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并发缺血性脑病综合治疗的临床研究
2012-08-15翟华南
翟华南
中国中医科学院糖尿病研究总院调查资料显示,我国的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达4000万左右,占世界糖尿患者群总数的五分之一,患病率居世界第二位,并且以每天至少3000人的速度增加,每年增加超过120万人,预测至2010年我国糖尿患者口总数将猛增至8000万至1亿人。糖尿病并发缺血性脑病是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血管病变之一,为降低其发生率、复发率、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10月门诊治疗95例糖尿病并发缺血性脑病患者,经综合治疗治疗后,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入选病例 经上级医院CT或MRI证实符合1996年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标准[1],同时合并糖尿病符合《内科学》诊断标准[2]的95例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病患者,男51例,女44例,年龄42~80岁,平均(66.7±3.49)岁,其中合并高血压43例,冠心病52例,同时合并高血压、冠心病31例,血糖值8.1~20.35 mmol/L。
1.2 排除标准 ①无糖尿病患者。② 患者病情严重,有嗜睡等意识障碍者。③严重肝肾功能疾患者。
1.3 治疗方法
1.3.1 首先应将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口服糖适平片30 ~60 mg,2次/d。
1.3.2 对于急性期必须用胰岛素纠正应激性高血糖及防止酮症酸中毒,使血糖维持在5.6~8.33 mmol/L水平,亦应避免发生低血糖。
1.3.3 合理控制饮食和进行适当的运动,应提高碳水化物的进量,减少脂肪进量,控制血糖、血脂的升高。
1.3.4 给予奥扎格雷80 mg、胰岛素4 U溶于5%葡萄糖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14 d。治疗前后分别查血、尿常规及空腹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肝肾功能等。
1.3.5 结合中医辨证施治适当加用一些活血化瘀药,如田七、丹参、赤芍、桃仁、红花等,
1.4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1996年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1]通过的临床疗效评定标准,依据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值和患者总的生活能力状态,分成四级评定。
临床治愈:治疗后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 ~100%,病残程度为0级,血糖及生活指标恢复正常。显效:治疗后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 ~90%,病残程度1~3级,生活指标及血糖基本恢复正常。有效:治疗后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 ~45%,空腹血糖降至8.30 mmol/L以下,生活指标有改善。无效:治疗后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左右,(无变化)或增加80%以上(恶化)或死亡,血糖、生活指标无变化。
2 结果
95例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经上述治疗14 d后,基本治愈42.11%(40/95),显效33.68%例(32/95),有效 16.84% (16/95),无效 7.37% (7/95),总有效率92.63%;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6.30±0.29)分,治疗后(13.57±1.19)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治疗期间未见有胸闷、心悸、面红、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糖尿病并发脑病是糖尿病血管病变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该病的发病是非糖尿病患者的4~10倍。
糖尿病合并脑病患者具有与高血压等疾病相似的大、中、小动脉粥样硬化、微血管基膜增厚的改变、基膜糖类沉积、脂肪样和透明变性、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失调。长期糖尿病患者的脑血流自动调节受损,使局部脑血流量下降。糖尿病时血液中血小板黏附力增加,对二磷酸腺苷、肾上腺素、胶原纤维、花生四烯酸的敏感性增加,缩血管作用增加,并促使加速血小板聚集的血栓素合成增加,而前列环素的合成减少,糖尿病时红细胞聚集性增强,变形能力减弱[3]。促使糖尿病时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加重微循环障碍,导致脑梗死发病率增加。奥扎格雷可抑制TXA2合成酶,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和解除血管痉挛的作用。临床上用于蛛网膜下腔出血手术后血管痉挛及其并发脑缺血症状的改善。在本文中结合中医辨证施治,配合控制饮食和进行适当的运动综合治疗。症状改善明显,总有效率可达92.63%。
鉴于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的发生,病情和预后主要与血糖水平有关,因此,首先应将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饮食的控制对糖尿病患者尤为重要,可以减轻体重,改善血糖血脂等代谢紊乱,减少降糖药物剂量,改善病情是可以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营养原则必须与防治血管并发症结合起来进行考虑[4-5]。随着胰岛素的问世和临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对糖尿病的营养治疗原则改变很大。由半饥饿疗法到60年代提高碳水化物的进量,减少脂肪进量的主张,控制血糖、血脂的升高,改善病情是可以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营养原则必须与防治血管并发症结合起来进行考虑。饮食的控制对糖尿病患者尤为重要,可以减轻体重,改善血糖血脂等代谢紊乱,减少降糖药物剂量[5-7]。加用一些活血化瘀药,如田七、丹参、赤芍、桃仁、红花等,用活血化瘀药则有利于延缓其病程的进展[8,9]。
结果显示,本治疗方案明显改善糖尿病性脑血管的病理生理,防止血栓形成,有效地改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1]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2]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98-805.
[3]陆汉军,唐新辉.糖尿病并发脑梗死68例临床分析.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5(5):379.
[4][美]A H ME JE JRK疾病与饮食.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55-71.
[5]顾景范,邵继智.临床营养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427-445.
[6]黄承钰.医学营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7]蔡东联.临床营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8]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编写组中药大辞典(上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7,7.
[9]李飞.方剂学(上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