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态文明理论探索看我国文明发展走势
2012-08-15李校利
李校利
(陕西理工学院汉水文化研究中心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 经济与法学学院,汉中 723000)
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更是对生态文明建设认识的一个崭新的实践高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联系我国国情,全面探讨生态文明的本质内涵、指导意义和理论价值及其现实途径,是构建现代文明体系、推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
1.对生态文明概念的多重理解和当代定位
关于生态文明的本质规定和概念定义,一直以来,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见解。第一种见解认为,理解生态文明存在两种基本的立场:一是自然本位;二是人本位。两者的共同点在于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和谐,而区别在于人与自然孰为前提。自然本位坚持自然生态为前提,后者坚持人的发展为前提。它着眼于人类的社会形态或生存形态,而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生态文明不仅包括生态经济(生产方式),还包括人类的生活方式以及制度与文化等内容[1]。另一种见解是以人为本视野中的生态文明观念。其大意是,以人为本视野中的生态文明建设在实践中认识到,人类必须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社会发展与自然、人与社会、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可持续发展,最终体现人们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视野中的生态文明建设有着自身特有的三层和谐观念,即在地球生态系统中谋求与其他物种的和谐生存、在人类共同体内部谋求不同生态文明之间的和谐以及在个人的心灵深处谋求理性意志和情感的和谐[2]。第三种见解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新的形态,它反映的是建立在人与人利益关系协调发展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和谐共荣、协调共生关系。生态文明不仅是改变人类物质生产方式的过程,更是推进人类社会全方面发展的过程,也是促进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人、社会、生态之间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是生态文明的基本要件。因此,生态文明本质上是一种协调发展的和谐性的文明[3]。第四种见解认为,生态文明是一个多维的、开放的范畴,它既包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所呈现的良好自然生态景象,也包括人们在与自然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还包括人类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以求得更好地生存与发展所采取的种种手段,以及保证这些手段顺利实施的制度、措施[4]。第五种见解认为,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在理论上可以把生态文明分为三个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的层面:物质层面(物质生产)、制度层面(社会制度)和观念层面(思想意识)[5]。
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当代定位问题,涉及理论创新价值和实践指导作用两个方面。其要点有:1.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深刻地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当代人类摆脱生态危机,发展当代生态文明提供了极有价值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是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指导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集中体现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和实质[6]。2.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发展及创新路径,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生态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精髓,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价值诉求,为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指明了方向[7]。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提供了可能,社会主义的内在本质要求它担当领导全世界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伟大转型的职责,但是生态文明并不会在社会主义制度内自然而然地生成,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十分注重社会生态制度的建设。也就是说社会主义社会的生态文明不仅需要生态意识、生态价值理念,还必须有保护环境的政策、法制、法规[8]。4.建设生态文明是马克思主义所要建立的新社会的内在要求,是人类具有了明显的对自然进行控制和改造的能力之后,对如何运用自己的能力以实现与自然界之间的协调与稳定做出的新结论。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从工业文明与信息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就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转变[9]。5.确立生态文明理念既是党对人类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规律的历史性把握,也是把执政党先进性建设落实到在当代中国现实解决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问题上的实践性提升,更是对日益严峻的国际化的环境问题主动担当起大国责任的庄严承诺,因而标志着党发展理念和治国安邦理念的理性升华[10]。6.生态文明是人们对自然的态度经历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之后,人类文明演进的必然趋势,是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之上的更高层次的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辨证地扬弃,它坚持科学发展观,追求自然、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如果说20世纪是工业文明的世纪的话,那么21世纪必将是生态文明的世纪[11]。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领域,而且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一个基本方面。这就意味着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它的五大要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总体目标和它的“五个领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个总纲”和它的“五个基本点”,就完全一致了[12]。
2.落实生态文明战略的建议
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人民已走上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征途。如何发展生态文明,有学者提出以人为本视野中生态文明建设方略。其要点是,以人为本视野中的生态文明建设应深刻关注民生,体现人们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种服务于人民利益的大事,应深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略之中。一是树立尊重生态规律,按规律办事的环保意识自然界有其存在和发展的规律,要尊重生态规律,培养人们按规律办事的环保意识。二是从实现人的根本利益角度,制定“代内公平”和“代际平等”的可持续发展模式[13]。另有学者认为,发展生态文明,首先必须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改变经济增长模式首先要改变以投资拉动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要逐渐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避免片面强调增长率。其次是进一步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尽量减少对工业的依赖,在巩固第一产业的同时将现代服务业作为发展的重点,并将传统产业升级为绿色生态产业。最后是加快技术创新,鼓励循环经济与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从企业、区域和社会三个层面贯彻循环经济的“3R”原则—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和再循环(Recycle),实现“三生共赢”(即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14]。也有学者认为,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过去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以及科学发展道路的过程。当前建设生态文明、迎接经济全球化的环境挑战,必须高度重视转变发展方式,从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入手,力争做到废物最小化、资源无害化,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15]。还有学者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自然生态、精神生态和社会生态是生态文明的三个核心维度。自然生态是生态文明之基;精神生态是生态文明之魂;社会生态是生态文明之源。如果说自然生态是生态文明的外在基质,那么精神生态则是生态文明的内在价值追求[16]。再有学者认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尽快化解生态风险,必须实现生态价值观、工业文明中的经济增长观、物质主义消费观和生态治理范式四个根本转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人类生存的最佳综合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环境价值的统一[11]。一些学者认为,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我们必须对当前涉及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些全局性的战略举措,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行新的反思:既要承认资本、发展资本、发挥资本的正面效应,又要超越资本、扬弃资本、限制资本的负面影响;既要使生产不断地扩大和发展,又要使这种生产不致变成“过度生产”;既要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又要转变消费观念与方式,科学引导消费,实现消费的科学化、生态化和文明化[17]。
最后,有学者强调,以建设生态文明作为我们的基本发展战略,就意味着必须对当前涉及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些全局性的举措做出新的反思,并加以相应地改变。如果这些举措不能按照实施“以生态为导向的现代化”这一新的战略加以相应的调整,那么在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将变成缘木求鱼。所以落实建设生态文明的新战略,绝不能把目光仅仅停留在一些“表面文章”上,而是要直面那些深层的、真正对建设生态文明产生影响的重大难题。
[1] 王孔雀.新时期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研究[J].经济导刊,2011,(9):28-29.
[2] 余维祥.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危机理论及其启示[J].生态经济,2007,(8):173-175.
[3] 丁一平.生态文明引领下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构建[J].唐山学院学报,2010,(1):20-22.
[4] 殷南江.浅析构建生态文明的主要途径[J].社科纵横,2010,(9):3-5.
[5] 赵西三.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J].生态经济,2010,(10):43-47.
[6] 王孔雀.中国必须实施四位一体文明发展战略[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1):13-14.
[7] 刘净、陈昊宇.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几点思考[J].长春大学学报,2011,(3):6-9.
[8] 钟自奇.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生态经济发展——从自然观的视角分析[J].社会科学家,2010,(5):19-22.
[9] 王孔雀.生态文明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8):4-6.
[10] 常修泽.中国发展模式:人类文明发展多样性的一种探索[J].中国经贸导刊,2011,(1):2-5.
[11] 王孔雀.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新形态[J].生态经济,2009,(2):188-190.
[12] 王孔雀.生态文明新论举要[J].中国集体经济,2009,(4):189-190.
[13] 高卫星.试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政府责任[J].河南社会科学,2011,(5):30-33.
[14] 赵凌云,常静.历史视角中的中国生态文明发展道路[J].江汉论坛,2011,(2) :15-18.
[15] 王孔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J].商业时代,2010,(12):11-12.
[16] 伍晓亮,高鑫.可持续发展定义在空间与时间双重维度上的拓展[J].生态经济,2011,(8):24-26,31.
[17] 易小明.人类文明发展三阶段新论[J].求索, 2010,(3) :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