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长干部层次《航材管理基础理论》课程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

2012-08-15张素琴

科技视界 2012年30期
关键词:航材岗位教学内容

张素琴

(中国人民解放海军航空工程学院青岛校区 山东 青岛 266041)

《航材管理基础理论》课程(以下简称“本课程”)是生长干部任职教育航材管理工程专业的一门任职基础课。教学设计是对教学活动进行科学筹划和安排,要依据生长干部教育航材管理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结合任职岗位需求、课程特点和学员情况,科学进行教学设计,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 本课程简要介绍

本课程是依据生长干部任职教育航材管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打牢基础、必须够用”的原则而设置的一门课程。

1.1 本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本课程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主干课程,是航材专业生长干部任职教育重要的基础课程,对航材专业的后续课程和培养学员的航材管理能力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本课程是航材专业生长干部任职教育的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任职基础必修课。

1.2 本课程的基本理念

本课程以航材法规为依据,以现代管理理论为基础,遵循航材管理工程专业生长干部任职教育特点规律,结合任职岗位的实际需要,突出学员的主体地位,坚持现代管理理论与航材管理专业相结合,提高学员自主学习能力和基本管理能力。

2 本课程前期教学回顾与分析

本课程前期授课对象是航材管理工程专业生长干部层次学员。学员在入校前接受过《电子工程》课程的学习,并系统的学习了高等数学、电工基础、电子线路等本科公共类课程和电子专业类课程。通过授课发现,学生们普遍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善于思考问题,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对管理类课程表现出较强的学习兴趣。

前期授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有:

2.1 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主要运用启发、研讨式教学方法,引用了许多航材部队的实际工作案例,以增强学员对本课程的感性认识,引导学员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果。但是,由于学员从来没有在部队航材部门工作过,缺乏实践经验,因此,给案例式教学法的应用带来很大困难,其中的瓶颈是难以互动起来。

2.2 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够强,以前的教学目的主要是打牢基础,提高学员的管理理论水平,因此,在教学内容上注重理论的深度和广度,强调理论的系统性,但对于航材管理工程专业岗位任职的针对性有一定差距,没有做到“学员任职岗位需要什么,我们就讲什么”。

2.3 由于是第一次给本科生长干部层次学员授课,还缺乏一定的经验,课前准备略显不足,特别是典型案例还不够多、不够深、不够广;另外,学员的课前预习也明显不够,也给启发式教学带来困难。

3 优化《航材管理基础理论》课程教学设计的思路

3.1 “管理”与“航材”相结合,体现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由于本课程是一门任职基础课,既具有理论性较强的特点,又具有“任职”特点,因此,要将“管理”与“航材”相结合,体现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根据航材专业任职岗位需求将教学内容分三个模块组织,分别是“管理理论基础知识”模块、“领导与管理”模块和“管理方法”模块,并将“管理”与“航材”贯穿于在每一模块内容中。

1)“管理的理论基础”模块。让学员明确什么是管理、管理的重要性和管理理论及原理对日后航材工作的指导意义。

2)“领导与管理”模块。让学员掌握毕业后工作时作为领导应该具备的能力,学会如何在日后工作中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如何激励下属提高工作积极性,如何树立领导威信,进而提高管理效益。

3)在“航材管理基本方法”模块。主要介绍航材实际工作中常用的基本的管理方法,让学员既掌握各方法,又学会在航材工作中具体运用,并为后续任职岗位课打好基础。

3.2 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突出学员的主体性

教学方法是为实现教学目标 ,完成教学任务 ,而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教学方法选择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1]。本课程既有管理理论内容,也有管理方法内容,为了使学员既能理解理论、掌握方法,又能运用理论和方法指导航材工作,具备一定的航材管理能力,就需要丰富教学方法并灵活应用,突出学员的主体性,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开课前课程介绍。由于生长干部学员不了解部队,不了解航材工作,再加上本课程是学员所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不了解本课程基本情况,因此,开课前先进行课程介绍,明确指出学习后需达到的目标,树立管理的意识。

2)案例式教学。针对学员从未接触过管理知识的特点,选取典型案例,特别是部队航材工作案例。例如,在讲授“管理概述”时,引入“两个大学生的对话”探讨什么是管理;在讲授“领导概念”时,引入“怎样当好航材股的助理?”探讨领导者的素质和影响力。

3)讨论式教学。由于生长干部学员都是大学毕业,基础较扎实,因此,在讲解部分内容时让学课前预习,在课堂上教员安排讨论题目,展开讨论,增强师生互动,促进“教”“学”相长,突出“教员为主导,学员为主体”,实现“教”为“学”服务,增强教学效果。

3.3 法规与新大纲相结合,实现课堂教学与部队要求的同步性

2006年12月海军颁布了新的《海军航材工作规定》,海军装备部颁布了新的《海军航材仓库业务工作细则》,2011年,颁布了新《海军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将这些新法规与大纲有机融入到相关教学内容中,使每一部分教学内容都有法规依据,都有新《海军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的考核要求,使教学内容紧跟航材发展方向与要求,实现课堂教学与部队要求的同步性。

3.4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管理知识向岗位任职能力的转化

任职教育是以岗位任职为指向的教育,是以能力为核心的教育[2]。而岗位任职能力的培养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强化实践教学,促进管理理论知识向任职岗位能力转化。本课程主要采取每一模块的教学内容结束后安排一次学员到部队实习基地参观见学。首先,运用理论验证式的方法,让学员在部队航材部门就地验证所学理论知识,进而理解航材管理理论和方法如何指导航材工作实践,加深对航材管理的理性认识;其次,运用问题牵引式的方法,在航材部门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加强与部队航材部门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认真听取他们的做法与经验的介绍,掌握一些实际操作技能与方法。

[1]王月基.军校任职教育中教学方法选择与应用[J].科技信息,2008(18):362.

[2]周道雷.任职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9:2-3.

猜你喜欢

航材岗位教学内容
考虑航材共享的国产民机航材配置技术研究
从“人”的角度浅谈对航材管理的认识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浅谈我国通用航空航材共享业务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基于SPSS因子分析的舰载机航材保障风险因素分析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