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本刊总编辑郑树森院士及其博士余晓波助理研究员同获第18届国际肝移植年会“学术新星”称号
2012-08-15
2012年5月16—19日,第18届国际肝移植年会在美国旧金山召开。本刊总编辑郑树森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肝移植中心)与他的博士余晓波助理研究员一同获得“学术新星”(Rising Star)称号。自2011年11月起,国际肝移植学会向全球各肝移植中心征求各类前沿学术成果,获得投稿六百余份。最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肝移植中心与其他来自美国、法国、德国的5个中心共6项成果脱颖而出,获国际肝移植学会的最高评价。
5月17日,“学术新星”报告环节在希尔顿酒店Continental会议厅启动。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大会主席McDiarmid教授向与会的六百多位听众介绍荣获“学术新星”奖项的6对导师、博士及他们的学术成果,并强调“学术新星”是国际肝移植年会重要环节之一,所有参与竞争的成果接受国际肝移植学术委员会的专家共同评比,唯有科学创新性、学术贡献及专家评分最高的成果才能够荣获该奖项,代表着国际肝移植学术委员会对肝移植学界青年学者及其学术指导老师工作的最高评价。
在获奖团队汇报环节,郑树森院士就肝移植物急性排斥反应的免疫学机制及临床治疗等现状进行了阐述,藉此提出临床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即能否通过比较肝移植术后发生移植物急性排斥反应的受者间免疫调控基因的遗传差异,发现可供临床医疗工作者鉴别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受者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并结合各种临床指征,推导建立可准确鉴定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高危个体的预测模型。余晓波博士进一步阐述研究设计、科学发现及重要学术价值。该研究延续了肝移植中心科研工作服务临床应用的一贯理念,以移植受者遗传多态性为切入点,结合分析移植受者原发病;在入组的159例中国汉族肝移植受者中,发现抗原递呈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B7-H3的遗传多态性以及移植受者主要原发病——乙型病毒性肝炎及重型肝炎都是肝移植术后6个月内受者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主要危险因素。通过多重校正、多因素分析和ROC曲线回归等多步骤的统计验证,总结得到适合预测中国汉族肝移植受者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个体化方案:即将以上3个重要危险因素作为变量,根据受者自身遗传特性及临床指征对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危险度进行评分,将移植受者根据评分分为大于5分和小于5分两组,前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后者;该评分模型的敏感性和灵敏度分别为67.2%和77.3%。来自美国达特茅斯医学院的大会主席Freeman教授认为该模型提供了一个简洁有效的移植受者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危险度评分体系,有助于临床医师对高危受者进行早期筛查,并通过优化免疫治疗方案进行早期干预。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肝移植团队不仅是本届国际肝移植年会中唯一获得该奖项的中国团队,也是中国大陆肝移植科研团队在该项目上的首次突破。预示着该团队乃至中国的肝移植成果已被国际肝移植学界广泛接受并认可,成为推动全球肝移植外科技术及理论研究前进的重要动力之一。随着中国综合国力逐渐增强,世界影响力日益扩增,我国移植外科学必将征服新的科学高峰,令世界再次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