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例复方氨基酸输液外渗致组织坏死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2012-08-15牛力王淑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35期
关键词:外渗输液复方

牛力 王淑伟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输液外渗是静脉输液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大多数经过局部处理或者自然吸收后没有不良后果。但是有一些药物引起的输液外渗,如果不及时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将会发生严重后果,应引起广大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现将一例复方氨基酸输液外渗致组织坏死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报告如下:

患者,男,80岁,因左侧肢体活动不灵10年,右侧肢体活动不灵6年,进食差5个月入院。既往:脑梗死、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入院时查体:神志清楚,完全性失语,体质消瘦,查体不配合,双上肢屈曲,双下肢伸直,尿失禁,鼻饲饮食两年,期间多次反复出现低蛋白血症。某日护士在其足背浅小静脉输注复方氨基酸后发生输液外渗,当时局部皮肤发红,面积约3×4 cm,夜班护士使用雷夫诺尔外敷。次日白班查看,其局部皮肤呈紫黑色,面积约5×4 cm,改由50%的硫酸镁湿敷,皮肤颜色逐渐转淡且面积缩小,3 d后形成结痂。10 d后结痂处有脓液渗出,经外科医生会诊后进行清创处理,清除痂皮,可见皮下坏死组织,创面2.5×2×0.4 cm,肌腱暴露。予以清创、换药,使用藻酸盐银离子敷料等处理,约30 d后伤口Ⅱ期愈合。

1 引起该患者静脉输液外渗致组织坏死的原因分析

1.1 药物因素 复方氨基酸为常用的胃肠道营养药,pH值为5~6,呈酸性,含山梨醇和电解质成分,其电解质中含有氯化钙、氯化钾、硫酸镁、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由于成分多,浓度高,能量大,对血管壁刺激大[1],应选粗大血管穿刺,输液速度不应过快,以不超过30 d/min为宜。氨基酸具有渗透能力,当药液外渗或外漏到皮下组织时,其渗透压增加,使血管内水分渗透到皮下组织,因而会使水肿面积增大,使局部血管及神经受压而引起暂时性缺血缺氧[2],最终导致皮下组织坏死。

1.2 患者因素

1.2.1 生理因素 老年人由于各器官的老化,会出现血管壁硬化,弹性差,皮肤松弛,血管脆性增加等自然的生理现象[3]。

1.2.2 疾病因素 由于患者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老年疾病,影响机体代谢及恢复。

1.2.3 个体因素 ①该患者无沟通能力,四肢活动受限,感觉障碍,不利于及时发现输液外渗。②长期鼻饲导致营养不良,周围循环差。③患者长期输液,使局部血管壁受损。

1.3 护士因素 ①值班护士为低年资护士,技术不过硬,缺乏临床经验。②对局部解剖不清楚,穿刺位置不得当。③查看患者不到位,发现药物外渗不及时。④对药物知识掌握不全面,输液外渗后处理亦不得当。

2 护理

2.1 清创换药 用0.5%碘伏消毒,将脓液及溃烂组织彻底清除,0.9%生理盐水冲洗,将藻酸盐银离子敷料条填塞创面,水胶体敷料,早期每日换药1次/d,无坏死组织后隔日换药,直至伤口愈合[3]。

2.2 纠正低蛋白,促进愈合 加强营养,增加饮食中蛋白质的摄入,如牛奶、瘦肉、安素粉、蛋白质粉等,饮食多样化,促进伤口愈合。

2.3 保障创面的血液供应 促进血液循环及下肢静脉血液回流。

2.4 预防感染 保持伤口周围皮肤清洁,防止污染。

3 经验教训

3.1 对护理人员尤其是低年资护士应加强药物知识的学习,掌握药物的特性及使用注意事项。可致渗透性损伤的药物有:①高渗性溶液,如50%葡萄糖溶液、甘露醇、肠道外营养液等[4]。②阳离子溶液,如氯化钙、葡萄糖酸钙、氯化钾等。③碱性溶液,如碳酸氢钠、硫喷妥钠等。④缩血管药物: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⑤化疗药:如丝裂霉素、环磷酰胺等[5]。

3.2 严格履行护士职责,提高专业技能水平:输液过程加强巡视,尤其是使用高风险药物时;一般渗透性损伤多发生于手背、足背及肘前窝等处,所以这些位置输液外渗后必须积极观察,正确处理。

3.3 选择合理的输液途径:有计划的选择血管,尽量避免在下肢输液,必要时进行深静脉置管。

3.4 做好宣教指导:在输注特殊药物时要向患者及家属说明风险因素,告知自我观察重点,出现注射部位异常情况,及时向护理人员报告。

[1] 邓婉华,周晓华,万美华.静注复方氨基酸致前臂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02,8(09).

[2] 王文琴.静脉输注复方氨基酸外渗致局部水肿2例.护理研究,2008,(14).

[3] 杨肖群,张小青.老年患者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及预防.福建医药杂志,2011,31(05).

[4] 吴雄妹,金卫英,杨杏英.硫酸镁湿敷预防老年患者静脉输注营养液所致静脉炎.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09,16(12).

[5] 钟华荪.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外渗输液复方
增速预注射在降低肿瘤非首疗程化疗患者CT增强检查对比剂外渗率中的应用价值
Protective effects of Fufang Ejiao Jiang against aplastic anemia assessed by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etabolomics strategy
影像学检查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渗的护理对策的应用效果观察
HPLC-DAD法同时测定复方罗布麻片Ⅰ中4种成分
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局部外渗1例护理体会
放疗患者CT定位造影剂外渗的护理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复方肝舒丸的质量标准研究
颈枕输液袋
注射用曲札芪苷与常用输液配伍稳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