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果市10月回顾及11月预测
2012-08-15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袁亚祥) 10月,为应对中秋国庆节过后水果销售间隙性的疲软,上海各水果经销企业出台各类措施促销,使得果品市场品种丰富、货源充足、销售渠道相对顺畅;其中苹果、柑桔、柚、石榴、哈密瓜、猕猴桃、西瓜、精品进口水果等极少数品种销售稳定。价格虽不算低,但总体销量并不乐观,分析10月销售情况,主要呈现出几个特点。一是国庆水果销售超“五一”。据统计,9月30日至10月6日,水果销售最旺盛,超过今年“五一”期间,销量同比增长17.6%。今年国庆水果消费增长,与目前消费者越来越关注健康消费有很大关系,水果是营养丰富、食用方便的食品,既是美食,又是休闲主副食品,日常生活需要。再则,国庆期间气候晴,干燥,促进了水果消费。二是精品水果价格全面提升。在南北水果纷纷上市的热潮中,各种柿、蜜桔、苹果、梨、葡萄、哈密瓜、石榴等精品水果成交量均不同程度地比上年同期有所增长。香梨、贡梨、砀山梨等9个梨类品种,和红富士、花红、千秋、嘎拉等苹果类品种的价格均增幅明显;其中香梨、贡梨、黄冠梨、红富士、花红、嘎拉苹果等增长幅度均在两成以上。石榴、蜜柚、柑桔、哈密瓜也等品种水果出现不同程度增长,还有猕猴桃、胡柚、香蕉等秋季水果带给市民更多选择。三是进入“柑桔周期”和“苹果时代”。10月上海果市进入柑桔周期和苹果时代,其中桔柑类销售占整个果市45%以上份额,苹果占35%以上份额,蜜桔、贡柑、脐橙等不仅随处可见,售价也越来越便宜。苹果作为大众化的水果,几乎无淡旺季之分。蜜桔、脐橙迎来上市高峰。江西、湖南、浙江及上海郊区的无核蜜桔助推果市销售。
11月水果进入丰收季节,也是全年水果最为丰盛的时刻,但同时也是传统的水果销售淡季。虽说“扎堆”的水果给人以选择余地大的便利,可充足的水果势必会造成销售困难。因此,果品行家普遍认为,基于秋后水果上市高峰到来,再加之南方气候变化,已进入深秋,寒意袭来会使水果销售步入一个缓慢的低潮期,价格平稳过渡,绝大部分水果会有小幅下跌。表现为一是甘蔗销售节节高。秋干气燥,甘蔗成了不少市民青睐的“给水补品”。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透露,今后一段时间,甘蔗会在市区各大水果超市、摊点呈现旺势,一些饭店将其列入餐后水果必备。而街头巷尾的甘蔗榨汁销售也将会火暴起来,预示着甘蔗销售迎来了秋冬季市场的消费小高峰,价格会比上年同期翻一番。二是柚果亦畅销。柚肉吃起来爽口,柚皮又是一种“空气清新剂”,柚将会以其老少皆宜的特性再次在11月果市中扮演主角。海南、福建、浙江等地的蜜柚会再度受到消费者欢迎。三是草莓闹市畅销。秋后吃草莓也算是一种时尚,因此,11月当多种水果量多压市而出现滞销时,草莓有时还真能“火一把”。11月刚上市的草莓价格较高,会有上市小高峰。另外,11月将迎来福建芦柑、广东德庆的沙糖桔等大量上市,以及南方产区的反季节西瓜甜瓜等;特别是由上海桃咏桃业专业合作社赴海南种植的西瓜将迎来入沪高峰期,果市会呈现出更加热闹的繁忙景象。由于数量充沛,预计11月果价总体呈现走低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