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猗县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2012-08-15师朝霞
师朝霞
(山西省临猗县农业委员会,临猗 044100)
1 临猗县玉米生产现状
1.1 面积和品种
近3年来,临猗县玉米播种面积稳定在2.67万hm2左右,2011年玉米面积达到3.07万hm2,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42.3%;玉米总产量为2.76亿kg,占粮食总产的52.6%。该区域玉米种植模式以小麦收获后复播为主。在新品种推广应用上以浚单26为主,占播种面积的60%以上,郑单958、浚单20、中科11、晋单52等其他品种占播种面积的40%左右。
1.2 种植区域及种植类型
临猗县现辖16个乡镇375个行政村。玉米种植呈现区域化,规模化格局,主要集中在县东的城关、牛杜、楚侯、嵋阳和县西黄河沿线的东张、角杯、孙吉等两个重点区域。以保障粮食安全生产为出发点,不断优化种植品种,以高淀粉玉米、粮饲兼用型玉米为主,还有少量的特用玉米。2011年,玉米种植面积达到3.07万hm2,其中专用玉米达到1万hm2,青贮玉米达到400hm2,特用玉米266.7hm2,逐步凸现出推广高产、优质、专用玉米发展方向。
1.3 栽培技术
临猗县玉米种植规模大,区域比较集中,广大农民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呈现出了区域化种植、规范化管理、推广应用优质栽培管理技术的特点。如2011年玉米机械化播种、测土配方施肥、种子包衣技术应用率达到100%;玉米螟防治技术覆盖率达到80%。矮化密植栽培技术1.87万hm2;生物防虫技术1.67万hm2;机械化联合收获技术2.8万hm2等多项综合配套技术。
1.4 玉米用途
临猗县玉米的主要用途包括工业和饲料业两个方面,20世纪90年代饲料用玉米占30%,工业原料占20%,食品加工及粮用占10%,外销占40%。进入21世纪后,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招商引资项目的开工建设,玉米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现阶段玉米工业用量占30%,畜牧业饲料转化占15%,饲料加工业消费占10%,食用消费占5%左右,对外供应占40%左右。
2 临猗县玉米生产存在的问题
2.1 玉米品种更新慢
临猗县近几年玉米主推品种为浚单26,在生产上已连续5年种植,出现了抗逆性差、早衰、生产力下降等特点。除上述主推品种外,种植面积大的品种有20多个,品种出现杂而乱的现象。截至目前,还未推出能有效替代浚单26的新品种,缺少主推的新品种。
2.2 栽植密度过大
临猗县玉米种植以麦后复播为主,由于抢时早播,劳动力缺乏,受“有钱买籽,无钱买苗”等传统观念影响,生产中没有按品种特性合理确定栽植密度及栽培管理。近两年来,玉米种植密度越来越大。2011年在临猗县多点调查玉米种植密度,发现一般都在4500~5000株/667m2,部分地块高达6500株/667m2,由于管理粗放,没有做到因地力、因品种特性合理密植。
2.3 投入水平低
主要表现在生产性投入不足、有机肥投入量过少、化肥投入量过大等方面,造成土壤板结,有机质缺乏、肥力下降。在化肥投入上,氮肥投入量过大,钾肥用量不足,复合肥用量较小,微肥和生物肥投入量极小,配方肥应用量仅占化肥总量的30%。
2.4 新技术推广有一定难度
近年来,临猗县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接收的大学毕业生较少,现有科技人员队伍年龄老化,缺少新生后备力量。加之基层农技人员得到培训的机会和次数少,给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带来一定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玉米产业的发展。
3 临猗县玉米生产发展对策
3.1 加快玉米品种的引进、选育、推广
结合临猗县的实际情况,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围绕“十二五”规划,紧扣打造粮食安全生产基地这一契机,力争在3年内筛选出适合临猗县种植的集优质、高产、抗病、广适等优良性状的玉米主推品种2~3个,同时积极选用适合畜牧业、加工业专用的高淀粉玉米品种。
3.2 因时制宜,提升玉米品质
在以后的玉米生产发展中,结合临猗县地下水匮乏这一现状,以发展节水农业为主攻方向。在品种上推广高产、抗旱品种及节水栽培模式,提高玉米产品质量,提高产品商业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做到发展有长远规划,生产有长远目标。
3.3 挖掘玉米增产潜力
随着栽培技术的提高,玉米产量也不断提高,从作物生理来讲,作物产量的90%以上是靠光合作用积累起来的,改变传统的匀垅种植方式,推广大小垄、宽窄行种植技术及单粒点种等先进种植技术,发挥玉米最佳种植密度的增产效应,提高光能利用率,结合玉米高产创建等科技推广项目的实施,充分发挥玉米增产潜力,达到通过提高单产来提高总产的目的。
3.4 加强综合配套技术,良种良法创高产
玉米是临猗县现阶段增产潜力最大的粮食作物,根据农业科技部门多年试验、示范结果,以《临猗县玉米800kg/667m2模式化栽培技术》为突破点,发挥科技优势,推广先进的综合配套技术,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农机与农艺措施的有效结合,使临猗县玉米产业沿着理想型的预定优化途径发展,把临猗县打造成运城市乃至山西省粮食安全生产基地示范县,最大限度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县域经济健康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