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管内麻醉后暂时性神经病学综合征疗效分析
2012-08-15赵伟新
赵伟新
椎管内麻醉后暂时性神经病学综合征疗效分析
赵伟新
目的研究椎管内麻醉后暂时性神经病学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探讨其发病机制和预防措施。方法收集在我院接受椎管内麻醉后出现暂时性神经病学综合征的患者20例,分析其麻醉方法和治疗效果,进而探讨椎管内麻醉后暂时性神经病学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和预防措施。结果20例患者经过治疗,5~7 d左右自觉症状基本消失,治疗9~12 d左右基本复原,且20例患者在治疗后均未出现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结论对于椎管内麻醉后暂时性神经病学综合征,临床上要认清其发病机制,积极采取措施加以预防,一旦发病,要及时进行治疗。
椎管内麻醉;暂时性神经病学综合征;疗效;分析
在临床医疗工作中,椎管内麻醉的应用十分广泛,普遍被用于患者的术前麻醉和术后阵痛,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部分患者在麻醉之后出现躯体疼痛等症状[1],如何防治椎管麻醉后患者出现并发症,已经成为了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对此,我院通过临床实践对椎管内麻醉后暂时性神经病学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以及发病机制和预防措施进行了分析探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在我院接受椎管内麻醉后出现暂时性神经病学综合征的患者20例,其中,男12例,所占比例为60%,女8例,所占比例为40%,患者年龄最小12周岁,最大48周岁,平均(27.14±5.73)岁,年龄在25周岁以下的患者有16例,所占比例为80%,年龄在25周岁以上的患者有4例,所占比例为20%,蛛网膜下腔麻醉后发生暂时性神经病学综合征的患者有12例,所占比例为60%,硬膜外麻醉后发生暂时性神经病学综合征的患者有3例,所占比例为15%,蛛网膜下腔与硬膜外腔联合麻醉后发生暂时性神经病学综合征的患者有5例,所占比例为25%。
作者单位: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中心医院麻醉科
1.2 麻醉方法 麻醉前0.5 h给予患者口服地西泮,给药剂量在2~5mg左右,之后检测患者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合度以及心电图,开放上肢静脉,蛛网膜下腔麻醉的患者采取0.75%的布比卡因2~3ml左右,加入0.9%的氯化钠溶液2ml,对于小儿要降低药物浓度,采取0.25%的布比卡因。硬膜外麻醉的患者采取0.5%的罗哌卡因,小儿采用0.25%的罗哌卡因。
2 结果
本次研究中,20例患者经过治疗,5~7 d左右自觉症状基本消失,治疗9~12 d左右基本复原,且20例患者在治疗后均未出现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
3 讨论
3.1 椎管麻醉的优点 椎管麻醉主要就是将局部麻醉等药物注入患者椎管腔隙的一种麻醉方法,其麻醉原理主要是阻断脊神经传导功能以及削弱脊神经兴奋性,椎管麻醉主要有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Subarachnoidblock)和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Epiduralblock)等类型,在临床应用中能够引起患者的应激反应,减少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预防血栓形成,避免患者术后发生其他并发症。其次,硬膜外阻滞麻醉也常常应用于术后镇痛,目前,广泛被用于胸、腹部手术以及分娩等手术的镇痛处理,总的来讲,椎管麻醉在临床应用中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优点:①麻醉后患者的应激反应相对较少。②能够减少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③镇痛效果较强,患者感觉舒适。④能够扩张血管,促进血流速度,防止血栓的形成。⑤有助于肠道的蠕动,能够促进消化系统功能的恢复。⑥可以降低心率,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肌供氧情况[2]。
3.2 椎管内麻醉后暂时性神经病学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椎管麻醉能够引起患者呼吸停止、血压下降,严重时可导致患者意识丧失,偶尔也会导致患者出现毒性反应以及神经损伤、硬膜外血肿等症状,近年来,部分患者在接受椎管内麻醉后发生暂时性神经病学综合征,受到了医学领域的广泛关注,有关研究指出,椎管内麻醉后暂时性神经病学综合征的发病主要与以下几方面因素有关:①局部麻醉后患者产生不良反应,尤其是利多卡因等药物的毒副作用,极易导致患者发生暂时性神经病学综合征。②局部麻醉使患者体内的神经细胞膜溶解,也很可能会导致椎管内麻醉后暂时性神经病学综合征的发生。③布比卡因、利多卡因等药物增加了患者体内的钙离子浓度,进而导致神经细胞坏死,最终就会引发暂时性神经病学综合征。④局部麻醉后,患者脑脊液中的谷氨酸盐浓度升高,导致患者体内的运动神经元发生病理改变,这也是引发暂时性神经病学综合征的一项关键因素。⑤穿刺、体位安置等环节中对患者造成的机械性损伤会导致神经缺血,也可引发暂时性神经病学综合征[3]。⑥患者在术后没能及时调整体位,使得局部组织压迫严重,也能够导致暂时性神经病学综合征。
3.3 椎管内麻醉后暂时性神经病学综合征的预防 椎管内麻醉后暂时性神经病学综合征的预防就在于用药的规范和麻醉方式的选择,具体可以依据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①局部麻醉时,在保证药效的基础上,应尽可能选择最低的药物浓度。②麻醉平面不宜过窄,避免麻醉药物在局部过度积聚,放置神经受到损伤。③出特殊情况以外,要尽量避免反复穿刺。④在安置体位时,应尽量避免对患者躯体过分牵拉。⑤连续麻醉时要谨慎操作,应该由经验较为丰富人员来实施。⑥对于存在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脊柱外伤等情况的患者,应避免使用强化麻醉药物。⑦要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3.4 总结 通过本次研究可知,对于椎管内麻醉后暂时性神经病学综合征,临床上要认清其发病机制,积极采取措施加以预防,一旦发病,要及时进行治疗,并且医务人员要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增强操作技术,加强对各种并发疾病的方案意识,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安全可靠的治疗,为更多的患者带来福音。
[1]尚若静,徐建国.椎管内麻醉的神经并发症及防治.临床麻醉学杂志,2007,23(5):439-439.
[2]徐世元.左旋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对周围神经的毒性作用及其临床意义.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08,29(5):571-573.
[3]徐世元.局麻药辅用肾上腺素与周围神经毒性.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06,27(5):290-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