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纾的翻译:适应与选择
2012-08-15赵护林
赵护林
(长江师范学院 中国 重庆 408100)
0 引言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不仅对自然科学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对人文、社科领域的发展也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胡庚申(2001)借用生物进化论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基本原理和思想提出了译者占中心地位的翻译适应选择论,用于解决翻译研究领域的问题。
林纾的翻译(不仅指译作,还包括翻译过程中文本的选择、翻译技巧等)多有增删、创作、漏译和错译之处,常为学界诟病。然而,这些都是译者林纾在翻译过程中的适应与选择。翻译适应选择论能够为此提供充分的解释力,而不是一味地指责林纾的翻译。本文运用适应选择论分析林纾翻译时所做出的适应与选择。
1 林纾的适应与选择
在适应选择论理论框架内,适应是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选择是译者以翻译生态环境的身份对译本、翻译技巧等诸方面的适应性选择。翻译过程中,译者须适应“需要”、“能力”、“环境”并在适应的基础上做出选择。
1.1 林纾对“需要”的适应与选择
适应选择论认为,适应和选择个人的生存需要、实现自己的生存价值是译者多方面适应与选择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林纾经济上较为拮据,译作稿酬是他重要的经济来源。加之他本人古道热肠、乐善好施,时时接济他人,所获虽丰,仍显捉襟见肘。晚年仅仅注重经济收益,对翻译文本的选择毫不在意,产出了粗制滥造的译作。正如钱钟书(1981:35)所指出的,“他对所译的作品不再欣赏,也不甚感觉兴趣,除非是博取稿费的兴趣。换句话说,这种翻译只是林纾的‘造币厂’承应的一项买卖;形式上是把外文作品转变为中文作品,而实质上等于把外国货色转变为中国货币。”
林纾曾留有诗句“学非孔孟均邪说,语近韩欧始国文”,可见其对孔孟之道的坚守、对文言的钟爱。尽管林译小说的文体语言不是传统的古文言,然而林纾对一些书译名的处理,如《孝女耐儿传》、《双孝子喋血酬恩记》、《英孝子火山报仇录》等传达了在中国极受重视的“孝”的观念,很好地体现了他的儒家思想。
1.2 林纾对“能力”的适应与选择
本文所说的“能力”不仅指译者译笔的强弱,还指译者的风格、情调、创作个性等。林纾翻译《巴黎茶花女遗事》便是对自己“能力”最好的适应与选择。时逢林纾妻子刘琼姿病逝,他十分悲伤,终日郁郁寡欢。从法国归来的好友王寿昌邀请他合译小仲马的《巴黎茶花女遗事》以解丧偶之痛。此书哀婉的情调正与林纾此时的心境相吻合。译书过程中,林纾不知注入了多少伤心泪,或许茶花女就是刘琼姿的化身。译书出版后,大获好评,著名翻译家严复有诗曰:“可怜一卷《茶花女》,断尽支那荡子肠。”
林纾在翻译的过程中,在很大程度上还有创作之嫌。如共44章的《黑奴吁天录》,林纾译本的字数是9万2千多,而出自黄继忠的《汤姆大伯的小屋》却有34万字之多。林纾翻译的《巴黎茶花女遗事》字数约4万3千多,陈林、文光所译《茶花女》译本的字数则达12万6千字左右。郑振铎将之归咎于同林纾合作的口译者,而钱钟书(1981:30)则认为是林纾的明知故犯,“也恰恰是这部分的‘讹’起了一些抗腐作用,林译多少因此而免于全被淘汰……”例如:
《滑稽外史》里有这样一节,“那格……始笑而终哭,哭声似带讴歌。曰:‘嗟乎!吾来十五年,楼中咸谓我如名花之鲜妍’——歌时,顿其左足,曰:‘嗟夫天!’又顿其右足,曰:‘嗟夫天!十五年中未被人轻贱。竟有骚狐奔我前,辱我令我肝肠颤!’”林纾并没有遵照原文,而是对之进行加工改造,正是这样的变化把时装店领班那格的生气之状描述得惟妙惟肖,令人不禁哑然失笑。
1.3 林纾对“环境”的适应与选择
翻译生态环境指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林纾所处的翻译生态环境主要包括所处时代、小说的地位、读者的审美等。
林纾所在的晚清社会落后腐朽,清政府软弱无能,在帝国主义铁蹄的蹂躏之下苟延残喘。有识之士希望通过对西方国家的学习来开启民智、唤醒愚钝的国人。在学习西方社会、政治、科技之余,对外界作品的译介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王东风(2011)认为,林译小说擅长以情动人,在情的感召之下,中国的知识分子看到了希望,开始酝酿近代史的大变革。“他[林纾]之所以被狄更斯赢去了心,也不只是因为这位英国作家有‘化腐为奇’的能力,或由于他‘文心之邃曲’,连登峰造极的中国小说如《石头记》也不及,而是因为他的作品为社会改革服务,而改革正是国家富强的途径”(王佐良 2005:177)。
由于清政府的闭关锁国,国人对外界的一切都不甚了解,也不想去了解,加之新文化运动并没有轰轰烈烈地展开,阅读、欣赏趣味不高,当时国人对外来文学持一种敌对态度。王宏志(1999)通过调查研究认为,晚清新小说的主要读者其实就是传统的读书人。另外,小说在20世纪以前的中国地位并不高。读书人始终视小说为“小道”、“稗官野史”,在士大夫的心目中小说甚至还不能被称为文学,登不了大雅之堂,只可私下品味,地位远不及诗歌、八股文章乃至经史子集。为适应这一翻译生态环境,林纾用古文翻译外国小说,提高了其译作的接受度。
读者的审美对林纾翻译文本的选择产生了影响。林纾最遭人批判的便是对译本的不加选择,译著虽丰,所译大多为二三流作家之作。哈葛德便是其中一位。然而,哈葛德的作品虽赶不上那些一流作家,但表现了“西方小说重视心理描写的特点。这种简单的心理描写,对于初次接触西方文学的中国读者来说易于接受和消化”(任军 2002:170)。
2 结语
该研究分析了林纾翻译时在“需要”、“能力”、“翻译生态环境”三个方面所进行的适应与选择。尽管林纾对原文的处理像文笔、题材、译法等诸多方面的选择常被人斥责,但本文认为这些都是林纾在翻译过程中所做出的适应与选择。
[1]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初探[Z].香港:国际译联第三届亚洲翻译家论坛,2001.
[2]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3]钱钟书,等.林纾的翻译[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30,35.
[4]任军.林纾和庞德翻译中的接受环境[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2(5):170.
[5]王东风.林纾译《李迫大梦》片段赏析[J].中国翻译,2011(2):42-49.
[6]王宏志.重释“信、达、雅”:二十世纪中国翻译研究[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9.
[7]王佐良,顾钧,汇编.文学间的契合//王佐良比较文学论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