点,努力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三是以加快融入长三角经济圈为推动,努力实现对外开放多元化的重点突破。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创新把在外人士经济优势转化为本地发展内在驱动力的有效方式。借助邻近南京都市圈的优势,建立更多院校合作机构,招引更多人才进驻,通过引人才引项目。
3.2.4 提高“三大保障水平”,共享生态文明成果
一是提高生态保障水平。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力度,积极推动农村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无害化厕所改造、沼气能源建设与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互促共进。大力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腾出环境容量。二是提高要素保障水平。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引导各类创业主体加大科研投入,加大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与交流,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对经济的驱动力。与此同时,重点做好要素整合文章,使资源向有利于生态建设的重要项目、重点产业集中。三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加强“大社保”体系建设,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使生态市创建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惠及全市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