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产道地中药材干姜与生姜的研究进展
2012-08-15张珵余成浩彭成
张珵,余成浩,彭成
姜是临床常用中药,自东汉以来,用姜即有生姜、干姜、煨干姜、炮姜、姜炭等不同。其中,姜科(Zingiberaceae)植物姜Zingiber off i cinale Rosc.的新根茎谓之生姜,若将之切片晒干或烘干则为干姜,两者在性、效、用方面存在异同。本文将其有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姜的道地性考证
最早记载干姜和生姜的《名医别录》曰:“生姜、干姜生犍为川谷…九月采之。”《神农本草经》将干姜列为中品。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记载了川姜(干姜)的炮制方法,曰:“蜀汉姜旧美,荆州有好姜而不能作干者,凡作干姜法:水淹三日去皮置流水中六日,更刮去皮,然后晒干,置瓷缸中酿三日,乃成。”世界上第一部药典著作《新修本草》记载“干姜,…生犍为川谷…九月采。”宋•《本草图经》记载:“生姜,生犍为(今四川犍为县)山谷及荆州、扬州(今江苏扬州),今处处有之,以汉、温、池州(今四川成都、浙江温州、安徽贵池)者良,苗高二三尺…秋时采根。”宋•唐慎微《证类本草》描绘了干姜药材图和涪州生姜原植物图。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曰“出川中,…味最辛辣…”,记载了不同产地干姜质量差异,并将川产干姜名曰“川姜”。清嘉庆十九年《犍为县志》记载了姜[1~3]。因此,综合历代本草记载的姜的植物形态、原植物图、药材图及加工方法,历代干姜与现代应用的干姜来源一致,主产地均为四川犍为,犍为种姜历史悠久,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四川犍为自古以来就是道地产区。
2 姜的栽种适宜区
生姜在全国各地均产,干姜主产于四川、广西、广东、贵州、湖北、福建等地。干姜在四川的产地主要集中在盆地边缘山区南缘亚区岷江流域的乐山犍为县和沐川县,另外还可产于盆地中央丘陵区长江河谷西段的宜宾、容县等地,该地区为优质姜的生态适宜区。其中四川犍为和沐川两县为古今干姜主产地,曾远销德国、日本、俄罗斯、香港等地[4]。四川犍为和沐川属于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降水量约1103 mm,年平均气温17.6℃,无霜期336天,腐殖质土或砂土,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环境无污染。而犍为县的新民、九井、榨古、铁炉、龙孔、孝姑、马庙、芭沟等乡镇和沐川的大楠、炭固、新凡、箭板等乡镇为姜的最适宜区。2001年,依托成都中医药大学在乐山犍为县建立了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干姜规范化种植科技示范区”,已建成规范化种植示范区33.5公顷,辐射面积133.5公顷[1]。
3 姜的化学研究
干姜、生姜的主要化学成分均为挥发油,而干姜中辛辣成分较生姜为多。其中干姜的姜辣素成分(酚类衍生物)既是干姜生物活性作用的主要功能因子,也是其特征性辛辣风味的主要物质,辣味物质的含量直接影响干姜的品质和药效[5]。近年来,在生姜的挥发性成分中找到了高良萜内酯、辛辣成分为6-乙酰姜辣醇、6-姜辣烯酮;干姜挥发性成分中含有莰烯、β-水芹烯和桉叶素,所含辛辣成分有6-姜醇、6-姜辣二醇、6-姜辣磺酸等[6]。
采用GC-MS比较四川犍为产干姜和生姜挥发油成分,结果干姜检出63个峰,生姜为55个,经鉴定二者有30个成分相同,干姜有10个特有成分,生姜有3个特有成分,提示两者在化学成分上存在差异[7]。采用HPLC法测定了干姜、生姜和炮姜中6-姜酚的含量[8]。研究表明,不同产地(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河南、山东等)的干姜挥发油含量差异较大,以四川犍为挥发油含量最高,可达2.46%;对不同产地(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河南、山东等)的干姜酚类衍生物中6-姜酚、8-姜酚、6-姜烯酚及三者总含量差异较大,以四川犍为的干姜(黄口姜、白口姜)总辛辣成分均高于其他产区,分别达1.048%和1.304%;从化学角度引证了犍为是姜的道地产区,药材质量最优[1]。对犍为干姜适宜加工方法,干姜(黄口姜)氮、磷、钾吸收与积累特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9~10]。
4 姜的药理研究
药理研究表明,干姜和生姜提取物具有部分共同药效作用,如保护胃粘膜、抗溃疡、镇静、抗血小板聚集、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病原微生物等作用;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同一功效的实验研究,两个药物所采取的提取方法和选模可能存在差异。此外,二者具有一些不同的药理活性,例如,生姜具有抗晕动症、解毒、止呕和抗过敏的药理作用,干姜具有抗炎镇痛、抗缺氧、保护心肌细胞等作用。以生姜药效作用为主,采用止呕、解热、缓和眼部刺激比较研究了生、干姜煎剂的药理作用差异,结果表明,生姜煎剂可显著抑制硫酸铜所致家鸽呕吐次数,明显延长呕吐潜伏期和减少呕吐只数;对酵母注射所致发热大鼠有显著的解热作用;显著拮抗生半夏混悬液所致家兔眼睑结膜的刺激作用,明显降低炎症刺激指数;而干姜煎剂与生姜煎剂在相同的剂量下则作用较弱;因此,本研究提示,药用时干姜不宜代替生姜,二者在性、效、用方面各有特色[11]。
我们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资助下,从整体、器官、组织、细胞、分子、基因等水平深入研究了乌头类有毒中药及其配伍,比如,在与干姜的配伍方面,我们研究了附子与干姜配伍对心阳虚衰大鼠血浆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及ANP、NT的影响,研究了附子与干姜配伍对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12,13]。
此外,对于干姜毒性方面还进行了急毒与长毒研究。急性毒性研究表明,干姜浸剂、水煎剂、醇提物、石油醚提取物残渣灌胃小鼠的LD50分别为33.5g/kg、>250g/kg、108.9g/kg、>120g/kg,姜酚、姜烯酮静脉注射的LD50分别为25.5mg/kg、50.9mg/kg,姜酚、姜烯酮腹腔注射的LD50分别为581mg/kg、109mg/kg。长期毒性研究表明,干姜醇提物灌胃大鼠18g/kg、10g/kg,连续60天,对体重、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及病理组织学检查均未见异常[14]。
5 姜的临床研究
有研究认为姜的入药史可分作3个时期:《神农本草经》以前生姜、干姜效用不分,东汉末年至明代《本草纲目》刊行之前生姜晒干以干姜入药,明代《本草纲目》刊行之后认为“干姜以母姜造之”;并由此探讨了姜的南北差异,姜之子根与母根的区别,以及干姜的加工方法[15]。干姜与生姜区别开来的根本原因在于二者在性味归经和功效主治上存在明显异同。生姜自古以来作为解表散寒药和止呕圣药,《名医别录》载其“味辛,微温。主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止呕吐,”《药性赋》:对其性能和功效概括为“味辛,性温,无毒。升也。阳也。其用有四:制半夏有解毒之功,佐大枣有厚肠之说。温经散表邪之风,益气止胃翻之哕。” 2010版《中国药典》中生姜为辛,微温,归肺、脾、胃经,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解鱼蟹毒的功效,用于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鱼蟹中毒。生姜现代常用于高血压、高血脂、胆囊炎、胆石症、前列腺炎、中医美容等方面。
《神农本草经》载干姜“味辛,温……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出汗,逐风湿痹,肠潞下痢,生者尤良”,与生姜颇相近。《名医别录》指出:“大热,无毒,治寒冷腹痛,中恶,霍乱,胀满,风邪诸毒,皮肤间结气,止唾血”。《珍珠囊》载:“干姜其用有四:通心助阳,一也;去脏腑沉寒痼冷,二也;发诸经之寒气,三也;治感寒腹痛,四也”。可见,二者的性味归经和功效主治存在差异。2010版《中国药典》中干姜味辛,热,归脾、胃、肾、心、肺经,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的功效,主治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寒饮喘咳。干姜现代常用于消化性溃疡、糜烂性胃炎、冠心病、心肌梗死、预防晕船等[1]。
6 姜的药性研究
中药药性理论是研究药性的形成机制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国家973项目中将中药药性理论研究列入重点支持方向。目前,国内外学者们在理论探讨、实验研究、临床应用等方面开展了中药药性理论研究,建立了很多中药药性理论的研究方法,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由于受传统思维观念的影响,加之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缺乏质的突破,使中药药性理论研究一直缺乏现代科学的阐述,因此,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揭示中药药性的科学本质,建立符合现代科学认知规律的中药药性表征体系及其规范标准是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
目前,国内外对生姜、干姜在其化学、药理、临床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二者均归脾、胃、肺经,均有温中散寒作用,可治疗中焦虚寒证。然而,两味药一为辛温归为解表药类,一为辛热归为温理药类;对于川产道地药材姜的药性研究报道还不够深入,特别是对生姜与干姜药性比较研究方面的文献报道较少,需要进一步开展姜的基础性研究。我们认为中医药的特色创新还必须遵循中医药自身的发展规律,比如在药性理论研究方面,因其性、效、证、用的关联性,必须依循系统中药学思想,借助中医特色的证候动物模型,我们试图将其用于干姜与生姜的药性比较相关基础研究,拟选择脾胃虚寒证、风寒表证、寒饮蕴肺证3种证候动物模型进行药理作用比较研究,以期揭示二者药性的科学内涵,建立符合现代科学认知规律的中药药性表征体系及其规范标准,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 万德光,彭成,赵军宁.四川道地中药材志[M].第1版.四川: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83,84,88.
[2] 孙星衍(清)等辑.神农本草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62.
[3] 唐慎微(宋).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急本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193.
[4] 陈德昌.现代实用本草(上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
[5] 李计萍,王跃生,马华,等.干姜与生姜主要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1,26(11):748.
[6] 吴建华,张丽君.药用姜研究进展[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25(1):61.
[7] 汪晓辉,卫莹芳,李隆云,等.犍为干姜与生姜挥油成分的比较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9(3):54.
[8] 郝孝波. HPLC测定干姜、生姜和炮姜中6-姜酚的含量[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5.
[9] 汪晓辉,周元雳,卫莹芳,等.犍为干姜适宜加工方法的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0):2416.
[10] 李隆云.卫莹芳.汪晓辉.等.干姜(黄口姜)氮、磷、钾吸收与积累特性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8,33(12):1478.
[11] 王金华,薛宝云,梁爱华,等.生姜与干姜药理活性的比较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0,35(3):163.
[12] 展海霞,彭成.附子与干姜配伍对心阳虚衰大鼠血浆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及ANP、NT的影响[J]. 中药药理与临床,2006,22(2):12.
[13] 展海霞,彭成.附子与干姜配伍对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6,22(1):42.
[14] 王梦,钱红美,苏简单.干姜醇提物的毒性研究[J]. 中医药学报,2000,(2):60.
[15] 玄振玉,刘明岭.干姜、生姜药用源流考辨[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3,37(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