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农业中农户权益保障分析——基于天业番茄酱厂番茄订单农业案例分析
2012-08-15靳亚辉祝宏辉
靳亚辉,祝宏辉
(新疆石河子大学经济贸易与管理学院,石河子 832003)
1 引言
订单农业是指农产品订购合同、协议,也叫合同农业或契约农业。签约的一方为企业或中介组织包括经纪人和运销户,另一方为农民或农民群体代表。订单农业具有市场性、契约性、预期性和风险性。订单中规定的农产品收购数量、质量和最低保护价,使双方享有相应的权利、义务和约束力,不能单方面毁约。因为订单是在农产品种养前签订,是一种期货贸易,所以也叫期货农业。农民说: “手中有订单,种养心不慌。”不过,订单履约有一段生产过程,双方都可能碰上市场、自然和人为因素等影响,也有一定的风险性。但比起计划经济和传统农业先生产后找市场的做法,订单农业则为先找市场后生产,可谓市场经济的产物,是一种进步。
订单农业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的必经之路。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订单农业在合约双方履约的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问题。尤其是订单农业中签约的个体农户相对于合约企业来说属于弱势群体,如果合约企业发生违约现象,广大农户的权益容易受到侵犯。
该文是以天业番茄酱厂与农户的番茄生产订单为例,通过调查了解到2011年在合约履行中,农户所面临的风险和合约企业对农户权益的侵害。在该文中所提到加工企业或者企业都是指的某番茄酱厂及合约企业,提到的农民或者农户都是指合约的农户。
2 订单农业中农户权益面临侵害的几个方面
2.1 农户选择种植品种面临的风险
农户选择种植何种经济作物直接影响到最后的收入。如果选择了适合市场的作物将带来良好的收益,如果选择错误可能会导致血本无归。农业种植的第一道风险就是经济作物的选择。通过调查了解到,种植番茄农户的选择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1)当地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 (2)往年经济作物的种植收益情况; (3)农业种植大户选择的经济作物; (4)农业加工企业的需求和宣传; (5)其他因素。例如,农户反映种植青椒到了收获的季节,没有劳动力采摘,因为青椒和棉花同一时期采摘,而摘棉花工钱高,在劳动力紧缺的时候,没有人愿意去摘青椒。农户反映2011年种植番茄的主要原因:首先是2010年种植番茄收入高。厂家收购番茄的速度快,农户根本不用等待,而且收购价格也比较高。其次是种植大户主动上门动员农户,加工企业也派采购员一同去动员。
企业的工作人员在对农户进行动员的时候,为了保证自己原材料的供应,往往都是大力宣传种植此种经济作物的好处。比如说,厂家会承诺收购农户全部的农产品,而且价格非常实惠,并且告知农户现在工厂还有很大的原料缺口,极力地鼓励农户种植此种农作物。但是不会告知农户种植此类经济作物将会面临的风险。农民本身对市场信息了解的少,又缺乏对市场预期能力,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农民容易受到误导,做出的选择并不是全面考虑的结果。
2.2 加工企业侵害农民权益的几个方面
(1)加工厂家为了保证原材料的供应,除了收购农户种植的番茄外,还会自己种植一部分番茄。在交售番茄的时候,应该是按照运输车辆的先后顺序向厂家交售,无论是厂家自己种植的还是农户种植的都要按先来后到排队。但是,实际上厂家种植的番茄随到随交,不用等待,这种做法对农户不公平的。如果农户的番茄先运到,还是要排在厂家自己种植的番茄后面交售,延长了农户的等待时间,导致番茄的重量和品质下降,严重的会导致番茄排队时间过长发生霉变,厂家拒收。由于厂家的这种行为将会给农户造成严重的损失。
(2)由于2011年市场不景气,厂家2011年开机时间比2010年晚了10天左右 (2010年大概是在7月25日开机生产的,2011年是在8月5日开机生产),2010年生产期间没有清洗机器,2011年清洗了两次机器,每次清洗就要停产1天。2011年大概比2010年生产时间减少了12天,厂家日处理番茄2000t,这样会少收购2.4万t番茄,作者调查的大部分农户反映2011年番茄的产量和2010年的产量差不多,厂家的减产行为造成一些种植早熟番茄的农户的番茄无法销售,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3)厂家由于市场不景气缩短生产时间外,还会压低产能,大生产线停用,启用小生产线,厂家番茄日处理量远远低于预订原料供应量,导致番茄成熟后,农户将番茄运到工厂门口无法马上交售,有时要等5天才可以交售。农户讲述的最为严重的例子是一辆装载了50t番茄的大车,在等待了5天后损失了12t番茄,剩余的番茄交售的时候品质定为最低等级,而且扣杂20%,最后按照最低等级交售量为22.4t,可见农户损失严重。
(4)厂家在番茄的等级评定和扣杂率都有很大的随意性。交售高峰期评定的等级都是三等,扣杂13~18个百分点。番茄交售的初期和最后都是按质评级,扣7个~8个点的杂质。等级评定有仪器评定也有人工评定两种,最近是人工评定的。人工评定的方法就是,把送来的样品中杂质挑选出来,通过称重量的方法确定等级。这种方式可以人为的控制,质检员说是几等就是几等。所以在交售高峰期,厂家直接将所有的番茄定为三等。
厂家为了降低自己的风险和损失通过各种方式变相的转嫁给农户,让农户来分担一部分损失。厂家在需要原材料的时候会大力鼓励农民种植,当市场出现问题的时候,通过各种隐性手段来变相的违约,缩短生产时间,延长交售的等待时间,压低等级,提高扣杂率。这些行为都极大的侵害了农户权益,损害了农户的利益。
3 建议与对策
(1)政府建立更完善的市场信息发布体系,及时、准确、便捷的向农民提供更多的相关市场信息,以便于农民对于市场做出准确的判断,降低风险。
(2)引入合理的农业保险制度,市场风险、自然风险很难预测,通过保险可以有效地降低订单农业中合约双方的风险。但由于个体农户家庭参与农业保险的可能性不大,可以尝试通过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引导农户入保。另一方面,可以建立农产品风险基金,在企业与农户遇到这些不可知因素带来的风险时,给其适当的补贴,相应减少双方的损失,有效提高订单的履约率。
(3)健全订单农业的执行的法律监督机制,强化违约惩戒责任。建立健全与订单农业相关法律法规,并且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提高订单农业参与主体的法律意识。
(4)要大力倡导诚信意识,提高违约成本,促进合同自觉履行。要通过入股、合伙等方式把农户、中介组织、龙头企业的利益结合在一起,加大违约成本的落实。按照经济学的博弈理论,提高违约成本,若违约成本大,则农户和商人的最优战略都是履约。
4 结论
订单农业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的必经之路。订单农业的违约现象很严重,尤其违约现象行为中对合约弱势一方及农户带来的损害很严重,极其严重的影响了农户参与订单农业的积极性。对于我国推广订单农业十分不利。所以通过加强政府职能部门作用,引入合理的农业保险制度,加强订单农业的法律监督,提高违约成本。保护广大合约农户的权益,确保订单农业的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