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艺术比较
2012-08-15孙颖
孙 颖
(天津音乐学院 音乐教育系,天津300171)
美声唱法原意是“美好的歌唱”,主要是指18世纪至19世纪初在意大利语言、自然条件、民族个性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具有意大利歌剧演唱风格的歌唱方法[1]。民族唱法则是指按照中华民族的美学观念、欣赏习惯,用带有善于表现本民族特征的咬字以及语调来塑造声乐形象,运用中国独特的歌唱技巧,即用本嗓或者真假声结合的方法来演唱我国各民族、各地区的作品。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两种艺术既有相同之处又存有一定的差异。
一、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相同之处
无论是美声唱法还是民族唱法,二者都属于声乐范畴,这就使得这两种唱法在理论和演唱上存在着许多共同点。
(一)发声方法
人的嗓子都具备两种机能:一种是“重机能”,即发真声的,真嗓子机能;另外一种就是“轻机能”,即发假声,假嗓子机能。无论是民族唱法还是美声唱法,都需要真假声的混合,如果偏废其一,那么嗓子就会受到损害。除了对声带使用轻重机能的要求,在发声的方法上,两种唱法也存在着许多的共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喉头位置。无论是美声唱法还是民族唱法,都要讲究喉头的安放以及稳定。如果喉头位置安放不好,或是不能稳定的保持,那么好的声音是无从谈起的。
第二,气息的使用和控制。呼吸是歌唱的动力,中国自古就有“气沉丹田”这样的说法,若没有气息的支撑,声音既不能持久也不能很好地表达,如若控制不好,还会走音[2]。同样,美声更注重呼吸,它讲究的是胸腹式呼吸,人在歌唱时,小腹会自然收缩,两肋会向外扩张,这样横膈膜才会下降。因此,从对气息的要求来说,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是一致的,都需要用气息来推动支撑声音,都是将气息作为最原始的动力。
第三,咬字。歌唱是表达人们情感和意愿的一个最原始的方法,唱之所想,唱之所感。既然是歌唱,那就一定会有语言的出现,一旦有语言就要牵扯到吐字的问题。美声唱法的形成以意大利语为语言基础,意大利语的音速及其发音较汉语简捷的多[3]。虽然国外的歌曲歌词的发音没有中国要求字头、字腹、字尾那样严格,但也是要唱清楚,该发的卷舌音和清辅音一定要发清楚,不然就会产生歧义,或是词不达意,让听众不知在唱什么,这样就破坏了音乐的表现力。
(二)表现力
音乐是表演的艺术。歌唱的表现力是多种智慧和能力的综合,是表达情感的一种很好的手段。无论是哪种歌唱方式,都属于音乐的一种表达方式,都要追求听觉上的享受,做到干净、明亮、悦耳。
在演唱作品时,无论是什么内容,什么情感的作品,还是运用什么样的唱法,都需要歌唱者运用歌唱的技巧,把所理解的内容、感受的情感用歌声表达出来。若是没有这种能力,运用什么唱法都不会感人,也就达不到歌唱的目的和要求[4]。因此,歌唱者要善于感受、体验歌曲的情感,领悟歌曲的情感、内涵,并用歌唱技巧把它表现出来。
(三)科学性
从声乐本身来讲,科学的唱法和技巧是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的共性,而且中外各种唱法皆讲究科学性。在美声唱法中,科学性是其深刻的宗旨。无论是发声方法、演唱技巧还是理论研究,较之过去早期的民族唱法而言,都更为系统、全面和完善。民族唱法因每个民族在语言、风格、感情、表演等方面各有差异,因而在唱法上也表现出一些不同。但是,这种差异并非不科学,而是在科学基础之上又体现出不同个性。近年来,“新民族唱法”的提出,也使得这种科学性的发展态势愈加明显。
二、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不同之处
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文化背景
美声唱法作为一种演唱方式,从产生到发展至今经过了不断地演变和革新,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特点。
16世纪末,意大利诞生了歌剧《达芙尼》和《尤丽狄茜》,为了使独唱更好地取代合唱,独唱歌唱家发展他们的嗓音潜力,由此就产生了美声唱法。17、18世纪,是美声唱法发展的蓬勃时期,此时,在欧洲出现了阉人歌手,将美声唱法推至顶峰,这一时期被人们称为美声唱法的黄金时期。但是,由于这些阉人单纯追求声乐的技巧,与现实脱节,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进入19世纪以后,美声唱法有了新的发展,法国的歌剧已开始用自然男女歌手,以此取代了阉人歌手。到19世纪中叶,咏叹调开始成为美声唱法的一个重要内容。19世纪以后的美声唱法,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声乐理论与嗓音研究方面逐步介入,对美声唱法的进步与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把古老的意大利美声唱法向前推进了一大步。现今,美声唱法已被世界各国歌唱家所喜爱和推崇。今天的欧洲歌剧、音乐会、清唱剧等舞台上常用的唱法,我们统称为美声唱法。
在中国,人们广义上理解的美声唱法就是以意大利歌剧为代表的一种传统歌唱方式。它有规范的发声要求以及演唱技巧,从而形成了我们所理解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美声唱法”。
民族唱法的形成实际上要早于西欧的美声唱法。这是因为我们的民族唱法,是按照中华民族共同的美学观念和欣赏习惯,用自己的字音语调、旋律特征,用本嗓来演唱本土的声乐作品。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演唱在很早之前就已存在。民族唱法也包括很多唱法,比如民间的戏曲、说唱、小调等。近年来人们提出的新民族唱法,即“民族新唱法”,是人们根据汉语言自身的发音吐字,在戏曲唱腔、民歌自然唱法的基础上,借鉴西洋美声唱法的优点,演唱民族风格较强的声乐作品。这种经过改良的“民族新唱法”在发声方面运用气息更加灵活,更加讲究行腔润色,音域更加宽广,适应力更强,可以演唱各种作品。我们现在所研究的“民族唱法”也多指这种改良过的民族新唱法,它有别于传统戏曲和说唱。
(二)演唱方法
从演唱方法上来看,美声唱法要求歌唱发声自然。相对于民族唱法,它更加洪亮,共鸣更多,因此声音的传送也更具穿透力,同样旋律的演唱更加华丽、灵活、圆润、富有光彩,音高更准确。它的“管道”较之民族唱法更加通畅,咬字更加松弛。
美声唱法区别于其它唱法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混合声区唱法。它需要的是真假声按照比例混合使用。从共鸣来说,是用的全体共鸣。美声唱法是混合声区,混合共鸣,真假声混合、共鸣同时出现。
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相比听起来声音更加明亮,位置更靠前一些,这与中国传统的审美有关。它更多地使用口咽腔与头部的共鸣,声音集中靠前,讲究喉下换字,较之美声,“贴”得更紧。而且运用民族唱法时,喉部位置相对于美声唱法略高一些。民族唱法咽音成分比较少,这是因为在进行演唱时,声带只会缩短而没有变薄。由于中国语言的特点,民族唱法在歌唱时,要求发音集中在牙齿、唇等口腔靠前的部分比较多。
在听觉上,民族唱法的音色亮多暗少,而美声的音色则相对较暗。在声音位置上,两种唱法也有不同之处,民族唱法高音转为脑后音,不竖上头顶,而美声唱法要求高音必须竖在头顶。
(三)适用范围
美声音色较为暗淡,比较协和,讲究的是融合音,因此独唱合唱都可以使用,尤其是在合唱中使用美声唱法,声音会更加统一,从而成为一个整体。民族唱法则是极具特色,由于它对嗓音条件要求本身就较之美声更高一些,所以歌唱也是为了尽力突出歌唱者本人的音色和特点,导致个性很强。虽然也有像过去侗族大歌等这样传统多人演唱的形式,但在近代的作品中,更多的是作为独唱来进行的,在大型的合唱中很少使用。
(四)科学性
相对于民族唱法而言,美声唱法更具科学性。因为美声唱法是在良好气息的支持下,充分运用人体各个部位的共鸣,使声音通畅、洪亮、浑厚、圆润、松弛自如、音色优美。它有着一套科学的、系统的发声训练方法。强调声音的连贯、通畅、柔美;讲究整体共鸣,充分调动人声的共鸣腔体达到统一,音域宽广,音乐幅度大。
我国最早的民歌基本上是运用纯真声演唱的。在民间戏曲,说唱这几类早期的民族唱法,都可以归于原始的演唱方法。这种演唱方式虽然真实自然,具有地方特色,但是由于呼吸较浅,共鸣较少,故而显得柔美圆润不够。
三、二者趋于统一的发展趋势
由于受欧洲美声唱法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开始,我国的民族声乐有了初期的发展,在周小燕、喻伊暄等为代表的一批声乐教育家的努力下,我国的民族唱法获得很大发展。尤其是到了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民族唱法逐渐开始向专业化发展。这时,一些音乐院校相继开设了民族声乐课程,设立了民族声乐研究机构,在继承传统民歌特点的基础上,大胆借鉴吸收了美声唱法在呼吸、发声、共鸣等方面的优点,使民族声乐步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随着民族声乐的不断探索和发展,还出现了一批富有民族风格特色的歌剧,如《小二黑结婚》、《洪湖赤卫队》等。这些歌剧深受观众的喜爱,为民族声乐添彩增色,同时也为民族唱法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我国按照唱法来分类的方法越来越模糊,通过美声化的民族唱法或通过民族化的美声唱法所演唱的歌曲越来越多,于是就出现了按照演唱的风格来进行分类的现象。如《二月里见罢到如今》、《心上人像达玛花》、《一杯美酒》等歌曲,在声音通畅,口咽腔、头腔共鸣的混合使用以及气息的支持与运用等方面,都与美声唱法一致。但是,在旋律的韵腔等方面又突出了民族的风格与特色,使之更具有民族唱法的韵味,这便是美声化的民族唱法。还有一些歌曲,例如《我的深情为你守候》、《那就是我》、《我爱你,中国》等,都是属于民族风格的美声唱法。虽然听起来美声味很浓,但这些中国作品不论是旋律还是行腔都无处不见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观,体现着浓厚的民族风格与特点。
如今,“美声唱法”、“民族唱法”的界定与区分已经不再是那么明确,而且出现了许多新的名词,例如“民美”、“美通”等,这些都是本民族与传统美声相结合的产物。同样也出现了许多这样的作品,例如《玛依拉变奏曲》,完全就是运用美声的唱法演唱具有强烈新疆民族风格的一首作品,无论是在旋律还是节奏上,都体现着民族韵味,花腔部分就是借鉴了美声发声技巧体现的,这在过去是没有的。再比如近些年来创作的一些大型歌剧《文成公主》、《玉鸟兵站》、《花木兰》、《星》等,表演者都是在运用结合了美声唱法的民族新唱法演唱这些作品。由此可见,按照风格来划分唱法的趋势愈加明显,而不再只是依靠发声方法。
民族唱法美声化,美声唱法民族化,是中西文化相互融合、互相影响的结果,也是我国声乐教育发展取得的一大成果。这种“洋为中用”的做法使得我国声乐更加成熟化、科学化、国际化。这样在保留自己本民族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借鉴、改革对于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1]赵琳.浅谈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J].大舞台,2009(5):86.
[2]李晋玮,李晋瑗.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14.
[3]郑宝华.中国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之比较研究[J].中国音乐,2005(1):143.
[4]潘丽君.论声乐艺术研究的路径——科学与人文的交合[J].美与时代,2010(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