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加强企业青年人才队伍建设
2012-08-15李成丽
李成丽
(胜利石油管理局 测井公司,山东 东营257065)
胡锦涛同志在2010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培养造就青年人才是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需加大工作力度,完善工作制度,采取及早选苗、重点扶持、跟踪培养等措施,使大批青年人才持续不断涌现出来。当前,胜利油田正按照“打造世界一流,实现率先发展”的发展目标,围绕“东部硬稳定、西部快上产、非常规大发展”战略目标,扎实开展攻坚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加强青年人才队伍建设、更好发挥青年人才在生产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是提升企业基层工作水平的关键所在。
一、当前企业青年人才队伍的特点
目前,从总体情况看,企业青年人才队伍在思想作风、组织观念、责任意识和技术能力等各方面的表现都是优秀的,整体上政治立场坚定、工作作风过硬、团结协作有力、业务成绩出色。政治上时刻与上级保持一致,大局观念强,落实要求准确有力;业务能力强,专业化程度较高,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实践水平;思想活跃,市场开拓意识、创新意识比较强;爱岗敬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使命感,勇于攻坚克难,具有高度的负责任精神;严于律己,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和较高的信任度;注重团队作用,坚持依靠团队力量和集体智慧开展工作;紧跟科技发展步伐,以推动行业技术发展为己任,勇站技术发展潮头。
以上当今青年人才显露出的主要特点,是他们的强项和优势。然而,青年人才的成长不可能一蹴而就,育青年人才犹如育树,根深才能叶茂。企业对青年人才的培养应“激励成功,宽容失败”,使青年人才在良好的政策环境中得到锤炼,积累丰富的经验,快速成才。
二、企业青年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受专业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职数限制,逐步成长起来的青年人才的晋升空间和薪酬待遇不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年人才的成长。
接受高层次培训机会较少。主要原因是多数青年人才大多从事一线工作,因工作性质,他们难以抽出完整的时间系统接受较高层次的培训。
在人才交流方面,青年人才的交流大多只限于本单位内部,多以岗位变换为主。因他们多为本单位技术骨干,跨单位交流在方式、内容和时间安排上有待进一步拓展。
青年人才易流失。受工作环境、薪酬福利、住房婚恋等因素的影响,一些青年人才流失到其他企业,对企业整体人才队伍规划、建设和发展带来一定冲击。
在部分青年人才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青年人才的进取意识、奉献意识不够强,责任感有所淡化,工作浮躁,作风不扎实,团队精神不够。这些因素不同程度地制约了企业的人才队伍建设,需要通过一定途径,依托一定手段,推进企业青年人才队伍建设,为他们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氛围。
三、加强企业青年人才队伍建设的途径
(一)营造青年人才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发现人才、留住人才
进一步畅通青年人才发展进步通道,不断增强通道的功能和活力,进一步推进管理、专业技术、技能操作“三支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岗位职责、健全管理体系,做到纵向上晋升通道畅通、横向上序列间竞争流动。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形式,对青年人才加以培训、培养,使不同类型的人才的专业技能不断提升、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工作能力不断增强。可以通过开展 “优秀青年知识分子评选”、“金钥匙比赛”、“岗位技能竞赛”等评优竞赛活动和根据生产实际开展的科研项目攻关、新技术推广应用等活动,激发青年人才的技术创新意识,提高青年人才的技术创新能力,从而激励他们岗位成才,为企业的技术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多做贡献。不断深化青年人才的政策运用,可以在青年人才中选拔一批技术过硬、研发意识强、管理能力出色的人员走上“见习领导”、“专家、主任师、责任师”和“高级技师、技师”等岗位,使人才留得住、用得好、成长快。
(二)搭建青年人才快速成长的平台,激发人才活力
着力打造一支“技术过硬、创新务实、敢于担当、敬业奉献”的青年人才队伍。在基层干部的选拔任用上,对工作在基层生产一线并默默奉献、业绩突出的青年人才优先提拔使用,增强基层干部队伍的活力。同时给这些青年人才既压担子,又教方法,让他们尽快成为既懂管理、又有业务专长的复合型管理人才。注重发挥高层次青年人才在科研领军、技术把关、决策参谋等方面的作用。做好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考核和晋升工作,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激发青年人才的活力。在职称评聘上突出业绩和能力导向,不论资排辈,对符合条件而又能力突出的青年人才优先评聘,对一些学术带头人可以放宽政策破格评聘。加强后备青年人才梯队建设,注重选拔一批技术过硬、敢于吃苦、善于钻研的青年技术人才,采取多种形式的培养方式,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足够的人才储备[1]。
(三)依托外部市场开拓,锤炼人才,加快青年成才步伐
许多企业在做强内部市场的同时,积极向外部市场开拓发展空间。市场的开拓需要大批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复合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组成的精兵队伍。近几年来,随着外派人员的新老更替,一大批青年人才作为技术骨干被派往外部市场,这既是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也是锻炼青年技术人才的必要手段。为确保青年人才的快速成长,结合外部市场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日常培训工作精细化管理力度,完善培训管理流程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不断提升外派青年人才的培训质量和效果,加快他们成长的速度。可以采取“传帮带”、“导师带徒”等切实可行的措施,在内外市场由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手把手地现场指导,帮助青年人才尽快适应外部市场工作要求,少走弯路,在短时间内成长为独当一面的管理能手、技术能手。通过外部市场的锤炼,不仅能够开拓青年人才的视野,同时也能丰富青年人才处理技术问题的手段和方法,为青年人才的培养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四)完善基层领导班子青年人才选配机制,增强基层班子整体工作能力
在基层领导班子配备中,应注重青年人才所占的比例。为此在注重德行、务实肯干、技术创新和群众公认的选人用人导向的前提下,认真分析青年人才的成长轨迹,客观评价青年人才的优缺点,全面准确地识别选用一批德才兼备的青年人才充实到基层领导岗位上。当然,青年人才在基层工作中因为受工作经历、人生阅历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可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不足,要允许他们犯错误,不能求全责备,青年人只有经受锻炼、磨难和考验,才能增加阅历,积累经验,才能促使他们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以更加良好的心态和顽强的工作态度实现人生跨越。为此,企业应扶持青年人才大胆管理、攻坚创新,使青年人才不但在专业技术方面技高一筹,同时在基层管理方面成为行家里手,充分发挥青年人才的聪明才智,增强基层领导班子的活力,从而提高班子的整体工作能力[2]。
四、推进企业青年人才队伍建设的举措
(一)开展青年人才职业生涯导航
在青年人才的成长过程中,正确规划职业生涯对青年人才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确规划职业生涯有助于青年人才客观分析和评估自身能力,对人生发展做出正确定位,有助于人尽其才,适应单位工作要求,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能力。企业应从新员工参加工作之初就帮助他们充分认识自身特长和优势,使他们做出正确的职业定位。根据他们的从业取向,提供相应的岗位实践锻炼,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对其职业生涯规划进行修正和调整,使青年人才的职业生涯规划更具可行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企业改革、发展的事业中去。
(二)开展青年人才责任教育
充分发挥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对青年人才开展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教育,所属行业、工作单位形式任务教育,责任意识教育,企业文化和核心价值理念教育,先进典型教育等,同时,结合企业实际开展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优势,务求实效”和“创先争优促发展,打造一流立新功”等主题活动,增强青年人才的责任感、使命感,引导和教育青年人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工作中应避免一味说教,要关注和了解青年人才的合理诉求,尽可能给予解决,增强青年人才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三)加强青年人才管理制度建设
应建立健全各项青年人才管理制度,把制度建设作为青年人才管理的重要手段。既要加强制度的宣传教育,又要加强制度执行、监督,最大限度地扩大制度的透明度和影响力,努力营造青年人才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青年人才管理制度建设要从有利于青年人才健康成长、成才出发,从客观公正选拔、日常培训教育、合理安排使用和绩效考核等方面入手,建立完善青年人才管理制度,真正实现以制度选人、凭制度用人、靠制度树人。同时,督促青年人才自觉养成带头学习制度、严格执行制度、自觉维护制度的习惯。
(四)加大青年人才选任力度
对能力突出的青年人才,本着“人才支撑发展、发展造就人才”的选任理念,让一批业务精、能力强的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快速推进青年人才的成长。对青年人才及时、合理、有效的选用,关系着企业未来发展,关系到每位青年人才的切身利益。因此,在青年人才的选任过程中应注重公平竞争,择优录取,打破干部、工人界限,摒弃论资排辈的观念,选拔一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德才兼备的青年人才充实到管理、专业技术和技能操作岗位上来,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让他们在干事创业的舞台上充分展示个人的风采,为提高基层工作水平,推动企业和谐、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和才智。
总之,加强企业青年人才队伍建设,更好地发挥青年人才在企业生产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是提升企业基层工作水平的关键所在。应把培养造就青年人才作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开展青年人才职业生涯规划,开展青年人才责任教育,加强青年人才管理制度建设,加大青年人才选任力度,采取及早选苗、重点扶持、跟踪培养等特殊措施,使大批青年人才持续不断涌现出来。为不断提升基层工作水平,推动企业和谐、健康发展,实现“打造世界一流,实现率先发展”目标,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1]孙丹,张建宏.胜利油田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J].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2006,20(4):4-5.
[2]段素卿.加强企业青年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0,24(4):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