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洗耳球在新生儿呕吐后窒息处理中的应用

2012-08-15孙苏君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年2期
关键词:治疗室侧卧位球囊

孙苏君

浙江省富阳市妇幼保健院 富阳 311400

新生儿沐浴或喂养不当时,易发生呕吐。由于呕吐物常从口鼻同时喷出,容易窒息,处理不及时甚至可导致死亡。因此,快速清理口鼻呕吐物,恢复气道通畅就显得尤其重要。笔者采用洗耳球吸引呕吐物,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9年10月—2010年3月,本院母婴同室足月正常新生儿 57例,胎龄 37~42周,平均(39.1±3.5)周;男婴32例,女婴25例;出生体重2 700~4 600 g,平均(3 450±256)g。2010年 1月—3月发生呕吐后窒息27例新生儿为观察组,2009年10月—12月发生呕吐后窒息30例新生儿为对照组。观察组沐浴时发生呕吐后窒息19例,喂奶后发生呕吐窒息8例;对照组沐浴时发生呕吐后窒息20例,喂奶后发生呕吐窒息10例。

2 方法

观察组发生窒息时立即用小号洗耳球吸取婴儿口鼻内呕吐物,用洗耳球吸引呕吐物时,新生儿取右侧卧位,先吸引口腔,再吸鼻腔。吸引时用右手拇指抵住洗耳球球囊底部,其余四指夹住囊颈,球囊嘴进入新生儿口鼻前,先挤压球囊体部,使球囊内形成负压。在新生儿口内吸引时,球囊嘴朝向口腔内颊部作缓慢移动,避免球囊嘴对着一固定部位吸引,引起黏膜损伤。切忌将未形成负压的洗耳球在新生儿口鼻内挤压,从而加重新生儿窒息。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即迅速采取侧卧位拍背,用毛巾擦除口鼻流出呕吐物,如哭声仍不畅者用吸痰管低负压吸引至气道通畅。

观察两组气道恢复通畅(面色红润,哭声响亮)情况;窒息后有无继续吐奶。

3 结果

观察组气道恢复通畅时间<10s 26例(96.30%),10~30s1例(3.70%),>30s0例,继续吐奶1例(3.70%)。对照组气道恢复通畅时间<10 s 2例(6.67%),10~30 s 19例(63.33%),>30 s 9例(30.00%),继续吐奶 23例(76.67%)。观察组气道恢复通畅例数和继续吐奶例数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讨论

传统的呕吐后窒息处理方法由于拍背的震动,易引起患儿续发呕吐,本组资料约占76.7%,因此,增加了误吸和加重窒息的危险;用吸痰管低负压吸引时,虽然负压可以控制,但负压吸引器不能随身携带,需将新生儿抱至治疗室处理,容易耽搁时间;且吸痰管插入过深还会刺激咽部迷走神经,引起新生儿心率减慢;如呕吐物较黏时,容易堵塞吸痰管,导致吸引不畅。用洗耳球吸取新生儿呕吐物,可立即彻底清除新生儿口鼻内呕吐物,快速恢复气道通畅。洗耳球携带及操作方便、简单,能为窒息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本组结果显示,使用洗耳球吸引口鼻,气道恢复通畅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再次呕吐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

使用洗耳球清除新生儿呕吐物时,宜选用容量为30 mL的小号规格的洗耳球。使用前应检查灭菌有效期和包装的密封性。平时可将3~4个灭菌后的洗耳球置于新生儿沐浴室内固定位置,1~2个置于和护士站相通的治疗室消毒物品柜内备用。巡视病房时尤其是夜间值班护士可将1个塑封包装的洗耳球放于工作服口袋内以备急用。操作中,要注意观察新生儿的面色、反应,如有异常及时汇报医生,并做好护理记录。

猜你喜欢

治疗室侧卧位球囊
皮肤科性病治疗室院感管理分析
侧卧位和俯卧位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研究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切割球囊用于冠状动脉疾病治疗的现状及应用前景
探讨病区治疗室管理的方法与效果
主动脉球囊反搏应用于胃贲门癌手术1例
外科治疗室两种空气消毒方法的效果
孕期睡觉取左侧卧位好处多
门诊治疗室患者发生晕厥的应急护理措施
球囊压迫法建立兔双节段脊髓损伤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