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伊朗石油禁运的前世今生

2012-08-15陈卫东

中国石油石化 2012年15期
关键词:伊斯兰国王伊朗

○ 文/陈卫东

伊朗石油禁运的前世今生

○ 文/陈卫东

近来因为各种原因伊朗石油产量大幅下降,但是其丰富的油气资源不会被永远埋没,被强力罩在上面的黑纱一定会被挪开。

7月18日,欧佩克在维也纳称,伊拉克6月石油产量超过伊朗,达298.4万桶/日,同期伊朗的石油产量为296.3万桶/日。这是20多年来首次,伊拉克替代伊朗成为欧佩克第二大石油生产国。美国领导的石油禁运使伊朗的石油产量明显减少。数据表明两年里,伊朗日产石油减少了74.3万桶,减幅高达25%。

伊朗拥有巨大的石油天然气储量,石油工业发展最快的时期是在巴列维国王时期。上世纪70年代,伊朗石油产量曾接近600万桶/日。尽管巴列维国王表现的非常亲美,本质上他是非常民族主义和希望重温昔日波斯帝国荣耀的君主。他借用美国的力量压制了英国和苏联瓜分伊朗石油资源的企图,又借用美国的技术和资金加快了伊朗石油工业的发展。此外,伊朗积极参加欧佩克组建,力主把资源收归国有。在第一次石油危机中,巴列维把石油价格从1美元/桶左右在四年左右的时间里提高到近12美元/桶的主导者。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他把石油分成的份额从20%提高到了85%,把跨国石油公司的分成从8/2开完全颠倒了过了,成为了2/8开。石油收入由1970年的5.5亿美元增加到了70年代中期的200亿美元,1977年,伊朗的石油外汇收入高达240亿美元。十年左右,伊朗的石油收入增加了40倍,巨额石油美元加快了经济发展。那些年,伊朗GDP增长的速度保持在7%~8%,人均GDP收入为1.6万美元,国际地位迅速提升。

与此同时,巴列维大力推进他的社会改革计划,企图依靠巨额石油收入实现国家的现代化。这项社会改革计划涉及更广泛的土地改革和选举改革,涉及了清真寺拥有的大量土地和妇女享有平等社会权利的问题,因而受到了一部分人尤其是宗教人士的反对。伊斯兰什叶派宗教领袖霍梅尼猛烈抨击国王提出的“白色革命”的目的之一就是打击什叶派的权威地位,他公开号召穆斯林起来推翻世俗的君主政权。

在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群与王室和外国公司相互勾结的官僚买办阶级,扩大了社会的两极分化。国王还敞开国门,听任西方文化潮水般地涌入伊朗社会,与传统的伊斯兰文化发生冲突。此外,政府官员和管理者的贪赃枉法,社会风气日趋恶化,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引起了人民的强烈不满。

巴列维国王一方面依仗巨额的美元收入,另一方面依赖美国支持,继续推行他的社会改革计划,用强硬手段镇压反对者,甚至逮捕了霍梅尼并把他流放到了国外。为了显示伊朗的“繁荣昌盛”,巴列维国王为波斯帝国建国2500年举行了大规模的庆祝活动,耗费了近千亿美元,受到了社会的严厉抨击。

社会矛盾积累到了一点程度就会爆发,无论这个社会表面上何等辉煌。当80%的石油工人起来罢工时,经济也就崩塌了。1979年1月16日,巴列维国王携带家属出国“长期度假”,巴列维王朝就此名存实亡了。巴列维出走,霍梅尼回国,开启了美伊长达30多年的对抗,从两伊八年战争到今天美国发动对伊朗全面的石油禁运,源头都在这里。

长达30年的石油禁运是有效的,近期收紧禁运的措施也很明显,但伊朗并没有屈服。伊朗的经济实力没有当年巴列维时代的辉煌,但伊朗在波斯湾地区的政治影响力还有所加强。

伊朗有丰富的油气资源而无法充分利用成为今天的“能源黑洞”,问题在于国际社会的投资不能进入和参与。主权国家有权选择自己的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但政治家无权把本国人民与世界相隔离。

巴列维的社会改革伊朗人民没有接受,最后只好自己出走。霍梅尼的伊斯兰革命追求“不要西方,不要东方,只要伊斯兰”的理念,使得“西方走开,东方进不来,石油出不来”,受伤害的还是本国的经济和人民。历史自有历史的逻辑,它可能被某种强力一时扭曲,但终归会回到自己的逻辑上来。伊朗丰富的油气资源不会被永远埋没,被强力罩在上面的黑纱一定会被挪开的,伊朗人民和世界人民追求的美好生活都需要这些资源,中国能源公司应该为这做好充分的准备。

猜你喜欢

伊斯兰国王伊朗
贪吃的国王
好玩儿的国王
嘉米拉伊斯兰服饰旗舰店
车 站
当当吃国王饼
国王的死敌
论中世纪伊斯兰海商法的形成
过于逼真
投 缘
自产自销——原载“伊朗漫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