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行业优势 抓住发展机遇大力发展节水灌溉事业:访福建亚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力辉
2012-08-15韦凤年
2011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大兴农田水利建设,特别是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滴灌等技术。节水灌溉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2012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到来之际,本刊采访了管材制造企业福建亚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陈力辉总裁。
中国水利:2011年中央1号文件的出台给节水灌溉事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请您谈谈如何抓住这个机遇,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如何为社会、为节水灌溉事业多做贡献?
陈力辉:中央1号文件的出台给节水灌溉事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科学研究表明,在影响粮食生产的诸多要素中,水的增产效用最为突出,水利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达到40%以上。目前,全国有灌溉条件的耕地仅占49%,节水灌溉面积仅占灌溉面积的42%,且普遍存在标准低、配套差、老化失修严重等问题。要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必须解决好“水”的问题,在农田水利上下工夫,把强化农田水利建设作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这对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建设节水型社会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2011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滴灌等技术,扩大节水、抗旱设备补贴范围。2012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改善设施装备条件,不断夯实农业发展物质基础”,其中特别强调要坚持不懈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大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大中型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力度,在水土资源条件具备的地方新建一批灌区,努力扩大有效灌溉面积。水利部门也作出了部署,下一步将重点推进东北、西北、华北地区大规模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灌溉,突出抓好东北四省(自治区)节水增粮行动项目的实施,积极推广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大力发展节水型设施农业和旱作节水农业,确保“十二五”期间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 000万亩(333万hm2)。与此同时,将积极研发适合国情、质优价廉的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推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和装备的综合集成和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中央1号文件的发布,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我国水利事业和民生发展的高度重视,也为我国高效节水灌溉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福建亚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塑料管道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单位、全国优秀水利企业,在给水、排水管道的研发和生产上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和成就,多年来公司的业绩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肯定。在新的机遇面前,公司将积极调整战略,在推动企业发展和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通过市场和品牌建设,搭建实现产品创新的销售平台;以市场需求拉动生产扩张;进行全国生产布局,提高产品的区域市场竞争力;以自主创新引领多元化技术创新,研发和生产出适应当前节灌市场的高品质的产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标准和现代企业管理要求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体系,力争为节水灌溉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水利:节水灌溉生产企业作为节水灌溉的技术支撑,如何为节水灌溉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
陈力辉:完善的行业标准和规范,有助于行业自律的加强,也才能确保行业的健康发展。我国的高效节水灌溉设备生产企业历经30多年的发展,至今已经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行业。但是,由于在短期内发展迅速,行业缺乏与其发展相配套的标准和规范。随着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的日益增多,各种不规范行为也随之出现,不仅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效益,同时也影响着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福建亚通公司积极参与相关行业标准的起草和修订工作,为推进行业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尽自己的一份努力。同时也希望相关行业标准能尽早出台,成为规范行业的基本依据,有利于企业在行标和行规的约束下实现自律。
生产和经营模式多元化,有利于企业增强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一方面,我国农业经营体制的改变和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机会。另一方面,企业改变以往单纯的产品生产经营方式,朝着产品生产、工程建设、技术服务和国内国际先进的高效节水灌溉设备生产企业合作的多元化经营方向发展,在最大程度优化利用资源和降低成本的同时,增强了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生命力。福建亚通公司现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与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科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福建省二轻工业研究所、福州大学、四川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以及欧洲相关企业联合开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的新产品30多种(类),共有15项科技成果通过省级技术鉴定。
为适应大规模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我们将依托塑料管道行业优势,牢牢抓住发展机遇,为水利发展与改革、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