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用药注意事项
2012-08-15邹国盛潘霞张素君
邹国盛 潘霞 张素君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广州 510317)
药物发挥自己的性能和作用的时候,也会受制于患儿本身的身体状况,比如患儿的生理情况、年龄大小等等。所以在具体的用药过程中,医生一定要保证科学、合理的选用正确的药物,让药物疗效尽可能的理想化。
1 小儿药物体内代谢特点
新生儿自身具备的特点包括:胃酸浓度低、排空时间长、肠蠕动不规律,而有的抗生素在成人胃内则会分解,用于新生儿则会得到显著的吸收。婴幼儿的血浆蛋白融合程度不理想,但游离型药物以及内源性蛋白结合物含量较多,使得遇到血浆蛋白结合力强的药物时会和胆红素竞争结合蛋白,从而提升了游离型胆红素的浓度,引起出现高胆红素血症、核黄疸[1]。新生儿的血脑屏障未完全成熟,大部分药物都可以经过,对患儿造成的负面作用也增大。新生儿肝药酶系统没有完全发挥作用,在出生后8周系统才能恢复正常。
2 小儿用药的选择原则
2.1 药品种类
对于医生而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适用的药物,这是最基本的原则,只有选择可靠、安全并且适量的药物,才能够尽可能的避免因为药物的使用而对患儿产生负面的影响,也才能够避免因为药物的使用不当造成病毒或者细菌感染。药物的运用需要坚持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可用一种药物治疗时就不用两种药物”。在临床上,抗生素的严格限制使用能够明显的降低和减少发生ADR的几率和比率,也能够很好的控制不出现耐药菌株。
2.2 剂量大小
如果医生用药剂量不合理,可能会造成患儿出现ADR现象,多数的药物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小儿服用的剂量,所以具体用药的时候,按照成人的用量进行具体的换算,根据患者的具体年龄、体重和体表对药物的服用剂量进行综合性的计算,所以患儿服用药物的剂量要结合患者本身的具体情况进行选定。如果是联合用药,更需要对药物浓度是不是会出现或者产生变化,予以认真正的关注,在此的基础之上灵活服用药物剂量。
2.3 用药具体方式
用药方式对用药的效果也会产生非常直接的影响,具体的内容包括了:(1)如果给药途径为口服或者鼻饲,相比而言用药更安全的途径为经由胃肠道对患儿进行给药。如果相比于注射来讲,药物能够更好的见效,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更需要对药物的服用予以特别的关注。(2)借助于皮下注射进行给药,可能会造成附近组织的损伤,对于新生儿用药来讲,最好尽可能不通过这种途径用药。(3)儿童的皮肤结构与成年而言,有着很大的差异,皮肤黏膜吸收很快,所以如果用药为体外就需要给予特别的关注。
3 儿童药物严禁滥用
3.1 抗生素药物
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一定要结合患儿的具体情况,借助于治疗方案的综合诊治确定,治疗的实施要尽可能的选择窄谱、低毒类的药物。如果有联合用药现象的时候,更需要尽可能的避免产生累积性的毒副作用,如果某些抗生素会对身体的器官产生毒性,那么就不得使用,如:头孢唑啉与丁胺卡那霉素的肾毒作用强而需禁止使用。早产儿和新生儿应慎用磺胺类药物,这类药物会导致黄疽、粒细胞减少等[2]。儿童年龄在12岁之下的话,禁止使用喹诺酮类,喹诺酮类容易造成儿童骨骺软骨细胞骨化的提前进行,对儿童的成长发育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3.2 解热镇痛药物
目前市场上,解热镇痛有多种不同的药物,成分有时也并不相同,但药效却基本相近,如果单独治疗可以实现目的,就不需要进行联合用药。在具体的治疗效果上,扑热息痛、布洛芬制剂药效非常的显著,比较广用。相对而言,阿司匹林容易造成患者出现哮喘现象,产生Reye综合征、损害患儿的胃肠道黏膜,剂量过大的话,还会造成患儿出现异常的体温现象,或者出汗过多。
3.3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锌作为一种微量元素,能够对组织和细胞的正常发育予以很好的维持,能够合理的调节炎症细胞,在营养不良的状况下,常常用来进行强化治疗。但是如果锌浓度达到了15mg/L,就会损坏患儿的巨噬细胞并且将患儿体内的真菌杀灭,提升脓瘤病发作的几率[3]。维生素能够显著的促进正常发育,但是如果滥用的话,也有很强的毒副作用。如果长时间使用,比如长期给孩子服用鱼肝油,就会造成因为肌注维生素D3与维丁胶性钙,使得患儿体内的维生素A、D含量偏大,造成患儿的身体不适或者胃肠出现反应,或者有其他的头痛、关节疼或者胃痛等异常情况,进而影响到儿童的健康成长。
4 结语
总而言之,患儿因为年龄的缘故,因为自身发育的缘故,如果用药不当就会使得各种不正常的情况发生,在选择用药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儿童的具体情况进行特殊的对待,严格审核患儿的具体病理和生理情形,对应于此,选定合适药物进行有效的治疗,实现药效的很好发挥,对患儿不产生任何消极负面的影响。
[1] 黄志华.重视儿科合理用药[J].中国临床医生,2006,34(2):12~14.
[2] 宋建国,乔海灵,明亮.临床药理学[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110~l19.
[3] 任冠桦.儿科用药存在的问题与儿科合理用药[J].海峡药学,2005,17(6):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