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思想库建设要赢得社会公信力

2012-08-15

科技传播 2012年7期
关键词:思想库公信力革命

在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与日俱增的时代,科学家应该在社会生活和文化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这是中国科学院的战略定位涵盖国家科学思想库的合理性之所在。

近10多年来,中国科学院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如提出创建国家创新体系,开展国家现代化进程的研究,从事科学革命与中国机遇的探索,发布有关科学、高技术与可持续发展报告等。这些努力都引发了社会多方面的关注,然而建设国家科学思想库的目标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到的。思想库要赢得一定的社会公信力,还应该把工作做得更扎实更深入。

首先要注重历史,从历史中借鉴经验,让历史学家特别是科学史家更多地参与进来。众所周知,科学不是中国本土固有的事物,西方从文艺复兴经地理大发现以至宗教改革,为第一次近代意义上的科学革命奠立了思想与文化基础,之后历经启蒙运动、政治革命和工业革命,到了中国人开始真正接触近代科学的时候,西方已经历了300多年的路程。换句话讲,近代意义上的科学来到中国也就是150年左右的时间,相关的制度和观念到来得更迟。如果对这段历史的来龙去脉缺乏必要的认知,弘扬科学精神与提倡科学发展观就会成为空谈。

科学不仅仅是人类对自然奥秘探究的过程,也不应仅仅理解为这种探究的成果即科学知识,甚至不限于从事探究的人们所借助的工具即科学方法等,还应该包括很多制度层面和思想层面的内容,这就与社会和文化密切相关。

其次关于科学革命,应该从学理上搞清楚什么是科学革命。今年刚好是托马斯·库恩的名著《科学革命的结构》发表50周年,国内外的学术界都在利用这一机会重新检讨自库恩以来该研究领域的思想成果。

什么是“革命”?科学史与科学哲学中有一套比较成熟和得到公认的判据。现今被学界讨论最多、分析最为透彻的科学革命,是以哥白尼1543年发表的《天体运行论》为先声,至牛顿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而拉下大幕,发生在经典力学领域里的革命。与之相求相应,则有20世纪初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诞生为标志的现代物理学革命,它颠覆了人类对时间、空间、物质、运动和因果关系的传统看法。如同政治革命一样,科学革命也是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革命,全方位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和每一位普通人的生活。

另一方面,在人类认知能力与思维本质方面的最新进展,主要的成就还是由计算机模拟和人工智能领域的高新技术所体现,革命性的理论还有待时日;至于说由人工智能来改变或影响人类的生存形式,眼下还遥遥无期。马尔克斯不是狄更斯,虚幻与现实之间的鸿沟不可能藉由技术填平。

需要关注的第三个问题是科学与文化的关系。科学不是在真空中生长的,离不开其置身的社会环境,正因为中国缺乏孕育近代科学诞生的土壤,大力宣扬科学精神就应该成为当代文化建设的题中之义。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不是推进产业化、打造几部精品和推出几台大戏就能毕其功的,科学家应该积极参与到文化建设事业中来。文化建设的核心议题应该是弘扬理性,也就是我们讲得最多、听得最多,然而对其内涵不甚了了的科学精神。

总而言之,国家科学思想库的工作要做得更扎实些,要讲学理,要有根基,要把历史和现实的关系表述得更清楚,这样才能更有说服力和公信力。

猜你喜欢

思想库公信力革命
新时代人民警察公信力提升对策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提升媒体的公信力
粉红革命
内参影响力与媒体公信力
关于中国民间思想库的发展思考
美国思想库人才管理机制及其启示
香港红十字会公信力长盛不衰的原因
中国大学思想库建设的未来发展图景与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