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拓展运动的体育属性

2012-08-15齐晓姣

军事体育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同质性本质属性台球

齐晓姣

(沈阳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辽宁沈阳 110034)

论拓展运动的体育属性

齐晓姣

(沈阳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辽宁沈阳 110034)

拓展运动作为一种新兴的运动方式,其归属在学界还存在争议。通过对拓展运动的本质属性、内容形式与体育的本质属性、内容形式进行比较分析,认为拓展运动归属体育。这为人们认识新兴运动方式和加深对体育内涵的理解提供参考。

体育;拓展运动;属性

人们对新兴运动方式的归属,有着不同的认识、理解和判断。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取决于人们的观察角度和所依赖的判断标准。由于观察角度和判断标准不同,得出的结论自然就会不同。当年对台球运动的判断就是一例典型。借助改革开放的春风,与国人阔别已久的台球运动由境外重新进入我国,人们对其归属产生了分歧。有人认为台球只是室内的一种消遣娱乐活动,不该属于体育运动,于是将它划归文化部管辖,致使原国家体委无法过问台球运动,而文化部在管理台球时发现其许多规律与其它文化艺术类项目不同,遇到问题不得不找体委求援和协调。可见,对某些新兴项目归属判断和分类显得十分重要性。

拓展运动 (Outward Bound),也叫拓展训练,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在国外发展起来的一种以肢体运动为主,以磨练勇气、意志以及提高集体协作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一种训练模式。90年代引入我国,主要用于企业和社会团体的集体培训。从2000年起,又逐渐被一些高校引入,作为教学和训练的内容。当前,拓展运动在我国仍处于方兴未艾之势。从拓展训练发展的历史和进入大众视野的时限来看,它当属于新兴的运动方式之列。

但是人们对拓展运动的归属问题也有着不同的观点。有的学者认为拓展运动不属于体育,因为人们利用拓展运动的目的主要是用来锻炼人的心理,而不是用来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另一部分人认为拓展运动中的许多内容和动作结构,都是从体育固有的形式中移植再造的;拓展运动的客观效果也包括促进参与者体质的增强,因此它应该属于体育。孰是孰非,对拓展运动的归属问题该如何在理论上给予科学的界定呢?这已成了体育理论工作者应该回答的问题。

1 讨论

1.1 学界关于体育概念的论述

关于体育的概念之辨,上个世纪80年代曾盛极一时。原国家体委科研所研究员熊斗寅先生提出,体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它包括学校体育、社会体育与高水平竞技体育,具有教育、健身与娱乐功能,通过体育活动还能发挥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作用。[1]成都体育学院周西宽教授认为:体育就是人类为适应自然和社会,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而自觉地改善自我身心和开发自身潜能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2]刘德佩教授在他的专著 《体育社会学》一书中指出:体育是人类为促进自己身心发展和满足自身高级需要,而主动采取的以各种身体运动形式为主要表现特征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3]尽管有关讨论很多,但上述学者的论述得到了大多数体育界同行的认可,可以看作为有关体育概念的主流观点。

综上所述,我们试将体育的本质属性表达如下:体育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创造出来的由众多运动内容构成的一种社会现象,肢体运动是众多运动内容的显著特征,人们通过这些运动内容的实践来满足发展身心 (健身、健心、乐群)的高级需要。

1.2 关于拓展运动的本质属性的分析

从拓展运动的历史我们知道,拓展运动的发展是经历了从自然场地到人工户外场地再到室内场地的几个过程。尽管场地发生了变化,但其本质属性没有变化:其一,以肢体运动为主,通过身体活动来亲身体验训练的过程,从而达到一定的训练效果和目的;其二,拓展运动培养人们的胆量、勇气和在危险环境中的随机应变能力,并通过活动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其三,通过参与活动达到娱乐、放松、人际交往,增强凝聚力,构建团队精神等目的,从而满足个人身心发展的需要。

如果我们将拓展运动所表现出的本质属性与体育的本质属性 (即体育概念的内涵)相比较,就会发现它们的本质属性是完全吻合的。尽管人们在进行拓展运动时所追求的不仅是体质上的增强,也丝毫不影响它应归属于体育的逻辑推断。因为体育的目的本身就是多方面的,它包括对参加者心理、精神的追求,只不过那些心理和精神的目标,都需通过身体的运动才能达到。正如珠穆朗玛峰的登山者首先追求的是勇气、敢于挑战的信心和自我超越的境界,而并非只是增强体质和健康。毫无疑义,增强体质是体育的主要目标,但它不是唯一的。所以,因拓展运动的目的主要不在于增强体质,而认为它不属于体育的观点是不成立的。

1.3 拓展运动内容与体育运动内容的同质性比较

走、跑、跳、投、攀登、爬越、负重等是已知的体育运动具体表现的基本要素。那么,拓展运动具体表现是否也是如此呢?如果是,则拓展运动就与体育内容具有同质性。如果具有同质性,拓展运动就应归属于体育。

拓展运动中的空中抓杠、高空断桥、天梯、团队桥、求生墙、罐头鞋、飞跃激流等项目,都是通过行走、跑动、攀爬、跳跃、搬运等身体活动去完成,并在训练过程中使参加者克服畏惧的心理障碍,实现自我突破、自我超越,使自身的心理素质得到锻炼。从这里看拓展运动和体育运动的构成形式没有区别。

我们知道,竞技体操中女子项目中有平衡木、军事体育中有独木桥和浪桥,它们都是被世人认可的体育运动的典型形式。那么,拓展运动中的独木桥项目,与体操中的平衡木、军事体育中的独木桥又有何本质不同呢?

2 结论

2.1 体育的本质属性与拓展运动的本质属性高度吻合。拓展运动主要内容特征与体育运动的普遍特征相一致,拓展运动的内容与体育运动形式具有同质性。故拓展运动具有体育的本质属性。

2.2 将拓展运动列入体育行业的管理范畴才是科学的、合理的。

[1]刘德佩.体育社会学 [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2]熊斗寅.“体育”概念的整体性与本土化思考 [J].体育与科学,2004,25(2):8~12

[3]周西宽.现代 “体育”概念几个问题的探讨 [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4:1~6

[4]钱永健.拓展训练 [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

[5]李金芬,等.拓展训练[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A Study about Sport's Attribution of Outward Bound

QI Xiao-jiao
(College of Sport Science,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Senyang 110034,China)

As the attribution of the boom sport with new method,outward bound,there still exists a dispute among the academic circles.By comparing and analyzing the nature and the content between the outward bound and the sport,we can safely draw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outward boundbelongs to the sport.It helps people learn the newly developing sport's method and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notation of the sport.

Sport;Outward Bound;Attribution

G80

A

1671-1300(2012)04-0031-02

2012-09-30

齐晓姣(1985-),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社会学。

猜你喜欢

同质性本质属性台球
马克思人的本质观点的辩证思维理路研究
巧借题目变式,助力新题衍生
同质性和社会影响对混合型社交网络形成的仿真分析
基于同质性审视的高职应用型本科工程教育研究
浅论人才的本质属性
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本质属性及其衍生特征
台球运动在我国的发展策略研究
理性程度的异质性: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考察
金牌台球吧
高等工程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同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