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背部腧穴排列拔罐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

2012-08-15赵晓东

中国全科医学 2012年18期
关键词:颈型脊髓型风门

韩 斐,李 秋,赵晓东

颈椎病是因颈椎间盘本身退变及其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邻近组织,并引起各种症状、体征的疾病[1],主要表现为眩晕,头、颈、背部的疼痛 (三痛一迷糊),手足麻木等症状,属于中医痹症、萎症、眩晕的范畴[2],其发病率逐年攀升并趋于年轻化。本研究采用背部腧穴排列拔罐法治疗颈椎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2011年在本院门诊部就诊的颈椎病患者50例,符合第2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制定的诊断标准[3]。其中女10例,男40例;年龄20~55岁;病程7 d~3年;颈型20例,神经根型15例,交感型10例,脊髓型5例。

1.2 方法

1.2.1 取穴 主穴取:风门、肺腧、心腧、督腧、膈腧、肝腧、肾腧;配穴取:大椎、身柱、天宗、肩外腧、委中、承山。以上腧穴、主穴每次治疗时均需选择,配穴根据临床症状的变化交替选择。

1.2.2 操作方法 患者取俯卧位,督脉 (脊柱)旁开1.5寸。以上腧穴对称排列选用。镊取75%酒精棉球,点燃后快速进罐旋转1~2圈,迅速将火撤出,罐叩压于穴位部,使罐紧附于皮肤为度。10~15 min后起罐,根据病情1次/2 d,7次为1疗程。

1.2.3 注意事项 拔罐选穴注意在肌肉丰满处,体位得当(俯卧位),以免火罐移动滑脱,或者患者由于紧张等出现晕罐现象;根据患者高矮选择大小适宜的火罐进行治疗;镊取酒精棉球湿度不易过大,燃烧后应远离罐口部位,以免造成局部皮肤烫伤;留罐时间一般在10~15 min。密切观察皮肤颜色变化,如颜色紫黑明显及出现水泡可适当提前取罐;操作室要保温,避开风口防止着凉。

1.3 疗效判定标准 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依据第2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疗效标准[3]判断疗效。临床治愈:症状全部消失,主要体征完全消失,肢体功能恢复正常;显效:主要症状与体征显著减轻,肢体功能明显好转;有效:症状有改善,但仍不能持久工作;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全部获效,有效率为100%。其中临床治愈15例,显效28例,有效7例。

2.2 典型病例

2.2.1 交感型颈椎病 韩某,女,48岁,干部,于2009-03-06初诊,主诉“头痛、头晕、眼花干涩、心悸失眠、右上肢阵发性麻木、倦怠乏力,多方治疗3年不效”。查体:患者四肢活动自如、舌质红、苔白、脉弦细。颈椎磁共振成像检查提示:颈椎间盘膨出。给予背部腧穴排列拔罐治疗,取穴:风门、肺腧、心腧、肝腧、天宗,1次/2 d,治疗20 d后诸症明显好转,治疗3个月后痊愈,复查颈椎磁共振成像无异常。

2.2.2 脊髓型颈椎病 李某,男,52岁,干部,于2010-09-20初诊,双上肢麻木,持物无力,双下肢酸软无力,行走加重,伴头昏头痛,记忆力差,尿频,夜尿10余次 (无糖尿病病史),不能正常工作,舌质暗淡、苔黄、脉沉细。颈椎磁共振成像提示:C4~5、C6~7颈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治疗背部取穴:大椎、风门、肺腧、心腧、督腧、膈腧、肝腧、肾腧、委中、肩外腧、天宗、承山对称双侧排拔。隔日1次,治疗14 d后头昏头痛减轻,坚持治疗30 d并配合中药口服治疗后,四肢麻木无力明显好转,夜尿2~3次,随访1年后患者已正常上班工作。

2.2.3 颈型颈椎病 赵某,男,30岁,士官,于2011-02-15初诊。主诉“枕、颈、肩酸麻胀痛,头晕,扭颈时有磨擦音,偶感上肢麻1年”。舌质红、苔淡白、脉弦滑。颈椎磁共振成像提示:C6~7椎间盘突出 (硬膜囊轻度受压)。治疗背部取穴:大椎、风门、肺腧、心腧、督腧、膈腧、肝腧,隔日1次对称双侧排拔,治疗7 d后头晕、颈枕痛明显减轻,坚持治疗14 d后诸症消失,基本治愈。

3 讨论

颈椎病属于中医眩晕、痹症、痿症及骨损虚劳症。肾主骨、肝主筋,由于风寒劳伤损及筋骨,致肝肾阴虚髓海不足,筋脉关节失于濡养而致病。《医宗金鉴》说:“由于原精内虚,而三气所袭,不能随时祛散,流注经络,久而成痹”。颈椎在椎体上端,风邪上行乘虚入络,寒主收引则筋脉刚劲失用。《黄帝内经》中《灵枢》篇说:“肾主骨生髓通于脑,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痠眩冒,目无所视,懈怠安卧”。由于肝肾受损,风、寒、湿三气乘虚而入,久滞经络,而致颈项板紧、肩背酸沉、肢麻无力、心悸失眠、记忆力减退、视物昏花等繁杂症状。致使患者周旋于内科、外科、骨科、眼科、神经科治疗,造成病情延误,失去早期最佳治疗时间。

颈椎病早期拔罐治疗,取背部腧穴,属膀胱经络肾脉,邻督脉而行,督脉为诸阳之会,腧穴排列拔罐治疗,由腧穴经皮肤达脉络,具有通宣阳气、袪风通络、舒筋调血、平衡阴阳的作用。《千金方》说:“凡病皆由血气雍滞,不得宣通,针以开导之”,拔罐法通过袪瘀通络,理气活血,气血运行正常,人体组织重新得以濡养,以致通而不痛。颈椎病治疗原则是未病早防,已病早治,防微杜渐。各型颈椎病早期的治疗效果最佳,其中对于西医分型[4]属于颈型和神经根型的颈椎病治疗效果尤为显著,对于脊髓型颈椎病,因其病程较长,症状繁杂,影像学检查骨质破坏,变形严重,多需在拔罐的基础上配合药物治疗,方能显效明显。本组50例颈椎病患者接受了背部腧穴排列拔罐治疗,治疗后15例临床治愈 (占30%),28例 (占 56%)显效,7例 (占 14%)有效,总有效率为100%。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排列拔罐通过良性的物理刺激,能够促进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提高痛阈,同时直接改善局部的内环境,加速全身血液和淋巴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酸性物质与致痛物质的排除,缓解局部软组织痉挛,改善缺氧状态,解除疼痛,达到治疗颈椎病的目的[5]。针对不同类型的颈椎病,本研究随证选取不同的腧穴进行辨证治疗。(1)颈型颈椎病是临床上较为多见的一种类型,青壮年发病居多,以感受风寒或姿势不当为诱因,以颈项强直疼痛、活动受限、易反复发作为特征。通过拔取风门、肺腧、心腧、督腧、膈腧、肝腧等穴位可使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促进代谢产物排泄,宣卫祛邪、温经散寒、补益肝肾、祛除风湿及通利关节的效果[6]。(2)交感型颈椎病通常以头疼和肩颈部、上肢的麻木为主要症状,伴有胸闷和心前区不适,失眠多梦,故治疗中配有风门、天宗、心俞等穴位祛风散寒、疏经通络、止痛、益心通络、宁心安神,常取得良好的效果。(3)脊髓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的退变或损伤,使颈椎的内、外平衡失调,颈部周围软组织劳损、痉挛、炎症水肿,乃至变性、粘连,椎间盘膨出或突出对颈部的脊髓造成刺激或压迫而发生。因其症状复杂,正常的组织结构损伤严重,故应在病变的早期采取拔罐疗法配合口服中药,达到开窍解表、通经活络、调和气血的作用,并可直接祛瘀,使脉络通畅,所谓“血去则经脉通矣”。由此可进一步解除周围软组织的水肿,减小内压,解除突出物对脊髓的刺激和压迫[7]。两法合用常取得满意的效果。

总之,拔罐是我国传统的中医疗法,具有操作简便、经济实用、疗效显著、安全等优点,在提倡自然科学非药物疗法的今天,拔罐疗法治疗颈椎病可谓最佳选择。而且经过临床观察,拔罐疗法还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以达到扶正袪邪、平衡阴阳、通补兼施的双向调节功能[8]。在今后的工作中还有待与各位同仁进一步探讨、研究,让中医拔罐疗法在门诊医疗及干部保健工作中发挥更突出的作用。

1 庞灵,于敏华,赵丽华.多功能温热理疗床治疗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4):1340.

2 许建峰.刺络拔罐治疗颈椎病的临床运用概况[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8,23(134):81-88.

3 孙宇.第2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中华外科杂志,1993,31(3):472-474.

4 张永刚,张宏志.颈椎病的基本概念、分型及诊治原则[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7,6(3):135-138.

5 魏林.针罐结合治疗颈型颈椎病 [J].山东中医杂志,2009,28(2):84.

6 徐敏,刘保新,黄承军,等.平衡罐配合功能锻炼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J].中国康复,2009,24(5):338.

7 叶红.推拿配合TDP刺络拔罐治疗脊髓型颈椎病51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2,11(2):41.

8 叶立汉.保健拔罐对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J].现代康复,1998,59(10):1109.

猜你喜欢

颈型脊髓型风门
基于激光感应全自动风门在斜巷中的应用
“四式一运”治疗颈型颈椎病30例
骨痛灵酊联合TDP治疗仪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九鑫煤业无压式风门技术改造和应用研究
减压风门在桑树坪煤矿的应用与探讨
国医大师刘柏龄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用药规律探析
急颈椎前后路联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分析性
针灸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汽车空调送风模式原理简介及故障分析
一脚踩空,引发全身瘫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