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训练在军校轻武器射击教学中的运用

2012-08-15秦长江胡锦昊黄彭奇子

军事体育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实弹射击射手射击

高 博 秦长江 胡锦昊 黄彭奇子

(1.国防科技大学指挥军官基础教育学院,湖南长沙410072;2.武警贵州省警卫局,贵州贵阳550000)

心理素质对射击效果的影响具有普遍性,并且其影响程度与射手射击技术水平的高低成正比。射击心理素质与技术水平一样,都需要通过刻苦训练和坚持不懈的努才能获得。射击心理训练是射击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射击训练中运用心理学原理,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使射手形成良好心理素质的训练过程。[1]军队院校是培养军队未来指挥军官的摇篮,轻武器射击技能是军校学员必备的军事基本技能之一。在掌握射击动作技术的同时,加强轻武器射击教学中的心理训练,能促进学员心理素质的不断提升,获得较高水平的心理能量储备,对于学员未来在实战或军事演习中熟练应用和正常发挥射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射击训练中的心理现象

军校学员群体对于射击技能的掌握普遍处于初级阶段,由于教学计划安排学时有限,难以达到专业射手对枪弹的熟悉程度;同时,该群体年龄结构处于18~23岁,属于年轻人群体,对于新鲜事物普遍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在训练过程中易产生争强好胜心理。这些因素都容易导致在进行射击训练和实弹射击时产生各种不利于精确射击的心理现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成绩的提高。

1.1 兴奋心理

适度的兴奋,能使射手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促进射击动作的协调稳定,在心理上和动作上表现出最佳状态,促进技术的超水平发挥。然而兴奋程度的控制并非易事,对于入学前几乎从未接触过枪弹的军校学员来说,在初次进行射击训练时,尤其是实弹射击中,常常会表现出兴奋过度,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射击时表现出心跳加快、手臂发抖、枪晃动没有规律、眼睛发花、耳朵产生轻微耳鸣等现象。这些身体心理发生的变化,会影响到射击动作的完成。如食指对扳机灵敏度的感受降低,导致用力过猛;或在扣扳机的过程中同时增加握力,增加抖动程度,失去动作的协调性。

1.2 紧张心理

心理学认为,紧张是精神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而产生的不安,此时人的理解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都有所下降,激动的情绪起主导作用。紧张心理是多数射手在实弹射击时产生的最常见的心理现象。军校学员在校期间,教学计划安排的实弹射击次数有限,每次进行实弹射击时,组织程序严格,场面宏大,靶场气氛严肃,加上子弹击发的声音巨大,这都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威慑,增加学员的紧张程度,影响射击技能的发挥。

1.3 恐惧心理

心理学认为,在恐惧心理的作用下,人的理解能力和自控能力会显著下降,支配人的正常行为的机能失调,使人处于一种高度不自检状态。[2]恐惧心理在新学员初次实弹射击中比较常见,而在为数不多的女学员中更为突出。恐惧心理主要来源于对后坐力和枪声的恐惧。具体症状是心跳加剧、身体颤抖、冒冷汗等。部分学员担心击发时的后座会伤到自己的身体和眼睛,容易出现在击发前不贴腮、偏头等躲避动作;少数学员被第一枪的声响带来的巨大冲击吓阻,身心产生很大波动,严重影响而后的射击。

1.4 畏难心理

畏难是一种缺乏自信的典型表现,主要是意志方面的不良心理现象,是以估计自身能力不足以完成某项任务所表现的一种反应。学员在步枪训练中,面对100 m甚至更远的射击距离,感觉目标靶非常小,对于自己能否命中目标缺乏信心;在手枪训练中单臂或双臂无依托据枪,瞄准线和瞄准点的晃动很难控制,加上端臂过久双臂酸痛等,这都使得学员产生畏难情绪,[3]认为射击训练难度很大,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这无疑会影响射击动作的有效完成。

2 军校学员射击心理的训练方法

2.1 念动训练法

念动训练又称表象训练,是最基础最广泛的心理技能训练之一,是用语言唤起表象,并借助表象进行动作演练的方法,俗称 “过电影”。“念”即在“默诵”或 “念诵”动作要领的过程中,把动作环节概念与思维结合,使运动中枢的各区建立初步正确的神经联系;“动”即在 “念”中逐步地使身体的相应运动器官感受刺激并产生反射,使动作过程概念有秩序地由弱到强逐步形成和巩固。[4]在念动的过程中唤起相应的肌肉、关节系统的兴奋活动,并对自己的视觉、动觉进行不断地监视、调节,以强化动力定型。[5]念动训练要在心情安静的状态下进行,学员可以采取轻松的姿势,闭目静态回忆。训练时机可选择在早、晚或射击动作训练的前后进行,训练时间5~10 min为宜。训练中要求射手全神贯注、身临其境。通过 “过电影”体验动作程序和动作节奏,并善于发现存在的问题和琢磨出克服的办法,保证正确的动作定型并巩固。动作表象训练,应与实弹射击紧密结合。射击前,射手要养成“回顾”正确动作的习惯,把动作要点、技术要求、要领与程序进行要点回顾,寻找良好的情绪体验;射击中,每打完一发子弹后,更要注意观察、分析弹着偏差情况,与自己动作的准确度检查对照,修正变形动作,保持动作的准确性。

2.2 集中注意力训练法

注意力的集中是在大脑皮层相应区域形成优势兴奋中心,引起周围区域的抑制。这个优势兴奋中心可以根据射击动作的需要而主动转移,也可以受外界刺激或自身情绪变化而被动地转移,产生注意力的分散。集中注意力训练就是引导射手集中注意的指向,将注意力指向于射手所要完成的动作上,排除无关信息的输入和干扰。[4]集中注意力可以采取以下方法:一是利用意念 (语言)来集中注意力。当外界环境产生干扰时,主动入静,使脑波平缓,心率降低,重复一些关键动作的意念,如 “精力回收”、“均匀击发”、“右腕挺住”等,也可以静静地默想自己的射击程序,想象一次完美的射击动作;二是利用视觉来集中注意力。在等待射击时全神贯注的注视靶场的树、靶牌等静止物体,然后注视靶心,把自己的视线只同靶心连成一体,1~2 min后闭上眼睛,在头脑中重现刚才所看到的目标。三是学会主动转移注意力。[6]学员在训练和考核中因操作错误受到批评或因发挥失常产生情绪波动时,要学会转移注意力,避免纠结于过去的失误产生的遗憾上,把注意力从内心的想法转移到接下来的动作发挥上,从而重新集中注意力。

2.3 放松训练法

放松训练就是有意识、有系统地训练肌肉动作,使之逐步达到松驰,并使呼吸节奏减缓,从而使身体、情绪、心理均处于平衡状态的训练,[2]主要采取呼吸放松法。通过深呼吸可使血液中二氧化碳重新恢复动态平衡。学员在实弹射击前为了克服紧张情绪,要有意识的放慢呼吸节奏,把注意力引向呼气过程,进行呼吸调节。先用鼻子慢慢地吸气,边吸边数数,从1数到6为止;再屏住呼吸2 s;然后边用嘴呼气边计数,从1计到6时再停止呼气。呼气时,想象全身的紧张和杂念随呼气离开身体,感觉如释重负,把思想引向身体内部的感觉可阻断外界信息的干扰,使情绪逐渐趋于平静。这样,不仅能使呼吸变得轻松自如,同时,副交感神经紧张度下降,心率减缓,技能恢复加快,有利于情绪的稳定,[6]迅速消除紧张情绪。

2.4 自我暗示法

自我暗示法是通过自我对话对自身心理施加影响的训练,即用语言思想或表情对心理活动施加影响,利用第二信号系统的作用来调节大脑的兴奋水平。自我暗示能使肌肉放松,进而调节植物神经系统的机能,达到消除心理紧张,调整射手的心境、情绪和意志。首先,暗示可以采取多次重复词句或口诀来安慰鼓舞自己,抑制射手的紧张情绪。[7]暗示语不应采用否定的语气,更不能考虑失误的后果。要用正面的语言激励自己,默念 “我非常镇定,一定能稳住阵脚”,“今天感觉很好,一定能赢”,“我能做好下面的动作”等,以此来增强自己的意志力和情绪稳定性。其次,可采用 “吸入能量”的心理暗示方法。每次吸气时,想象自己全身汗毛孔张开,并通过全身汗毛孔将外界的能量吸入。这样,每次吸气时都有一种 “充电”的感觉,会感到力量倍增,从而提高射手大脑皮质的兴奋性,使其产生一种积极的心理定势,使体力恢复甚至超过原有水平。[6]另外,还和可采用微笑暗示法。心理学认为,人在面带微笑时会自发的产生一种自信的心理暗示,可以有效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产生一种迎难而上的热情。学员在实弹射击之前的紧张等候期间,适当的保持面带微笑,可以有效提升自信心,降低紧张程度。

2.5 模拟训练法

模拟训练法又名脱敏训练法,就是人为地制造或模拟射手在实弹射击中将遇到的各种现象,让射手在训练中去感知,使之逐步适应环境,并产生抗干扰能力,以克服射手在实弹射击或实战时可能产生的过分激动、紧张、兴奋性过强等情绪,使射手适应实弹射击或实战时的特殊环境和条件。军校学员射击教学中,模拟训练主要用于实弹射击考核前的心理训练,它可以增强神经活动的耐力,不再引起射手的探究反射,为射手提供心理上的准备。[8]模拟训练通常可以让学员在实弹射击考核场地进行训练体验,营造实弹射击的场面和紧张氛围,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利用空包弹,模拟射击中的声、光、味等效果来渲染气氛和环境,增加对学员的心理压力,提高各感觉器官的承受能力,使学员在训练中就能体验到实弹射击的氛围,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全方位的感受,适应紧张氛围。

[1]邢振富.轻武器射击心理训练简探 [J].武警学院学报,1999,15(5):44,53

[2]彭燕权.射击心理与训练方法[J].广西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3):48

[3]兰北平.谈谈射击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的训练 [J].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59~60

[4]郑俊秋.心理训练在射击中的运用 [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3(4):324~326

[5]庄劲松.浅谈射击运动员心理训练 [J].科技信息 (学术研究),2008,(21):201,204

[6]台治强.论射击心理及其调控[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2):110~112

[7]袁建英.关于手枪射击中的心理训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7(6):112~113

[8]栾朝霞.浅析影响手枪射击的心理因素及对策 [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6,(6):14~15

猜你喜欢

实弹射击射手射击
画与理
实弹射击励精兵
制作“豌豆射手”
为什么射击最高的成绩是10.9环,而不是11环
机枪射击十八式
陆军防空兵实弹射击
美军在雪地实弹射击M249轻机枪
超级射手
实战化近距离快速射击方法初探
花生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